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2024-04-03 来源:年旅网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和平、或战争,或从属,或敌对。从唐朝时期的互通,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它一直都在学习、效仿着它身边的大国——中国,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也从来都未停止过,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域的狭小和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其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压抑感可以说是一直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的。日本在文化压力和地理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造成了其矛盾的性格特点。日本人无从宣泄压力的同时,就“创造”“建构”出很多种妖怪。妖怪从某一角度来说可以作为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沟通者与调节者。而现代人其实是在借助妖怪对现实中对应的个人、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各种现实的思考。

本选题希望通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中日两国妖怪文化,发现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从学科本位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与本土文化相嫁接,而后被其充分吸收,并且传承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想通过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研究发现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妖怪文化时发生了哪些变异影响。

关键字:妖怪文化;历史传承;人类文明;民族文化

Abstract

China and Japan narrow strip of water , since ancient times , the two countries

I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 or peace , or war , or slave , or hostile . Interoperability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modern Sino-Japanese War , Japan , as an island , it has been in the study, to emulate it around the major powers - China , Japan never none stop , Japan, as the island nation surrounded by the sea , frequent small geographical and a series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tsunamis , volcanic eruptions , their nation 's inherent sense of crisis and sense of oppression It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every Japanese . Japan in the dual role of the cultural pressures and geography pressure , resulting in it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 Japanese no way to vent the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 \" create \" , \" construct \" a variety of monsters . Monster from a point of view can be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regulator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s . Modern man in fact with the monsters of the personal , economic , political ,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rresponding variety of realistic thinking.

The topics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olk culture and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found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value , starting from the subject oriented research phase graf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onster culture spread to Japan and the local culture , and after its full absorption and inherited . Some places have a culture, there is folk , folk Living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daily life . Modern young people for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as well as people of the monster monster cognitive changes , one of the monster 's ability to accept and monster people are interactive . The monster concept will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a series of changes and want to be fou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which variation influences reaction in the Chinese the

II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traditional monsters culture when .

Keywords : monster culture ; historical heritage ; human civilization ; national culture

III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目 录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 I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 1 (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 1 (三)研究方法 .......................................................................................................................................................................... 3 1、文献分析法 ........................................................................................................................................................................... 3 2、比较学方法 ........................................................................................................................................................................... 3 (四)课题难点 .......................................................................................................................................................................... 4 二、文献综述 .............................................................................................................................................................................. 4 (一)民间信仰综述 .................................................................................................................................................................. 4 (二)民间文艺学综述 .............................................................................................................................................................. 5 (三)神话学综述 ...................................................................................................................................................................... 5 (四)传说学综述 ...................................................................................................................................................................... 5 三、妖怪文化概述 ...................................................................................................................................................................... 6 (一)文化及妖怪文化释义 ...................................................................................................................................................... 6 1、文化的概念 ........................................................................................................................................................................... 6 2、妖怪文化的概念 ................................................................................................................................................................... 8 (二)妖怪文化的起源 ............................................................................................................................................................ 11 (三)妖怪文化的传承 ............................................................................................................................................................ 13 四、日本妖怪文化分析 ............................................................................................................................................................ 15 (一)日本的妖怪 .................................................................................................................................................................... 15 1、日本妖怪概述 ..................................................................................................................................................................... 15 (1)日本妖怪概况 ................................................................................................................................................................. 15

1○乡村妖怪 ................................................................................................................................................................................ 15 2○都市妖怪 ................................................................................................................................................................................ 17

(2)日本妖怪的特点 ............................................................................................................................................................. 18 2、日本妖怪的本土研究 ......................................................................................................................................................... 19 3、日本妖怪的现代化 ............................................................................................................................................................. 20 (1)妖怪与戏剧 ..................................................................................................................................................................... 20

1○能剧 ........................................................................................................................................................................................ 20 2○歌舞伎 .................................................................................................................................................................................... 22

(2)妖怪与动画 ..................................................................................................................................................................... 24

1○《千里千寻》中妖怪与日本“汤文化” ............................................................................................................................ 24 2○《吸血鬼猎人D》中的东西方妖怪文化 ............................................................................................................................ 27

I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二)日本妖怪的成长土壤 .................................................................................................................................................... 29 1、妖怪与政治 ......................................................................................................................................................................... 30 (1)历史的兴衰与妖怪的角色问题 ..................................................................................................................................... 30 (2)“忠”在妖怪中的体现 ................................................................................................................................................. 32 2、妖怪与民族的特殊性 ......................................................................................................................................................... 33 (1)民族的特殊性 ................................................................................................................................................................. 33 (2)妖怪与民族特殊性的关联 ............................................................................................................................................. 36 五、中日妖怪文化比较 ............................................................................................................................................................ 38 (一)对妖怪的态度对比 ........................................................................................................................................................ 38 (二)推及文化传承问题 ........................................................................................................................................................ 40 1、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 40 2、改进措施探讨 ..................................................................................................................................................................... 42 六、结论.................................................................................................................................................................................... 43 (一)主要结论 ........................................................................................................................................................................ 43 (二)创新之处 ........................................................................................................................................................................ 44 (三)局限性 ............................................................................................................................................................................ 44 (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5 参考文献.................................................................................................................................................................................... 45 致谢 ........................................................................................................................................................................................... 49

II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在没有考民俗学研究生以前,笔者就对妖怪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伴随着《西游记》里的黑风怪、白骨精等一系列妖怪长大的八零后来说,妖怪文化可以说是童年中最值得回忆的部分之一。2010年跟随导师学习民俗学,一次谈话中说起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导师肯定了这一选题,并鼓励我进行这方面的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并找出有关日本民间信仰的日文原版书籍《神様王国》送给我,更加坚定了我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信心,并于2011年底开始着手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和平、或战争,或从属,或敌对。从唐朝时期的互通,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它一直都在学习、效仿着它身边的大国——中国,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也从来都未停止过,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域的狭小和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其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压抑感可以说是一直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就是这样形容日本人的。日本人矛盾的民族性格和其生存空间与文化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在文化压力和地理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造成了其矛盾的性格特点。日本人无从宣泄压力的同时,就“创造”“建构”出很多种妖怪。妖怪从某一角度来说可以作为人类文明

1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与自然生态的沟通者与调节者。而现代人其实是在借助妖怪对现实中对应的个人、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各种现实的思考。

本选题希望通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中日两国妖怪文化,发现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从学科本位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与本土文化相嫁接,而后被其充分吸收,并且传承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想通过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研究发现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妖怪文化时发生了哪些变异影响。

与此同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神灵和妖怪都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灵和妖怪是最早的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石川纯一郎等一批民俗学者对妖怪的重视程度来看,日本妖怪文化在民俗学中的研究价值就不容小窥。

妖怪文化虽然形成的时期较早,陆续影响了文学、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戏剧艺术、影视艺术等一系列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目前的影视作品中也不乏有很多以妖怪为题材的作品出现,一些学者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动漫学的角度解读了这些妖怪作品,但从民俗学角度出发进行文化解读的却较少。日本的妖怪文化虽然由中国传入到日本本土,但后来中国本身并没有将妖怪文化发展壮大,而是由邻国日本将其演绎的生动活现,日本妖怪文化影响了文学作品中的志怪小说,美术作品、影视动漫作品等一系列与人息息相关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妖魔鬼怪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妖怪故事的传承多以笔记小说形式保存,除了文学上的研究外,在民俗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重视和传承。笔者希望通过所学到的民俗知识对以影视为新型媒介所表现妖怪文

2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化做一个系统的探源和梳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并达到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文献中选取较为恰当的课题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适当的分析与处理。

文献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都会留下各类文献,而这些文献则是我们认识的关键,千百年以来,各类文献资料都积累了无数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依据,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所以,文献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笔者想通过中外学者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研究出来的已有的文献资料,例如水木茂的《世界妖怪事典》、井上圆了的《妖怪学》以及后世的志怪小说,影视动漫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将其原有的资料成果进行整合,分析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比较学方法

也称“功能社会学”。比较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将两个以上社会的社会学时间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而阐明社会发展变迁的条件和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3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比较社会学研究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纵向比较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的比较,用来比较的对象既可以是同一社会、社区或群体,也可以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横向比较则是时同一时间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分析。

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离不开对中国妖怪文化的研究,二者进行对比,笔者在研究日本妖怪文化时,横向对比了中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特点的异同,试图全面的了解日本妖怪文化与中国妖怪文化的异同。纵向则比较古今的日本妖怪在外形、心理等方面的异同,从而阐释其流传的变异性。

(四)课题难点

1.中日文化观点的不同,导致关于妖怪文化的研究理念也各不相同。

2.关于妖怪文化的历史传承问题的研究。

3.我国文化在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民间信仰综述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信仰民俗又称“精神民俗”“心理民俗”,它涉及到包括信仰、巫术、禁忌、占卜、预兆等多方面内容。民间信仰是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

4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日本妖怪是万物有灵信仰的反映,主要以灵魂信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民间信仰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民间信仰中的传统妖怪作为日本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历史根源和象征意义很值得进一步的探究。本文将运用民间信仰这一理论分析日本妖怪。

(二)民间文艺学综述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特征。笔者在分析日本传统妖怪文化中运用这一理论着重分析妖怪的古今的变异性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一部分妖怪的变异性特征,对妖怪文化的传承性特征加以分析。

(三)神话学综述

神话学是在神话产生和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初它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意识和“万物有灵”观念,就在不自觉地指导着口头的神话创作。真正自觉地对神话加以系统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日本妖怪文化受到了神话学的影响,其中不乏有很多,笔者通过研究日本文化中的神话故事,试图从其中找出日本妖怪的出处和源流。

(四)传说学综述

5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传说,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它是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故事。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事的叙述。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全文纯地方性传说中的人类及历史价值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因此传说通常不可靠,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

日本的妖怪传说受到中国文化较大影响。在日本很早就有类似于中国“志怪小说”的“怪谈文学”。公元五世纪左右,这些起源于中国的传说故事借以当时的佛经传入到日本。这一时期传说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而后由中国传入的典籍以及传说故事被融入了很多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文化,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妖怪文化。笔者试图分析传说学理论分析中国经典的典籍例如:《山海经》、《聊斋志异》等传入日本后,对日本妖怪文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妖怪文化概述

(一)文化及妖怪文化释义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在早期的文献记录中,“文”和“化”本是两个分开的概念。“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周易·系辞下》中所载“物相杂,故曰文”,这里的文既是“纹理”之意。后来在“纹理”这一本意的基础上,“文”的含义又扩展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彩画、装饰、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意。在关于“化”早期的记载中,最著名的要数《庄子·逍遥游》,其中的名句“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化”就取了改易、生成、造化之意。之后“化”的意思进一步引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战

6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国末年,“文”与“化”连用出现在《周易·賁卦·彖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之后,“文”与“化”合成一词,如刘向《说苑·指武》中提到“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是“文化”最早的用法,其意义与“武力”、“武功”相对,取文明、文雅、文治教化之意1。至此,“文化”的含义还与“神理”对举,取其相近的精神教化之意;在此基础上,“文化”进一步演化,构成与天道自然相对的社会人伦含义。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流行,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文化被学者们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西文中的“文化”一词为culture,本是动词,有耕种、掘垦、居住、练习、注意和动植物的培养等意。16世纪开始,在culture的栽培、种植之意上,“文化”被引申为神明拜祭,对人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之意。与之不同的是,中文系统中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拉丁语系的culture则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开始,逐渐进入人类的精神活动领域。“文化”逐渐被人们概指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并且由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文化确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直在努力,并希望可以在各个学科领域之内为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所以,至今为止,针对文化的概念依旧没有一个较为满意的界定。

基于哲学的角度分析文化,可以将文化在本质上定义为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由于文化的风格不同,所以其在地域性与哲学性方面也各不相同。但是就目前而言,哲学的思想变动都会引发社会某种制度的变革,这既是一种新型文化的发起,又是一种对旧文化的镇压。

1

金开诚.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03)

7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泰勒提出的这一“文化”概念的意义在于,首先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独立的名词,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全人类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其次泰勒还看到了文化与人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指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具有的才能。然而,泰勒所提出的“文化”仍是一种单数的文化。随着人类驱动力的发展,逐渐对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看到了文化的复杂性和“‘我’与‘他者’的文化类型差别与价值区隔的问题”文化概念从单数变为复数,形成一种复数文化。自泰勒以后,众多的人文科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和探讨,出现了众多的定义和不同的流派。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3。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文化的概念是具有多重所指的,不存在含糊不清的界限: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1952年人类学家克罗博和克拉康在《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中统计,过去学者们在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已有200余种。文化的概念从精神领域扩大到物质世界,甚至成为一个包括了物质、精神和与之相连的无所不包的概念。

2、妖怪文化的概念

妖怪是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各种超自然物体(通常是活的),狭意上是指违反常理、

2 3

泰勒.原始文化[M]民俗文化出版社.1910.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8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偏离正道的事物而言。人们经常会把妖怪和西洋的怪物及妖精等广义用词联想在一起。

妖怪通常存在于人类想像与传说之中,难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其真伪。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之为妖怪学,包含在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里,虽不属于独自发展的学问,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说。

按照日本著名妖怪民俗学者柳田国男的解释,所谓妖怪,乃是已失却神威的诸神的沦落形态。从《怪奇鸟兽图卷》的内容上来看,所载录的鸟兽之多数,大体为柳田所谓的妖怪之类,或者是为珍奇异贵之鸟兽而乘兴录之。而作为其蓝本的《山海经》中的怪奇鸟兽,大多也都成为各地镇守山川之鬼神,,即“地方诸神”,而受到当地人的敬畏,并且为其所顶礼膜拜,成为信仰与祭祀的对象4。而随着时间的退移,这些神灵也有荣枯盛衰,形态异常的怪异诸神的形象也逐渐淡化。落魄的它们常出没于乡里,以“变异形态”为武器,专门威吓世人而沦为所谓的妖怪了。不然,也可以改变它们的怪异外貌,“登堂入室”而转化为人的形态享受大众的祭祀了。

《山海经》是中国北方的地理博物志,最早记载妖怪的文献。而在日本则有《妖怪绘卷中的灯笼妖怪古事记》、《日本书纪》、《古风土记》、《平家物语》、《今昔物语集》、《日本灵异记》、《曾吕利物语》等。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不同,有形形色色的妖怪从人类的生活之中诞生。我们所使用的“妖怪”这个名词,大致上包含了两种涵义,一种是属于文化社会学的范畴,妖怪被认为是一种尚未开化的文化现象,因此妖怪是不存在的,它代表着一切非理性力量的总合。另一种是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待妖怪,从聚落共同体的农业时代开始,妖怪就已经存在先民们的意识里,作为天候变异、灾祸预知、社会秩序以及超自然现象的合理

4明代中日山海经图比较——对日本《怪奇鸟兽图卷》的初步考察

9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化解释。有些人认为妖怪是实存的,也有人认为是人们的错觉或者是幻觉所导致的误判,许多考古研究和生物研究的成果,证明了某些妖怪,其实是古代的罕见生物,但仍有许多未知的妖怪,在科学上以及历史文献上仍无法确切地判定其真伪,妖怪的存在与否,是致力于民俗学研究的学者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本受到中国的古代典籍《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的深刻印象,在江户时代出版盛行的时期,陆续编撰记载着奇闻异事的图文事典,例如《和汉三才图绘》等,加上浮世绘的流行,许多知名画家纷纷投入妖怪绘卷的制作,如鸟山石燕、歌川国芳、月冈芳年、河锅晓斋、葛饰北斋等人,奠定了日本传统妖怪的造型基础。而中国碍于儒家思想的箝制,对于怪力乱神之事敬而远之,除了上述经典作品的插图本之外,对于妖怪故事的传承,大多仅以笔记小说的形式留存,除了文学上的研究之外,并未独立出来成为单一的民俗研究系统,殊为可惜,近来因奇幻小说逐渐跃升为大众文学的主流,因而中国的妖怪、鬼狐、民间传说的研究,必然也会跟着受到重视,其结果指日可待5。

而在我国著名中国哲学史即宗教学研究专家冯国超看来,对于《山海经》中记述的大量怪物、怪人和怪神,至少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去认识:

一、它们是原始宗教或巫术的反映,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的“(《山海经》)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

二、它们包含图腾崇拜的内容,如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的帝江和前后有首、猪身的并封,很有可能就是古代氏族的图腾。

当然,在远古时期,原始宗教和巫术往往与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对此很难作出明确

5

王鑫《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之探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5卷增刊

10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的区分。

三、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当属古代神话无疑。

四、它们还可能包含古人因错觉或凭想象力而创造的内容,例如旋龟、六首蛟之类。

在初步了解了“妖怪”之后,我们便对应如何去看待它们有了一个较为明确清晰的标准。若一概视其为杜撰、斥之为荒诞,则《山海经》与《怪奇鸟兽图卷》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若视之为真实,奉之为信史,则无法获众人之认同。

(二)妖怪文化的起源

”当岩石草木会说话的时候,妖怪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6。妖怪在产生之初是因为对自然与动物的一种敬畏的心理,人们将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各种力量都统称为妖怪。日本的妖怪,其产生的因素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日本地处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复杂,经常与水打交道,处于海岛至上。而在古代,日本也存在着大量的树林与山岭,期间密布着各种野兽。与此同时,还经常发生各种火山爆发、地震等灾害,并且台风、海啸频发。当时的古代科技络活,日本人对这种自然环境也存在这一种恐惧,认为这是一种来自于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而当时的生老病死、火灾、地震等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长期以往,也就造成了日本人在心里上的一种恐慌,这中恐慌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迷茫,于是,妖怪便成为了一种思想的产物,生活在日本人的思想之中。

早期的原始神话和怪谈,伴随着先民质朴的生活,显得率真、坦荡,并无机巧与花样

6李婷.浅析日本妖怪文化[J]知识经济.2009(02).

11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百出。绵延进入封建时代后,日本的社会型态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乡农野老们闲暇之余,围坐在田间地头,将祖辈留下来的幻想传说当成枯燥生活的调剂品,各自在口头进行着添油加醋的再创作,一个个糅合着泥土韵味的民间故事就这样生成了。妖怪的主题自然是其中的大热门。人们尝试着以各种妖怪的想像来解读未知的事物,把不可解的现象加以合理化。

平安时代是一个高层外表文治、和平,而内部却充满了肮脏的贵族权力斗争的时代。由于当时公家统治的无能,造成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再加上当时日本京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大地震、大火、洪灾等情形不断涌现,因此人心惶惶,鬼神之乱甚嚣尘上,不仅上位者言之凿凿,连百姓间也流行起来。因此,平安时代可谓是鬼怪文化的鼎盛时期,鬼怪从此由单纯的传说变成了一种确确实实的信仰。

江户时代,鬼怪文化步入繁盛期,商业手工业繁荣,都市化发展很快,社会意识的转变影响了民俗风情。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开化为现代国家,既往诡异、神秘的日本妖怪被民俗、艺术所洗荡。但令人惊愕的是,在日本的大学中竟开设有专门研究妖怪的“妖怪学”。最先使用“妖怪学”术语的是明治时期的哲学家井上园,他于1886年创建了“不思议研究会”,翌年以“不思议室主人”的名义刊行了《妖怪玄谈》。辄后,一批日本学者发起成立了“妖怪学研究会”。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广搜各种怪谈和怪异的轶事,并出版有《妖怪学讲义》。1923年,历史学家江马务编撰有《日本妖怪变化史》,从人性情感方面对妖怪进行研究。1936年,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编撰有《妖怪谈义》、《全国妖怪事典》等著作,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妖怪学”研究的浪潮。

12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时至现代,怪谈文学又与推理、奇幻甚至爱情小说等题材相结合,“新怪谈文学”华丽诞生。其实,日本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而妖怪文化也是起源于孟兰盆节,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本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7。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

(三)妖怪文化的传承

与欧美妖兽一贯的邪恶形象不同,日本的妖怪世界似乎并不那么正邪分明,既有取人性命的恶灵,也有对人无害或仅为取乐才偶尔捉弄人的小妖,更多的妖怪则极少与人产生交集,它们游走在善恶边缘,悠然地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影子里。据说,日本妖怪大多都能在中国找到原型,但时至今日,中国早已失去了能使妖怪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除了在恐怖片中还能看见几个吃人厉鬼或多情女鬼的形象,其他古老神话中的妖怪似乎很少在生活中被提及。日本人对于妖怪文化的认同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以至于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中,不论是一种语言、一种状态,还是一种职业,抑或是人们平时娱乐所看的漫画和

7

孟兰盆节.http://baike.baidu.com/view/60580.htm?fromId=405412

13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电影,都能找到跟妖怪有关的联系。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漫画王国”,在这条充满了奇异想象力的岛链上,各种主题的漫画频频产出,并由此构成了日本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性产业——动漫产业。在众多的漫画作品中,由各种妖怪文化元素构成的妖怪漫画自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名满天下的漫画家都是以妖怪漫画而享誉世界、斐声海内外的,其中就有“鬼太郎系列”的作者水木茂、《黑色童话集》的作者女漫画家犬木加奈子和以《犬夜叉》闻名漫画界的高桥留美子,以及日本漫画界的“教父”宫琦峻等等。 这些以妖怪文化为漫画主题的漫画家们都曾在不同的时期内,通过漫画这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载体,将日本妖怪文化推出国门,并使之走向世界。

在日本,以妖怪为题材的小说、漫画、电影层出不穷,专门研究妖怪文化的学科和学者也越来越多,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妖怪点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常常以神秘有趣的形象出现,有时甚至还带有人性化的活泼可爱。大概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绝大多数妖怪并不被人们厌恶,反倒很受人欢迎。而日本的妖怪文化之所以丰富异常,与日本人民生活在岛国上产生的不安心理密切相关。日本由于自然灾害多发,人们对自然界蕴含的神力有着更为深刻复杂的感情,而能够精准概括这种复杂感情的,大概就只有“敬畏”二字。也正是这种敬畏之心,使得关于鬼神的传说能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并形成独一无二的“妖怪文化”。妖怪世界是人类世界的投影,很多人喜欢妖怪、研究妖怪,其实并非出于迷信,而是想透过这些独特怪异的想象,窥探人类自己暗藏在思想深处的隐秘心理8。

作为苍茫世间的渺小生命,人若能终生保持对世界的敬畏之心,将是一件难能可贵且值得感怀的事。心中常怀敬畏的人,更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拥有博大的胸怀,懂得悲悯,懂得自省,懂得宽恕,懂得珍惜。日本斑斓炫目的妖怪文化,或许正是其民众对万事万物心怀敬畏的一种特殊体现,彰显着日本人民坚韧的意志和不失轻松浪漫的生活态度。同时,长盛不衰的妖怪文化也在提醒着人们,切勿忘记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8

小松和彦《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日本研究》,2011年第4期

14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四、日本妖怪文化分析 (一)日本的妖怪 1、日本妖怪概述 (1)日本妖怪概况 1○乡村妖怪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古代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人类所控制的力量通通的被称之为妖怪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产生也是与乡村妖怪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其可以与自然现象进行密切关联,这也可以体现出日本民间的生活状况。

首先,日本是一个靠近水域的国家,有着鲜明的水域文化,而其很多传说也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均是以水作为生活的背景,其中以下几种为妖怪的代表。

豆子婆婆。它出现在河边,一边洗着豆子,一边唱着不同的歌谣,而旁边偶尔有一些路过的人,就会被他的样子所吓到。而豆子婆婆有时也会从水中伸出一个筛子状的东西,将路过的人打捞上来吃掉。

桥女。桥女是一个被情所困,投水自尽的女鬼,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现,然后在桥头上与男子搭讪,害死过路的男子。

15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河童。相互现在河水之中,其原型是一种生活在淡水领域内的鳄鱼,生性较为凶猛。河童经常喜欢与人进行相扑的较量,但是偶尔也会将人吃掉9。

船幽灵。船幽灵出现在海中,其原型是由于在海中作业的渔夫,因为溺水而死亡,生活在渔船上,为了得到更多的同伴,所以使海上的渔船沉、翻,以此取人性命。

第二,日本同时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很多。,其中以下几种为妖怪的代表。

雪女。是被情人抛弃在雪山中的一个可怜的女子,因心悲痛欲绝,化身为雪女,为了报复负心男子,所以经常引诱上山的行人,只要对其动情,那么就会被冻死在雪山之上,与雪女为伴。

石女。经常出现在深山老林之中,并未前来砍柴的樵夫进行按摩,但是凡事没有经受住诱惑,接受石女按摩的樵夫都会在按摩之后浑身酸痛不已,就像被用石头做的刀子割过一样痛苦。

第三,到了日本的江户时代,商业与手工业开始逐渐发达,人们也开始依靠手工制品生活,不再单纯的依靠老天爷的庇护。于是妖怪们也逐渐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其中以下几种为妖怪的代表。

伞妖。原本是人们用久了的雨伞,因为被人抛弃后心存怨念,变成了妖怪的化身,经常在夜间行走与街道之中,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报复曾经抛弃过自己的主人。

一反木棉。是一块白色的布,会在天空中一边飞行,一边袭击遇到的行人。

9

傅霞《日本精灵——河童》,《中国商界》,2008年第9期

16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2○都市妖怪

随着科技时代的逐渐发展,各类科技手段都逐渐保障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妖怪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多。这些妖怪都是以人们自身为原型,出现在都市生活之中,其中以下几种为妖怪的代表。

首先,以女子为原型的妖怪:

蜗牛女。在某高中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子,突然有一天不能说话了,很多医生看了也束手无措,突然之间,她的舌头长成了一个蜗牛的形状,而脑袋也逐渐变成了蜗牛的壳。每天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的树上爬来爬去,看的人毛骨悚然。

口裂女。一个女子因为整形失败后心存怨念,产生了一种报复的心理。主要她觉得好看的女子,就会用针线缝上她们的嘴巴。在传说中,口裂女经常会将围巾摘下,主动问一些遇到的小孩子:“我漂亮吗?”如果小孩子表现出害怕的表情,就会被强行带走,然后杀害后弃尸荒野。

第二,以男子为原型的妖怪:

人面犬。在某一个下雨的深夜,有人开着自家的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忽然在后视镜中看到了一直在不停奔跑的狗,似乎在追着自己开的车。而自己的车当时开的时速是100公里,为了摆脱追踪,于是车子越开越快,而那只狗也以更快的速度追了上来。突然之间,那只狗出现在司机的面前,只见这只狗长着人一样的面庞,细长的眼睛,粗粗的眉毛,还有那一张在笑着的嘴巴。

17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鬼司机。原型是出租车的夜班司机,因为被歹徒抢劫后残忍的杀害而产生怨念之心。死后便成为开着出租车的鬼司机,经常在深夜遇到乘客就向其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在黎明到来之际就会立即消失。

第三,以小孩子为原型的妖怪:

鬼娃娃花子。生前是被坏人在绑架在厕所中遇害,被杀害后经常喜欢找同龄的小朋友玩,或者想找一个可以代替自己的替死鬼。所以经常在厕所门口徘徊,如果遇到小朋友就会不断地敲打厕所的门,然后将小朋友拖进马桶中将其淹死。

菊人形。这是在二战年间的一个名叫铃木永吉先生个将其在3岁死亡的女儿供养在一间名叫万念寺的寺庙中,而女儿是以菊子娃娃的形状进行供养。而在二战结束后,铃木永吉先生发现,万念寺中的女儿寄养娃娃的头发竟然长出了好几公分,后来有得道高僧说,这是因为菊子的灵魂寄托在娃娃的身上的缘故。

(2)日本妖怪的特点

乡村妖怪的特点是于是古代民间的农业、渔业与手工业等一切与人有关的生产生活相关联。他们的生产与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自身安全的注重密切相关,有的则是因为与荒野之处或者对黑夜的一种恐慌,还有的则是一种人们对丢弃旧物的一种留恋或者对死去亲人的一种避讳。

都市妖怪以人类自身为原型,根据人类自身的基础而产生。有的是体现出了人们对时尚生活的一种病态的追求,面对这种追求无果而产生的一种无奈之感,;有的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危机感与压力;有的是针对现代都市中的犯罪特点。

18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乡村妖怪与都市妖怪进行比较通常会具备一种较为鲜明的世代传播性,并且也是以生活的内容、传播的途径进行分类,如果传播的速度较快,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人们所了解,被当成一种生活实例,这也是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的矛盾性。

而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致使很多本来归属于自然现象的科学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但是,科技虽然在发展,妖怪文化却也在不断的继续扩大影响范围,就像游戏、电影、文学、漫画等娱乐活动,都在吸引着人们的心理。所以,面对妖怪文化的发展在今后的特点则是更加关联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的是现代都市中的基本生活情况。而妖怪的出现也更加贴合科学性的原理;妖怪在气质方面更加贴合都市的极端人群。

妖怪是日本民俗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更可以反映出日本民族的思维特点与心理特点。因此,在对日本妖怪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妖怪的特点对日本整个文化的范围进行理解。

2、日本妖怪的本土研究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日本是个水域文化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一种在河边用筛子捞人吃的妖怪;河童,就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其原型是一种较为凶猛的淡水鳄鱼;桥女则是一种为了情而投水自尽的女鬼。同样,在日本,也是一个山川较多的国家,所以在传说中也会有很多针对山上的妖怪的。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因此,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

19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锅具、木鱼、伞和琵琶等旧的物品因为要被人们所丢弃,在愤怒之下,变成了妖怪在半夜四处游荡,并趁机报复人们的场景,这幅画也被后世称之为是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大将军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3、日本妖怪的现代化 (1)妖怪与戏剧 1○能剧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日本古典戏剧中,两大“国剧”之一的能,又称猿乐能,形成于公元十三世纪,其诞生受到中国舞乐、散乐等传统戏剧的影响。日语中,“能”指“艺能”,即艺术技能。在表演形式方面,它全部由男性参与,“使用‘能面’(能剧用面具),由谣、舞蹈、伴奏所构成并伴以谣曲演出的乐剧” ;在表达内容方面,它被定义为“宗教意味浓重的祭祀性戏剧样式” ,这是日本古典戏剧的一个共有特色,由自然神崇拜的日本传统神道思想所决定。

20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能是日本传统的歌舞表演剧,原本是能力、技艺的意思,后来逐渐转化为演艺、 歌舞剧之意。能和寺庙、神社有很密切的关系。每到祭祀的日子,寺庙和神社中就 有能剧演出,是日本的神道和佛教祭祀的重要部分,是ー种在舞台上表演“安慰怨灵”的宗教仪式10。有人说,能乐不像中国戏剧那样以劝善惩恶为目的,而是无可拯 救的灵魂的呻吟。能的第一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人物为中心,主人公往往是怨灵或者是诸如画眉鸟、櫻花、鸢尾花之类的生物。这在世界戏剧范围内看,都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如果说山川草木都是和人一祥有生命的,或者说如果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ー种生物,那么草、木、虫、鱼、山川万物作为戏剧的主人公登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能乐是在歌与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ー种以戏剧情节为主的表演。能乐 是从选择面具开始的。演员根据曲目和角色来选择面具,并戴上面具表演。能乐 的面可以归纳为三类:人、畜、鬼。細分下去,可以分为“翁面”、“尉面”、“男面”、“女 面”、“怨灵面”、“鬼神面”和“专用面”。“怨灵面”中有桥姬的面容;“鬼神面”中有狮子口、黑须和天神;“专用面”中则有山姥。

能根据故事的构想可以分为“现在能”和“梦幻能”两种。“现在能”一般描绘的 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而“梦幻能”则多为幽灵鬼怪的故事。现存的能中,几乎一 半是“梦幻能”。这种被称为“怨灵之舞”的能剧,主角都是怨灵,配角大多是游方僧人。游方僧人会询问怨灵经历过的恩恩怨怨,怨灵在讲述了自己的痛苦和怨恨 后,心中的怨念得到了倾吐,在心底深藏的执妄也得到了緩解。再经过僧人的劝说和点化,怨灵就会离开现世前往彼世。

能剧是一种视觉上的展现,不管其最终的形象怎样,都是需要在视觉放体现出精心设

10

王莹.日本能剧[J]世界2007(3)

21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计的妖怪的独特神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高度的提炼了各种颜色的精粹所在,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就像妖怪一样更加具备单纯性。其次,能剧经常在能面中采用较为强烈的色彩,例如金色,黑白色,红绿、黄紫等,通过颜色构造一个神似的妖怪世界,这是一种五彩的精神和谐世界,也体现了妖怪文化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能剧在现代文化中的展现体现了日本传统艺术的深邃,并加上了较为独特的艺术见解,体现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气息。能剧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妖怪文化的精华,也吸收了现代文化的精髓所在,将一种独特的风格展现出妖怪文化的观念,开拓出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能剧在演出过程中,动作轻缓,呈现出一种静态或者凝固的状态,就像妖怪在空中停顿或者虚无缥缈一样。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同人们对妖怪文化的理解一样,也呈现出大片的留白,这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因为人性也始终存在于虚无状态之中。正因为“无”即是虚无,就像妖怪文化一样,是一切的历史文化的源头与轨迹,如同万物之“道”11。融入寂寥、哀婉的无常感慨,能面张开虚幻的视域,以完全平淡的外形表达静态的妖怪文化展现。从这一角度看,现代化的文化展现,为妖怪文化的表演做了留白,这既代表了能剧艺术的形象美学,也体现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历史发展。

2○歌舞伎

对于不了解日本文化的异邦人的联想总会有如下两种:首先是鬼!看不出性别的白脸人浮现在幽暗的背景前,拖着比京剧还长的唱腔,舞台上似乎还飘着浮世绘的落叶;其二是\"伎\"字引发的歧义,还有艺妓在日本电影里的频繁现身。这些都使我们无法忽略歌舞伎这个行业的江湖身份,即使是\"国粹\"也是来源于民间,有它自己辛酸的成长历程。

歌舞伎最初是出云大社的巫女阿国在寺院神社为劝人布施而表演的ー种歌 舞。后来,

11

牛建科《试析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东疆学刊》,2011年第28卷第3期

22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这种歌舞的表演场所由寺院移到了青褛茶馆,表演的时候给观众造成一 种错乱靡丽的情色氛围。这种在青楼茶馆的游艺表演,注重的是感官享受,推动了 当时“女歌舞伎”的发展。

带有情色意味的歌舞表演进人青楼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久,“女歌舞伎”就被 江户幕府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全面禁止,并下令禁止女性演出歌舞伎,一切角色 由男性扮演。这样ー来,就发展演变成了“少年歌舞伎”。有意思的是,“少年歌舞 伎”不仅仍有煽情的歌舞表演,还大胆地吸收了能乐与狂言的动作对白,再加上滑稽短剧和木偶剧的特点,表演仍然带有明显的情色意味。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观众追捧“名角”的现象,想必略微了解中国戏剧情况的人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更有甚者,ー些僧人还将布施的钱拿来买戏票,其风靡程度可见一斑。终于,20多年之后,“少年歌舞伎”也接到了幕府的禁令,并以“男歌舞伎”取而 代之,由年纪大的男演员扮演剧中角色,以减少歌舞伎表演的情色意味。

与此同时,题材方面多以写实为主,技艺也得到了革新和提高,于江户时代的 元禄时期(1688〜1704年)进人成熟阶段。这ー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剧目,其中和妖怪传说有关的不在少数。歌舞伎《道成寺》讲的是清姬和安珍的传说,将性格火烈的清姬演绎得生动逼肖12。此外,一 些“时代剧”和“世态剧”中也加入了妖怪传说的成分。由竹田小出云、井木千柳、三 好松洛合作创作的《义经千本櫻》,讲的就是ー只化身为人的狐狸报答恩情的故事。 全剧慷慨激昂,情深义切,风靡ー时。

后来,江户时代的歌舞伎剧作家鹤屋南北和河竹默阿弥拓宽了歌舞伎的道路,创作了一些新的歌舞伎剧目。其中被归为“怪物谈”的ー些剧目,就是专为妖怪“立传立言”的鬼怪剧。而被称为“最能体现新世态剧的特色”的《四谷怪谈》,也被妖 怪文化所深深浸染。

12

中日蛇妻传说与《蛇性之淫》的婚恋观http://tieba.baidu.com/p/788263777

23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2)妖怪与动画

妖怪文化对日本动漫的影响,并不是只表现在哪几部作品中,而是在许多动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换句话说,所谓“影响巨大”,并不是有一小拨人专门盯着妖怪研究,而是妖怪早已是人尽皆知的题材,仿佛是ー个巨大的资源库,谁都可以拿来用。其实,如果妖怪文化只出现在单一的几部动画作品中,并不能说明妖怪文化在日本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本来就对妖怪极感兴趣自然会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然而事实上,在一些看似与妖怪毫无关系的动漫中也时时出现妖怪的影子,这就只能说明妖怪文化对日本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而且如今妖怪题材的动漫还在层出不穷地涌现,更能说明妖怪文化的“复苏”热潮并没有降温。

1○《千里千寻》中妖怪与日本“汤文化”

《千与千寻》,日文原名为《千与千寻的神隠》。神隐,在日文中的意思是小孩子突然不知去向13。在现实生活中,小孩子如果突然失踪自然不是什么好事。然而在 这部电影中,千寻的“神隐”发生在幻想的空间里,她所经历的一切,父母都ー无所知,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在千寻父母眼中,他们不过是散了一会儿步。然而,那些落在车上的树叶和尘土,提醒着千寻刚刚发生的并不是ー场梦;她头上的发圈也在千寻转身的刹那闪出ー线灵光,似乎在证明她在幻想世界中的经历并非毫无意义的白日梦。就是在这个父母全然不知的时空里,千寻从ー个 又没用,又爱撒娇,又爱哭”的“蠢丫头”(初见千寻时,汤婆婆对她的评价)变成了一个淡定勇敢、坚强理智的少女,完成了对自我价值的确立。当众人都不敢承担的工作压到她肩上时;当她为了救小白踏上没有回程的列车时;当她在汤婆婆的威胁下从容镇定地救出父母时;当她在回到原来的世界之前松开小白的手时;当她看到父母之后,听从小白的叮嘱忍着不回头看时……千寻已经比许多成年人^~比

13

袁琤琤《从宫崎骏作品看卡通对现代性问题的回应——以“千与千寻”为例》,《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6月第8卷第3期

24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如她的父母——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千与千寻》讲的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汤婆婆的浴场,没有工作就无法生存,没有勇气就变得像泡沫一祥透明,甚至变成空气永远地消失在虚幻的国度里14。懦弱和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为了得到工作、生存下去,即使是被拒绝也要“死缠烂打”,否则就要被汤婆婆变成动物。为了拯救父母并回到原来的世界,即使再辛苦也要忍耐,也要坚持下去等待机会,绝不能说放弃。在这个世界,父母不再是孩子的保护者,而成了贪婪愚钝、等待拯救的角色,更谈不上为孩子挡风遮雨。而小白呢?虽然他是千寻进入异界之后得到的最大的安慰,也只能在千寻惊恐的时候让她镇定,在清楚地告诉千寻该怎么做之后,他也要起身离开,去面对自己要处理的许多麻烦事。虽然小白能在千寻哭泣的时候拍拍她的肩,给她ー些补充力气的饭团子,可是要想生存下去,解救父母,回到自己的世界,没有人能够代劳。也许这才是成长的真谛:即使是父母和最真心的朋友,也只能在旁边为你加油,在需要的时候给你ー些帮助,而你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去经历。“这是游戏规则,否则法术不能解除。”也许汤婆婆所谓的“解除法 木”,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就是褪去性格中的稚嫩和脆弱,走向独立和坚强.

《千与千寻》不仅是在表现ー个孩子的成长,它的另ー个特色是运用大量传统妖怪素材,将形形色色的妖怪聚集在一起,给他们制造了ー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电影里的汤婆婆是个巫婆,她把贪吃的人变成猪;让闯入妖怪世界的人们忘掉自己的名字,不得不给她干活;她还四处搜罗财宝,残忍地对待工人。说她是个坏人,似乎并不为过。然而她并没有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她还是讲理的。给她干活的工人都得跟她签约,而她也不得不遵从妖怪世界中的规则。

在那个幻想的空间中,千寻的成长发生在浴场里。场所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有 非常重要

14

关溪莹 张步中《现代性的迷失与救赎——动画经典《千与千寻》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

25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的意义。在这部电影里,浴场是千寻无意间闯人的地方,也是她经历成长、渐渐成熟的地方。在这个浴场里,千寻洗去了性格中的弱点——冷漠、爱抱怨、软弱等,露出了性格中闪闪发光的可贵之处——善良、真诚、正直、坚韧、勇敢。对于每个人来说,超越性格中的弱点,都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获得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这么重要的蜕变在浴场中完成,可以想见,若不是它在日本人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宫崎骏是不会将神仙放松的地方选在浴场的。正因如此,笔者想到了日本的“汤文化”。也许只有将泡温泉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看做是生活的常态的国家,才能自然而然地诞生《千与千寻》这样的影片。

《千与千寻》中的浴室,也是妖怪们放松、享乐的场所。相形之下,除了金碧辉煌的外观和规模宏大的建筑使人间浴场相形见绌,汤婆婆的浴所更是多了很多种人类无缘享受的神奇药浴:艾蒿浴、硫黄浴,还有为河神除去污秽的昂贵药浴……影片用了很多镜头来表现浴场恢宏的气势——比如小玲带着千寻乘电梯去找汤婆婆时,还有小白拉着千寻跑过浴场的地下室时,都是在透过千寻的眼睛展开对浴场的描绘。另外,一到傍晚浴场就灯火通明客流不断,以及妖怪们舒舒服服地在澡盆里“泡汤”的姿态表情,也都渲染出浴场是个何其舒适的地方。难怪汤婆婆颇有些骄傲地说这不是人类来的地方,是八百万神仙来松弛的浴场。”几乎可以说,宫崎骏是把人间浴场的情景改善放大之后,借助奇丽细腻的想象将其搬到了妖怪世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妖怪泡汤图”。

首先,日本多温泉的地理特点是形成“汤文化”的重 要基础。如果没有便利的地理条件,恐怕很难形成“百步之内必有钱汤”的局面。另外,泡汤时的舒适感受,恐怕也是“汤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之ー吧。日本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包含着去除污秽的意味,比如3月3日的女儿节、5月5日的端午节、7月7日的七夕,这些节日有的并非诞生于日本本土,原本也并没有清洁身体的仪式和思想,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都加入了除秽去污的新元素。正是因为日本人认为“脏”和“污秽”是无法容忍的,甚至是ー种罪恶,才会把清洁看成是至关重要的事。清洁,可以分为精神的清洁和身体的清洁。精神的清洁,可以

26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通过各种“清规戒律”来渐渐接近或实现;而对于身体来说,最好的清洁方式莫过于经常洗浴。“洗去污秽”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泡汤当然应该受到重视。于是,地理的优势、享乐的思想、除秽的愿望这三个主要原因的结合,就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汤文化”。有意思的是,在《千与千寻》中“污秽”与“恶”也有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千与千寻》正是用污秽来表现“恶”的。那位满身污泥浊物的河神恶臭无比,被误认为“腐烂神”,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连汤婆婆也被他吓得瑟瑟发抖——在这里,“脏”代表的就是“恶”。河神经过了药浴的清洗,又在大家的帮助下清除了污秽,才显现出原来的样子,显露出原本的神性。而电影中的“无面人”,也是在吐出了体内的浊物之后,才结束了贪婪、凶残的吞噬,恢复了清净纯粹的本性。宫崎骏想要表现的,恐怕也正是这种历经磨砺之后所达到的清净与纯粹吧。

2○《吸血鬼猎人D》中的东西方妖怪文化

吸血鬼并不是日本传统的妖怪,而是与女巫、狼人等同属于西方的妖怪。要想论述东西方妖怪文化的差异,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东西方妖怪文化之间当然会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生长、存活于不同的文化之中,自然与各自所属的文化血脉相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多大,东西方妖怪文化的差异就有多大。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不可尽数。

日本人十分擅长对 外来的事物加以改造,使之与本国文化打成一片。许多中国妖怪到了日本以后都改头换面,有的甚至巳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所以对吸血鬼的习性进行一点改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从众多关于吸血鬼的资料中看,吸血鬼具有的几个典型特点是:吸血鬼是ー个依靠吸食血液来维持生命的古老种族(《吸血鬼猎人D》中被称为“贵族”),他们没有心跳和脉搏,

27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没有体温和呼吸,拥有超人的灵力,可以永生不死(但是如果受到致命的伤害,他们也会丧生,这似乎又是ー个矛盾之处)。他们最怕阳光和高温,皮肤会因为阳光的烧灼而溃烂,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吸血鬼无法在白天出门。

除了极少数可以以动物血液维生的吸血鬼以外,绝大多数吸血鬼为了维持自 己的生命必须吸食人血。但是被吸血的人类并非都会变成吸血鬼,除非吸血鬼将 自己的血液与人类的血液融合,使人类经历所谓的“初次拥抱”,被吸血的人才真正成为吸血鬼的后裔。刚刚变成吸血鬼的人在心底还保留着人性,他们不想杀人,但吸血鬼的本性却让他们在对鲜血的渴望中苦苦挣扎。他们会发现自己必须依靠吸取周围人的血液维生,而人类对吸血鬼的恐惧和伤害,往往成为他们杀人的导火索。他们有时候是在人类的逼迫下,才不得巳做出伤害人类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杀人魔鬼其实并不邪恶,似乎显得不近人情。然而综观众多描写 吸血鬼的文学和电影作品,却不得不说吸血鬼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种族。在绝大 多数情況下,吸血鬼杀人取血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吸食人血他们就会死亡。正 如人类在饥饿的驱使下会做出疯狂的举动一祥,很多人性未泯的吸血鬼最后都会 对人类张开血口。然而为了维持自己种族的发展,他们必须遵从严格的戒律,而不是为所欲为。《吸血鬼猎D》中的卡蜜拉是个例外,她为了保持自己的青春与美貌而成为嗜血的女魔,最终因此被吸血鬼之王亲手杀掉。吸血鬼不仅和人类ー样有思想有感情,在很多方面还远远超过了人类。凭着他们的灵力,杀人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但他们杀人之后却常常无法心安理得,而是陷人深深的自责之中,无法克制对杀人的厌恶。只有那些真正凶残的吸血鬼(比如卡蜜拉),才把杀人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这些残忍的吸血鬼的哲学是人类对吸血鬼来说只是食物。家畜吃草,人类吃家畜,而我们吃人类。这是天经地义的食物链。”的确,对于人类来说,吸血鬼是很恐怖残忍、令人发指的。正如《吸血鬼猎人D》的开头表现的那样,吸血鬼所到之处,鲜花枯萎,镜子碎裂,一片萧然。然而,人类在杀害别的动物以及自相残杀的时候难道不是同样地残

28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忍吗?谁能保证动物们不会把人类看成是吃肉吸血的魔鬼呢?……

《吸血鬼猎人D》把ー些无法解决、不能超越的限制呈现给我们看。这些限制 犹如一道金箍,牢牢拢在所有生命的头顶,无论生命本身具有怎样神奇的力量也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悲哀让人无可奈何。有些人在宿命面前认输,听凭本能的摆布,不敢正视内心的挣扎;有些人想要凌驾于生命的规则之上,视别人为草芥,同时也将自己ー步步推向灭亡;有些人急流勇退,不愿再做被人利用的棋子,转而投向平凡却不失温暖安逸的生活;而有的人,虽然深知对人类张开血ロ是吸血鬼的本性和注定的宿命,明知自己难逃被别的猎人追逐的命运,却依然选择向死而生,在最后的灾难到来之前,依然坚决地履行着吸血鬼猎人的责任。他并不喜欢孤独,却孤傲地离群索居;他从未淡忘过多年之前许下的那个诺言,却在发现自己巳经无须履行的时候飘然而去。

悲剧并不等同于绝望,在许多时候反而能激起人们的力量和勇气。《吸血鬼猎人D》虽然充满悲剧色彩,却仍然有ー个光明而温情的結尾。当蕾拉的孙女用充满喜爱和崇敬的目光望着D,友好地向他挥手道别的时候,D多年来苦苦坚持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珍贵、更加有意义。其实这些对D来说并不重要——连生死都无法使之动容的人,那些冷嘲热讽或者感激涕零,当然更无法改变他的初衷。他的特立独行将一直绵延,直至永恒。

在这部电影里,既有西方人所熟悉的吸血鬼,又有东方文化中的灵魂附体等法木。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妖怪文化发展到了现在,早已不再是泾渭各自流,而是更多地呈现出了汇合的趋势15。

(二)日本妖怪的成长土壤

15

.陈赞蔚《日本动画传统文化创新演绎的手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8年第14卷第8期

29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1、妖怪与政治

(1)历史的兴衰与妖怪的角色问题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的那段漫长的时期,日本人信仰的是原始神道。日本原 始神道是以古代绳文时期的土著宗教为基础形成的,这种神道自远古时代以来就 存在于日本。ー些学者认为,原始神道受到了中国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比如说 道家思想中的敬畏自然以及人只是自然界中的ー种生物,与草木鱼虫并无ニ致的 思想,在原始神道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信念。

远古的日本人认为,人死之后就会去另ー个世界。他们的灵魂会像蝉蜕下壳、 蛇蜕掉皮一样脱离肉体,到彼世成为神16。在日本人的信念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彼世,跟等在那里的先祖 们一起生活。现实社会与彼世不是一个分开的世界,而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是灵魂往返于现实与地狱之间,这也可以说是伊势神宫的“天之御柱”之类的柱子。高大的树木也有着通灵的功效,所以,在很多传说中,树木也被称之为众神的通道,以至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树木自身也被当做神一样涌来崇拜。石头和山体也是一种联系彼世与现世、人与鬼神的纽带和媒介、人与鬼神的纽带和媒介。所以,通过以上现象可以发现,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也渗透着各种思想。一些在现实社会中游荡的那些妖怪,多数都是因为对现实社会还有怨恨,心存不满,所以才不愿意去彼世,就像御沼前、雪女、桥姬……

然而,随着佛教的传入,日本人在信仰方面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并逐渐成为了佛教与神教的信徒。日本的佛教,是圣德太子在公元552年由中国引人的。佛教进 入日本之后就被渐渐“本土化”。在日本的佛教思想中,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 信念,认为不仅是人、动物、植物,乃至山川河流都是具备佛性的,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一种信念,那么一

16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1月第42卷第6期

30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切都可以成佛。这其中,包括了泛神论和自然崇拜的思想。然而其他国家的宗教思想进人日本之后,日本原本的宗教观念自然会受其影响,比如原始的“彼世观”中就被注入了“天国”和“地狱”之別、“善恶惩罚”和“阴司报应”之说。这ー变化在妖怪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妖怪传说都带有善恶奖惩的色彩,妖怪画中也有不少表现了 地狱和天国的景象,这与当时的宗教思想是分不开的。

除了佛教以外,中国道教也早在古代就传入了日本。道教不仅为日本带来了 长生不老的信仰,还把道教特有的制药术、巫术、咒术、占卜术以及道教中的ー些禁 忌一同带到了日本。在《浦岛太郎》、《竹取物语》等日本民间故事中,都可以看到道 教的影子17。道教是ー种谋求现世利益的宗教,试图解决人们生活中生老病死的问 题,因此在传人日本之后,随即与日本神道相融合,在日本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还渐渐 出现了巫女、市子、狐下、玉占、ロ寄、附体祈祷等各种专门从事招魂、附身等巫术活 动的神职人员。另外,道教的一些传说也汇入了日本妖怪文化。大名鼎鼎的“百鬼 夜行”,就吸取了道教中“物久成精”的思想。

日本进人镰仓时代(1185〜1333)后出现了“名主”,也就是幕府在领导庄园和 领地之后任命的常驻领主。这些名主会在各自的管辖地供奉氏族神,祈求神灵的 护佑。另外,各地的名主还要祭祀犬神、蛇神、狐妖、鬼等恶神,或者请当地的修 行者来治退这些妖怪。这些仪式和信仰的形成,是多种宗教融合的结果&而信 仰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到了明治以后,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日本的地位都急转直下。尤其是进人明治时代以后,妖怪们的境遇更是每况愈下。明治以后的日本开 始实行革新,大力提倡科学并对宗教进行改革,宣扬“国家神道”,下令神佛分离。 许多带有浓厚的佛教和道教色彩的信仰

17

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怪异性溯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年9 月第32 卷第5期

31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被破除,巫女、市子、附体祈祷等神职也被 废止。与“科学”相比,宗教对妖怪的杀伤力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科学被重视和 提倡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妖怪几乎完全消失不见。

(2)“忠”在妖怪中的体现

“忠”是日本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规范了君主武士天皇臣民公司员工相处的“忠”,形成朋友同学亲戚邻居等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情感纽带在幕府时期,“忠”先是作为武士阶层的教化伦理,要求武士一切从道义出发,保持武士的体面和荣誉,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对君主要忠义奉公,而主君对武士的忠义奉献精神要有所嘉奖,分发米钱,扶持其生活,“忠”后来又扩大为民间生活伦理,既有商业化遵守契约的特点,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感。明治维新以后,把武士对君主的“忠”转变成了对天皇的绝对服从,从而抑制了作为民众生活伦理的“忠”。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忠”仍深深植根于日本社会当中,体现为个人对所属集团的感恩之情由“忠”而结成的各种人情纽带。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法律契约等手段来维持社会成员的关系,但是,在日本人际交往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习惯,例如上司和部下之间的相互协助先辈对后辈的提携照顾熟识者彼此沟通等等,都是因为彼此之间凭借各种“忠”而结成的人情。“忠”与人情很多时候几乎是一个概念,有的研究者把这种饱含人情的“忠”称为温暖的“忠”。这种由“忠”而缔结成的人情,把众多的个体结合成一体 ,表现为知其所思,为其所想,关爱他人,相互扶助的特点 在日本动画中,这种“忠”无处不在,例如夏目友人帐中的贵志和猫咪先生斑之间的感情,夏目贵志从外婆处得到了一本可以统治妖怪的联络簿(友人帐),从此受到妖怪的骚扰,贵志决定把名字还给妖怪们18。偶然的机会他解开了高级妖怪斑的封印,斑与贵志作了约定,在归还名字期间,斑保护贵志的安全,贵志死后,友人帐归斑所有两个人就随便做了约定,之后就理所当然地在一起走上了解放妖怪的道路,斑时常说:真是的,

18

探析“义理”在日本动画中的表现[J]知识经济.2010(4).

32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做这种多余的事情!那友人帐岂不是越变越薄了,不知道给我的时候还剩几个了,要不,现在就把你吃掉!合目睡觉的贵志咬着牙:我听见了,你这只满腹阴谋的招财猫!他们一路嬉笑吵闹,逃跑,战斗,目睹外婆铃子和妖怪们的过往斑化作猫咪先生一心一意陪伴和保护贵志,对于斑来说,得到友人帐与否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在贵志身边,斑遵守的并非是契约关系的“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忠”,简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忠”就是理解对方的苦衷,体谅对方的心情,尽力相助,共渡难关。

“忠”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是规范日本社会 各种人际关系的情感纽带,在几乎所有的日本动画里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忠”也有所侧重,武士与君主的“忠”个人与团体的忠和个人之间的“忠”,在每部动画中,这些方面的体现都不是单一的,往往交织融会在一起,形成动画错综复杂的情感线索 此外,“忠”还有其他的延伸和变化形式,可以进行更加详尽的研究。

2、妖怪与民族的特殊性 (1)民族的特殊性

纵观日本动漫作品不难发现,妖怪文化其实已经构成了许多创作者心中“原风景”的一部分,所以才会表现在多种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如果仅仅有几位作者对妖怪题材感兴趣甚至痴迷,并不能证明妖怪文化的影响力,然而事实上,在日本无数动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的影子,而且几乎毎年都有新的妖怪题材作品出现,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了。

为什么妖怪文化在日本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这并不是因为日本是ー个喜欢搜奇猎异的民族。中国从《山海经》、《搜神记》、《博物志》、《拾遗记》、唐传奇、宋话本,一直到

33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清代的《聊斋志异》……传奇志怪之作洋洋洒洒不胜枚举,不可谓不丰富,为何妖怪没有在中国发扬光大?为什么那些起源自中国的妖怪到了日本才得以扬眉吐气,才能够享受到古人的供奉和今人的追捧?究其原因,这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等因素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妖怪能够在日本“形成气候”,绝不是偶然现象。

ー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这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地处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复杂,经常与水打交道,处于海岛至上。而在古代,日本也存在着大量的树林与山岭,期间密布着各种野兽。与此同时,还经常发生各种火山爆发、地震等灾害,并且台风、海啸频发。当时的古代科技络活,日本人对这种自然环境也存在这一种恐惧,认为这是一种来自于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而当时的生老病死、火灾、地震等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长期以往,也就造成了日本人在心里上的一种恐慌,这中恐慌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迷茫,于是,妖怪便成为了一种思想的产物,生活在日本人的思想之中。也正是这样的生活场景,才为妖怪的产生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壌。妖怪的产生 最初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心,还有什么比深山和河川更能引起人们神妙的幻想呢?水木茂先生说过我经常到南方游历,其中人迹罕至的深山和丛林最令人恐惧。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一旦置身其中,反而会让人感到舒服。也许是某种生命的源泉被大量地释放出来之故吧!我一直认为:仅有动物、植物和昆虫生存的无人岛或深山,才是神秘的,同时也是适合作为妖怪栖身的地方吧!”多山、多 水、多林的自然环境,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妖怪的联想。

在远古的洪荒世界,自然对人类来说是个处处充满神秘的所在。也许ー颗种 子的破土而出、一阵凉风的悄然而至就能让人们顶礼膜拜。那些从未经验过的自 然现象和人迹未至的森林池沼,让人们感到敬畏,是十分自然的。越是多山、多林、多水的国家,妖怪的传说就越丰富。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理解、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称为妖怪。远古时代,人们想要生存,必须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野兽。葱葱郁郁的丛林,一望无际的原野,

34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烟波浩渺的湖海,还有每天都要来临的无边无际的黑夜,都是人们无法把握、无能为力的力量,这样的环境给妖怪传说的孳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比如说,日本是个岛国,所以很多妖怪都和水有关,像小豆洗、桥 姬、河童、水獭、人鱼、海坊主等等。日本还是ー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很多,像雪女、天狗、寄送犬(送り犬)、狸猫、狐狸……这些传说融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仿佛妖怪们就在人们的身边。甚至还有的妖怪跟人类共处一室或者比邻而居,比如在日本很有名的座敷童子,就是生活在人们家里的保护神;小矮人克洛勃克尔也是和阿依努人互助共存、互不侵犯的妖怪。这些传说,原本只是某些人对发生在家庭和村落周围的事情的传闻,但是在不断的流传中与各地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被加入新的元素,成为某些地区的人们共同生活中的一部分。由自然界的现象诱发的种种想象,经过口耳相传的传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说法。日本妖怪传说在自然界中酝酿、在人们的生活中发酵,经年日久,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妖怪文化”

19。

日本人崇拜山神、河神、灵妙的自然,尤其崇拜长出农作物的自然的力量。这种由自然崇拜生发出来的宗教,带有多神教的性质。因此,日本古代神社中祭祀的神,大多数是各种各样的自然神。律令时代的日本有专门的神祇官,每到出现诸如日食、月食、雷雨、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时,或是当农作物遭遇虫灾、大风等自然灾害时,神祇官就会在神社中举行祭祀仪式,希望能将心愿传达给神灵,祈祷神明能够息怒降福,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神社中供奉的自然神,也并不是全都有固定的偶像,神灵们在特定的神域中存在,人们需要具备的是感受神灵的心性。“这种没有为神灵修筑固定建筑物的神域,是神社的最古老的形式。所以原始神道也称神社神道。这种不在神域里设置象征神灵的固定偶像的做法,表现了神道信仰的对象是观念神的精灵,并把神灵的作用、力量、观念等神格化、多神化。”这种相信万物都有生命的“泛灵信仰”不是迷信,而是包含了ー种对自然的敬 畏、对生命的尊重。

19

李婷《浅析日本妖怪文化》,知识经济,2009年第2期

35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2)妖怪与民族特殊性的关联

在日本,为什么关于妖怪的电影、漫画会层出不穷?为什么水木茂的家乡能够建成一座“妖怪都市”?为什么日本的妖怪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被日本人视同己出?……这些现象证明了妖怪文化在日本社会中已经渗透到了许多方面,比如建筑、绘画、文学、电影……民 间传说已经成为沉淀在日本人意识底层的东西了,会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刻不经意地跳出来20。

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那些自古以来传下来的习俗和仪式,有的虽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中规中矩地举行,但仍然被作为传统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而ー些在生 活中早已形成的禁忌,仍然被人们世世代代遵循着。

自古以来,日本民间就有许多和妖怪有关的禁忌。民间信仰是各种民俗活动 的基底,而妖怪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诸多传统节日,有的是以祭 祖先为主,有的是祭祀民间诸神,有的则以妖怪为主题。曰本是ー个祭拜心理十分浓重的民族,不仅在逢年过节、遇福遇祸的时候会进行各种祭拜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幸福。有些日本人在毎日三餐之前还会默默念颂,感谢神灵的恩赐。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同,日本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一个人同时信仰几种宗教的现象十分普遍。之所以形成这样错综复杂的宗教现象,根源就是日本人独特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虽然与宗教有相似之处,但却超越了宗教宗派的限制,一般没有严格的教义,而是以约定俗成为主,有的是以宗族为中心,有的是以地理位置为依据,由各地成员轮流主持信仰仪式并举行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反映祖灵信仰的祭祀先祖的活动,比如在正月、盂兰盆节以及春秋的彼岸节时举行的祭祀先祖的仪式;有与氏神信仰有关的闭门、斋戒以及各种竞技 表演活动;还有“请神”、“御灵”、“送瘟神”、“拜观音”、“祭水神”等供奉民间诸神的习俗。而

20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1月第42卷第6期

36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与妖怪幽灵有关的各种习俗,也与以上提到的各种民俗活动一起,活跃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况且,日本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与妖怪,本来就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所以在某些节日和仪式中,可谓是“神妖共舞”。

综观这些日本传统的节日和仪式可以发现,在日本人的民间信仰中,对神灵和妖怪是投有明确的界限的,他们同样受到人们的祭祀和供奉,共享人间烟火。而且,祖先如果没有得到祭祀,也会转化为徘徊在人间的怨灵,侵扰人们的生活。这也证明了日本“神灵与妖怪同根同源”的说法确实是有根据的。日本的神力量大多数很弱小,他们各司其职,大多数的神能力很单一,这和别的国家神通广大的神是不同的,倒是和妖怪颇为相似。另外,在日本人的信仰中,神和妖怪并不是绝对的善或者绝对的恶。人们对待邪神、邪灵和妖怪不会去镇压和消灭,而常常是去供奉和祭祀。他们认为,善和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些曾经罪孽深重、给人类带来过很大灾难的妖怪,通过供奉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成为人们的守护神,保护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供奉凶恶妖怪的情境,这在别的国家是少见的。这种现象投射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表现为日本人的善恶观念并不十分清晰,在价值判断中,是非标准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他们更倾向于以心态和信念来判断意义和价值21。因此,日本人虽然相信善恶有报,但也很难见到日本人疾恶如仇。综观日本妖怪的形成原因就可以知道,妖怪往往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形成的某 种执念,他们并没有大坏大恶,都是很可怜的。因此日本人在构建妖怪世界时投注了很大的同情和理解,即使是对ー些危险性很大的妖怪也并不是一味打倒,而是用供春的方式与之握手言和。同样,在日本人看来,恶人也是可怜的,他们的恶行也是源于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不善待恶人本身就是ー种恶行,并会因此遭到报应。

日本人对待神灵和妖怪的态度,表观出了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特点。日 本的本土妖怪原本是极少的,在众多外国妖怪涌入国门之后,ー概将其“本土化”, 有些妖怪改头

21

王茹辛《日本文化中的“异类形象”浅论》,《日本研究》,2007年第2期

37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换面之后,巳经难辨原貌了。日本人就秉承着这样的ー贯做法,创造出了绚烂诡异、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妖怪文化,并将其体现在古往今来的多种艺术形态中。

五、中日妖怪文化比较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历史上有过无数次文化的交集,这也使两国之间的文化较其他国家来说有着更深层次的渊源在妖怪文化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对日本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日本并没有采取单纯的接纳,而是对于中国的妖怪文化进行了容纳消化及改造,并使之成为了自己的文化,显示出了十分鲜明的个性和丰富深邃的内涵

(一)对妖怪的态度对比

日本的妖怪原型都是来自中国,来自印度,只有才是日本本土妖怪因此可以说在妖怪的形象上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例如最早起源于干宝搜神记的落头式,在日本被叫做飞头蛮。

但是还有一些妖怪虽然是从中国引进的,但是在日本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和中国妖怪完全不同的形象例如天狗。中国的天狗最早出自于山海经,是一只非常巨大的狗的形象

日本的天狗则作为三大妖怪之一长着一副大红色的脸,长长的鼻子,双足而行,手拿团扇,并且有着无穷的威力还有我们所熟知的鬼的形象在中国鬼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存在但是日本的鬼则从无形变为了有形,身长八尺开外,肤色或红或青,或黑或黄,一头卷发,骨骼健硕,肌肉隆起,头生两角,腰围虎皮,还手执铁棒。

曾有100名中国人接受过问卷调查,93%的人都不喜欢妖怪,认为妖怪是可怕的 可

38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见,妖怪在现代中国人概念中仍然是邪恶的,唯恐避之不及的。而日本则产生了与之相反的态势,近几年随着电影动漫等产业的发展,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经常以可爱的精灵形象出现 接受相同问卷调查的100名日本人中,有27的人认为妖怪可爱,45%的人认为妖怪可怕,虽然后者还是多于前者,但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出现了有人喜欢妖怪的倾向 并且水木茂的鬼太郎系列为这一现象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部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的动画使人们觉得妖怪的形象与其说恐怖,不如说是有点可爱。

妖怪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妖怪形象的出现。但是对于妖怪文化的研究中国却远远落后于日本。目前只有刘仲宇先生写了《中国精怪文化》一部专著。可以说在中国的今天,尤其是学术界仍然认为妖怪文化是非科学的。因此也并没有将妖怪学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

日本关于妖怪文化的研究则相当兴盛 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妖怪文化的妖怪学 如今,日本的妖怪研究已经拓展至文学戏剧绘画音乐雕塑博物历史等多个领域 日本学者认为,研究妖怪,实际上是为了研究人,研究人类社会22。

本文从妖怪形象和妖怪文化两大部分分析对中日两国妖怪的态度。

相同点:

1.由于日本的妖怪70%来源于中国,所以在形象上有很多的相似,例如骨女和飞头蛮等。

2.由于两国文化传统,由于女性的特殊地位,妖怪中生前身世可怜后化为妖怪的女性形象很多,如雪女,桥姬等。

22

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不同点:

有些形象虽然来源于中国,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也形了自己的特殊形象,如天狗、鬼等

但是在由于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逐渐脱离对妖怪的恐惧,两国均有一段妖怪文化的冷淡期。

而在后期妖怪文化的传播中,两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第一,在对待妖怪的态度上,中国人大多对妖怪没有好感而日本则由于动漫等周边产业的影响则越来越接受妖怪。

第二,在学术研究上中国仍然认为妖怪属于封建迷信,但是日本已经将其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追寻两国妖怪文化发展的差异,其中很大的原因不得不说是由于水木茂的《怪怪怪的鬼太郎》所带来的妖怪风潮。光是这部漫画的第1部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了23亿4000万日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单纯的文化传承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资本的支持与推动,经济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我们也应该将文化适当的与产业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珍贵的文化更好的流传下去。

(二)推及文化传承问题 1、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40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首先,无论是上古神治、人治合一时期,还是后来人治、神治分离阶段,鬼文化的盛行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在上古人治、神治合一时期,“鬼”凌驾于一切政治之上,鬼神的意志直接体现在政治行为上。例如,黄帝即是华夏部落集团的首领,同时又是部落中最大的巫师。传说他“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后来他与蚩尤逐鹿大战,参战者除华夏部落集团各氏族外,还有四方的鬼神。在神治、人治分离的过渡时期,鬼神对社会政治的裁决权仍然表现的十分重要,这从殷商社会可以清楚地看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国王事无大小,都必需请示鬼神而后决23。

而代表鬼神发言的是巫史,巫偏重鬼神,代鬼神发言用筮法。史偏重人事,代鬼神发言用卜法。国王的行为须征得巫史同意方可。到了神治、人治分离后,鬼文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虽然不再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特点,但它仍然从思想上、精神上间接地发挥着影响作用。如,历代统治者利用祖先崇拜来维护王族地位的神圣性,调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等。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因果报应的鬼文化观念作为政治的补充手段,更是有效地钳制了下属劳动者的思想,起到了维护封建基层政权的作用。

其次,历代围绕鬼神有无问题所展开的争论,虽然强化了鬼神的存在,但是却更加注重了精神论的发展。

在中国思想史上,形神关系的争论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神灭即无鬼,构成了无鬼论。神不灭即有鬼,构成有鬼论。自春秋战国到汉代,围绕形神关系问题曾有过长期的争论。墨子以杜伯鬼魂射杀周宣王、庄子仪鬼魂杖杀燕简公等历史记载为依据,强调鬼神无所不在,主张敬祭鬼神。庄周用气的聚散来解释生死现象,强调“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23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1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而万物以形相生”。孔子则主张敬天法祖,敬鬼神而远之。稍后一些的荀况则直接否认人死为鬼。汉代桓谭、王充借烛火之喻否定灵魂不死说。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入,神不灭论广泛流行,神形关系的争论遂掀起一高潮,无神论者范缜写出《神灭论》名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哲学思想。隋唐之后,形神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时有交锋。正是在上述思想论证中,“生”、“死”、“形”、“神”等概念逐步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仅此可见鬼魂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改进措施探讨

妖怪文化并不全是美好的,确实存在着对宗教教义的宣传(因果报应),有些妖怪故事中夹杂着暴力色情的情节,妖怪也的确不是科学的,但是,也决不能说妖怪文化就是迷信,更不能说不是科学的东西就是坏的,毫无意义的。

妖怪文化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它旺盛的生命力来自民间,从古至今,经久不衰,他同样保留着许多可贵的东西,比如对生命的敬畏和生命循环的本质,妖怪世界不过是人的世界的延伸,他与宗教、神话、童话一样,以自有的方式诠释着这个世界,甚至宇宙。也许不能用科学来解释妖怪,但是科学就一定是好的吗?妖怪们可不知道三氯氰胺跟蛋白质含量有什么关系,妖怪也不知道利用金融的手段使世界陷入金融危机,妖怪文化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信仰的延续方式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热衷于茶余饭后讨论妖怪的故事,是源于自身对生命的思考,是源于对别的生物相处的智慧,是源于对古老文化中所蕴含着朴素信仰的追求24。

科学可能解决人类物质层次的问题,但对于人类精神层次的问题(如道德、信仰、平等尊重、自然和谐等)却远远不能代替宗教和文化的作用,而妖怪文化作为宗教和传统文

24

顾新生《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42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化的结合分支之一,在人类精神层次方面所做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妖怪文化对从古至今的祭祀、建筑、绘画、文学、雕刻、宗教等领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出齐天大圣孙悟空、白娘子、聂小倩等脍炙人口的妖怪形象;也塑造出九龙壁、雷峰塔等建筑景点;《西游记》、《聊斋志异》堪称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典范;“画家四祖之一”的张僧繇有画龙点睛能飞之说,白居易有“在天愿为比翼鸟”道尽多少痴情人的美梦;琥珀认为妖怪中的最新成员,奥运精灵福娃和世博水精灵海宝,创造的商业价值有多大,他们也成为中国认识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纽带。动漫产业风风火火,网络小说前仆后继,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无不有妖怪现身其间;这些也都给中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妖怪文化也应该具备针对性的研究。就像鬼妖怪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包括文学创作、美术、雕塑、音乐、舞蹈、戏曲等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文学方面讲,一方面随着丧葬、祭祀等鬼事活动的进行,出现了与之有关的墓志铭、祭文、吊文等文体,另一方面许多文人学士以民间鬼故事为基础创作了大量鬼神志怪作品,诸如:《搜神记》、《灵鬼志》、《幽冥灵》、《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者在其作品上借鬼事言人事,以辛辣的笔锋对世态炎凉,人间善恶给以淋离尽致的揭露。不仅如此,诸如“鬼哭狼嚎”、“鬼斧神工”、“神使鬼差”等鬼文化名词,也早已融入我国文化的大血脉中。从艺术方面讲,鬼文化对中国的美术、雕塑也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钟馗捉鬼图》、《张天师骑虎镇邪》,民间年画中广为流行的《镇宅门神图》都是鬼文化观念的反映。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有关鬼文化的雕塑更是不胜枚举25。除此之外,中国的许多音乐、舞蹈都直接来源于上古人类巫祝祭祀鬼神的仪式活动。

六、结论 (一)主要结论

25

贾蕙萱《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妖怪文化虽然形成的时期较早,并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就在目前的影视作品中也不乏与妖怪文化相联系题材,从民族的角度进行分析,日本的妖怪文化虽然由中国传入到日本本土,但后来中国本身并没有将妖怪文化发展壮大,而是由邻国日本将其演绎的生动活现,日本妖怪文化影响了文学作品中的志怪小说,美术作品、影视动漫作品等一系列与人息息相关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妖魔鬼怪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妖怪故事的传承多以笔记小说形式保存,除了文学上的研究外,在民俗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重视和传承。本文也正是试图通过所学到的民俗知识对以日本的妖怪文化做一个系统的探源和梳理,揭示了日本的妖怪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可以提高我国妖怪文化的改进措施。

(二)创新之处

在理论、方法、技术三者结合在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进行的科学探索中,本文在一些层面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突破。

(1)理论上突破了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的研究层面的局限性,由单层面的研究扩展为多层面、多侧面地研究。

(2)方法上采用了从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整体的宏观抽象研究到局部具体的研究思路,为了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具体化,也大量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三)局限性

44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在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研究的过程中,虽然通过民俗文化、妖怪学、民间信仰、神话学、传说学等相关知识对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西化,本文所采用的方式也仅是较为局限性的方式。

(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受到时间、资料与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文的理论思路还显得比较单薄、疏浅,甚至存在着纰漏和疑问,本文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本文因为仅是针对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进行研究,可能在文中会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涉及到。另外,因为学术有限,所以文中许多专业的知识没有灵活的运用。而就针对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研究而言,也仅仅是针对其文学、动画以及影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选题结构不够严谨,希望可以对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的研究进行更一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叶涛 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赵宗福《中国的虹预兆与虹禁忌》,《民俗研究》,1999年第4期;

45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6.赵宗福《中国虹信仰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月第27卷第2期;

7.王鑫《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之探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5卷增刊;

8.【日】吉田禎吾《宗教人類學》,東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9.翁小倩《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16卷第1期;

10.王茹辛《日本文化中的“异类形象”浅论》,《日本研究》,2007年第2期;

11.小松和彦《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日本研究》,2011年第4期;

12.【日】伊藤清司 著 刘晓原 译“《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

13.【荷】伊恩·布鲁玛《面具下的日本人:解读日本文化的真相》,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14.御宇《中国民俗文化——鬼神》,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5.【日】铃木岩弓著 何燕生译《“民间信仰”概念在日本的形成及其演变》,《民俗研究》1998年第3期;

16.傅霞《日本精灵——河童》,《中国商界》,2008年第9期;

46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17.牛建科《试析民间信仰在日本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东疆学刊》,2011年第28卷第3期

18.陈赞蔚《日本动画传统文化创新演绎的手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8年第14卷第8期;

19.袁琤琤《从宫崎骏作品看卡通对现代性问题的回应——以“千与千寻”为例》,《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6月第8卷第3期;

20.武多利《一次成功的心灵拯救——剖析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心理隐喻》,《电影评价》,2010年第6期;

21.关溪莹 张步中《现代性的迷失与救赎——动画经典《千与千寻》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

22.勾艳军《日本近世小说怪异性溯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年9 月第32 卷第5期;

23.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1月第42卷第6期;

24.王茜《论民俗性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电影评介》,2007年第9期;

25.李广志《论日本原始信仰中巫女的主体地位》,《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26. 李秋波《日本动画中的妖怪文化》,《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7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27.李婷《浅析日本妖怪文化》,知识经济,2009年第2期;

28.【日】小松和彦《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2011年版。

29.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罗宏 杜小安《有关日本河童故事的研究》,《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1.宫家准《日本民俗宗教述论》,《民族艺术》,1998年第2期;

32.武珊 张慧《从宫崎骏的感官世界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之瓶颈》,《艺术与设计》,2007年第7期;

33.【日】伊藤清司《中国、日本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辽宁大学科研处编印,1983年

34.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叶春生《日本的“妖怪学”》,《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36.马新《关于民间信仰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37.陆薇薇《日本河童的中国元素》,《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

38.李媛《漂洋过海去日本——中国文化在异国生辉》,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38.【日】中野美代子《中國の妖怪》,岩波新書,1983年版。

48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40.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2.贾蕙萱《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董江洪《日本家喻户晓的妖怪传说》,《日语知识》,2010年第8期;

44.贾莉《中日传统节日之比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7卷第1期;

45.陈林侠《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

46.陈棋珲《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艺术特征探析》,《民俗研究》,2011年第9期;

47.顾新生《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48.韩春奎《传承历史续写河北现代动漫文化》《电影文学》,2008年第24期.

致谢

毕业论文是硕士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对这次比较完整的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的认识,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操作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民俗中的实践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

49

日本要改文化研究

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论文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论文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论文写作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论文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日本妖怪文化的民俗方面研究的最新动态,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