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专业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8)
⼀、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标定位(⼀)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电⼦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柱产业。“新⼀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代移动通信、下⼀代互联⽹、三⽹融合、物联⽹、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端软件、⾼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要加快发展⽣产性服务业,“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前上海市信息类专业市场需求很⼤,如软件技术、计算机⽹络技术、数字媒体、虚拟仿真、动漫艺设、计算机应⽤技术(包括数字媒体、虚拟仿真两个⽅向)等等。因为国家扩⼤内需政策实施,⼤量基础建设不断增加,需要⼤量计算机应⽤⽅⾯的专门⼈才,计算机类专业因为应⽤范围⾮常⼴,仍是各职业院校办学的热门专业,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专业发展⽬标定位1、专业建设模式
(1)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加强职业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中⼼,项⽬驱动,构建“校企合作、⼯学结合”的“专业+项⽬+服务”的专业建设模式。
(2)根据每个流程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建⽴教学模块,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结合项⽬教学、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开发课程,满⾜技能型⼈才培养的需要。(3)改⾰教学⽅法和教学⼿段,充分发挥⽹络资源优势,营造以学⽣为中
⼼的学习环境,进⼀步完善课堂与课外,教室与⼯作室相结合的教学实训体系,引⼊项⽬进⾏实际演练,提升学⽣技能⽔平。(4)校企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和专业名师为龙头、⾻⼲教师为核⼼、合格教师为基础的思想素质优良、师德⾼尚、结构合理、技术应⽤能⼒强的教学团队。
(5)建成以专业带头⼈为龙头的教学团队;建成以专业名师、专业⾻⼲教师、现场专家为核⼼的⼀流“双师”教学团队。(6)与多个企业(公司)“共建、共享、共赢”,创建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专业实训中⼼。
(7)加强职业⽣涯设计教育,根据企业对专业⼈才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进⼀步完善三⽅审核的评价体系,多⽅位考核评价学⽣。
(8)实⾏双证书制,要求学⽣取得⽹页制作师、多媒体设计师、计算机操作员五级等职业技能资格认证。
(9)加强与各⾏业协会、企业的联系,聘请⾏业、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起共同修订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确定⼈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法,实现“专业+企业+师⽣员⼯”的专业建设模式。2、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
以岗位核⼼能⼒为出发点,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备完善的多媒体技术专业实习、实训、研发的功能,领先的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开发、CI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技术,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做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技术含量⾼,达到当前企业现场设备的⼀般⽔平,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达标率和开出率达到98%,价值达标率达到80%以上、完好率达到90%以上。
通过“⾃建、共建、捐建”,与相关企业进⼀步完善合作机制,使校内外实践基地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完善物联⽹专业实验中⼼建设,增建2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共享、共赢”。
建成“标准化、产品化、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如优秀作品资料库、电⼦教案库、以专业教学⽬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案等要素构成的管理材料库、教学课件库、各类材料实物库、电⼦档案库等,并充分发挥⽹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专业+项⽬+服务”的模式,进⾏专业改⾰与建设项⽬的实施,制定专业标准、专业核⼼课程标准,⼒争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专业教学软件包,通过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培训共享与社会服务。(⼆)完善课程体制,建设适合中职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应⽤专业精品课程
⼀个专业有特⾊,课程是其中之⼀,多媒体技术应⽤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沿⽤了普通教学,这些课程重理论,实⽤性差,由此教学的学⽣不受企业欢迎。需要在1-3年内创建符合企业需要的精品课程,通过课程改⾰,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的教学质量。1、精品课程规划的级别、门数和建设时间
2、精品课程教材规划体系
精品课程群教材体系是由专业内若⼲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的理论课教材、实训课教材和辅助教材组成,它包含了为基础主⼲课程、专业主⼲课程的纸质教材、⽹络教材、多媒体电⼦教材,多层次、系统化的专业精品课程群教材体系。3、精品课程教师规划体系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精品课程群规划中最重要因素,也是⼀个长远的、可持
续发展的规划。多媒体技术应⽤专业的师资层次⽬前还是参差不齐的,反映在职称上是⾼级职称⼈数占⽐少,双师型⼈数少,没有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专业精品课程群教师群,要优化整合师资队伍,需要对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形成合理化的师资梯队,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例,培养具有实践能⼒的综合素质好的年轻教师。(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总体⽬标:
建设⼀⽀素质优良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专兼职⽐率更趋合理的师资队伍。到2017年,努⼒使⾼级教师职称的⽐例达到30%以上。⿎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修考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争使之占教师总数的⽐例达到100%。积极创造条件,选送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培训交流,依据有关政策,⼒争不断推出能够在市区具有⼀定影响⼒的学科带头⼈和⾻⼲教师,持续提升教师素质。2、具体⽬标:
学历结构:具有硕⼠研究⽣学历或硕⼠学位教师⽐例达到20%与50%以上;职称结构:⾼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达30%:60%:10%⽐例;
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例达到80%及以上;3、实施办法:
(1)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
(2)加⼤专业师资引进⼒度, 通过引进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紧缺教师,优化教师结构。
(3)加强师资培训⼯作。采⽤在职与脱产相结合、⾃学与进修相结合的⽅法,主要以在职和⾃学为主,积极⿎励教师参加劳动局技能考证,培养双师型的专职实训教师。(4)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五)加强学⽣技能的培养
1、多媒体技术应⽤专业的学⽣在第三届“星光计划”取得个⼈全能三等奖与“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赛”中获得全国⼤赛第⼆名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组织好平时室内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平⾯设计等学⽣兴趣⼩组的⼯作,使技能训练成为常态化的⼯作,为学⽣就业创造条件。
2、加强学⽣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四级证书考证培训⼯作,通过考证培训,巩固学⽣的专业知识,提⾼学⽣的专业技能。(六)校企合作
突出技能培训,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本专业根据实训室的特点,以“⼯作室”模式的校企合作,可以真正的实⾏产教结合、推进专业产业化,它既能为学⽣提供便利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的专业动⼿能⼒,⼜能更好地增强学校⾃⾝的造⾎功能,促进专业发展,把职业教育做⼤做强。具体做法如下:
该⼯作室主要由多媒体技术应⽤专业牵头,与上海企想有限公司共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实训场地,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员和实际的操作技能、⼯作经验,⼯作室没项⽬时由企业技术⼈员直接辅导学⽣在实训室实习,使学⽣从开始实训就接受实际的操作技能要求,我们的专业⽼师做企业技术⼈员的助⼿,从⽽提⾼专业技能⽔平,当⼯作室接到项⽬时,⾸先在实训室
对学⽣进⾏选拔,从⽽促使那些没选上的学⽣努⼒学习技能,为进⼊⼯作室做准备。选拨出的学⽣就直接进⼊⼯作室参加项⽬,专业⽼师直接在项⽬的第⼀线参与,其⽬的推进计算机⽹络技术专业的“实训室+⼯作室+企业⼯作岗位”新教学模式的改⾰进程,递进式地培养学⽣技能。学⽣在实训室完成基础教学,在⼯作室进⼀步学习企业运作流程,⼯作室与实训室融为⼀体,采⽤基于⼯作的学习和基于项⽬的教学,激发学⽣学技能的热情,强化学⽣专业技能。采⽤“⼯作室”校企合作的模式⽬的及意义1、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
“⼯作室”根据学⽣职业能⼒培养的要求,削枝强⼲,避免交叉重复的理论教学内容,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和穿插,并且依托⼯作室的诸多资源与优势,淡化了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进⾏现场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打破了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界限
由于“⼯作室”制的展开,学校有更多的专业⽼师⼒量注⼊,此举完全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疏远的关系,并解决了以往外聘教师管理和教学效果难以控制的难题,责任和义务牢牢地将他们和学⽣、学校拴在了⼀起!3、打破了教室和车间的界限
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弊病,教师和学⽣⾯对⼀个有限的空间很难展开理论教学以外的其他形式教学⽅式。“⼯作室”⼏乎完全打破了教室和车间的界限,⼀切教学⾏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七)加强学⽣就业指导
1、⼊学时,指导学⽣进⾏计算机⽹络专业就业规划。2、毕业时,加强学⽣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和解决学⽣就业。3、完善毕业⽣就业公告制度。
4、毕业后,开展毕业⽣就业质量和⽔平的跟踪调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