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再认识
作者:韩佳良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年第05期
摘 要:班会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班会时间挪作它用会加重班级日常管理负担,缺失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忽视班级管理主体的形成。主题性队会是班级课程化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课程化班会应呈现系列化和层次性,力求主题鲜明、抓住重点,摒弃空洞说教,追求春风化雨之效。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会;课程化建设;主题;活动;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13-02
在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班会逐渐走向了课程化、系列化。《中小学课程实施方案》安排每周一节班队会,班会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影响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老师并没有去落实,认为班会可有可无,把班会的时间上了文化课,或把班会时间挪作它用,“缩水”了不少。 一、取消班会的弊端
(一)加重了班级日常管理负担
很多时候,班主任把班级中所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现象利用晨读、课始等时间随时进行处理,这种做法看似具有即时性,其实是滞后的,总是陷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按倒葫芦起来瓢”的被动局面中,班主任老师疲于应付,感到焦头烂额,无形中加重了日常管理的工作负担。
(二)缺失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如何能把学校制度和班级要求有效融合为一体,内化为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趋向,形成一种特有的价值倾向和班级文化?主题班队会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意取消班会,只能针对所发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今天你怎么没完成作业,明天你怎么与同学吵架,后天你怎么又给班级扣了分等等,这种做法没有什么总体计划,零零碎碎,有悖于人在成长历程中对过错行为反思审慎的过程,形不成主题价值教育。
(三)忽视了班级管理主体的形成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梳理、交流、总结的平台,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很多时候,班主任往往是包办代替,用自己的总结替代了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主动参与,“善意”地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将他们拒之门外,疏之千里,一段时间以后,一种“被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会根深蒂固地在他们内心中形成,并被内化。 二、对班会课程化的几点认识
一般来说,主题班队会是班会课程化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它要求班主任老师能够运用各种资源的教育功能,扎实开好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指导并帮助学生树立班级管理主体意识,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程化班会应呈现系列化和层次性
班会要从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着眼,从本班学生思想实际入手,创新教育理念,挖掘传统题材,推出系列化的班队活动,如重大节日、“书香校园”、安全教育、红色教育、社区服务等等,这些活动内容设计要充实,要有一定的内在连续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再就是活动与活动之间又要体现出层次性,从而使某一主题教育得到深入、持久地推进。
如:青岛东川路小学和胶州三里河小学在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学校总体规划的牵引下,各班的主题班会别开生面。归纳一下,大致沿以下主线延伸:快乐园丁——采摘丰收——绿色义卖——爱心捐赠——感动回眸。即开辟出一块田园,让学生参与田间管理,体会劳动带来的辛劳与快乐;到了收获季节,大家参与果实采摘,挖山芋,拔白菜,搬南瓜,品尝丰收的喜悦;然后再走出校园,走上街头,举行农产品义卖活动;义卖的款项用于爱心捐助,为贫困家庭学生添置书桌,购买图书等;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最后要动笔让这些感受流淌出来,进行交流。上述这些活动个个独立,但又相互支持,如有一链条串联在一起。这样的班会,号召、动员和驱动着一个个班集体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蓬蓬勃勃,必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他们的生命更具有意义。 当然,这种系列化班会的设计,既要有学校巧妙搭台,又要有班主任匠心独运,更要有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布局。可以这样说,班会不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而是班主任思想理念的现实化过程。
(二)课程化班会要力求主题鲜明、抓住重点
班会课应该目标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接受能力。一节班队会不能什么都要讲,讲得多了就是泛泛而论。班会的主题要小而准,就事论事;要抓住主要矛盾,直击肯綮。
在带班过程中,每天大量的班务琐事让班主任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怎样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发现了问题又怎样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这都取决于班主任对教育现象的敏感性和对问题的思考程度。如,一段时间以来,班中悄然兴起了一阵“卡片热”,卡片是薯条厂家为促销在包装袋里赠送的一种“三国英雄卡”。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获得一张卡片而丢弃一包薯条;为争得一张金卡不惜拳脚相向;为换取一张所钟爱的卡为别人代写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此,班主任组织了一堂班队会——“英雄卡,话英雄”,让他们懂得英雄的忠信涵义,意识到自己为了一张卡片而浪费、打架的错误做法。为迁移他们的兴趣,接着再推出一场“三国英雄谱”比赛活动,比赛的场面可热闹了:他们一个一个登上了讲台,把自己知道的人物历数一通,有的还把人物的故事也讲了出来……以后的日子里,“玩卡热”不觉间消失了,而掀起了一股“背卡风”和“读书潮”。此案例中,问题的症结在于儿童的贪玩及监管的失察。所以班会没有拖泥带水,而是直奔主题,“话英雄”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令其心悦诚服;接下来比赛环节又巧妙地转化了他们的兴趣,潜移默化。 (三)课程化班会的主题教育活动远胜于空洞说教
对于班队会的组织形式来说,主题活动效果要优于简单的总结表述。批评处理过于直白,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往往会使事情适得其反。而主题教育活动能使教育内容具体化,能在生动的情境中,借助集体力量的感染和影响,荡涤心灵,形成共识,收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教育主题的设计与开发,需要班主任敏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大胆创新。它渗透着班主任的带班理念和对班级集体文化的整体构想,要求较高。
笔者曾遇到过一起“绰号风波”,那段时间班中几乎每个人都被起了绰号,什么“汉堡包”、“周急人”、“糖瓜”……五花八门。直呼绰号,让有些自尊心较强的同学不堪忍受。经调查,这些绰号的“制造商”就是班中那几个调皮鬼。思量再三,我开出了这样的药方——举行“拒绝绰号”承诺签字活动,让大家敞开胸怀谈一谈绰号给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带来的诸多烦恼,认识到给别人起绰号虽属“恶作剧”,但漠视了别人内心的感受,有失文明。一场承诺签字仪式之后,绰号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这样的活动没有了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更没有老师吹胡子瞪眼睛的训斥,只是给学生搭造一个平台,营建一种氛围,引领他们去思考,去自觉修正错误的言行。 (四)课程化班会应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润物无声。班主任老师要把自己融于班级中,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与契合。有了这样的基础,班会课就能贴近他们,就能不着痕迹地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和思想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产生共振效应,而非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忙于去“补牢”。
班会小,学问大,在课程化班会建设过程中,需要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常留意班中的事,常思考,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智慧。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心里装着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