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商业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2023-09-02 来源:年旅网
半月谈opular

PCinema

电影商业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中国电影则不过刚刚重新迈上商业化正轨。

因为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陈凯歌的《无极》等大片的热映,许多人说,中国电影终于懂得了商业,即懂得了:电影是一种产业,电影作品是一种商品。这话让人高兴,更让人心酸。电影工业要扩大或维持再生产,票房才是硬道理,这其实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何以竟要等到今日才开始深入人心?

让人心酸的还不止这一点。虽然早在20年前,就有很多明智的中国电影人勇敢地开始探索电影的商业门径,但却被舆论谴责为“要钱不要脸”;甚至当年电影界的主管官员也因为有感于商业化大潮势不可挡而提倡“娱乐片主体”……

若深入中国电影史,自然就不会说出中国电影经过百年摸索才懂得了电影需要商业化这样的昏话。谁都能看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们,无一不是在滚滚商潮中扬帆起航。拍摄《定军山》的任庆泰本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的陈春生,上海影戏公司的但杜宇,明星的张石川,天一的邵醉翁兄弟,联华的罗明佑,大中华百合和后来的文华等多家公司的投资人公司吴性栽……哪一个不懂得票房回报的重要性,哪一个不是真正谙熟电影市场及其电影商潮的成功企业家?

也有书生投入商海,例如美国华侨梅雪俦和刘兆明等人创办的长城公司,和留学法国归来的汪煦昌和徐琥创办的神州公司,一个要针砭时事,一个要移风易俗,虽分别博得了“长城派”和“神州派”的美名,但却因文人难入商人道,公司经营不善,很快就不得不关门大吉。真正支撑起中国电影大幕的恰恰是张石川、邵醉翁、罗明佑、吴性栽这些地地道道的商人们,他们是把电影制片机构当成一种现代化工商企业来经营。每一个人的经验教训,都足以成为今日中国电影重登商道的蓝本秘笈。只是后来谁也没有在意他们的教训和经验。以至于中国电影再次走上商业化之路,仍需在黑暗蒙昧之中摸石头过河。

现代化工商业成功运作的奥妙,说起来其实并不神秘,无非是,一需要生产商品的优良品质和信誉品牌,二需要有保证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大片其实并非新鲜之物,80年前大中华百合制作的《美人计》就曾以十倍于当时常规的大投资和大制作让时人和后人目瞪口呆。然而《美人计》未能成功如愿,实在非战之罪,而是造化弄人,终于做了恶性竞争伪劣充斥污染恶化环境的牺牲。

现在的电影史书中仍然将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电影工业陷入低谷归罪于武侠神怪类型片的泛滥成灾,而很少有人了解,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式投机取巧和偷工减料即所谓“无商不奸”——有时候美其名曰多快好省——的价值观念和经营方式,对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致命威胁和陷害:假币流通,真币贬值。所以,一年生产多少电影并非衡量电影兴衰的重要标准,甚至大片小片也非至关重要,重要的是电影的质量信誉,收益票房,和社会环境的公平清洁。

2005年,有一个叫做特德费希曼的美国人写了一本畅销书,书名是《中国公司——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将如何挑战美国和全世界》,书中说:“中国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和音乐的制作和消费国,所需要的仅仅是表达的自由和跨国媒体公司与中国人才的合作。”这话,我猜想所有的中国人都爱听。外国人有如此吉利的预言,一向喜欢听好话,甚至只喜欢听好话的中国人,能不倍感欢欣鼓舞?

可是且慢。这话里还有骨头,即它的前提:表达的自由确实谁都需要;中国人才,承蒙夸奖,不胜荣幸;可是还有跨国媒体公司的合作——这么说来,莫不是预言中国将会成为跨国媒体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这样一想,此话固然可以当成祝福,更应该当成一种警策。60多年前,好莱坞的大财团就曾设想将上海中国电影工业基地变成八大公司的“电影殖民地”。

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中国电影则不过刚刚重新迈上商业化正轨。

陈墨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第04期

责任编辑/辛加坡

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