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火祥
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8期
[摘要] 结合多年平原绿化工作经验,本文分析当前平原绿化面临的问题,给出平原绿化的发展对策,各相关部门必须落实平原绿化责任,做好平原绿化规划,增加造林资金投入,优化平原绿化结构,并加强平原绿化维护管理,实现平原绿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平原绿化;绿化率;乡土树种
平原绿化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大部分地区在开展平原绿化工作时,出现了缺乏对平原绿化的重视,发展受限及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对平原绿化重要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平原绿化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 平原绿化面临的问题
1.1 平原绿化缺乏重视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平原地区的绿化率普遍偏低,城市和农村间的绿化水平相差较大。平原绿化指标中明确指出,铁路、公路及河流等主干线两侧的宜林绿化率需要超过95%,但是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都没有达到这一指标,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缺乏对平原绿化的重视,开展的植树造林工作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没有将平原绿化作为一项战略性建设工作。
1.2 平原绿化发展受限
在用地制约及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平原绿化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3 种:①缺乏完善的林地规划,和农业用地有所差异,我国林业用地没有明确的界定;②大量林地被占用,在工业发展较为迅猛的当下,大量林地被工业企业、电力及水利建设项目等用地需求较大的产业所占据;③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地区,林业建设会占用一定的农业用地,出现林粮争地、争水等问题,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农民更倾向于种植农作物。
1.3 平原绿化管护不足
俗话说,植树造林要“三分造,七分管”。但是,在平原绿化发展中,管护不足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民对植树造林的抗拒、缺乏管理机构以及管护费用不足3 个方面[1]。
2 平原绿化的发展对策
2.1 落实平原绿化责任
植树造林对于农村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平原绿化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创建“森林城市”“四边三化”为突破口,以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绿化工程作为基础,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平原地区绿化覆盖率;要构建完善的绿化监督管理体系,落实部门联席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及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更需要认识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将平原农区绿化作为农区发展的关键,逐渐形成层层落实的平原绿化发展趋势。
2.2 做好平原绿化规划
平原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在开展平原绿化工作之前,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将平原绿化规划纳入政府规划中,从战略角度开展平原绿化工作,根据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及地质特征,明确林业用地、基本农田及建设用地的具体范围,制定完善的林地保护政策,确保所辖地区每年的造林面积科学合理。以浙江省绍兴滨海新城为例,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地区特点,制订并实施了《绍兴滨海新城平原绿化专项规划》,将乡土树种和乔木树种作为主体,辅助发展珍贵树种及彩叶树种,充分满足了平原地区的林业发展需求。
2.3 增加平原绿化投入
平原绿化规划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为了保障平原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部门从以下3 个方面增加造林资金投入: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性造林及财政资金以奖代补资金额度的提升,为植树造林提供保障;②政府部门需要增加平原绿化的相关管护经费,实现平原绿化可持续发展;③政府部门需要增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投入,避免农民受到粮食市场的影响,调动农民种林的积极性。
2.4 优化平原绿化结构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原绿化结构,通过树种结构的合理配置,实现平原绿化的功能效益多样化发展,通过树种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平原绿化水平。具体而言,平原绿化结构的优化需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设置经济林树种及绿化树种的种植面积,确保平原绿化呈现多树种协调的良好局面,从而提高平原绿化的绿地效果及防护功能,保障平原绿化作用的充分发挥。
2.5 加强平原绿化维护管理
在加强平原绿化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平原绿化维护管理,在农村地区成立中心林站或者乡镇林站,负责农村地区平原绿化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护林组织,加强护林重要性及护林知识的宣传,带动农民加强对林木的管理,并为片林及防护林配备专业的护林员,避免平原绿化林出现病虫害,有效巩固平原绿化成果[2]。
3 结语
平原绿化发展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平原绿化工作。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各级、各相关部门需要从认识、规划、联动、资金等角度入手,保障平原绿化工作的合理高效开展,调动农村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增加平原地区的绿化率,实现平原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