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劳动生活诗的文化意义
2022-08-03
来源:年旅网
第34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34 第3期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la Science) No.3,2014 苏轼黄州劳动生活诗的文化意义 吴福秀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 苏轼在黄州的劳动生活诗有陶渊明田园之风,这些诗一方面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迭之外的另一 个生活侧面,同时也蕴涵着苏轼对现实苦难生活的哲理思考。在黄州生活期间,苏轼融会禅宗精神,亲自 开荒东坡,积极调适心态,将朴实的生活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具生活气息。他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 贫穷不丧其志,罹难而不失其节的精神尤为可贵。在这些诗中,不同地域的文化、民俗错杂其间,其历史、 文化底蕴大大增强,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有着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苏轼;黄州;劳动生活诗;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14)03-0001-04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4.03.001 苏轼在黄州的劳动生活诗歌,主要指他在经 哀哉知我贫。”【l (P105)《寄蕲箪与蒲传正》:“东 历“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之后,自力更生、躬耕 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春风洗破 劳作期间所写的与劳动生活有关的诗歌。据明 衾,一夜雪寒披故絮。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 天一阁藏本《黄州府志》所载,苏轼在黄州期间 女自嘎咿。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 所作的此类诗歌约88首。这些诗歌或凄苦,或 璃。”…(P141)面对如此困境,一向乐观自适的 洒脱,或真情饱满,或嘘唏哀叹,多层次、多角度 苏轼也不得不“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 地展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独特生命体验,展现了乐 寸地闲,更乞茶子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观旷达的苏轼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生活侧面。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l (P73)这些诗歌有 通过对这些劳动生活诗的欣赏和文化挖掘,我们 陶渊明田园之风,但却少了一分陶诗的躬耕之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在绚烂光环笼罩下的一代诗 乐,多了一分杜甫诗歌的写实与悲苦。不过其诗 人形象,让这一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个性人格更 用语自然天成,尽显本色之趣,由此而形成了他 加立体饱满。 在黄州劳动生活中虽苦而不伤的独特诗风。 关于黄州的真实生活状况,苏轼在《东坡八 苏轼在黄州的劳动生活诗有一大部分和他 首序》中写道:“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 开荒东坡,躬耕自给有关。他在《东坡八首》中 马正卿哀余乏食,为子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 写道:“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穿城过聚落, 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 流落忧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岁旱泉 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 亦竭,枯萍粘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 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外。”…(P52)“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 (e52)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劳动的辛酸已跃然 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 纸上。在耕种生活期间,人已不堪其苦,同时还 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 要面对牛羊的争食。“牛羊烦诃叱,筐曹未敢 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P52) 睨”-l (P73),因为土地过于贫瘠,不管耕作之人 除了耕种的坡地荒芜贫瘠之外,苏轼本人的生活 如何勤劳,收获都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以有限的 贫寒在诗中也有反映,如《太寒岁至东坡赠巢 收成填饱家口之饥,不得已要时时留意与自己争 三》:“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 食的牛羊。在这一简单现象的背后,更多地反映 [收稿日期]2014—o3—16 [作者简介】吴福秀,女,湖北京山人,文学博士,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l・ 了作者落魄之后的真实劳动场景,充分展现了苏 轼乐观旷达之外的另一个生活侧面。 苏轼在黄州的劳动生活诗中多次展现其对 现实苦难生活的哲理思考,如“我穷交旧绝,三 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 (P53)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那知我与子,坐作 寒蛩呻。”…(P105)一边是旧交绝游,三子同劳, 自己只能作“寒蛩”呻吟,一边是千钟禄的故人 对友人的落难漠然以对。对于一向不留余钱,视 友如命的苏轼来说,此时感受到的无疑是落难之 后的最大哀痛。苏轼获罪之后的生活状况在他 写给李端叔的信中有所反映,他在信中说:“得 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 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 几免矣。”【1 (P357)然而,大难之中的苏轼更倾 向于用一种超脱的视野去发现人性的闪光,他在 诗中有一段对淳厚友谊的描写:“马生本穷士, 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 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今不悔,施一当 获千。”…(P53)人类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 在得意之时,锦上添花者固然让人心喜,但一个 人落魄之后,能够雪中送炭的人却更为可敬。苏 轼笔下的马生,正是这样一位可敬之人。当苏轼 初经官场大劫,故交零落,昔日发达的故交因避 免牵连无人问讯,一些曾经以甜言蛊惑的“好 友”甚至落井下石。此时此刻,马生能以自己的 善恶观理性分析事实,在众皆毁之的情况下给朋 友以无私的信任和援助,这对落难的苏轼来说, 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诗人笔下所谓的 “痴”和“可怜”,实际上更多地带有了自己对朋 友的一种赞许和感激,再次印证了“患难朋友才 是真朋友”的真实内涵。 苏轼在其《太寒岁至东坡赠巢三》中写道: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未能赦我颊,聊复 濡子唇。”【l (P105)即使穷到只剩“一瓢酒”,作 者依然不肯独饮,希望能与朋友分享。而退居喜 客时的“君来辄馆我,未觉鸡黍窄”、“但得群眼 青,不词奴饭白”…(1:'50)的朋友之谊更是难能 可贵,所以苏轼感叹:“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 同”【I (PSO),在这简单的诗句中,蕴含着作者虽 穷不丧其志,罹难而不失其节的人性光辉。所 以。作者x,f-朋友提出:“余光幸分我,不死安可 独?”…(PSO)对朋友在困难之时分“我”的余光 尚且如此珍视,那珍视的背后更深的是一种患难 真情的展露和情绪的渲泄。一方面展现了作者 落魄之后困苦的程度之深,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 ・2・ 者对落魄之人友情难得的复杂心理。当然,诗人 笔下的“余光”只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更多的 带有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苏轼的黄州生活诗里有一部分直接描写农 事生活的场景,如“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杭徐,东原莳枣栗。” (P52)“种稻清明 前,乐事我能数。”【l (1'52)在农村耕作生活中, 什么土壤种什么作物,何时播种都有其自然规 律。再如“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ll (P52) 这都是当地农民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身为 诗人的苏轼将这样一种朴实的生活经验用诗化 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富有生活气息,让枯燥的 农耕生活-tlz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君欲富饼饵, 要须纵牛羊。”…(P53)真正有经验的农民,他们 很懂得把握土壤利用的程度,不会在土地上过度 攫取。为了让土地更肥沃,有时需要放牛羊去田 里践踏,这样来年的收获就会倍增。“农父告我 言,勿使苗叶昌。”…(P53)农作物生长时节,往 往要进行枝叶的剪裁,因为茂密的枝叶会吸收土 壤里过多的营养而导致果实减产。而一些越冬 的作物,幼苗也不能太盛,在苗叶繁盛之前,去掉 过多繁密的幼苗,土壤里丰厚的营养会自然供给 到果实中,从而获得大丰收。苏轼在躬耕劳作的 过程中,认识到这些生活经验,大大丰富了他的 生活创作,使他的诗歌创作内容积淀厚重而充 实。 正是黄州的特殊生活经历,成就了苏轼对中 下层人民生活的理解与同情。同时,这些诗也对 黄州与蜀中不同地域民风、民俗的交融起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其中有些诗虽是苏轼苦中作乐的 产物,但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地域生活信息,如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 行可脍。”it](P52)苏轼本是蜀地出身,蜀地风俗 习惯以芹芽脍,杂鸠肉作菜。再如“毛空暗春 泽,针水闻好语。”【l (P52)蜀人以细雨为雨毛, 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这是蜀地的一种 语俗。此时苏轼身在黄州,将蜀地的风物放在黄 州的地域背景下去理解,尤具生活气息。再如他 在《东坡八首(二)》中写自己在东坡安家时的场 景:“仍须b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 报暗井出”…(P52),描写的又是黄州当地的风 俗,这种具有蜀地特色的生活习俗杂入黄州地域 文化,成为地域文化融合的一种极好推动力。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垅间, 蚱蜢如风雨。”【】 (P52)蜀地稻熟时,蚱蜢群飞田 间像小蝗虫一样,但这些蚱蜢并不害稻,殊为奇 观。身为蜀人的苏轼,当他在大难之后流落异 是处。” 卜‘龟毛兔角”即是“刮毛龟背”的来源, 乡,即使在远离故乡的黄州,依然记得家乡的生 意思是在龟背上刮毡毛,有其名而无实。“空”、 活并很自然地把它与黄州的生活联系起来。表 “有”是佛教常用术语,而“狮子吼”则是用来形 面上看这只是躬耕劳作时一种自然现象的白描, 容佛音威严的佛教用语。佛说诸经时,佛音震动 联系诗人在人生大起之后的大落,困穷落魄之后 世界,使外道慑服,恰如狮子吼叫令百兽慑服一 的无奈,不免让人有怀乡之叹。用故乡的文化现 样,这些诗句都渗透着苏轼对佛教文化的吸收与 象来解读他乡的自然风物,客观上缩小了不同地 理解。 域文化之间的疏离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 其次,因为佛教禅宗精神的融入,苏轼的这 融。苏轼在黄州所写的劳动生活诗中,不同的地 些诗歌创作自然天成,成功地展现宋代落魄文人 域文化、民俗错杂其间,这与一些忧谗畏讥,困于 鲜为人知的一些生活侧面,揭示了苏轼作为一位 贬所而不能自解的文人相比,其历史、文化底蕴 出色的诗人背后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清人叶燮 大大增强,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有着独特的意 认为:“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 义。 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 家。”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位出 苏轼黄州劳动生活诗所体现出来的洒脱精 色的诗人应该具备才、识、胆、力等四个方面的要 神和生命力来自于他内心深处一股强大的精神 素。诗人首先要有相当的才华作基础,有敏锐的 动力,这一方面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 分辨是非的能力。苏轼少年成名,天资异禀过于 也与他所处的广泛吸收、整合的时代精神相关。 常人,其才识是毋庸置疑的。提到胆力,苏轼之 首先,宋时禅宗盛行,士大夫禅化的社会风 所以被贬到黄州,成为“三无”之人,饱尝开荒躬 气十分浓厚。早在诗案之前,苏轼就与不少禅宗 耕之苦,其致祸根源正是来自于“乌台诗案”。 高僧有所交游,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中多有体现。 对此时的苏轼来说,如何调整作诗的心态,以及 苏轼学禅但不佞于禅,与禅僧的交往也多出于积 怎样规划以后的人生都需要相当的胆识和魄力。 极的友情互动。到黄州之后,苏轼大量接触佛教 一场诗文案让人九死一生,聪明的人也许会从此 经典,著名的“东坡居士”的称号就产生于黄州 谨慎落笔,甚或封笔存墨,永不为诗。但苏轼却 耕作期间。在后来的坎坷岁月中,苏轼以对禅宗 积极调适心态,以“东坡居士”自居,大胆决定开 教外别传、明心见性的吸收和理解,十分强调内 荒东坡,并将这种生活展现在笔端。正是基于对 省自力的功夫,主张贴近生活现实,通过自己的 禅宗的理解和吸收,苏轼对生活的苦难认识得也 思辨去理解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他在《黄州安 极为深刻。他在《与李公择八首》中说:“吾侪虽 国寺记》中写道:“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倚 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以填骨髓,直须谈笑 然,无所附丽”【2 J,表现的即是禅宗“明心见性” 于死生之际……兄虽怀坎壕于时,遇事有可尊主 的境界。从他黄州时期的诗文来看,其中受到禅 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于造物。”… 宗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他在《与子由弟十 (P419)苏轼凭借超人的胆力,学习禅宗精神,笔 首》之二中说:“如人饮水,冷暖自如,死生可以 墨挥洒恣肆,其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贫穷而不失其 相代,祸福可能相共,惟此一事,对面纷付不 志的人文精神依然坚韧有力,这正是一个优秀诗 得”【l (P391),都与禅宗思想一脉相通。自从唐 人最可贵的地方。 代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坐山习禅,躬耕自给 最后,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除了作者的主 之后,农禅之风已成为禅宗的宗门惯例。在这种 体性之外,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存在,如叶燮就 思潮影响下,日常生活都成为人们习禅的不二法 认为,理、事、情是为文的三大要素,他在<与友 门,茅坤说苏轼“无论学禅,学圣贤,均从笃行上 人论文书》中说:“理者与道为体,事与情总贯乎 立脚 即是很好的说明。此外,苏轼在《东坡 其中,惟明其理,乃能出之而成文。”【o 这一理念 八首》中反复提到的“刮毛龟背上”,以及他在 同样适用于诗歌创作。理是诗歌本身的属性和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写龙丘居士“谈空说 诗歌发展的规律,更进一步可理解为它所传达的 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 精神或哲理。事则是指诗境所产生、发展的过 然”,都使用了佛教典故。《楞严经》说:“世间虚 程,它是情和理的依托,是基础。而情则是诗 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 在事中所描绘出来的情状或自然升华产生的情 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 味或趣味。叶燮认为,一篇好的作品,理、事、情 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 三者密不可分,其中理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事 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 和情则贯穿其中。三者之中,理的主导地位是不 ・3・ 言自明的。苏轼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称 赞友人“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的 [参考文献] 高士之风,又说:“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 [1]丁永淮,梅大圣,张社教编注.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 行缠。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P143)在勤勉躬耕仍不能自饱的惨淡境遇之 [2]苏轼.黄州安国寺记【A].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 下,苏轼能以非凡的胆力运笔自若,将精神放逸 [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316. 于日常生活之中,大有贫而不失其道,难而不易 [3]曾枣庄.苏文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其节的大丈夫之志。在黄州的诗歌创作实践中, 2000.454. 苏轼将个人的才、识、胆、力和理、事、情圆融地调 [4](唐)般刺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 和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而这些正是 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大正藏》第19册。 围绕在苏轼光环周围的研究者们容易忽视的。 [5](清)叶燮.原诗.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0. 从这一角度来看,苏轼被命运遗忘在黄州,但他 [6](清)叶燮.己畦文集-与友人论文书.康熙甲子序 的生命精神却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异彩。无论历 本。 史如何变化,其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都是不能磨 (责任编辑:徐柏青) 灭的。 Labor life poems by Su Shi in Huangzhou WU Fu—xiu (Literary Colleg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China) Abstract:Labor life poems by Su Shi in Huangzhou is similar with Tao Yuanming's pastoral style,which show his optimistic and Zenic spiirt.Although in poverty,he didnt loose ihs ambiiton,in dittlculities,he didnt loose his integrity. key words:Su Shi;Huangzhou;labor lfie poems;cultural spiir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