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工建筑的设计及其重要性分析

2024-02-10 来源:年旅网
水能经济

水工建筑的设计及其重要性分析

蒋鹏

灌云县水利局打井工程队 江苏连云港 222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水工建筑设计相对落后,水工设计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 现代的水工建筑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力求在满足水工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的需求, 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水工建筑设计水平,为提高水工建筑奠定坚实的基础响。

【关键词】水工建筑;美化设计;水电工程

在以往的水工建筑物设计中,因受财力、政治环境和审美观念等条件限制,常以满足使用功能为惟一需要。加之水工建筑本身具有不规则性,外形独特复杂,结构形式受地理、水力等条件限制较多,设计者在设计构思中无力再关注周边环境和人文需求。从而使设计出的水工建筑物,形象单一、重复雷同;空间呆板、厚重笨拙;单调沉闷,体现不出水工建筑物本应具有的特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设计的重心也在发生着变化。设计者在满足了基本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开始把更多的精力偏重在水工建筑物的美化设计上。翻开一些水利网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一座座经过美化设计的水工建筑,令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这更进一步证明了水利设计者在设计思路上的更新,从以往的“水工构筑物”逐步过渡为“水工建筑”。

一、水工建筑设计探索

由水利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5J0一92)第3.3.4条中,明文规定“堤防布置与市政建设相配合,结构造型应与环境相协调”,这正是相关部门对水工构筑物在结构造型美化设计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国内诸多的城市在规划设计中,对城区河道和水工构筑美化设计上做出相应的规定,要求“建一项工程,留一处亮点”。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使用功能的完善,而崇尚于对精神内涵、视觉审美的追求与向往。水工建筑美化设计应在尊重传统水工构筑物功能使用的基础上,利用建筑艺术的语言,使构筑物生动化、多元化,成为真正的水工建筑。

从类别上划分,水工构筑物应属于建筑的范畴,而水工建筑美化设计是建筑学理论中一门学科。但目前,国内的建筑师大多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无法担当水工建筑设计。而水利专业工程师又因其对建筑艺术知识的匾乏,在水工建筑美化设计时感力不从心。

根据现代水工建筑建设的发展需要,水利专业工程师应着重于调整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将水利构筑物的专业基础设计结合建筑美化设计,让二者融于水工建筑一体。从属性上讲,水工建筑物有其固有的特性。其结构的布局需按水工建筑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完美,不仅为水工建筑美化设计在实现与完成上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营造出外观优雅、内在实用的新型水工建筑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将与水工结构专业与建筑美化设计有效的结合,可达到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目的。所以水利工程设计师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只有在设计意识上不断更新,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工建筑。

二、水工建筑设计的内容

水工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水工建筑总体规划布局一般包括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水闸的启闭机室、桥头堡,等等。配套设施包括水利水电设施

128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

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水机、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 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分析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 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 还要考虑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安全性、使用尺度、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 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三、对水工建筑设计的思考

现代的水工建筑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力求在满足水工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的需求,重视周边环境和建筑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利用其依水而建的优越自然条件,从工程规划设计伊始,就对水工建筑的美化设计和建筑布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满足水工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尊重自然,增强环境意识。重视总平面规划、设计,立足现实,考虑发展,争取做到建一工程,成一处花园,变一处美景,这应是我们共同美好的追求。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应优化水工建筑的单体结构,合理布置结构体系,发挥主要专业的龙头作用。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经费。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沟通合作,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创造富有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水工建筑新形象。

水工建筑既依托于大自然,又直接融入大自然。一些工程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给水工建筑美化设计带来了诸多有利条件。例如有的水工构筑物地处偏僻,人流较少,设计者或许认为美化其造型,粉饰其外观没有必要,对美化设计更加忽视。殊不知正因其地处旷野,视线更加开阔,其观感好坏影响得更远。一座未经美化设计的建筑物兀在旷野中,大煞风景,使过往的路人扫兴。因此,即便地处旷野,也不能忽视了水工构筑物美化设计。作为水利设计师需要关注时代,立足水利,面向未来,自觉思考水工建筑文化应扮演的角色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职业的定位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拓宽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丰富水工建筑的创作,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四、结束语

落后的水工建筑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对传统设计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已不可回避地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将不可多得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重塑适应时代、满足需求的现代化水工建筑形象,是水工建筑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建筑是第一艺术”,设计人员应该是艺术的创作者,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对水工的“物体”、“对象”进行艺术创作,使之有精神内涵,把美的作品写到大地上。

参考文献:

[1]郭光华.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

[2]徐景龙,董刚.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3]程力哲.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