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什么是借词?汉语借词常见的有哪些形式?
一、借词
借词也称外来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佛、菩萨、罗汉、和尚、巧克力、沙发、芭蕾、咖啡、卡片、卡车”等就都是借词。
借词是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动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触,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在相互接触之中,必然要从对方语言中吸收一些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语汇,满足交际的需要,这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现象,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如上举的汉语中的那些借词。英语中更有大量的词语是从法语中借用的,如“state(国家)、enemy(敌人)、fine(好的)、honour(荣誉)、peace(和平)”等。
二、汉语借词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音译:即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如“沙发(sofa)、芭蕾(ballet)、坦克(tank)、麦克风(microphone)、加拿大(Canada)”等。由于不同语言之间语音的差异,所以这种转写只是原词的近似音,并且读音完全汉化,改造成汉民族语音习惯的形式了。
2)音译加汉语语素:即先音译外语中的词,另外再加上一个表示类名的汉语语素,使词义明确。如“卡片(card)、卡车(car)、吉普车(jeep)、啤酒(beer)、芭蕾舞(ballet)、艾滋病
(aids)”等就是。
3)半音译半意译:即根据原词内部结构成分,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意译部分大多是表示事物类别的成分。如“冰淇淋(ice-cream)、华尔街(wall street)、爱克斯光(x-ray)、新西兰(New Zealand)”等。
4)音译兼意译:即在音译的同时,又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意译,既照顾到了原词的语音形式,又能显示意义,音义双关。如“浪漫(romantic)、休克(shock)、维他命(vitamin)、幽默(homour)等。
5)借形词:这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外来词类型,即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来读音。这类外来词十分奇特,它们用汉语材料构成,却又是地道的外来词。这部分外来词中,有的是日语赋予了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如“劳动、封建、反对、博士、学士”等就是汉语中原有的词,日语借去后表达新概念,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而有的则是日语借用汉语材料构成新词,而这些新词又被汉语借用,如“哲学、共产、政党、支部、反应”等。
近年来,汉语出现了一种新的借形形式,就是直接借用西文字母记录新的概念,表示新的事物现象。例如用TV表示电视,用MTV表示音乐电视,又如DVD(数字激光视盘)、VCD(激光视盘)、CD(激光唱盘)、CPU(中央处理器)、DOS(磁盘操作系统)、WTO(世界贸易组织)、BBS(网上讨论板)、QQ(网络聊天系统)、WC(厕所)、E-mail(电子邮件)、VIP(贵宾)等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样的词语上百条。这些借形词,如今已经进入日常交际领域,普通群众也大量使用,比如像DVD、VCD这些词,人们都是耳熟能详。这种借形词在计算机领域使用非常普遍,如何规范值得探讨。
第二节 、 为什么意译词、仿译词不是外来词?
借词、意译词、仿译词都是因社会接触而产生的几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区别。由于借词是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也就是说,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而且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合关系,所以借词是外来词,而意译词和仿译词则不是外来词。因为意译词是根据原词意义用汉语语素构成的,它的构成材料和构成方式都是本民族的,实际上是新词,只不过造词的原因是源于外来的事物概念而已。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构成的符号系统,二者关系密切,统一于一体,不可分割。作为语言单位的词,同样也都具有声音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意译词只吸收了外民族词语的意义,并没有吸收形式。如“飞机、轮船、激光、电话、科学”等就是用汉语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造出来的。由于意译词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构成,便于人们理解,因此,意译是汉语在吸收外来词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所以有些词在最初是音译的,但到后来却变成了意译的,如上举的“电话”最初译为“德律风(telephone)”、“科学”在五四时译为“赛因斯(science)”。汉语意译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汉语原有名词前加上表示来源的语素。如造词时用“胡、洋、西、番”等作限定性语素来表示外族事物,早期的意译词多采用这种方式。如“胡琴、胡麻、胡人、胡桃、胡椒、胡笳、胡瓜、洋财、洋布、洋货、洋气、洋装、洋油、洋人、洋钉、洋灰、西装、西餐、西点、西医、西药、西乐、西化、西式、西学、西红柿、番茄、番瓜、番菜、番椒、番薯、番邦”等就是。意译词的另一种方式是用汉语意义相关的语素创造新词。即根据外来词的含义选取适当的语素构词新词来指称外来事物、概念,而不考虑原词的内部和外部形式。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电灯、电话、电影、电视、广播、激光、民主、科学、水泥”等就是如此。这些词的构成材料和构词材料的组合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是吸收了外民族语言的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所以都不是外来词。
仿译词是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与所源出的外语词逐个对译而产生的词。如“黑
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篮球(basketball)、软件(soft-ware)、快餐(quick lunch)、蜜月(honeymoon)、水门(watergate)、热狗(hotdog)、机关枪(machinegun)”等就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词一一对应。由于仿译词也没有借入外语词的语音形式,所以仿译词也不是外来词。
第四节、语音成分和结构规则的借用
当语言之间的接触非常密切时,强势语言语音、语法特点可能渗入弱势语言的系统而出现音位、音节构造、构词规则乃至句法规则的借用。
如: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语音成分和语法结构规则的借用。侗语[f]的出现,京语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顺序。“书的谁” →“谁的书”
结构规则除了借用外,也可以仿造,如:汉语中的欧化句式。
补充:1、双语
语言的并存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
我国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有一部分成员除了讲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会讲汉语。
2、双言(广义的双语)
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