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就人体工程学与服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合理的服装内部结构能够满足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适宜性与机能性需要。而袖根部的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了袖山高、背宽、胸宽、肩斜等因素。处理好这些因素,便能使做出的服装既美化人体又穿着舒适。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 服装造型。
服装距今已有六千年的发展史了,服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受到地理气候以及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影响。服装除了能保护身体所具有的机能外,还具有一种对外炫耀自己意识倾向,不断地强调其特色和性状,尤其在21世纪,追求高价值的装束正在兴起。
近年来,我国服装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有些服装无人问津,大量积压,尽管大幅度消价,还是销不出去;而有些服装供不应求,排队争购,即使价格提升,还是照样畅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造型、款式、面料、色彩、制作、质量、价格、时令等种种原因,但其中最关键的是造型、款式方面的原因。这里就人体工程学的适宜性,机能性与服装造型的关系阐述如下: 一、生活中的服装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应用于服装造型即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各种状态的研究,以实现人和服装之间的最佳匹配。与其它立体空间艺术不尽相同,服装只有穿到人的身上,并置身于活动中,才能将其特色充分
展现出来。在人类生活中,各种姿势多种多样,总的来说,静的姿势是有限的,而动的姿势处处可见,若想人体工程学里的适宜性能时时符合人体,就要连续观察人的姿势。下面是人的一天生活缩影。 穿好外出服装,第一个动势就是穿鞋;然后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上班或上学,有时坐着,有时站着,这是第二个动势。上下楼梯;到工厂干活或洽谈业务;到学校听课或运动都有一定的动势;下班或放学后,还要脱掉衣物,这就是一天生活的主要动势。 人体工程学强调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它因素,在服装造型中应用也日臻成熟,特别强调内部结构以及穿着过程中对人体的适应性,来达到研究指导服装结构设计的目的,形成系统的服装造型理论及其实际应用体系。 二、服装造型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服装造型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不断积累各种特征而构成的,属于时空造型体系,它的变化不仅指人体在空间的活动,而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应力的大小,运动内部的协调等。服装造型即要符合服装新潮流和时代总趋向;又要美化人的形体,表现人的性格、气质、风度,并适应一定的生活方式。
服装造型一是运用面料造型,服装面料是依附人体的,因此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具有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特点;二是以人的体形为基础,它是服装造型与人的体型的结合体;三是随人体各种活动而不断变换姿态的立体造型。
服装造型的变化,是根据人体的总体和各部位基本形进行增减
组合,构成基本形的组合,以达到美化人体的目的。因此在服装造型设计时要特别强调人体工程学的功能性设计,以人体的外观形态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依据相互渗透。 三、人体工程学的适宜性与机能性
所谓的适宜性,是指服装与人体、尺寸、美感等适合的程度; 机能性是指活动起来是否方便,穿脱是否容易,尤其在时装表演时,表现服装的附加值较高。
至今为止,在服装造型设计中,只考虑到服装的静止状态,而动势很少考虑,而静止状态的出现,只有在镜子前的一瞬间,而大多是以动的姿势存在。所以本文就将着衣动作时的7种常见姿势的适宜性、机能性来分析论证。
姿势1、两手自然下垂,静止的状态。
姿势2、坐在椅子上,两手放在桌子上,身体向前倾倒姿势。 身体向前倾15?时,胳膊向前25?探出,整体观察,背侧向上移动,胸侧向下移动,侧缝线变化较大,肩斜抬高。 姿势3、上车扶把手的姿势
很明显的看出,腋下部、肩部、袖根周围发生变化。 姿势4、两手向前平抬
腋下部、袖根部、肩部,尤其胸部以上有显著的变化出现。 姿势5、两手两侧平抬
当两侧平抬时,虽有异常变化,但西服穿用时的动作不很重要。 姿势6、系鞋带
这种动势对服装来讲,有点超出上衣构造的界限;但在生活中,穿衣系鞋带是多见的。 姿势7、两手过头举起
这种动势对服装造型来讲,已经超出上衣构造的界限;生活中也很少见。
四、以人体工程学为指导来研究服装造型
为了研制出在造型上适应人体工程学的适宜性、机能性的样板,就拿西服为例,来研究人体运动时所引起的人体结构的变化。按正常分配比例,规格为175/92a,标准服装的松度为14cm,小2cm松度为12 cm,大2 cm的松度为16 cm,大4 cm的松度为18 cm的西服分别做成,经人体着用,按上述7种动作,观察结果表明,姿势7和姿势5的两种动势,因已超出西服上衣的构造界限,暂不考虑。只讨论1—4和6的姿势。
观察做成的西服,在做各种姿势时,由于背宽不够大,引起了折皱现象的出现;袖窿下部位置向前移动,造成袖根底部形成折皱。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体工程学中的适宜性、机能性有直接的关系。人体上部结构胳膊根部,肩部最大的动势对西服上衣结构安全一致是不可能的,适当的补充西服结构,改善西服结构是必要的,但离不开西服结构的范围。这个问题仍是今后人类工程学追求的动的机能性用于各种衣服上。这一直是服装业研究的重大课题。 总之,从多次试验制作的服装,得到的结果来看,第一次制作的服装和经过几次试验后制作的服装构造不一样;按改好后的样板
制成的西服,穿着后,活动自如,不变形。通过比较,总结各部位的尺寸对比如下图:
五、利用人体工程学来设计高档西服
人体工程学中的适宜性、机能性是设计高档西服不可缺少的,样板构造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人体运动的结构与服装结构的接近,人体从静止开始到运动均含变化状态,通过各种参数比较,具有适宜性、机能性的服装,撕开的现象几乎没有,人体着衣时运动的差异有显著的四个特点。
第一、最明显着衣时,感到背宽下部、腋下袖胯下部有 挤压现象。主要原因身体下部构造的变化如何与西服上衣相适应。
第二、在袖口部位适当增加一定的量, 第三、抬高袖窿深的量 第四、减少底边下搾宽的量
这四个地方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在一件衣服上,如袖口所需的量已经放长,袖根压的量就很少,衣服的底边影响也明显减少。这就是衣服穿着时,各部位关系一直是复合成一体的。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好人体工程学来设计服装,就能很好的去解决人体这个较复杂的曲面,来满足人体各种活动的需求。社会在不断前进,人类对服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使人们建立了时代美的新观念,造型设计必须简洁,突出材料、技术、功能、结构的美,使人穿后,
真正感到即舒适又美化的作用,使服装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