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价值观
摘要:体育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体育和体育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特有的内部标准。个体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确定自己的体育目标,并按目标主动地从事体育活动。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的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 定义 特征
1体育价值观的定义和特征
1.1.体育价值观的定义
体育价值观是指主体根据体育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它是人们根据长期体育锻炼和反复性体育情感体验,对体育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体育价值关系,以及一定形式之间的体育价值创造活动,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它是人们认识和评价体育和体育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特有的内部标准。个体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确定自己的体育目标,并按目标主动地从事体育活动。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的动机、目的、需要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
1.2.体育价值观的特征分析
1.2.1.主观性。体育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它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不同个体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都会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需求。体育需求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和起点,因此,体育价值观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
1.2.2.选择性。体育价值观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强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可选择的内容。因此,体育价值观不应是干瘪瘪的言辞,而应是深刻的、丰富的。
1.2.3.稳定性。体育价值观是个体具有的一种相对持久的体育信念,这种较稳定的信念可使个体的体育行为一致地朝向某一体育目标,并为体育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
1.2.4.社会历史性。体育价值观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主体社会化的产物。人们的体育需求是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等客观属性在人们的意识中的反映,是一种被意识到了的实际存在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功能、属性的认识逐渐提高,体育的新的功能逐渐被人们发掘、认识和接受,人们会对体育产生新的需求。
1.2.5.阶段性。人们对体育价值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相对的,不同生理、心理水平的人所持有的体育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地打破旧的体育价值观念模式,逐渐形成和确立新的体育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发展性、阶段性特征。
1.2.6.导向性。价值观是学习动机中最具长远目标且有长期效应的成分,它可以使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具有更大的自觉性和方向性,是人们体育行为的最基本的内部指针,是指导各种活动的标准,对体育行为决策起着指导作用。
1.2.7.系统性。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认识能力、在校期间所受的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实践的程度等,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体育宣传形式和效应的变化等,都会对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
体育价值观的复杂结构。
2培养正确体育价值观的意义
2.1体育价值观是支配人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基础和精神支柱
体育价值观与学生自我的体育目标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才使体育活动有意义。人们只有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才有可能主动地选择它、利用它,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人们的体育行为总是在一定的体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体育价值观是人们自己制定体育目标、选择体育活动形式的基础。
2.2培养人们体育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信息等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各种体育价值观念接触、碰撞,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这样那样的变化,因此,加强体育价值观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3体育价值观是终身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人的发展是一个通过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学习都不是生命的某一阶段独有的问题,体育学习也不例外。体育教育若试图让学生通过学生阶段的体育学习使其形成稳定的满足人的一生发展需求的各种素质而终身享用,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而学生具有健康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念是促进其自主学习和养成终身坚持锻炼习惯的前提。终身体育价值观是学生在校期间体育价值观的延续,因此,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价值培养有着长远而现实的意义。
3体育价值观形成过程分析及培养问题的思考
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长期孕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体育价值观念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认识能力、在校期间所受的体育教育、体育实践的程度,以及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产生和体育宣传的效应等,都会对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价值观是在社会体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体育学习和体育实践,经过服从、同化、内化反复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体育价值观所产生的体育行为表现也是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处于服从阶段时,表现的体育行为不是自觉自愿的,只是在某种压力或驱动下被迫采取的行为。例如,为了应付体育考试和检查,而不得不上体育课或参加某项体育活动。由于价值需求与体育行为之间的矛盾,这种体育行为缺乏长期性和坚持性。
体育价值观的同化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已经摆脱外在的压力,这一阶段的体育行为的外在表现,充满着自觉性,但不稳定,很难坚持下去。人们体育价值观大都处于同化阶段,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加强体育价值观教育,使人们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一致。
体育价值观的内化阶段,意味着人们已经将体育的价值认知纳入自己体育价值观体系之中,成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时人们对体育运动具有的浓厚而又持久的兴趣和爱好,从事体育活动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和对应的体育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年龄的增长,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长期锻炼,从而为他们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们体育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强对他们体育
兴趣爱好的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 2007,(09).
[2]马向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08).
[3]任海.奥林匹克运动.1993.
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