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4-05-08 来源:年旅网
崇明区2021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飞鸟相与还。( 《饮酒》)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3)姜夔的《扬州慢》中“ , ”两句,写花开无人赏,移情入

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按要求选择。(5分)

(1)面对游览的大山,表达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叹,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D.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剧本需要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 , , 。 , ,剧本中需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而主题思想也应该寓于动作的发展之中。

①都应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的展现出来 ②剧本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 ③需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④而动作正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 ⑤但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 A.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②③

D.③⑤②④①

二、阅 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

何建良

①“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它或被用来证明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和意蕴的丰富性,或被用来印证读者理解文本的差异性。如果仅从字面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暗示,一个读者眼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然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谈到自己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时曾说,她少年时就读《哈姆雷特》,后来又多次阅读,却是常读常新。这样,她的眼中就不止一个哈姆雷特了。那么,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②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绝不是孤例。关于阅读,中国古人张潮曾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1页

之浅深耳。”张潮的话与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相互印证,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生阅历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文本形成不同的把握方式,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来,一个读者眼中,真的不止一个哈姆雷特。

③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凸显了读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向度的阅读差异的话,那么顺着张潮的话,我们则发现了阅读差异存在的另一向度——的向度。这一向度的阅读差异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人的“理解视野”是生长的。“阅历”其实构成了阐释学所说的理解视野的“先在结构”,自我成长带来阅历的丰富,阅历丰富使这个先在结构更加丰富或者发生变化,先在结构的丰富、变化最终使理解视野扩大、加深或者变化。这样,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不同生长阶段的理解视野也会形成不同的阅读体验,阅读在历时层面的差异性就出现了。

④当然,这种阅读差异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文学文本本身意蕴丰富。张潮将读书比作赏月,其实文学文本似月终究非月。月,因为是物质性存在,亘古如一,文学文本则是合法地标举虚构性的符号结构体,它的意蕴往往非常丰富、复杂和不确定。所以,不同人生阶段的赏月,是生长了的或者变化了的理解视野对“月”这一个本身不变的对象的把握。而读书特别是文学阅读,则是对前述的符号结构体的把握,或者说从这个符号结构体中再生产、再创造出意义。当然,因为是作者首先创造出熔铸了自己意图的这个符号结构体,所以它只能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读书或者说文学阅读,与其说是像赏月,不如说更像佛家所说的“因指见月”,文本如“指”,发挥了登岸之筏的引渡功能,承载读者抵达如“月”的意义彼岸。而不管有多少次登岸,都必须乘坐此筏。因此,尽管我们承认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重视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但绝不否认这种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为文学文本的特殊结构这一客观基础所限定与制约着的。

⑤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理论语境中,还存在着某些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几乎无视文学文本这一客观基础的阅读与阐释。同样是阅读《哈姆雷特》,有一位女性主义理论家肖瓦尔特,她看到的却只有奥菲利亚,心心念念地只是“解放奥菲利亚,或者让她成为悲剧的中心”。这样一来,一位读者眼中,一个哈姆雷特也没有了。

⑥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阅读和阐释呢?“强制阐释”批判者认为,这样的阅读与阐释理论先行,立场前置,罔顾原文,是一种“不道德的”阐释。强制阐释之所以是强制阐释,就在于它明明已经脱离了文学文本这一科学性的客观基础,却非要说自己比别人更有道理,并要求他人接受。因此,它也的确难以洗刷“不道德的”嫌疑。

⑦强制阐释的问题还在于,它是以非文学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在强制阐释者心目中,文学文本已沦为“材料”,而不是带给他们感悟的“作品”。对于材料的处理方式,当然是程序化的、步骤化的,文学文本被解剖开,并部分地被抽取出来,只是为了与论者早已存在的观点相验证。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只看到智力性的投入,而文学阅读所要求的情感投入、对文本的细腻感受,统统都变得不必要了。以非文学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强制阐释,是无意回答、也无法回答一些具体问题的。由此,我们可以将强制阐释式的阅读与常规的文学阅读区分开来。强制阐释或许有它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道理和价值应该在文学阅读之外。

⑧回到文学阅读,因为情感的真挚性,文学阅读确保了从作者到读者的意义传达的连续性。如此,一个读者眼中不管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只要不变成李尔王或者其他,都是好事。

⑨总之,从文学接受视角看,文本阅读存在三种可能向度:一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非文学的“理论”或“文献”,如此一来,一个读者眼中,可能连一个哈姆雷特都没有了;一种是把文学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2页

作品当作“超历史”的文本,所有的阅读都力求还原“真相”,于是,在一个读者眼中,有且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一种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召唤结构”,期待并允许读者不断去补充、扩展、引申,这样,一个读者眼中便有无数个哈姆雷特。看来,要弄清一个读者眼中究竟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并非易事。不过,也恰是存在一个读者眼中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追问,文学阅读才显得趣味盎然,文学经典才能够润物无声。

(有删改)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个体 群体

B.现实 历史

C.空间 时间

D.客观 主观

4.下列用来论证第②段观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往因未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而产生多种理解。 B.香菱因上京途中岸边所见对“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产生新的体悟。 C.卡夫卡的《变形记》等荒诞派作品在不同国家的读者眼里有不同的解读。 D.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流传中被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不同的内涵。 5.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人生阅历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B.历时层面的阅读差异性完全取决于文本的意蕴。 C.强制阐释存在的价值在于为文本提供多重解读。 D.以文学阅读方式阅读是阅读新体验产生的前提。

6.第②-④段反复使用张潮的话,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5分) 7.结合本文行文思路分析以第⑨段总结全文是否合适。(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海 啸

盛文强

①海啸袭来时正是深夜,院子里起了风,石榴树沙沙响,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均匀的呼吸声从窗户传来,墨绿的窗纱随着风势一起一伏。村子栖在半岛的岬角上,大水轻轻一抬腿就进了村,黑暗中闪着亮的釉质海水从墙角、树根冒出来,村口的低洼地带瞬间被抹平。有它们开路,后面的大队人马就更加顺畅了,它们争相钻进巷子,胀满了整个村庄。有几个浪头攀上院门又掉了下去,黑漆铁门的下摆立刻透出一片油光,过年时贴的春联只剩下些残片,经水冲刷后纷纷脱落,它们侧着身穿过了宽大的门缝,在满院的激流里翻滚几下就不见了。

②那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海水溢过了桐木的炕沿,在秫秸炕席的缝隙里迂回前进,我们后背上渐渐有了斜纹状的丝丝凉意。后来水势暴涨,炕上的水由偷偷摸摸变得明目张胆,骤然间送来了刺骨的寒意。我梦见我在一个黑夜里赶路,天上没有月亮,四外空旷无人,狗尾草的硕大穗头扑剌剌作响,它们摇摆的方向各不相同,不知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这时下起雨来,雨点敲在头上隐隐生疼,并带来轻微的晕眩。我倒退几步,脚后挨了一绊,仰面栽倒在一片水洼中,倒地的瞬间,忽然看见漫天白亮的雨珠,它们在夜幕中悬浮了片刻,接着齐刷刷地砸下,我双手来回拍打,直打得水花四溅,蓦地惊醒,发现竟然真是在水中,双手还保留着拍打的姿势,许久也没弄明白哪是梦境,哪是真实。来不及细想,水已经漫过半身,一只塑料的苍蝇拍朝我漂过来,急剧的痉挛赶走了残留的梦境。翻身下炕,已经高过炕的大水减缓了我的落地速度,双脚着地时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3页

悄无声息,虽然已经是七月,但海水却像来自遥远的冰雪国度,往前趟了几步,头发都要一根根立起来了,下半身瞬间失去知觉,每挪一步都要靠手拨动大腿。

③父亲和母亲从西屋蹚水出来,尖声叫着我的名字,看见我出来,这才放下心。父亲把母亲推上楼梯,回身一把拽住我,紧往前赶几步,几乎是拖着走,把我拖到了台阶下,一家人互相搀扶着上了屋顶。我打开阁楼盖板,迎面扑来密集的雨点,它们在疾风里横着飞,侧头望天,乌云的浓烟缝隙里闪出了月亮的身影,马上又被遮住了。我不敢打开盖板,父亲在后面推了一把,我才顶开了盖板,冒雨到了房顶,父亲母亲在后边也上来了。屋顶有一片平地,这是留着晒鱼虾用的,平地西侧有两间阁楼,父亲拔开插销,把母亲和我塞了进去。

④阁楼是堆放鱼网的仓库,我们坐在网上,浑身滴着水,头上是尖角的秫秸顶棚,雨点砸在瓦上,我们清楚地听到了巨大的回声。父亲在外面带上门,叫我们在里面别动,我知道,他是不放心停在海边的船。侧耳细听,他咚咚下楼去了。我推开一点门缝,见父亲推出一块小舢板,他坐在上面,顺手抄了根竹竿划着走了。巷子里注满了黑里透亮的海水,其中布满了细小的漩涡,到处飘着塑料拖鞋、树叶。父亲拿竹竿拨打水面的杂物,不时撑住巷子两边的砖墙,舢板靠反作用力前进,像走路一样灵巧。他端坐在舢板上,翻滚的头发在风中剧烈燃烧,到了巷口,他回过头朝阁楼望了一眼,瞬间拐出巷子不见了。

⑤父亲走后不久,水势逐渐下跌,东方微微泛白时,水只剩下到脚踝的薄薄一层了。母亲带着我下楼,地里积了一层泥,炕上,桌子上,被褥,全是一层黄泥,里面掺杂着石榴树叶、旧拖鞋、笤帚头,还有几尾掉队的白条鱼,在炕上不住地弹跳着。滴水的窗台上落着一只浑身湿透的麻雀,小黑眼珠瞪了我,又微微合上,它也在大水中也耗尽了力气。

⑥第二天上午,父亲扛着舢板从海边回来,顺便带回一条死讯,前街王家的小女儿被水冲走了。海啸来的那个晚上,她出门看热闹,她家房子在高坡上,没有进水,却失足掉进自家门前的排水沟。这沟是人工修建的,红砖砌成,水泥抹的底子,直通大海。孩子瘦小的身躯掉在里面,宽度正好,沟里是山上流下的雨水,把她给带走了。穿着红背心的孩子像一只弩箭的红缨,笔直地射进了海湾,消失在莽莽苍苍的海湾里。她的母亲从屋里跑出来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想救已经来不及了,片刻之后,传来了声嘶力竭的呼喊,邻居们听见后,提着筒往外舀水的手停下了,掘土堵住房门的手停下了,拧衣服的手也停下了,大家纷纷摇头叹气。大水总会带走很多东西,留给我们的只有悲伤和绝望。

⑦久别重逢的太阳驱散了最后的云层,把我们滴水的头发烘干。

(有删节)

8.第①段语言运用独具特色,请加以赏析。(3分) 9.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文章第②段内容。(4分)

10.第⑤⑥两段写到白条鱼、麻雀、小女孩等内容,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11.以下是一位网友针对本文的跟帖点评,请你结合《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一文的相关观点,

拟写一条跟帖留言,对其点评进行评析。(4分) 【网友跟帖】

文中我的父母在洪水中行为冷静,带我登屋顶躲进阁楼体现了很好的防灾避险意识,而小女孩的行为正与此相反,在洪水中出门看热闹,缺乏防范意识以致丧生,令人惋惜,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4页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促织①二首

(宋)洪咨夔

一点光分草际萤, 缲车②未了纬车③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 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 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 报县来拘土产钱。

【注释】 ①促织:蟋蟀的别名,其声如急织。②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③纬车:纺车。

12.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两首诗内容相关,完整统一。 B.两首诗体裁相同,属于古体。

C.“一点光分草际萤”句,侧面衬托促织鸣声之晚。 D.“水碧衫裙透骨鲜”句,直接刻画促织形象之美。 13.以下评价适用两首诗歌的一项是( )。(2分)

A.雄浑豪放

B.幽冷峭拔

C.蕴藉有致

D.华美绚丽

14.两首诗歌借“促织”之题发挥,言在此而意在彼,独具匠心,请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充入西蕃计会使,有出疆专对之能。

②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堙废。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州境陆地褊狭,葬者不掩柩,頔葬朽骨凡十余所。改苏州刺史,浚沟渎,罢淫.祠,整街衢,至今赖之。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杖前部尉以追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掾姚岘不胜其虐,自投于河而死。 .

③贞元十四年,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破贼于濯神沟。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时德宗方姑息方镇,頔奏请无不从。于是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

④及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归朝入觐,册拜司空。十年,王师讨淮、蔡,頔贡财助军,诏不纳,复还之。十三年,頔表求致仕。其年八月卒,赠太保,谥曰“厉”。其子季友从.猎苑中,诉于穆宗,赐谥曰“思”。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5页

⑤太常博士王彦威疏曰:“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今陛下不忍,改赐为‘思’,诚出圣慈,实害圣政。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頔葬朽骨凡十余所( ) .

(2)诏不纳(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德宗不省( ) .

A.检查

B.查问

C.反省

D.醒悟

(2)尤不可长其渐焉( ) .

A.开端

B.缓慢

C.滋长

D.逐渐

17.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B.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C.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D.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

19.有评论称本文体现了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精神,请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

加以分析。(3分)

20.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彦威上疏具有说服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送许郢州①序

(唐)韩愈

①愈尝以书自通于于公②,累数百言。其大要言:先达之士,得人而托之,则道德彰而名问流;后进之士,得人而托之,则事业显而爵位通。下有矜乎能,上有矜乎位,虽恒相求而喜不相遇。于公不以其言为不可,复书曰:“足下之言是也。”于公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是非忠乎君而乐乎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者 ?愈虽不敢私其大恩,高三语文 共7页 第6页

抑不可不谓之知己,恒矜而诵之。情已至而事不从,小人之所不为也;故于使君③之行,道刺史之事,以为于公赠。

②凡天下之事成于自同而败于自异。为刺史者,恒私于其民,不以实应乎府;为观察使者,恒急于其赋,不以情信乎州。繇是刺史不安其官,观察使不得其政④,财已竭而敛不休,人已穷而赋愈急,其不去为盗也亦幸矣。诚使刺史不私于其民,观察使不急于其赋,刺史曰:吾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惠不可以独厚;观察使亦曰:某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敛不可以独急:如是而政不均、令不行者,未之有也。其前之言者,于公既已信而行之矣;今之言者,其有不信乎?县之于州,犹州之于府也。有以事乎上,有以临乎下,同则成,异则败者,皆然也。非使君之贤,其谁能信之?

③愈于使君,非燕游一朝之好也,故其赠行,不以颂而以规。

【注释】 ①许郢州:名仲與,时为郢州刺史。郢州属山南东道。 ②于公:即于頔,当时任襄州刺史,充山南东

道节度观察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此指许仲與。④政:征税。

21.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矣

B.乎

C.也

D.焉

22.下列对第①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往昔相知作为下文进言的前提。 B.阐明上下相托而忠君为政的观点。 C.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感激敬佩之情。 D.直接点明了本篇赠序的写作意图。

23.下列属于文末“不以颂而以规”中“规”的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后进之士,得人而托之,则事业显而爵位通。

B.情已至而事不从,小人之所不为也。 C.诚使刺史不私于其民,观察使不急于其赋。 D.今之言者,其有不信乎。

24.本文题为“送许郢州序”,实则以讽谏于頔为主,请结合第(四)篇文章相关内容以及本文

第②段内容做简要分析。(5分)

三、写 作 70分

25.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人说,我们往往不怕没有答案,怕的是到处都是答案。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7页

崇明区2021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2.(1)C (2)B

二、阅 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3.C 4.B 5.D

6.第②段以张潮有关阅读的论述,与伍尔夫的阅读体验进行印证,从而阐明人生阅历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的观点(1点)。第③段借助张潮的话中有关时间变化内容,阐述阅读差异的时间向度(1点);第④段以张潮的比喻中的“月”与文学文本的差异分析,阐述阅读差异产生的客观条件是文本本身的意蕴丰富(1点)。围绕张潮的话,从不同角度逐层推进论述(1点),易于读者理解接受,取得很好的论述效果(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7.参考示例一:

我认为合适,文章首先提出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的(问题)话题。接着,从阅读的历时向度阐述了文学阅读差异产生的一种维度,并分析其产生的重要条件;之后,阐述了强制阐释这一阅读维度,并分析产生这一维度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第⑨段对这两种维度进行概括,并补充把文学作品当作“超历史”文本的阅读维度,进而回答文章开篇的问题,总结了全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参考示例二:

我认为并不合理。尽管第⑨段呼应了开篇“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的话题,并对文章中“历时向度”阅读维度、强制阐释阅读维度分析做了总结,但是,把文学作品当作“超历史”的文本的阅读维度在文中没有任何体现,出现在这里显得突兀,即使作为补充,也需要对“超历史”等内涵做相应界定或阐释,否则不利于读者阅读理解。

评分说明:文本行文思路概括2分;“超历史”文本的阅读维度的分析及总结作用分析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本段运用一连串典型的动词,如“冒”“抹平”“攀”,形象贴切地刻画了深夜洪水袭来的迅猛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8页

和悄无声息(1点);采用比拟、比喻手法(1点),如“均匀的呼吸声从窗户传来”“大水一抬腿就进”“后面的大队人马就更加顺畅”“它们争相钻进巷子”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洪水突袭的肆无忌惮、来势凶猛。(1点)。整体上以细腻的笔致刻画了海啸袭来的过程,内容与语言有机融合(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9.本段细腻描写了梦境中自己茫然不知所措中遭遇大雨的场景(1点),与现实中海水透过炕席送来刺骨寒意的遭遇紧密结合(1点),整体上虚实结合(1点),营造出如真似幻的境界,真切地描写出洪水袭来的骤然与不可预测(1点),真实地刻画出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无助与惊恐(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10.第⑤段承接上文我们一家的遭遇内容(1点),交代了海啸带来的后果,其中掉队的白条鱼与无助的麻雀更是凸显了在洪水之中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遭遇困境(1点);而小女孩在海啸中丧生进一步呈现海啸给人们留下的悲伤与绝望,凸显大自然带来的灾难的沉重性(1点)。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阐发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1点),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11.参考示例:

朋友您好,从文章中读出防灾意识、引发警醒未尝不是一种收获(1点)。但是,这并非是文学阅读的收获(1点)。文学阅读需要确保从作者到读者意义传达的连续性,是一种基于文本“召唤结构”的不断去补充、扩展、引申(1点)。而您对本文的阅读显然以心中既有的所谓防灾理念来对待本文,使得文章成了印证您心中理念的材料,是一种强制阐释的体现(1点)。所以,您的解读是不可取的,无法获取文学阅读应有的趣味(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B 13.C

14.两首诗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写蟋蟀(1点),第一首写蟋蟀仿佛知道要提前准备租税,于是在织机旁,忍冻挨饥地催促纺织到天明(1点),明写蟋蟀,暗喻织妇,表现其劳作之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怜悯之情(1点);第二首刻画促织形象以及在织机旁鸣叫促织,并以夸张笔法刻画促织担心因鸣声似织机而被人报道官府来勒索租税的心理(1点),实则暗喻织妇不堪重赋之忧心忡忡(1点)。两首诗整体上表现作者对官府盘剥制度辛辣的嘲讽与批判,揭露深刻又曲折委婉(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15.(1)总共 (2)接受 16.(1)B (2)A 17.D

18.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

评分说明:“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为5个点,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本文②③两段记录了于頔恣意横行、欺上凌下的残暴行为,如暴虐下属官吏以致投河而死、拥兵自重等(1点);但是,并未因此而忽略于頔的才能与政绩(1点),如第②段中任湖州刺史、苏州期间,重修水利、葬朽骨、罢淫祠等,造福百姓地方;第③段中任襄州刺史期间,平叛吴少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9页

诚的叛乱(1点)。文本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于頔的言行,充分地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20.首先,阐释谥法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作为上疏的前提(1点);接着,概述于頔的残暴的品行,表明符合“厉”,而不能改为“思”(1点),并阐述了改赐的不良后果(1点)。最后,退一步分析,即使于頔后来有改过之行为,但这也不能作为抵消罪过的理由(1点),更不能助长纳贿赂求恩惠的行为(1点)。整体论说具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21.B 22.A 23.C

24.从第(四)题文本中我们可以得知于頔为贪酷之吏,横征暴敛(1点),本文中所谓“财已竭而敛不休,人已穷而赋愈急”其实正是其执政的真实写照(1点)。韩愈此文借赠序而寄托讽喻之意,展示出高超的表达艺术(1点)。第②段承接上文“道刺史之事”,围绕“凡天下之事成于自同而败于自异”的观点展开论述(1点),告诫刺史不私其民,观察使不急其赋,上下相同则政均令行(1点)。表面上是以刺史之事规劝许郢州,实则委婉劝谏观察使于頔(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三、写作 70分

25.

一类卷(63—70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脱离题意。文理不通。不足 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高三语文 共7页 第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