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直击“学科关键素养”

2021-04-08 来源:年旅网
i瓣瀑I 曩胖j谡改 直击“学科关键素养’’ ●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校 ) 学科关键素养是儿童素养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领域。培养学 科关键素养,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它是课程改革深度推进的价值 点和突破口,是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价值依据。“学科关键素养”的培养, 首先在于找到“学科关键能力”。以语文为例,“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是 语文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能力。这些能力不培养,也就无所谓语文素养的提升 了,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教师的学科教学需要删繁就简,从浩瀚的知识教学中腾出 手来,直击“学科关键能力”。从实践层面来讲,如何去找到各学科的关键能力? 其一要把握课程标准。怎样让教师精准把握课程标准,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请 专家培训结合课标教材解读、结合课标听课评课、专项检测等。但后来发现,课程 标准没有亲近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仍然不能信手拈来。我们有 必要寻找一个更好的方式。后来,我们找到了较为有效的方式——从课程标准出 发,写清楚每一张试卷、每一道题的“出卷意图”。 其二要研发“关键能力”。在解析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学科特点和学 生成长规律,出台了《学科关键能力培养指导手册》。 《指导手册》的出台改变了 教师日常的教学思维。课堂教学内容、作业设计、试卷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质量检 测方式、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素养工程,我 们认为,它是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价值点。 其三是要找到教师发展的“秘钥”。依据学科关键能力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与课 程建构,形成一个个属于教师自身的师本课程(群),为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关 键素养的形成提供课程支撑。国家课程是公共性、基础性课程,解决的是教学质量 的“温饱问题”,教师的个性化师本课程、师本教学,才能够实现“小康”。实现 “小康”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教师从狭隘的课堂、教 材走向更为宽广的课程领域。走向课程、创生属于自己的课程,这是教师发展的 “秘钥”。 “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还涉及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是针对儿童 学习规律而言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David Hubel等人就提出,脑的不 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期最易获得,此 时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快;过了关键期,可塑性与发展速度都要 受到重大影响。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现身说法:“吾七岁时,诵《鲁灵光 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 至荒芜矣。”说的就是“关键期”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关键期”习得结果的持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