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2023-02-13 来源:年旅网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认真做好风险辩识、评价和控制管理,规范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含相关方作业)及其他相关活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

3.引用文件

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4.定义与术语

4.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及其组合。

4.2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危险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4.4风险

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4.5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6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的风险值对照分级判定标准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注:一个风险点可能存在多个危险源,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可能不同,对风险点的风险分级应按照该风险点所包含所有危险源的最大风险级别进行定级。)

4.7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存在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8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等级、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职责

5.1.总经理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本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3)负责组织对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及保持情况进

行考核。

5.2安环部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建立风险管控清单和成果档案,定期向领导汇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展情况。

(2)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培训。

(3)建立重大风险清单、较大风险清单和一般风险清单。针对辨识出的风险,制定可靠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安全培训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4)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危险因素、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5.3其他部门职责

(1)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总经理为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及负责专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2)成立本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

(3)对涉及本专业的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价,建立本专业的安全风险分级清单。

(4)掌握本专业涉及的3级以上(黄色级、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管控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5.4各车间职责

(1)各车间总经理为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2)确定本车间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价,建立本车间的安全风险分级清单。

6 管理内容 6.1策划与准备

6.1.1公司根据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工作的需要,成立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6.1.2各单位应成立以负责人任组长的并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价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并按相应的程序开展工作。

6.1.3评价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危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6.1.4对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项目改造、危险性较大的检修项目前进行的风险评价,可组成临时评价小组(成员为:安环部人员、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工作完毕后可自行

解散。

6.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6.2.1安环部每年一季度组织部门、车间进行一次全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必要时,各单位可在识别基础上根据实际进行修订完善。辨识过程中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因素即危险存在的“正常、异常、紧急”等三种状态;危险识别潜在的“过去、现在、将来”等三种时态。

6.2.2公司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险、危险复杂程度,选择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详见附件。

6.2.3风险分级判定标准

6.2.3.1风险点的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

(1)固有风险评价是指假定企业未采取确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或管控措施不足、或管控措施失效的风险评价。

(2)现实风险评价是在考虑企业已经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针对其采取的现有管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风险评价。

(3)现实风险一般小于等于固有风险。

(4)在确定风险点的风险等级时,为避免误判或遗漏重点,以风险点的固有风险确定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并以固有风险的风险等级来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5)针对同一风险点,针对该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6.2.3.2重大风险

(1)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结果,属重大危险源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2)依据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简称MES法)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1级的为重大风险。

(3)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1级的为重大风险。

6.2.3.3较大风险

(1)依据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简称MES法)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2级的为较大风险。

(3)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2级的为较大风险。

6.2.3.4一般风险

(1)依据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简称MES法)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3级的为一般风险。

(3)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3级的为一般风险。

6.2.3.5低风险

(1)依据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简称MES法)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4-1、4-2级的为低风险。

(3)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确定的危险源固有风险等级为4-1、4-2级的为低风险。

6.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6.3.1各单位根据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6.3.2安环部根据评价结果确认重大(1级)、较大风险(2级),组织制定重大(1级)、较大风险(2级)风险控制措施,并报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6.3.3部门、车间风险评价的结果完成后,对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报安环部。

6.3.4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后,组织制定单位需对控制措施进行评估,以判断实施此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以及决定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6.3.5各单位应全面分析各类风险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检查要求,由各级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和落实;

6.3.6制定控制措施和检查内容时,应根据以往的事故案例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进行编制,重点放在设备(设施)和现场环境的检查和监控上,突出容易触发危险因素和酿成事故的重点控制措施和检查要求;

6.3.7根据风险评价的评定结果,各单位要分别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存在重大风险及较大风险的岗位由安环部组织培训,对一般风险及低风险由车间组织培训,形成培训记录和管理资料。

6.4风险管控

6.4.1对辨识的风险实行分级控制管理。

6.4.1.1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各单位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上墙。

6.4.1.2属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条件的重大危险源由公司按规定建档并进行监督管理;

6.4.1.3安环部重点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监控管理。

6.4.1.4部门(车间)重点对重大风险、较大风、一般风险监控管理。

6.4.2班组、岗位对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实行日常监督控制管理。

6.4.3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安环部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或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

6.4.4根据辨识评估的结果,逐一落实公司、部门(车间)、班组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加强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6.5风险点的检查 6.5.1检查的主要内容:

6.5.1.1在人、机、物、环境和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隐患和诱发事故

的不安全因素。

6.5.1.2查出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是否得到及时的整改和治理。 6.5.1.3各级责任人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定期履行检查职责。 6.5.1.4风险点的控制措施是否按要求落实到位。

6.5.1.5检查是否按检查内容逐条执行,检查记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6.5.2检查方式

6.5.2.1对风险点的检查采取经常检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5.2.2所有风险点,各岗位人员必须每天一排查;重大、较大风险点公司厂长/安环部每季度检查;重大、较大、一般风险点部门(车间)每月检查;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点班组每周检查;。

6.5.2.3对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及时向公司安全科报备,并制定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

6.5.2.4公司、各单位所属范围内开展的安全检查,需将重大、较大风险点作为检查内容之一,可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6.6风险评价工作的管理与更新

6.6.1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工作: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

─当生产活动内容、工艺或操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进步且认为必要时; ─技术改造项目时;

─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时; ─当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 ─有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时;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