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利民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2024-04-17 来源:年旅网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

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预设: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葫芦”一词。) 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请四人小组合作读文识字。 3、字词检查。 三、书写生字。 四、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设计意图

1页

.

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各环节的设计能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昨天,我们已认识了小葫芦(出示实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可爱的“小葫芦”,好吗?(学生会读一个词语,老师就把葫芦送给学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它们长得怎么样呢?(看图一说话) 2、我们来读读第一段,看看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板书:绿叶--小花--葫芦) 3、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怎么做的?(板书:每天、几次)指导朗读(评议)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用真实的实物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图二说话)。(板书:变黄---落了)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

3、小朋友,面对这两幅图,你想说什么?

4、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2、3段,仔细想一想。 四、学习二、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2页

.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再把这两句读一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板书:要葫芦 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二)学习第三段

1、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知道这话的意思吗?出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4、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5、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本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先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活动(续编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 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设计意图:通过对编故事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一次人文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上一页 2 下一页

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