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起这位老人来,但是“大埠乡”、“上门服务”,“药箱”这些关键词的出现,一下子把他拉到了30年前。“一个药箱、一个听诊器、一盏马灯,2分钱的诊疗费”XXX至今难忘。
1981年7月,XXX从赣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至赣县大埠乡卫生院。虽然早就知道乡下条件很艰苦,但是当他来到大埠乡卫生院报道那一刻,从未在乡下生活过的他真的傻眼了:进出卫生院是一条烂泥巴路,晚上就点煤油灯,生活用水只能拿着桶到井里打。卫生院设备极其简陋,只有最基本的“老三样”:诊疗器、血压计、体温表。全院医护人员总共加起来不足十人,却要负责全乡几万人的医疗服务。出诊时都是靠走路,来回一次,少则半天,多则两到三天。
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XXX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志向。他以极大的热情克服生活及语言上的不便,迅速投入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工作中,热情地为农民群众服务。走山路、跨险峰,趟急流、迎风雨、冒雪归,在大埠乡卫生院行医的十年间,他的脚步遍及全乡每一个村组,接诊的患者遍及内科、外科、儿科,甚至还当过接生婆。以自己的仁心仁术,得到了群众的真心爱护和感激。时至今日,每逢农作物新出或丰收后,仍然有很多质朴的大埠乡老表拿着农产品专程来医院看望他,拉拉家常,而他常常婉言谢绝,“行医即是行善。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我做了应该做的。”
医术精湛,敬业为人民
以科室为家是XXX从医至今一直保持的习惯。以身作则,以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是他身为科室主任一贯做法。
2
精湛的医术,优良的品行,使他的办公室门口形成了奇特的“三多”:一是询问今天是否上班的人特别多。不但许多人问,而且还有无数这样的电话询问:“郑主任今天上班吗?”、啥时回,能不能告诉我具体时间”。二是出院前专门来道谢的患儿家属多。每天上班前,很多出院的患儿家属提前排队站到他办公室门口,等他上班,专门感谢住院期间,以高超精湛的医术,科学合理的治疗,让患儿康复。三是存放排队候诊的门诊病历本多。每天查完房回到办公室时,桌上早已经满满的累积了一堆排队的病历本。不管有多忙有多累,不看完所有的病历,他决不下班。因此,中午推迟1个小时回家休息,下午提前半小时上班是他生活的常态。“家属带患儿来看病很不容易,尤其是边远农村的患儿,我累点没啥关系,得尽量让他们当日就诊,早点回去。”这是他回家晚点常常和妻子解释的话。他从不休假,极少请假外出,谢绝各种应酬,因为他总想多留一点时间给病人,多留一点精力来钻研病情。“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做不好事,怕吃苦的人当不了医生,好医生都是一点一滴磨炼出来的。”这是他的座右铭。
医德高尚,治病兼济贫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大医精诚》里对好医生提出的道德要求。XXX行医三十多年便是以此作为自己道德上的追求。他从未收受过患儿家属的红包,从不接受请吃。不仅如此,当他看到患儿家属暂时拿不出医药费时,常常会掏腰包,帮患儿垫付医药费。
2012年6月初,一位从南康赶来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由于家
3
属来得匆忙没有带够医药费,慕名找到XXX,请他帮忙。XXX二话没说,当即掏出500元给家属,当场帮家属垫付住院费,解了家属的燃眉之急。这样的故事很多,XXX自己都不记得给患垫过多少次医药费了,有的患儿家属记得会将钱还给他,有的忘记了他也不去计较,而是乐呵呵的说:“就当是济贫吧。”这就是XXX,乐观而快乐,治病不忘济贫。
古语曰:“上以疗君亲之族,下以救贫贱之厄”。行医三十载以来,XXX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满腔热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为患儿解除病痛神圣职责,为赣南苏区儿童撑起一方健康的晴空。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