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茶文化

2022-06-21 来源:年旅网


初次饮茶,生津止渴;继之饮茶,凝神静思;再次饮茶,了悟大道。中国茶文化从物质衍生出行为,再从行为上升到精神。我们小组这次课堂展示的主题就是中国古代茶文化。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古代茶文化:茶的起源、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具和名茶简介。

一、 茶的起源:

茶的起源时间:

关于茶的起源时间,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认为起源于上古,有人认为起源于周代,也有人认为起源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的史书中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陆羽写出《茶经》才将荼字写成“茶”,但是茶始于神农的传说的确是存在的。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被认为是茶叶药用的开始。

茶的起源地:

关于茶树的起源地,现在的史学家、植物学家、茶学者通过更为科学的 手段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茶树起源地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某个属种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仅云贵高原地区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主要地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

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 从地质变迁的角度看,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多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位渡河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支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可见,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理应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 从进化学的角度看,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所在。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经过植物学家和茶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和长期观察发现: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及其相邻地区的野生茶树,具有原始型茶树的形态特征,这就证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由此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因此,西南地区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起源的传说:

关于茶起源的民间有下面两种传说:

一种是从饮茶的角度讲的,也是中国饮茶起源的最普遍的一种说法。

传说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

另一种是从语音的角度讲的,也是茶起源的一种说法。传说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

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 ,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

二、 茶文化的发展

茶从产生以后,其发展可分为三个时代:食用时代、药用时代和饮用时代。

茶的食用时代:

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食物应用的,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原始社会,茶更是一种充饥之物。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茶也逐渐成为一种风俗,甚至在一些地区形成了食茶文化。食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是茶文化形成的准备和铺垫。(照片:古茶树)

《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脱粟而食,五卵,茗菜而已。”茗菜就是用茶叶做成的菜羹,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茶在那个时候就是被当做菜食用的。

茶的药用时代:

茶叶被食用之后,其药用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茶叶随之转化为养生、治病的良方。关于茶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为众多的药书和茶书所记载。而且,茶的一些药用功能至今仍为人们所看重。此外,食疗在中国民间也有悠久的传统,中国历来有“万食皆药”的观念,把茶既当做食物又当做药物是非常自然的。

茶的饮用时代:

人们在食茶和把茶作为药物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很弱,但是具有一定的

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饮料。直到汉代,饮茶才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茶由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茶的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忽略了茶的那些不突出,不重要的功效,把握了茶最为显著的功效——令人兴奋,并根据这种特殊的功效找到了利用茶的最佳方式——饮用,于是茶在中国终于成为一种饮料。这一转变大约在汉代完成。

汉代以后茶文化在历史轴上的发展:

三国以前是茶文化的启蒙,晋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时期,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期,辽金元时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现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

三、 茗器盛馨海——茶具

早期的茶作为一种食物而存在,因此当时的茶具只是一种饮食器具。(卷草纹鹧鸪斑茶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饮食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茶具的要求也就逐渐提高,于是在茶文化繁盛的唐代,茶具也由简单的饮食器具发展成了具有审美情趣的专用茶具。(精美的唐代茶具)

宋代因斗茶之风兴起,对茶具要求更精益求精,将碗改为盏,且采用黒釉做涂料。(宋代湖田窑茶具 宋代建窑茶盏)

元代茶具以瓷器为主,尤其是白瓷茶具,并且由于元代是一个过渡时期,所以部分点茶、煎茶的器具逐渐消失。(青花瓷茶盘)

明代茶具白色茶盏再度受到喜爱,且有了许多改变,第一,贮茶器具改良。第二,洗茶器具出现。第三,烧水器具主要是炉和汤瓶。第四,茶壶出现。第六,茶盏加盖。(紫砂茶)

清代除紫砂茶具有了极大地发展,瓷茶具也在技术上臻于成熟。青花瓷茶具是清代茶具的代表,它始于唐,兴于元,盛于清。(白瓷茶壶)

四、 尘寰有神品——名茶

形美味醇的龙井茶龙井茶 是中国著名绿茶,它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新昌大佛龙井茶)

清香优雅的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是中国名茶中的珍品,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

风味独特的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中的珍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享誉天下,伸手差人的喜爱。朱德曾有诗赞美庐山云雾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营养最佳的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属于半烘炒片形绿茶。其所用原料和采

制工艺,以及成茶品质在众多名茶之中独具一格,不同凡响,因而广受差人青睐,盛名远扬。

不散不翘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具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深得茶人好评。

延年益寿的蒙顶茶 俗话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由于品质特殊,成为经久不衰的贡茶。入禁正可谓“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普通的茶人也可一品此茶之神韵。

三起三落的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黄茶,极有观赏价值。冲泡后的茶叶如根根银针在杯中三起三落,浑然一体,打开杯盖,更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宛如白鹤冲天,真可谓茶中奇观。

甘馨可口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素有“美景甲东南”之称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悬崖中的六株大红袍)

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 铁观音是福建闽南乌龙茶的代表,因其品质超群,从古至今一直为茶人所珍爱。如今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其美名已传遍中国各地,并驰名海外,被人们誉为“乌龙茶之王”。

芳香厚味的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中国红茶中的精品,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它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一同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越陈越香的普洱茶 在普洱茶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普洱茶用优良品种制成,其外形肥大,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减肥茶”之盛誉。

赏心悦目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它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