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分析:不说话的林林
案例描述1
林林和其他新进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刚来时一直在哭嘴里不停的喊着:找奶奶,找奶奶....我还是心平气和又温柔的跟他说:别哭了,你看咱们这有这么多玩具,我带你去玩吧。他一双大而恐惧的眼睛看着我,不但没有效果哭声反而更大了。“那林林你渴不渴?我们去喝点水?”没有反应的他继续哭着,“有没有小便?”不说也不摇头,怕他憋着尿在裤子里,于是自然地拉着他准备去小便,谁知道他紧张的甩开我的手,哭声没有停止,更是想逃跑在地上蹦了起来。心想不理他试一试,可能一会儿就会被其他玩玩具的孩子给吸引过来。开学的第一天,班里幼儿哭的很多,继续安慰其他幼儿。慢慢的班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原来已经10点多了。我的心刚要落下来,“哇~”的一声还带着嘶哑,原来是林林,他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哭,班里的安静衬托了他的嗓音,什么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他只是边哭边喊:找奶奶....这时的他嗓子已经哑了。一天过去了,他没有和小朋友或是老师说过一句话哪怕是一个字(及时他尿裤子了)
案例描述2
开学一个月了,林林终于说话了,但他不是跟我们说,他在玩拼插玩具的时候会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你看我的手枪,它是机关枪,可以打坏人。”在一旁偶然听见的我没有立即打断孩子们的游戏,开始观察了起来。另一小朋友没有理他,但他还是继续说道:“我的手枪可以变大,你看我给你变。”整个过程孩子说的很激动话很多而且不咬舌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我高兴的走过去趴在桌子旁边问他:“林林你玩的是什么呀?他立即闭上了嘴巴看了
我一眼,我还是笑着问他:“这个是不是可以对人瞄准?”大大的眼睛忽闪了一下没有回应。我装作中枪的样子说道:“哎呀,你的枪法真准我受伤了。”他咯咯的笑着但始终没有对我说一个字。
案例描述3
三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林林还是一个字都没有对老师说过,及时现在他对我们没有任何敌意也很喜欢上幼儿园。但我发现了他优点就是特别爱干活、爱帮助小朋友,比如碎纸掉在地上了,他会立马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小朋友的椅子放歪了,他会帮助别人摆放整齐。发现优点后及时的对他鼓励和表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仍然没有和老师说过一个字哪怕是个“嗯”字。可是在和小朋友的相处之下还是有进步的比如:以前收拾玩具时不会主动上前收拾(前提他很爱干活)任由别的小朋友去摆放玩具筐。现在他积极主动上前,并且会说:“我先摆放吧,咱们轮流。
案例描述4
都说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的,在对林林的态度上我们教师一直处于保护和用爱来感化,希望有一天他可以主动对我们说话,一个字也是高兴的。11月底的一天,当我正在帮助幼儿穿衣服准备回家时,林林站在了我的身后拿着它厚厚的棉服用那双大而透亮的眼睛望着我。“是要我帮助你穿衣服吗?”他没有应答,只是点了点头,我下意识就要上前帮助他。可我立马挺了下来,心想这么长时间了他只会用摇头点头来回应,时间长了怕是习惯用此方式来和老师交流。那我今天就用强制一点的方法吧。我又重复了一边的说:“林林是想让我帮你穿衣服吗?”他还是没有回答,我告诉他:“你要是说嗯,老师就帮你穿。”3遍过去了,他还是手拿着棉服紧紧站在我的身后。我坚定了想法,想看看这孩子在急切盼望回家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和老师说话。所有的孩子都穿完了衣服,他不停的
跺脚以表他着急的心态。我何尝不着急,可表面上还是平静的对他说:“只要你说话了,老师就帮你穿,你看门都开了,你奶奶马上就近来了。”这种情况了,他虽然显得很急躁,但还是没有回应。我灵机一动,又对他说:“你要再是不说,老师就给你奶奶打电话不让他接你了,你可以小声的告诉我,你想不想穿衣服?”他立马搂过我脖子对着我的耳朵小声的说:“老师我想穿衣服。”我高兴的说:“你真棒,林林的声音真好听。”于是快速的帮助他穿上了棉服。
案例分析:
1、 经过了解原来林林的爸爸妈妈在他刚出满月时就离婚了,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再也没有回来过,爸爸也是忙于工作在家也很少和孩子交流。孩子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可以说林林从小到大不仅缺少母爱也缺少父爱。由此可以说他特别的没有安全感,自信心不足。奶奶因为再哄他的同时家里还有一位摊在床上老人需要照顾,所以与外界的接触很少,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很少与别人接触。这样就忽视了孩子探索周围经验的需求,封闭了孩子与他人交流、对话的机会。没有支持孩子去尝试、去克服困难、去探索,压抑了他的活动欲望,也使孩子出现了怕与人交往的自卑心理。
2、 “儿童的言语是为交往而产生、在交往中发展的”,即语言的获得是在与人进行语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的、长期的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他来到陌生的环境产生故产生恐惧心理,由于缺少同龄的玩伴,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经验,这也加重了他心理上的紧张。他不愿跟别人说话、交流,也不会与同伴交往,只有“自言自语”的与玩具做伴、与动画片交流。由于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种缺憾,爷爷奶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封闭式的保护、溺爱。以至于养成了他不爱说话,怕羞的心理。这样不仅影响到了他的语言发展,还是影响他的交往能力。由此可见,对该幼儿的矫治必须从心理治疗着手,先消除他的心理紧张,再进
一步提高她的交往能力,使其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教育策略:
对幼儿:
1、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帮助他,增加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消除他对老师心理上的害怕和紧张。
2、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利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的手段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抓住进步的契机,帮他树立自信心。
3、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让他感到安全和温暖。并带他与班级里的幼儿多接触,让他喜欢和别人交往。
4、积极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请能力强的小朋友适当的帮助他,使他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5、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对家长:
1、正常情况下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幼儿园,不无故缺席。
2、主动与老师配合,互动家园信息,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园教育一致性。
3、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氛围,耐心的去倾听孩子的语言,为了多锻炼幼儿说话,家长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幼儿说话。
4、培养幼儿在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共同游戏、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5、向家长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