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优化方案

2020-05-16 来源:年旅网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优化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国GDP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我过人口众多,又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不断加强,我过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需求,保证老有所养,贫有所助,从而更好地稳定社会环境,安定社会秩序,已经成为社会保障支出的一大难题。我们组就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以及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情况作了详细论述和比较分析,并对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合理分配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社会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分析

2001-2011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表

年份 社会保 障支出 财政支 出总额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123.90 40422.73 5396.1 49781.35 6389.74 62592.66 2009 2010 7095.37 76299.93 9114.74 89874.16 2011 11144 108930 786.22 1017.21262.11524.518173 2 0 .64 20990.24582.04 64 27868.78 33267.82 33930.28

支出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002005年份20102015系列12001-2011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折线图

一是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明显超过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1996年,社会保障支出662.31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8.34%。这一比重在1997年略有下降,自1998年以后又迅速上升。2000年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达到1922.37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增加到12.10%。“九五”期间,社会保障支出年均递增30.53%,而同期财政总支出的年均递增率仅为18.94%。

二是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快于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地方依赖中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从支出总量来看,1996年中央支出仅占15.09%, 而地方支出占84.91%。从1998年起,中央支出比重逐渐上升,到2000 年两者已基本持平,分别为49.59%和50.41%。从增长速度来看,“九五”期间中央支出年均递增 75.75%,而同期地方支出年均递增仅为14.57%。分项目来看,1998—2000年,全国财政“两个确保”支出总计1097.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75.8%, 地方财政仅占24.2%;从增长速度上看,1998—2000年全国财政“两个确保”支出增幅为年均 103.6%,中央财政支出的增幅为123.7%,而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幅仅为62.3% 二、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社会保障工作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所做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但是,尽管成绩是显著的,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依然很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很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桎梏。可以说,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社会和谐的“安全网”,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既不利于保障民生,也不利于通过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因此,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是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者以下几方面缺陷:

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已成了严重问题。目前,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几乎是农村人均的100倍之多,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且这种差距在一些方面仍然在继续扩大。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贫富悬殊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社会保障体制尚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差距。

2.社会保障法制化程度亟待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还很不完善,目前仍缺乏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只有一些零散的地方性法规及一些规范性文件。

3.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渐显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临近,以及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必将会引起领取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的人员逐步增加,基金的缺口必将越来越大。社会保险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必然会引起许多经济乃至社会问题。

4.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机制尚不完善。城市政府在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筹集、支付和投资运营时,缺乏全面规划、系统管理和监督,以致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阶段,存在着滥征、漏缴等现象;在投资运营阶段,缺乏必要的预算、审计及监管;在支付阶段,存在着发放不及时、冒领多领等现象。

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责脱节。我国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社会保险费的收缴、支出及运营,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补贴,但由于缺乏责任约束,部分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随意动用和支配社会保障基金,致使部分社保基金变成呆账、死账,从而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

6.城市间管理标准的衔接不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区域性管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许多社会保障标准的制定上允许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性的保障制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因此,缺乏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机

制,各种标准无法统一起来,从而制约了各企业和个人的机会选择,并且可能使个体利益受损,也使管理成本提高。

7.补充保障制度建立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仅注重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而对补充保险、储蓄保险及商业保险制度的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8.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落后。在我国城市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城市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甚至在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信息也不能及时传递,这使得管理的效率很低,处理问题的周期过长,也增加了管理的行政性费用。最主要的是造成各项统计数据置信度差,给弄虚作假、滥用基金等非法行为提供了条件。

9.我国现有城市社会保障体制难以抵御经济波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发挥其在经济波动时期应有的功能。 三、优化方案

针对以上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总结出以下优化措施: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覆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财政支出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和农村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别,支持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以缩小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立法,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各国都是先法而后行。失业、医疗和低保这“四保”,迫切需要基本成熟一个就出台一个,逐步在实施中完善。

3.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一是充分运用WTO原则调整我国现行税制,适度扩大税基,提高财政收入;二是要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三是规范政府收费行为,进一步推行“费改税”;四是扩大国家预算范围,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家预算。强化征缴,堵塞漏洞;制定法定预算,不搞分光吃净,形成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积累;开设个人限额养老储蓄,免征利息税,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国有资本出售收益归入社会保障基金;规范彩票收入使用,彩票属于国家垄断资源,应当统一规范发行,按需调剂使用,避免成为部门所有;其他收入,如利息税积累、放开护照申领收费等。

4.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机制,配合社会保障立法过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动员,对公民普遍进地社会保障知识教育,以调动所有公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为施行新的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减少改革的阻力。

5.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目前,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且医药费贵等原因,农民基本上是小病扛,大病躺,农民工在从事危险工作时,生命安全也不能得到完全保障,因此要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6.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人群体解决特殊困难。即要保证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学上等。

7.建立社会保障支出的合理增长机制。社保资金支出具有刚性,上去容易下来难。社会保障支出应主要与物价指数挂钩,而不应主要与工资增长挂钩,如果形成与工资挂钩的增长定式,就难以解决工资与养老金轮番增长,且人们心理仍相互攀比不满意的怪圈。

8.妥善解决当前的难点问题,如裁员处理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问题、特殊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以及扶贫救济问题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推进器和稳定的安全网

9.在政府的支出结构上,应当将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财力适当向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倾斜,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中,财政支出要逐步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尽可能多地安排对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和针对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的转移性支出,逐渐提高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统筹全国社会保障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基

10.着力做好社会保险征缴工作。要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使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

四、今后5—10年社会保障支出需求预测和分析

1、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 现行由财政按照公费医疗享受人数及统一定额标准安排经费并由单位所在地公费医疗管理部门集中管理或单位自行管理的方式,将改为由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规定的缴费比例向税务机关或医疗保险经费机构缴费并由经办机构负责管理的方式,单位缴费所需经费由财政按单位缴费比例在核定部门预算时集中统一安排。假定财政供养人口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年均递增3%,人均工资年均递增8%,单位缴费6%, 可推算出,2001—2010年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总规

模累计将达到4071亿元,其中“十五” 时期累计为1506亿元,2001年为241亿元,2005年为369亿元,2010年为628 亿元,年均递增11%。

2、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十五”期间, 要加快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假定未来5—10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仍保持“九五”时期的增长速度(18%), 可测算出2001—2010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总规模累计将达到3064亿元,其中 “十五”时期累计为932亿元,2001年为130亿元,2005年为253亿元,2010年为578 亿元,年均递增18%。

3、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在未来5到10年内,受到人口老龄化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数量将会迅速增加,随之增长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也会对财政支出造成巨大压力。假定未来5—10年间离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与“九五” 时期持平(8%),考虑到增人增资、工资晋档及调标等因素,可推算出2001— 2010 年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总规模累计将达到12630亿元, 其中“十五”时期累计为5096亿元,2001年为867亿元,2005年为1185亿元,2010年为1754亿元。

4、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 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取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状况。从短期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是当前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基金征缴管理和支出控制不力以及统筹层次过低等问题造成的;从长远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与体制转换和老龄化加快有着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假设条件,我们进行了初步测算。假定“老人”(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中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员)仍实行老办法,“新人”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按个人缴费8%做实个人帐户,则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缺口会进一步加大,2005 年累计缺口1661亿元,2010年4802亿元(现

值2800亿元,以2000年初为现值时点,下同),到2030年累计缺口将增加到93680亿元(现值2万亿元)。如果考虑“中人”个人账户也按“新人”办法做实,那么老龄化高峰前后当年养老金流量缺口会更大。

据我们组估计,如果维持现行制度,未来10年结构性收支缺口预计将达到4700亿元。如果按个人缴费8%做实个人账户, 前面测算的未来 10 年社会统筹基金滚存赤字 4802亿元还会因结构性缺口而进一步放大,财政需安排的实际补助数也可能会远远大于这一数额。在测算未来5—10年财政社会保障总支出时, 我们暂且以结构性缺口4700亿元作为计算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的依据。

5、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 随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逐步并轨,在前者支出逐渐降低的同时,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将逐年加大,两者合计的支出规模将随着失业率、失业人口及人均失业保险金的变动而变动。2000年财政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为212.16亿元,假定失业率在今后10年每年上升0.2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年均增长2%、人均失业保险金每年增长3%,财政这项支出在未来10年内累计将达到 2964亿元,“十五”时期累计为1268亿元,其中2001年为225亿元,2005年为284亿元,2010年为380亿元,年均递增6%。

除上述社会保障主要支出项目外,假定其他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维持“九五”期间的增长速度(9%),则未来10年其他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为1051亿元,“十五” 时期累计为414亿元,其中2001年为69亿元,2005年为98亿元,2010年为150亿元。

总的来看,根据预测,未来10年社会保障支出累计将达到28484亿元,“十五” 时期累计为11117亿元,其中2001年为1857亿元,2005年为2628 亿元, 2010 年为 4139亿元,年均递增9%。从内部结构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虽然总量最高,但所占比重将从2001年的46.68%逐渐下降到2010年的42.29%;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所占比重持平,略有上升,2001年为12.96%,2010年为15.17%;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幅较快,所占比重,2001年为7.02%,2010年为13.96%;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比重将稳中有降,基本保持在30%左右。

五、结束语

为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规划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进生了一系列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庞大的立法工作。要真正建立起适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付出较以往更多的努力。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必将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提供有效的保障。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找到了发展大方向,并确立了一些正确的思路。我坚信在党中央领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为我国构筑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保障,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促使整个社会公平、和谐地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

优化方案

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班 级:设计人: 14 22 1009111 07 楚金娜 王 雪 刘 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