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来源⼤致有三个。第⼀,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全,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
历史典故(⼀)振臂⼀呼
西汉时,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第⼆年秋天,汉将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北上。他的军队⾛了很长时间,在⼀处开阔的地⽅,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相遇。尽管敌强我弱,但李陵及其部下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匈奴单于见汉军⾮常骁勇,于是向北撤退。李陵率众追赶,歼敌两千多⼈。
单于⼗分⽣⽓,⼜调来⼋万骑兵,与李陵的部队作战。单于发现汉军没有后援部队,就打算把他们全部消灭。李陵见势不妙,只得撤退。单于率领部队追击。李陵率领部将英勇反抗,杀死了很多敌军⼠兵。单于觉得李陵太英勇了,恐怕⾃⼰吃败仗,就想收兵。
可是在这个时候,汉军中的⼀个⼩头⽬投降匈奴,泄露了军事秘密,说汉兵只剩下三千多⼈,⽽且受伤、得病的⼈⾮常多。单于觉得汉军可以很快消灭,打消了原来的主意,下令对汉军进⾏全线进攻。汉军吃了败仗,⼫体堆满了原野,⾎流成河。剩余的汉军已不⾜百⼈,且以伤者、病者居多。
李陵不肯服输,挥动着⼿臂,⾼声呼喊道:“快杀敌啊!”在李陵的号召下,众⼠兵⽆论有伤⽆伤,全都举起⼿中的兵器,向匈奴冲杀过去。匈奴兵见汉军这样英勇,惊得⼼惊胆战,纷纷向后退去。
后来,这⽀汉军部队还是被匈奴消灭,李陵万般⽆奈,只得投降匈奴。历史典故(⼆)唾⾯⾃⼲
娄师德是唐代的⼀位名⾂。他性情温和,为⼈厚道,为官四⼗年,从不与⼈结怨。武则天欣赏他的才能,委以重任。⼀次,他的弟弟被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临⾏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和你都蒙受皇上的恩宠,待遇⼗分优厚。这是很容易招惹别⼈妒忌的,⼀定有⼈想找我们的过错。如果遇到这样的⼈,你将怎样应对呢?”
他的弟弟想了想,说:“假如有⼈把⼝⽔吐到我脸上,我绝不和他计较,擦⼲净就是了。”
没想到娄师德却说:“⼈家既然把⼝⽔吐到你脸上,表⽰⼼中在怨恨你,擦⼲净⼀定会增加他的怒意。所以,你应该让⼝⽔⾃⼰⼲掉,含笑承受,这样他的怒⽓才会消失。”
弟弟⼤为折服,忙说:“谨受教。”历史典故(三)
⼭公启事晋代⼭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才,每有官缺,均先亲⾃选题数⼈,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失才,时称为“⼭公启事”。见《晋书.卷四⼗三.⼭涛传》。后⽤以称扬荐贤举能,知⼈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后⼤明朝堂望南⼭诗》:“⼭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中丞诗》:“⼈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公启事来。”后遂⽤“⼭公启事、名贤启事、⼭公启、⼭涛启、⼭公鉴、⼭涛鉴、⼭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明鉴。
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钓,龙阳君得⼗馀鱼⽽涕下。王⽈:‘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敢不安也。’王⽈:‘然则何为出涕?’⽈:‘⾂为王之所得鱼也。’王⽈:‘何谓也?’对⽈:‘⾂之始得鱼也,⾂甚喜,後得⼜益⼤,今⾂直欲弃⾂前之所得矣。今以⾂凶恶,⽽得为王拂枕席。今⾂爵⾄⼈君,⾛⼈於庭,辟⼈於途。四海之内,美⼈亦甚多矣,闻⾂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趋王。⾂亦犹曩⾂之前所得之鱼也,⾂亦将弃矣,⾂安能⽆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历史典故(四)1、楚王问⿍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洛⽔,向周王朝炫耀武⼒,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的⼤⼩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中原”源于此。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
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历史典故(五)1、逐⿅中原
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封部将韩信为齐王,对他⾮常宠信。韩信的谋⼠蒯通看到韩信的⼒量已经很⼤,就劝韩信背叛刘邦,带领军队与刘邦、项⽻共争天下,那时天下三分之势可以实现。可是,韩信觉得刘邦对他不错,不忍⼼背叛汉王。刘邦打败项⽻后,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开始猜忌韩信了。有⼀次,刘邦带兵出征后,吕后假传圣旨,将韩信抓起来,说韩信想篡夺帝位,准备将他杀死。韩信见到刘邦、吕后这样⽆情⽆义,后悔地说道:“我当初不听蒯通之⾔,所以才有今天这个下场!”
刘邦打了胜仗回来后,听别⼈讲述韩信的遗⾔,就将蒯通抓来,要治他的罪。蒯通⼤喊冤枉,说⾃⼰⽆罪。刘邦问他:“你当初唆使韩信反叛我,我今天准备杀了你,这不是很合理吗?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蒯通⼀点⼉也不害怕,从容不迫地说:“狗都知道对⾃⼰的主⼈要忠诚,我那时是韩信⼿下的谋⼠,当然要忠于韩信,为他考虑。再者说,那时候秦朝失去了政权,全天下的⼈都在追逐它,谁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对⼿因为⼒量不够才会失败,你要愿意杀就杀吧!反正你是胜利者。”
刘邦听完蒯通的话后,觉得这个⼈就是胆⼦⼤,对⾃⼰并不构成威胁,就把他放了。2、画地为牢
打柴的武吉是⼀个孝⼦。⼀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王相⽿门上打了⼀下,当即就打死了,被拿住来见⽂王。⽂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
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夫散宜⽣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杀⼈偿命,理所当然。你为什么要哭呢?”武吉说:“⼩⼈母亲七⼗岁了,她只有我⼀个孩⼦,⼩⼈也没有妻⼦,母⽼孤⾝,怕要被饿死了!”
散宜⽣⼊城进殿来见⽂王,说:“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办完赡养母亲的后事,再来抵偿王相之命。不知如何?”⽂王准了,就让武吉回家去了。 “画地为牢”⽐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中国历史典故⼤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