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是我们的前辈和老师。虽然他已远离我们,但他给我们所留下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呐喊》与《彷徨》不仅是鲁迅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鲁迅先生的作品采用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方法,笔下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传神的形象。创造出了小说的全新格局。先生的作品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语言简洁、洗练,文字生动、峭拔,文章带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精彩在语言、文字和故事结构上。更宝贵的是作品赋予我们其内在的价值。
一、 文学价值
说到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就不能不提及《呐喊》与《彷徨》。
《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四月至一九二二年十月所作短篇小说十四篇。其中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所创作的不朽名作。其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阿Q”就一般读者浅浅一读,你或许感到阿Q这个人物很“难懂”。但若结合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近代史的角度去剖析,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其实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段矛盾很严重的未庄。阿Q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流浪雇农,他借住土谷祠,无家无业,无亲无故,靠给人打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连姓氏都无从考证,地主赵太爷不许他姓赵,还给他一记耳光。庄子里的人谁也不会注意他,只在活儿忙的时候才会想起他这个廉价的劳动力。未庄里的人们可以随便嘲弄、侮辱阿Q。使其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侮辱与伤害。然而让人不可思议却又为其所可悲的是,阿Q自身并无半点愁苦。他终日沉浸在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用幻想取得胜利的日子中,却不自知。当阿Q再一次回到未庄时,人们的嘴脸是不同的。因为阿Q赚钱了,穿上了好衣服。所有人都在打着阿Q的注意。阿Q最后因为革命而被真的革了命。但他只不过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鲁迅先生对于阿Q的人物形象以及创作基调把握得相当准确。借助一个阿Q,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省。通篇下来,读者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迫害者”与“被迫害者”组成的一个极为扭曲的社会缩影。作品中深刻形象的揭露了大革命失败以后,广大农村人们生活的现状。病态社会下人性的丑陋与肮脏,以及各种人性的嘴脸与弊病。临刑之前阿Q因为没有画好圆而遗憾,这是本篇作品的收尾点睛之作。也是作者对于《阿Q正传》国民性批判的高潮,作者通过阿Q不是想到自己马上要被杀头而感到恐惧和害怕。而是麻木、迂腐的还在为代表死刑的圆没有画好而有些不甘心,而根本不把生命当做一种权益来保护和抗争,叫人感到无比的失望与痛心。从而指出整个社会的悲哀还是来自广大愚民的愚昧思想,这才是真正的不幸。作者通过作品无情的进行揭露和批判,指出了人们麻木自私、愚昧、腐朽的思想性格。
我以为,所谓的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中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文学价值决定了一个文学作品的质量。而其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而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则把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 艺术价值
鲁迅先生作品的叙事方式,情节安排,语言运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极富有特色。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主要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没有静止的人物心理分析。但有人物心理、幻觉、错觉、潜意识的精到描写和心理刻画。这样使得文章看起来更为立体,人物更为“丰满”。先生的作品大都是悲剧的格局,但在悲剧中常融入些许黑色幽
默,无形中给文章增添了些喜剧因素,形成悲喜剧交融的特色。作为读者的我,每每遇此也会哭笑不得。先生作品的结构形式丰富多样。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是多个生活场景、片段连结而成。给人一种灵动感。
在《孔乙己》不到三千字的短篇里,孔乙己被塑造的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令人难忘。就连小说中的掌柜、小伙计、短衣帮顾客也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此短篇中,作者把主人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白首穷经,一无所能,穷愁潦倒,迂腐麻木,沦落下层。受害而不觉悟,在不知不觉中被封建社会的思想与伦理道德一口口的吞噬,直至死去。
作者重点描写了孔乙己潦倒时还摆读书人的架子,不肯脱下代表身份的长袍,不和短衣帮平起平坐喝酒,有一手好字却不愿以此为生,偷书卖,反而振振有词。通过这些来很好的刻画出一个人物的性格、心里。以此来烘托主人公被当时的社会毒害到了何种状态,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作者以此很好的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
鲁迅先生的另一部小说《药》结构精巧,独具匠心的运用了明、暗双线索的结构。一条明线是华老栓为儿子治痨病,听信刽子手的话,买血馒头当药,服用无效,小栓终不治而死。另一条暗线是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从事反清的革命斗争,入狱后仍进行革命宣传,后遭封建统治者杀害。文章的最后两条线索交汇,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沾的是夏瑜的血。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副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作者揭示着一个悲剧性的事实,革命者的英勇牺牲也未能将沉睡中的民众唤醒。而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用隐喻的手法描写到夏瑜与小栓的坟,以夏瑜坟上的花来暗示着革命还有后来人,给予人们希望和安慰。
鲁迅先生吸取中外艺术经验,用极精炼的笔墨,采取“画眼睛”和“勾魂魄”的方法,勾勒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在简洁传神,个性化的语言中,人物是被刻画的活灵活现,闻其声如见其人。而以这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其语言风格也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我以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应当是这部文学作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艺术个性及风格。其反映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个性等因素越典型,艺术价值也就越高。而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很好的诠释了这些因素,还令人叹服他文章背后的心思。如果把鲁迅先生的作品比喻成一个“立体”的艺术品,那么它的每一处都是很好的在诠释着其创作者的艺术天赋与造诣。
三、现代文学史中的价值及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一方面,鲁迅的文学价值是由他的创作动因决
定的。他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创作,他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另一方面,鲁迅先生决不只是一名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这就决定了他作品的思想深度定会与众不同。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浓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使他饱尝世间的冷脸白眼,体悟到人生真相。少年时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青年时代的鲁迅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还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着清晰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与价值不同于其他作家。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呐喊》中,描写了一系列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民、个体劳动者及
下层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在我看来,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中国,能够早日苏醒。
四、当下社会中的价值
当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减少了鲁迅先生作品的篇幅。理由是“学生认为生涩难懂”、“与时代发展有隔阂”。为此我十分不解。如果“学生认为生涩难懂”的文章就不应该出现在课本当中,那大家就都没必要上学了。难道《逍遥游》《锦瑟》《李凭箜篌引》就不生涩难懂吗?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学生了解与体会《中国近代史》中的一部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一段历程,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恰恰衍生于此时期。想去了解后人未曾经历过的纷杂历史时期,就一定要多阅读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由此结合历史,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到这段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
鲁迅先生用他极具个性的笔锋,为我们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的“讲述”了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社会是怎样的扭曲与畸形。而每一位无名的革命者,又是如何怀着坚定的信念将革命坚持到底。
即使不谈鲁迅先生作品的历史意义及价值。单单是在文学和文学艺术创作上的价值就更显而易见了。先生在文章结构上精巧的构思,对人物心理精到的刻画,对问题客观而尖锐的批判。这难道都不值得我们去学习与赏析吗?我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文学价值的角度、还是艺术价值的角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他的价值都是无法比拟的。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他都是我们精神与文化上的一笔“财富”。
本文由论文天下网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