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法编写技术
一、工法定义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1、工法的服务对象是工程与施工。
2、工法只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后,是对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总结与提高。
3、工法是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施工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因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
4、工法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工法中不仅应该含有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技术上的内容,且应含有安全措施、质量控制、环保措施等管理上的内容,以综合反映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二、建立工法制度的目的
1、通过总结本企业自身形成的先进适用的施工经验,将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加以积累,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开发的过程。
2、通过引用社会上公开发表的工法,将别人总结出来的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在本企业相应的工程项目上加以实施,形成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管理机制,这是一个应用的过程。
3、通过工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高等级工法的广泛应用,提高建筑业的技术含量,避免建筑技术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三、企业是推动工法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1、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积累的技术跟踪,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2、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投标获胜的把握。
3、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
4、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
5、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简化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和编制工作,提高其编制质量和编制效率,工法应作为技术模块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文件中直接采用。
6、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技术积累。
7、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工法的选题
1、工法必须有先进、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
2、工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工法的灵魂与生命。
3、工法的选题范围:
(1)通过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而形成的专项施工工法。
(2)专项技术已达到或超过本企业先进水平,在时间上先于同行业而编制的施工工法。
(3)对类似的工法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工法。
(4)运用系 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工法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综合配套的大型施工工法。
五、工法的主要内容及编写规范
工法作为一种类似于规范、规程的特殊文体,必须对其内容组成和语言结构进行严格的规范。
1、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等。内容包括工法的研究开发单位、开发及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获奖等级等内容,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作出说明。
2、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如果是一个应用方法的工法,则仅需写明使用功能上的特点,要注意不要把这一节写成本技术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工法中含有技术与管理,技术仅是工法中的一部分。
3、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工法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因而在这一节中不要仅仅强调本技术的适用范围,也不要把这一节写成最宜采用本技术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
4、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凡是涉及技术秘密方面的内容,在编写时应予以回避,使读者能一般了解工艺原理的大致内容而不会真正掌握机密的核心部分,以按照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利益予以保护,对工法中包含的技术专利,编写时可以写明专利编号,工法在报审时一定要将核心机密作为附件同时报出,否则不利于评审。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可用网络图表示)和操作要点。工艺流程不但要说明基本的工艺过程,而且还要说清程序间的衔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最好采用流程图或网络图来描述,给人一种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感觉,对由于构造、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上的变化也应有所交代,在操作要点中,要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叙述,对于用文字不易叙述清楚的内容,可以辅以必要的插图和表格。
6、材料:说明本工法使用的新型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对于已有质量及验收标准的材料,应该列出该标准的编号与名称,同时给出主要技术指标,对于还没有质量及验收标准的材料以及初次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与验收方法。
7、机具设备:说明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及合理的数量。通常采用列表的方法,对于动力设备还应标出电源电压与电机功率,合理的配置数量以一个最佳劳动组合作为计算单位。
8、质量控制:说明本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发的标准、规范名称,并指出本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具体控制质量的方法。
9、安全措施:这一部分是新工法的新规定,由原来的劳动组织及安全变更为安全措施,说明本工法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工种构成、人员数量以一个最佳劳动组合作为计算单位,应说明各工种的技术等级,对于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的情况也应加以说明,以上内容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在提出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的内容时,可以列出有关规定的名称,同时列出现
场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10、环保措施:这一部分是新增加的,是对今后编写、申报工法提出的新要求。对环境、能源利用、水资源保护、节能材料的使用等进行总结。
11、效益分析:从工程实践效果对工法的质量、工期、成本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说明采用本工法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12、应用实例:说明本工法使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一项工法的形成一般须有3个工程的应用实例。
六、工法的语言结构
1、工法不同于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在编写工法时应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采用科技词汇潜词造句,而不要象撰写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那样进行分析、论证、推导或总结,更不要用文学的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
2、工法的语言结构要点如下:
(1)严格掌握规定的程度,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时,采用“必须”或“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时,采用“应”或“不应”,表示容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时,采用“宜”或“不宜”。
(2)文字简练准确、无赘述、无重复。
(3)采用科技词汇,避免口语化或方言,杜绝模棱两可或多重理解,名词、术语、物理量
代号必须正确,所用的专用名词和术语应前后一致,切忌任意编造和使用自已杜撰的不规范的词语。
(4)重点实出、层次分明、阐述连贯、逻辑性强,要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和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进行描述,避免出现因果倒置和次序紊乱。
(5)数据真实准确,不含糊、不作假,在进行工法编写工作中要作好选题,一般地说,即将编写的工法不要与已有的工法重复,除非新编的工法有新的发展与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施工中发生的重要问题要作好记录,在工法的编写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研究分析,以发掘其内在规律性,通过研究分析,把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制,并以规定的符号表达量值,要保持上下文的一致。
(7)图表与文字叙述要相互配合,避免重复,图表应作为文字的补充紧跟在文字之后,表格应主题集中,内容简洁,以提供统计、对比与分析的价值为主,每个图表都应有编号、名称,图的编号、名称应列在图下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名称应列在表上居中位置,图表内所列数据务心核对无误,数据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8)叙述层次按章、节、条、款、项的顺序依次排列,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节、条之间加圆点,如:1、1.1、1.1.1,章、节应设置标题,其排列格式应在章、节号后空一字加标题居中;条号的排列格式从左起顶格书写;款号从左起空二字书写;条、款的内容应在编号后空一字书写,换行时应顶格书写,项的编号带右半括号;排列格式应左起空三字书写,项号后接写正文,换行后与上行首字对齐,条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接用语宜采用“符合下列规定”等写法表示。
七、其它注意事项
1、编写工法时对于工法的字数通常不作限制,可以多至数万字,也可以少至数千字,对于应当叙述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叙述清楚,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则必须坚决删除。
2、由于新的《工法管理办法》的内容组成和层次安排有了一些变化,而目前所能见到的公开发表的工法往往都是按原《工法管理办法》编写的,因而初次参与工法编写的科技人员常常不得要领,工法的编写和审评者对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工法的内容组成和层次安排一定要符合新的《工法管理办法》的要求。
3、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原始数据和现场录像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对施工中发生的重要问题要作好记录,在工法的编写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研究分析,以发掘其内在规律性,对工法要反复加工,不断修改,使其深度能够满足指导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一篇好的工法,通常都要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评得较高的等级。
4、从2007年(上报2005、2006年工法时)开始,国家级工法申报时需配以工艺录像、仿真动画模拟以及实际的工程录像等多媒体形式,需要突出绿色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