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2-11-18 来源:年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李雪洁

来源:《新校园(下)》2018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首先列举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应用的几种教学模式,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高中历史教育现状,提出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种创新模式并加以分析,以期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在教育领域实施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高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历史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育要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 一、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1. 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基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其个性化需求被严重忽视。这种教学方式是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分数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被普遍应用。 2. 论证式。教师基于现有的结论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归纳与分析,进而论证历史结论的正确性。一般情况下,关于历史事件的评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需要照本宣科即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但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3. 表演式。教师在备课阶段会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反复演练,将教案背熟并在课堂中以最佳的状态“表演”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一般不会有临场发挥,失去了灵活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思维与历史观的培养严重忽视,表现出诸多问题。

一是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历史课本上的知识,限制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阻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很少借助课堂以外的途径获取历史知识、思考历史问题。 二是师生在课堂中缺少互动。教师负责讲,学生只管听。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也脱离了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兴趣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不符合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不去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来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是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活动。教师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积极性,仅仅是通过加大作业量、多安排考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数,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

三、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1. 加强互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要进行互动研讨活动,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与认知状况,通过提供大量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也要勇于质疑历史,通过讨论研究来发现新的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创设情境。对历史课本的内容,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其叙述出来,进而创设具有历史特征的生动情境,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会。教师也可以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在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场所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增强认同感。 3. 个性化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与心理发展规律,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基于某个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或者西方文明史的爱好,积极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多地收获课本以外的历史知识。

四、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中的历史知识,还开阔了知识视野,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为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提供所需的人才。

因此,现阶段历史教育要建立并完善教学机制,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柳付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简析[J].亚太教育,2016(1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刘南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J].时代教育,2015(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