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泽东的对外援助思想及其实践

2023-12-14 来源:年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毛泽东的对外援助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肖鹏

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第11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外援助,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理论和原则。在这些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对外援助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思想与实践上的偏差,原因是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在实践中受到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制约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实践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16-03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援助作为对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在对外关系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对外援助工作经历了起步、发展、急剧增长和调整回落等阶段。在这当中,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与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是紧密相关的,都是立足于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世界格局的准确判断。在对外援助中,他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与受援国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帮助受援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等,这些正是他的外交思想中的原则、方针、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三个世界划分和“一条线”“一大片”等外交战略的深刻反映。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是他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在对外援助中的运用和发展。

(一)把支持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反殖、反帝、反霸的正义斗争看成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应尽的国际义务,强调从道义上、物质上、人力上对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提供尽可能的国际援助。毛泽东认为各国人民的正义战争应该相互支持,共产党人应该把提供对外援助看成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接见援越军事顾问团时指出:“帮助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解放斗争,这是国际主义的问题,是共产党人的义务。世界上还有许多受压迫、被侵略的国家,他们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我们不仅仅是同情他们,还要伸出双手去援助他们。”[1]他在听取援越军事顾问团负责人罗贵波的汇报时强调:“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有义务帮助尚未获得解放的国家的人民,这是国际主义。越南正在进行抗法战争,孤立无援,困难很大,他们要求我们提供援助和帮助,我们有义务援助和帮助他们。”[2]因此,虽然面临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紧迫任务,但是在越南、朝鲜遭到外来侵略请求中国援助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援越、援朝,开启了新中国对外援助之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中国逐渐处于与美苏两国相对抗的地位,毛泽东频繁接见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来访人士,倡导建立一条联合反帝反美的国际统一战线。1963年8月8日,他在会见非洲代表团时指出:“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3]1970年9月23日,他在会见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时说:“马克思主义不是讲阶级吗?讲国际主义吗?工人阶级不分国界吗?现在别的国家在那里打仗流血,我们这个国家还没有打仗,不过是给一些物资,这还要讲价钱吗?”[4]按照毛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东的指示,中国对亚非拉国家人民的正义斗争不仅给予政治上、道义上的支持,而且还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物质援助。

(二)强调反对霸权干涉和强权政治,不要有大国沙文主义,不要瞧不起小国,不要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反对大国主义的和平外交思想贯穿着毛泽东对外政策的始终。1950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接见援越军事顾问团时,要求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搞好同越南同志的团结,特别是要搞好同越南领导人的团结,要注意,搞不好团结,宁可别做工作”,“不要看不起人家”。[5]他还以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的共产国际顾问李德为例,强调不要像李德那样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到处吓唬人。包办代替,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强加于人,像个钦差大臣,神气十足”。[6]1963年5月,毛泽东在同几内亚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指出:“如果我们有人在你们那里做坏事,你们就对我们讲。例如看不起你们,自髙自大,表现大国沙文主义态度。有没有这种人?如果有这种人,我们要处分他们。”[7]中国对外援助博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曾说:“无论是在中国给予我国的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还是我们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我们的政策或损害我们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企图。”[8]

(三)强调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立场。毛泽东将对外援助定位为必要的帮助,而不是包辦代替,强调受援国家要独立自主,依靠本国人民,利用本国资源。1965年9月5日,毛泽东会见几内亚政府代表团时说,“要做到我们的专家走了,你们的专家能接下手来”,“整个非洲国家都要独立自主,有暂时困难时,搞点外援也是必要的,但主要是依靠国内人民”。[9]1970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会见苏丹政府友好代表团时指出:“物质援助,要到了手,见了效,那才算数。不到手,工厂没有建立起来,那不能算数。你们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没有培养出来,也不算数,中国人就不走掉。”[10]中国对外援助正是遵循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上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四)认为对外援助不是单方面的赐予,而是相互帮助。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对外援助帮助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同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反殖反帝斗争分散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减轻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身上的压力,有力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1959年2月21日,毛泽东同非洲国家青年代表谈话时指出:“你们需要支持,我们也需要支持,而且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支持……所以是相互的支持。你们那里的反帝运动就是支持我们……我们能牵制帝国主义,使它力量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去压迫非洲。” [11]1967年6月24日,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全世界如果不解放,中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最后解放自己,你们也不可能最后解放自己。”[12]在不断分化和改组的国际格局中,毛泽东审时度势,对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为建立世界反霸反殖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并提供慷慨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就对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提供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量援助,在万隆会议以后,中国对外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在1964年初周恩来提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尤为迅速。到1970年,接受中国援助的国家达到31个,经济技术援助支出和成套项目援助比1950年至1963年期间分别增加了144%和210%。[13]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外交获得新的活力和广阔的天地,中国对外援助空前大发展。从1950年到1976年,中国共向60个受援国提供了444.7517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援建了近千个成套项目,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技术等。[14]应该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无私援助,这些援助赢得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威望得到空前提升。

(一)有利于中国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营造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环境。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原因,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对越南、朝鲜等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增强了他们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力量,有利于中国国防建设。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联合提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这23个提案国中,除南斯拉夫外都是中国的受援国,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大且主张和平与发展,营造了中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国际和平环境。

(二)有助于受援国的政治独立与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殖反霸、争取民族独立,又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援助。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在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对外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对外政策手段,是推进关系发展的“催化剂”。

(三)提供了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范例,开创了南南合作的新阶段,为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被誉为“解放之路”“南南合作之路”,增进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了解和信任;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是多年来中国对外援助工作的政策概括和经验总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八项原则中体现的平等互利、反对特权和干涉内政等精神,成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先声”,对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际国内形势两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国际方面: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及苏联援华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美国敌视、孤立新中国的外部环境,急需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打开外交局面。这使得中国在提供援助时,“既有保家卫国、维护主权和自我生存的重大考虑,也有革命性政治意识形态输出和对国际形势总体严峻判断促成的实际行动”。[15]

国内方面: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路线受到“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左倾”思潮和“左倾”的工作指导方针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极左思潮的发展,使得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缺少实践的“温床”,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超出国力的援外决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仁爱精神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中蕴含的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等就是以“和、合”为精神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发展。1952年,匈牙利发生灾荒,中国迅速向其提供了5万吨粮食。[16]1962年,为解决刚刚独立的阿尔及利亚的燃眉之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将9000吨进口小麦直接转拨阿方。[17]应该说,中国人民在自己生活困难时还勒紧裤腰带去援助其他国家,正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和仁爱精神的影响。

总之,毛泽东的对外援助思想及其实践为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以后援外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启示。中国的对外援助应该紧紧围绕实现国家外交目标,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宏观规划结合起来,使得对外援助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应该加强对外援助制度建设,完善对外援助领域的法制体系,推动对外援助的规范活动向法治化迈进。 參考文献

[1][2][5][6]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实录.当事人的回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190.8.9-12.38-39.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40.

[4][9][10][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39.407.526.304.94.

[7]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7.

[8]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李先念主席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5-08-20. [11]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70.

[13]石林主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5. [14]方毅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9.

[15]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16]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54. [17]裴坚章.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287.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责任编辑:卞吉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