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宣称在鲸鱼座τ星(Tau Ceti)恒星系统中存在着一颗超级地球,“鲸鱼座τ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虽然这些系外行星尚未进一步证实,但这项研究具有深远意义。阅读材料,“鲸鱼座τ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 A.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普通的星球 B. 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 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
D. 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据题干中材料,鲸鱼座τ星是一颗恒星系统,木星系统属于行星系统,故A项错误;太阳系是一颗恒星系统,与t星属于同一级的恒星系统,故B项错误;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说明其位于河外星系,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鲸鱼座τ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说明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故B项正确;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A、C、D项。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鲸鱼座τ星e”为背景材料考查天体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可以参照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光照稳定 外部条件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运行轨道安全 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有适宜的温度 150C,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自身条件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地球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B. 地球上有大气
C. 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的行星有很大不同 D. 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
的【详解】地球成为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高级智慧生命,D对。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A不对;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并不是只有地球上有大气层存在,B不对;地球的质量、体积、运动状况与其它类地行星没有太大区别,C不对;因此答案为D。
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地点一定位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4. 乙点与甲点相比,风速大小的情况是( ) A. 相等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近地面的大气受三力作用,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据图可知,A垂直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偏转,可判断为南半球地点的风。故选B。 【4题详解】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据图可知,甲地等压线稀疏,乙地等压线密集,则风速乙地大于甲地。故选C。 5.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系
C. 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目前我们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最大的范围为总星系,总星系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地月系由地球及其卫星月球组成,它们位于太阳系的第三个轨道上,故D对。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B. 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
B. 甲大于乙
C. 乙大于甲
D. 无法判断
① ② ③ ④ A. 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程度。
【详解】图①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图中则为逆时针方向,A错。图②显示,中心极点为北极点,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图中则为顺时针方向,B错。图③显示,西经度顺着自转方向增大,即西经度向东增加,与西经度变化规律相反,因此自转方向错误,C错。图④显示,西经度增加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即西经度向西增加,与西经度变化规律相同,因此自转方向正确,D对。
【点睛】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观察角度,自转方向的描述不同。面对北方,地球从左自右自转;从北极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俯视地球,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B. ②
C. ③
D. ④
7.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8. 上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答案】7. A 8. A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结合等值线的判读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递增。
据此判断材料,根据等值线的相关知识可知,a处等值线凸向低数值,说明其自转线速度比周围大;b处等值线凸向高数值,说明其自转线速度比周围小,据此B、D错;
同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出现差异,一般是由于地势不同造成,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A对、C错;
故正确答案为A。 【8题详解】
该题考查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识记。根据材料,图中线速度自南向北递减,说明越往北纬度越高,应为北半球,C、D错;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30°N自转线速度约为1447km/h,60°N自转线速度约为837km/h;材料中线速度范围为840-900km/h,说明其应处于30°-60°之间,应为北半球中纬度,A对、B错。
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线速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B. 北半球低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9.就提高卫星发射初始速度而言,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 拜科努尔(46°N)
B. 肯尼迪(28°N)
C. 酒泉(4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D. 库鲁(5°N)
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主要考查了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详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就提高卫星发射初始速度而言,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四个城市中,库鲁(5°N)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最有利于卫星发射。所以选D。
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11. 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 112.5°E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看出两地昼长都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排除CD;从材料可看出昼长逐渐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选B;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说明昼逐渐变长,故A排除。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日落-日出。从图中可看出第一天当地的昼长是10小时4分钟。日出=(12-昼长/2),可推出第一天当地日出时间时地方时应是6:58,而北京时间是6:49,说明两地时差9分钟,依据经度差1°,时差4分钟,可推出当地的经度约在122°E左右,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下图是某日我国甲、乙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90.5°E
C. 118°E
D. 122°E
B.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12. 该日最可能是( ) A. 3月25日
B. 9月18日
C. 11月1日
D. 7月22日
13. 关子甲地和乙地纬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C. 甲、乙两地纬度相等 【答案】12. C 13. B 【解析】
B. 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通过昼夜长短可以确定季节和纬度。 【12题详解】
甲昼长比乙长,且都小于12小时,说明是冬半年。由于从春分日-秋分日是夏半年(3月21日左右-9月23日左右),故符合条件的只有C,其余选项可排除。 【13题详解】
冬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由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故乙地纬度高于甲地,ACD错,B对。
读“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的D. 无法比较
C. 20°W
14.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此时D点为地方时6时 B. 此时C点为地方时8时
C. 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15. 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D. 60°E
【答案】14. A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D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00,故A正确; A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刚好出现极昼,其地方时为24:00,故B错误;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C错误;顺地球自转方向,AB是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D错误。 【15题详解】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若切点位于极昼区,则切点的地方时为24时;若切点位于极夜区,则切点的地方时为12时。 D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经度为150°E,因此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60°E,D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弧线NOS是( ) A. 地轴
B. 晨线
C. 6点
D. 昏线
17. A点的地方时是( ) A. 3月21日2点 C. 9月23日14点 【答案】16. D 17.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16题详解】
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经过两极点以及地心,是一个假想轴,不是一段弧线,A错;弧线NOS为昼夜的分界线,且自西向东经过该线,由白天过渡到黑夜,为昏线;此时弧线NOS与经线重合,地方时为18点,D正确,BC错。
B. 6月22日6点 D. 12月22日16点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日全球各纬度昼夜平分,两极点未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二分日,排除BD;弧NOS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A在弧线NOS以西,因此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4时,A错,C正确。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示极地地区为极昼 C. MO为晨线
19.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日4时
【答案】18. D 19.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界线及时间计算等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P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或0时经线,再根据P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或夜半球可确定,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此时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MO为由昼半球向夜半球的过度,为昏线,同理可知,NO为晨线;Q点为15点。故选D。 【19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所以Q点的经度为180°,可计算P点经线为
B. 6日12时
C. 6日4时
D. 7日12时
B. 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D. NO为晨线
60°W,时间为7日0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2时。故选D。 20.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 )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公转图中地球倾斜方向、地球公转的位置等信息判断可知,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D为北半球秋分日。地球由B向C运动即由北半球秋分日到北半球冬至日,此时段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白昼变短、昼小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昼大于夜。B正确。故选B。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
B.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D.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21. 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 南半球 C. 赤道上
B. 北半球 D. 回归线上
22.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 北岸 C. 东岸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B. 南岸 D. 西岸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B正确;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A错误;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C错误;回归线上没区分南北回归线,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流有南岸和北岸,CD错误;该河位于北半球,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B正确,A错误。故选B。
23.积极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下图,回答。
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 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 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 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 晴日多,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Ⅰ地为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日多,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球各地距离太阳的距离差别极其微小,不会对太阳能分布差别产生较大影响,B符合题意。
24.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其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B. 产生“磁暴”导致全球变暖 C. 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 D. 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极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太阳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说明正值太阳活动极大期,此时太阳活动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磁场,产生磁暴,致使卫星的姿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通信卫星将无法正常通信,甚至有时可能会中断通信;强磁暴会致使供电系统电压严重下降导致系统崩溃,从而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A对; 磁暴不会导致全球变暖,B错;
太阳黑子周期性活动与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但不会使地球温度降低,C错; 太阳活动一般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夜晚在北京不可以看到极光,D错; 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磁暴对卫星和电网的危害:
1.地磁暴发生时,磁场方向和大小的改变会影响它们之间的力矩,致使卫星的姿态发生变化。卫星的姿态发生变化后,通信卫星将无法正常通信,甚至有时可能会中断通信;气象卫星、军事卫星也无法监测地球。
2.地磁暴发生时,焦耳加热和极光粒子沉降加热引起全球高层大气增温,密度和成分发生变化。当大气密度陡增,大气阻力会突然加大,加速了航天器衰减的速度,从而导致其偏离预计航道,甚至提前掉入低层大气而陨落。
3. 强磁暴时,地磁场会发生剧烈扰动变化,变化的地磁场会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产生每公里几伏特到十几伏特,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的地面电势(Earth Surface Potential,ESP)。而在高压、超高压输电系统中,由于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以ESP会在东西走向、长距离输电线路与大地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 GIC)。容易引起大型变压器半波饱和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极端情况下会使其烧毁而造成永久损坏。
4.磁暴的发生是全球同步,因此GIC会使整个电网范围内数百台变压器同时发生半波饱和,造成一些保护装置产生跳闸等误动作,致使供电系统电压严重下降导致系统崩溃,从而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25.岩石圈是指( ) A. 地壳 【答案】C 【解析】
B. 地壳和上地幔
C. 软流层以上部分
D. 上地幔
【详解】该题考查地球圈层的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26.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幔的厚度最大 大
C. 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从古登堡界面到地心为地核。 【详解】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厚度为2800多千米;地核从古登堡界面到地心(地球半径约为6378千米),厚度为3400多千米,故地核最厚。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以下(即地幔部分),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合称岩石圈,故软流层并不紧贴于地壳。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正确答案。
【点睛】考查内部圈层的结构,难度较小。
27.圣诞节(12 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西五区)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 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 A. 25 日15:00
B. 25 日13:00
D. 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B. 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
C. 26 日19:00 【答案】D 【解析】
D. 26 日15:00
试题分析:计算区时,东早西晚,即东边的时区总比西边的时区的区时早,东时区的区时总比西时区的早。我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纽约使用西五区的区时,两者相差13小时。在纽约12月25日9点,飞机起飞时,沈阳为12月25日9时+13小时=12月25日22时,经过了17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沈阳,沈阳当地时间自然为12月25日22时+17小时=12月26日15时。D正确。 考点:区时计算
28.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1恒星年 B. 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C. 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 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意在考查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太阳直射点由①处移到⑤处,即由春分点开始再返回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天5时48分46秒,比一个恒星年略短,A错;①和⑤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B对;从②处移到④处,直射点不断向南移,我国属北半球,随着直射点的南移我国各地昼长不断变短,C错;直射点在④处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D错。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A. P1<P2
3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处温度较N处高 C. 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答案】29. D 30. B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同一水平高度,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所以P3 > P4,P1 > P2,故A项错误,D项正确;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P2 > P3, P2 > P4,故B、C项错误。 【30题详解】
据等压面的凹凸情况可以判断,M处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垂直方向下沉气流,N处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升气流,说明M处气温高于N处,故A、D项错误;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故B项正确;气流a自西向东运动,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气压大小的判读 【知识拓展】等压线的判读方法 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B. 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D. d处盛行上升气流
B. P2<P3
C. P2=P4
D. P3>P4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二、综合题( 共2道大题,共40分 )
3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 B C 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 (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海或陆)。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风向),地面A 与B之间吹__________风(风向)。 (6)如果A代表的是城市,B代表的是郊区,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是_______,假设要布局一个有污染的企业是布局在( )
A.布局在城市中心 B.布局在郊区B以西 C.布局在城市A与郊区B之间 D.布局在郊区B以东
的【答案】 (1). 高 (2). 低 (3). 高 (4). 顺 (5). 夜晚 (6). 陆 (7). 南 (8). 西北 (9). A (10).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材料中,C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下方,其气压高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D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上方,说明其气压低于该等压面上的气压。据此可判断,高空中C比D气压高。根据所学知识,地面气压变化规律和高空相反,因此地面A比B的气压低。
(2)根据上题可知,A点气压低于B点,说明A点受热,盛行上升气流。故A比B的温度高。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A点受热,盛行上升气流;B点冷却,盛行下沉气流;高中气流由C到D,近地面气流由B到A。因此,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4)根据所学知识,夜晚,陆地降温快,相对较冷,气流下沉,海洋降温慢,相对较热,气流上升,此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白天,陆地升温块,相对较热,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相对较冷,气流下沉,此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根据材料,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吹的是陆风,应为夜晚。
(5)根据所学知识,高空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材料中,由于C点气压高于D点,水平气压梯度力为自东向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南风;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为自西向东,除了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还受摩擦力作用,故而形成西北风。
(6)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根据题意,若A为城市、B为郊区,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地区为市区,应为A。具有污染的企业和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圈之外的地方。图中郊区B以西的地区为热岛环流圈以外的地区,故有污染的企业是布局适合布局在此处,答案为B。
32.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 C点的经度是180°,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2)这一天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3)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B日出时间是________点。 (4)A地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带。
(5)图上显示的节气是_______,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6)图中A、B、D、三者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是__________________。 (7)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_。C点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答案】 (1). 60°E,23°26′S (2). 43°08′ (3). 10 (4). 5 (5). 北温 (6). 冬至日 (7). 北极圈及其以北 (8). B>D>A (9). 昏线 (10). 昼短夜长 【解析】 【分析】
该题立足地球光照图,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
【详解】(1)根据光照示意图可知,此时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度为23°26′S;太阳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最左侧的经线,根据材料可知,该半球经度共180°,被经线平均分为6份,每两条经线经度差为30°,据此可知最左侧即太阳直射的经线的经度为60°E。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60°E,23°26′S)。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为H=90°-(x±φ),其中,x为所求地纬度,φ为太阳直射点纬度,采取同减异加原则(当两地同为南纬或同为北纬,用减法;当两地为不同纬度时,用加法),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这一天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23°26′)=43°08′。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B点处于150°E和180°之间,经度约为165°E,日落时间为19:00,其夜长为(24-19)×2=10小时,其推后1小时日落,应提前1小时日出,日出时间为5:00。
(4)根据五带的划分,A位于北温带。
(5)根据分析,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越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据此A、B、D、三者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是B>D>A。
(7)根据材料,该图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左向右),图中晨昏线为地球自昼半球转向夜半球的分界线,应为昏线;C处于北半球,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故C点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 【点睛】地球运动的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