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2024-02-25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江苏社科规划 终研究成果。“以德治国”既是一项横跨多门学科 的繁杂课题,更是一个饱经理论讨论和实践挑战 的敏感话题。《善政与善的社会——德治的定位研 究》,致力于以“统治・治理・善治”的治理文脉 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量。因此,在治理和善治的框 架下研究德治,既解决了德治的身份定位问题,又 开启了德治研究的新路径。 第二,现代德治的功能定位问题。作者主张, 具有“应然性、方向性、前瞻性”的德治作为一种 社会人文价值观历史积淀的战略性治理,是倡导 及其发展趋势在历史与逻辑的双重意义上赋予 现代德治合理合法性的时代意蕴,又以“一体两 翼六卦”的逻辑结构和话语系统,即以“社会主义 道德体系”为主体,分政治取向(善政)与社会取 向(善的社会)之二翼,从权力配置、制度安排、行 政行为、公民道德、私人美德、民族精神等六大方 或构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 和治理组织的有机整体。德治的首要任务是培育 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 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的”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当今社会物质 面系统而全面地建构“当代中国德治何以可能” 和“当代中国德治何以有效”的德治合理合法性 的理论结构和实践框架。全书在分三篇(基本理 财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并没有带动人们思想 道德水平的相应提升,因此在社会层面上建立一 论篇、善政篇、善的社会篇)九章的谋篇结构基础 上,前设“引论:德治的路径、功能与理论框架”, 种占主导地位的、为大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认 同的社会道德体系是人们对治理,尤其是德治的 强烈诉求。现代德治应当明确地将倡导或构建社 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操作界定为 自身的独特功能。 后续结语“执政为民与和谐社会:当代中国德治 的实践”,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 智性研究与良知责任互为呼应、首位一贯的研究 理路和理论体系。该成果致力于理性思考和科学 诠释以下三个问题: 第三,现代德治的中国实践问题。作者研究的 焦点集中于以倡导或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主 体的德治功能、政治伦理视阈的善政和社会伦理 视阈的善的社会这三大主题,深入探究“以德治 第一,现代德治的合法性问题。作者认为,德 治研究不是伦理学专业的“道德表态”或者“思想 站队”,而是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现实处境和 生存状态的“理解”;奠定现代德治根基的是市场 经济和法治社会。“统治・治理・善治”的治理演 进形态孕育着德治需求、建构着德治主题、培育 着德治主体、开创着德治路径。中国社会治理的 发展需要德治。人们对德治的科学理解与价值接 受,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上丰富和升华着现 国”的合理合法性以求达至中华民族善治社会的 伟大理想。这其中“善政”不仅强调行政效率和行 政服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而且要强化政府的儒 化能力,即形成一套能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认同感 和价值观,并将这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善的社 会”旨在使善政符合人性提升即人的自由全面的 发展,以形成优秀的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和私人美 德。善政与善的社会的和谐统一构成一种和谐主 代德治合理合法性的时代精神。选择治理理论解 读德治。并非强调德治与法治分庭抗礼,更不存 在任何弱化法治权威的意味,只不过是要更好地 表明现代治理的多元事实或者说是社会控制的 多元格局,以期实现更好的治理。总之,德治是伴 义的德治实践形态——善治。作者坚信,尽管德治 的理论合理性尚待继续争鸣,但德治的现实合理 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执政为民”与“和谐社会”则 是以“善政”与“善的社会”为价值诉求的当代中国 德治的生动实践。 随着现代治理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治理走向善治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南京大学童星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项目“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项目批准 号O1BsHO1O),最终成果为著作,鉴定等级为良 好。该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观点如下: 一2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江苏社会科学 2OO6年第 期 n。 }. 、 一、主张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现实的社 成本与报酬的理性计算基础上,法律成了人们之 会”。针对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流行的网络社 间信任的外部保障;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信任与冲 会是“虚拟社会”的观点,提出网络社会是“现实 突问题集中体现在商务性交往即电子商务活动 社会”,只不过它有别于原先的现实社会即El常 中。要增进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度,除了提高网络 社会。网络社会与El常社会相对,网络社会是信 技术水平,建立电子商务法以外,还要健全社会 息社会的一部分,而虚拟社会仅是网络社会的一 信用体系。 部分。 4、规范与控制。网络社会及其交往改变了日 二、认为网络社会的出现对传统的经典社会 常社会中少数人制定规范、大多数人遵守的局 学理论发起了根本性的挑战。 面,而是由参与者自己制定规范,并从中不断凸 1、社会化和社会角色。微观社会学注重个 显自身的主体性;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交往主 体的社会化。在网络社会里,“概化他人”的概念 体可以尽情地破坏刚刚建立、原本基础就不牢固 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指导个体的行为中“主 的既有规范。选择越轨行为,网络礼仪、网络伦理 我”排斥了“客我”,角色的表演性可能趋于消 被视同儿戏。所有这些说明人们必须对网络社会 除,角色冲突一般也不会发生。但人们仍要在网 实Dtti ̄制。控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网 络社会和El常社会之间“穿行”,这就引出了“穿 络社会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安全(技术控制、信息 行”时能否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行为调适。日 源控制);二是人与人在网络社会中的相互关系 常生活中的人的社会化与人格的形成是否会因 和需要,有四个维度:网络道德(自我控制)、网络 网络社会的存在或人们经常进入网络社会而出 法规(强制控制)、程序设计(直接控制)、人本教 现断裂等新的问题。宏观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 化(终极控制)。 优先于个人”,但在网络社会。个人对组织的依 三、建构了五个网络社会交往模型:一是人 赖几乎消失;“上层”、“中层”、“底层”以及“垂直 性假设模型,网络交往主体是“政治人”、“经济 流动”等等含有等级意义的概念已不适用;经典 人”、“情感人”的综合。二是“开放与吸引”过程模 理论中“经济人”假设和“理性主义”基础的有效 型,其根源于人的平等性、趋利性及对孤独的恐 性受到动摇,“情感人”理所当然地成了假设itlS 惧。三是“散点式互联”结构模型,其实质是弱纽 提和逻辑起点。 带关系,其功能是推进全球化。四是“自主参与和 2、群体与社会。网络社会交往打破了原先社 后把关人”的规则模型。对交往控制变得非常困 会学关于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划分的定论,出现 难。五是关于网络社会交往结果的“中断一延续 了已经完成社会化、头脑和心灵已不是“白板”的 ~转化”模型。 依赖情感而组成的首属群体,因而首属群体与次 四、揭示了网络社会交往对日常社会交往的 属群体的区分已没有意义,而让位于强纽带联系 冲击。网络社会和日常社会并存与互渗,网络社 与弱纽带联系的区分;打破了原先社会学关于社 会交往极大地影响着公众舆论;在“上网者”与 区和社会划分的定论,网络社区成员之间已没有 “未上网者”之间、网络“高手”与“新手”之间造成 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因而缺乏共同fJ-'r'fi!i观和认同 新的社会分化,即“数字鸿沟”;对网民个性的改 感;突破了原先社会学关于社会地位的理论观 变具有“双刃剑”作用,会产生信息综合症、道德 点,提出了日常社会地位和网络社会地位的关系 失范症、人格障碍症、心理脆弱依赖症、认知惰息 问题,显示出重建“在线”身fJ)等级的过程中所依 症、感情自我迷失症;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 赖的资源和采取的方式与“离线”情况下的区别。 黑客以及侵犯隐私、情感骚扰和性侵害等失范行 3、信任与冲突。传统社会中,信任源于血缘 为会严重影响日常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 与地缘关系,调解冲突靠的是乡规民约和带有宗 (本栏目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教与民族背景的社团;现代社会中,人们依靠互 惠和公平规范相互进行交换,信任建立在对交换 【责任编辑:平啸] 一24O一 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