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释注》 作者:常兆忠编著1991年11月第一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内容提要和注释》 作者: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研组编 1974年05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解说》 作者:卓炯编写 1979年03月第一版
《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笔记(讨论修改稿)》 1971年08月第一版
《马克思所云社会形态演进序列》 作者:李洪岩1989年,北京 《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二题》 作者:李亚杰 1993年3月,山东
《“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晓升(《现代哲学》2008总第96期) 《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程美东(《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 《社会危机的挑战与唯物史观的生命力》
作者:董嫱嫱 曹蓓蓓(《理论与实践》2008第1期) 《和谐社会的唯物史观解读》
作者:董立刚(《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4月) (二)内容结构:(对全文的详细解读,是逐字逐句地来完成的)1~2段:政治经济学著作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
3~6段:概述研究的最初动因和历史进程
4段 :对他所发现的历史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的表达
7段 :成果
1
第一部分 (1~2段)
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最初预定的理论体系和采用的方法
在《序言》的开头,马克思概要地说明了他考察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次序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这是马克思于1857~1858年写出“经济学手稿”后,准备正式出版他的经济学巨著拟定的。
从1843年开始——1857年(资料文献) 世界性经济危机(预设革命的到来)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完,拟定按次序出版 后来计划改变,马用写作《资本论》来代替六个分册 1843年底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到1857年,他研究并收集了大量的经济资料和文献,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从而奠定了写作经济学著作的条件。特别是在1857年资本主义爆发了世界件经济危机后,马克思当时预见有发生革命的可能。因而迫切需要在革命到来之前,从理论上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
想武器。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写完后,马克思就拟定了按上述六个问题的次序出版他的经济学巨著。在通过对前三项的考察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既是对其经济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概括,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反映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后三项,即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不仅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与前三项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国家等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总和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等上层建筑的作用。至于对外贸易和国际市场,更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联系的,它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后三项,即资产阶级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原来,马克思确定的第一册“资本”的内容, 包括四篇,第一篇称“资本一般”,共有三章(1)价值(2)货币,(3)资本。原计划第一篇作为第一册,后来出版时又决定第一册分为两个分册出版,第一分册。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作为只包括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第一分册。第一分册出版后,马克思曾准备继续写作共出版第二分册,对“资本”进行理论阐述。但是,进一步的研究使马克思改变了分六册写作和出版经济学巨著的原定计划,而重新拟定了写作《资本论》四卷的计划,共在8年后的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逝世后,思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的手稿,整理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是由考茨基整理的, 1905年一1910年出版。《资本论》同《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把《资本论》看作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所以,《资本论》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的。《资本论》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所阐明的商品和货币
2
理论,而且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按照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次序,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深刻地揭示了出来。因此,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产生到《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 生和发展,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革命。
在第二段,马克思主要谈了他考察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制度,所采取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 (第3页),指的是“经济学手稿”的开头部分, 即后来作为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 《导言》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理论中,已经概要地反映了马克思的研究所得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但马克思认为,要研究和揭示这一问题,不应该在著作刚刚出版第一分册冰就把要证明的结论预先说出,而应当从客观的事实出发,经过科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因此,就把《导言》压下未发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第3页)这里说的“个别”, 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现象; “一般”,则是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进行剖析,揭示每一个个别现象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因此,要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的研究和阐述,必须遵循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
马克思把《资本论》看做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从《政治经济学》到《资本论》,标志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革命。
第二部分---------(3·6段) 第三段
1、从大学到担任《莱茵报》编辑
1835年到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由于当时黑格尔哲学在欧美占传统地位,并颇为流行,所以在大学里,马克思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自学哲学和历史,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养成了写提纲、作摘录和写读书心得的习惯1842年春起,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担任编辑,就如书中附录所说,《莱茵报》是对反动的普鲁士制度心怀不满的莱茵省资产阶级反对派创办的,在马克思的领导下,报纸越办越具有明确的革命主义性质。(参考《马克思传》苏联 斯捷潘诺娃)
在这里我所奇怪的是,马克思没有利用大学讲台来与德国的反动势力做斗争,而是利用了报纸作论坛,那么这是否可以拿来跟中国当时的革命做个对比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2、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
(1)遇到了关于物质利益的争论,为了发表意见,他需要研究经济问题,以下是几个背景事件:
3
A、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问题
19世纪以前,森林、草原都属于自治公社所有,还有一些公共土地由农民共同时用,农民也有权到森林采伐林木。但是到了19世纪初,德国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容克地主开始霸占农民的公共土地,剥夺农民采伐林木的权利,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的普鲁士反动王朝,制定了禁止农民使用公共土地和采伐林木的法律。而广大农民群众则坚决反抗的容克地主的掠夺,抵制反动王朝的法令。于是就出现了众多的林木“盗窃”案件。
马克思对此极为愤慨,他在《莱茵报》上发表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全集第二版1卷P135-181,1956年人民出版社)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物质利益,揭露了普鲁士国家和莱茵省议会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动工具。 B、摩塞尔农民状况
1842年《莱茵报》发表了三篇摩塞尔地区酿造葡萄酒农民的贫困状况,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指责这些文章是歪曲事实,诽谤政府。对此,马克思以摩塞尔记者的名义,在《莱茵报》上发表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全集第二版1卷P210-243,1956年人民出版社)一文,对该报发表的三篇文章做了进一步论证,有力地批驳了沙培尔的指责。 C、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
当时的德国,大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主张关税保护政策,而工业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主张自由贸易政策,他们之间 展开了狗咬狗的争吵。马克思揭露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各自为了利己的目的而争斗的实质。 (2)当时社会流行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即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没有贸然斥责,他认为共产主义是重大问题,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于是他在当局查封〈莱茵报〉时,转入专门的研究。
A、带有唯心史观的、完全否认阶级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用和平手段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这样一种空想社会主义传到了德国,给《莱茵报》撰稿的黑格尔左派分子以为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只要用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加以解释,作些空洞议论,就是前进的。显然,这种空谈的社会主义,虽然是带有“善良的前进愿望”,但在实际上“大大超过实际知识”,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所以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全集第二版1卷P130-134,1956年人民出版社)一文中,对这种肤浅的言论进行批判,但同时,他又深感以往对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够,所以决定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B、《莱茵报》遭到普鲁士政府的仇视,所以政府下令查封它,报纸股东认为只要把它办得温和一些,就能够求得政府撤销查封命令,马克思不同意,便于1843年3月17日退出编辑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释注 常兆忠编著1991年11月第一版)
第4段,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达
在马克思以前,人类从来没有正确认识过社会发展的原因。一切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是认为不是社会存在
4
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他们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意志。他们贬低抹杀劳动人民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从而达到否认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孔老二散布的“上智下愚”、“劳动者治于人”,以及林彪继承孔老二的衣钵,竭力宣扬的劳动人民是“流氓”“阿斗”,林家父子是“天才”“超天才”的谬论,正是这种反动唯心史观的黑货。
一.批判黑格尔,唯物史观的形成
1、19世纪30年代,黑的学说被视为普鲁士的国家哲学,他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 2、马在1844年写的《黑格尔法律哲学批判》一文中断言物质力量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3、黑和马的不同看法
黑 :国家是道德的化身,对个人具有无上权威
马 : 法律、国家是上层建筑,为一定的经济服务,对法律、国家的理解,要从物质的生活关系上去理解 作者:黑所轻视的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的基础,所以,研究政治经济学如此
必要。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为四个问题 1、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建立什么样的思想统治。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 3、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根源
(1)社会方式的改变决定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生产方式的改变则是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发展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3)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的对立和斗争。
(4)我们在考察社会变革时,不能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里找原因,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找。
有趣的例子:书中写到:“苏修叛徒集团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际上他们的经济基础已经全面复辟了资本主
义,美帝国主义标榜‘自由’,‘民主’,‘最年轻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垄断资本主义,最反动的帝国主义。”
4、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1)人类社会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
一个对抗形式,他的灭亡不可避免。
5
(2)只能在阶级消灭后,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摆脱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 (3)毛主席的阐述
A、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觉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B、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便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C、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4)有趣的现象,书中:只有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不断变革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不完善方面,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高涨。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冒充历史唯物主义,颠倒政治和经济,革命和深处,人和物的关系,鼓吹‘唯生产为论’,胡说‘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前面去了’,‘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的发展生产力’。其罪恶目的,就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反对无产阶级在各条战线上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反对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企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 “孔老二“,“刘少奇,林彪”这些骗子。。。 【[名词解释]
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首先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进行物质资料的一定生产方式决定了生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 任何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的社会性决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由此产生的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基础,阶级社会中,
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与之适应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市民社会 : 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或经济关系。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们,为了与作为表示国家政治制
6
度的“政治社会”一词相区别,用“市民故台”—词表示故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就是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或经济关系的解剖。
黑格尔法哲学:黑格尔(1770—1831年),是德国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
家,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是:认为有一个超物质的“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它作为—个独立的主体存在。 “绝对精神”自身有一个发隧过积,它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地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是绝对精神的自身发;第二阶段,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第三阶段,绝对精神在人员上重新达到自我认识,即绝对精神外化产生了人类社会。根据这种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建立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组成部分。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精神哲学部分,中心内容是论述“绝对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过程,实质上是精神产生物质,即国家、法律及自由意志等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物质生活的唯心主义观点。这种唯心主义法哲学观点,体现在他所著的《法哲学原理》 (全称是《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纲要》)一书中。马克思为了批判这本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于1844年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
《英国王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在英国伦敦居住期间,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 状况的考察和研究,于1844年3月写成的一部杰出的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 作中,恩格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英国土人阶级痛苦生活的大量事实,说明了 无产阶级贫困化绝不是个别部门和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在工业、矿山、农 业和交通运输等一切部门都严重存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因化的根 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结果。正加恩格斯自 己所说的,这本书从头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对资产阶级的公诉状。在这部 著作中,思格斯着重地分析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双重后果,即一方面造成了 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协另一方面,造成 了无产阶级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 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一个革命的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创造社会 主义和共广主义的最革命的阶级。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得出了同马克思相 同的结论: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的钵现者和创造者。】 社会如何能够发展?
统一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源。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它的变革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相对稳定,一定时期相对固定。因此,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所
7
能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和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后,是绝不会出现的。”
因此,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都因为生产力发展,激化了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后被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代替的过程。那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为什么有革命?
马克思: 当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举例: 旧中国推翻三座大山(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在中共领导下革命,解放生产力) 两对概念关系的相似性:作用与反作用
(生产力,经济基础) (革命的,主要的)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非消极,被动,是推动作用) 它们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里我们小组也联系了几点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关的问题。 1.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的争论:
A.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围绕这一论断,国内外理论界展开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迄未取得一致意见。马克思的这个序列,是逻辑序列,不是历史序列。换言之,它排除了现实历史过程中具有的各种规定和关系.从逻辑看,亚细亚生产方式因为处于序列的首位,因而指的必然是所有制的原始形式,即马克思心目中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划分的三种公社所有制形式(亚细亚的、古代的、日尔曼的),原始公有制最完整的形态是亚细亚公社,在这种公社中虽然存在着专制制度,但这种专制制度却不是亚细亚公社的本质特征,其本质特征是原始的土地公有的村社。(《马克思所云社会形态演进序列》李洪岩 1989年)
B.自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以来,这一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最富有争议的问题,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近100年来,围绕着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涉及史学、经济学、哲学等不同学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肯定性的几种观点
(1)“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8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之所以在国内外引起一次次的讨论,归根结蒂是由现实的需要决定的。一方面,国际上有人利用和歪曲它为殖民侵略政策辩护,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还涉及到关于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更替、东方社会的特点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两次讨论热潮: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和当时东方各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进程密切相关。2.第二次是在60年代以后,同战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同60年代以后亚、非、拉许多新独立国家在摆脱殖民主义枷锁以后的发展道路问题分不开的。
(2)“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既是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又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锁钥。 (3)马克思通过公社所有制的研究抽象概括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关于公社所有制本质属性的定义,马克思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过程,即他研究公社所有制的历程。
(4)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是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它为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5)“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起到了促使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世界历史理论来进行新的启发式研究的作用,即历史不是一个由永不改变的普遍规律支配并决定其朝着一个单一的目标向前发展的、封闭的、一元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反对将西方的范畴应用到非西方的历史中。
2.否定性的几种观点
(1)“托派和反马克思主义体系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把托洛茨基主义和“亚细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例如,1931年斯大林发表文章,认为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实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因为它是和马列主义关于阶级与国家的学说相对立的”。曾任苏联马列研究院院长的梁赞诺夫认为,这纯粹是马克思晚年对古代社会史的爱好所致,体现的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学究气”。 同时也很可能被东方民族主义分子利用,借口东方的特殊性,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东方社会不适用
(2)暂时使用的一个相当模糊且缺乏科学性的概念
马克思在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问题时,由于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未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不自觉地打上了欧洲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时代烙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没有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暂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一个相当模糊且缺乏科学性的概念。如果我们把“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容和特点与亚洲各国的历史实际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二者并不相符,正因为如此,到马克思晚年,随着他对人类学材料掌握的日益丰富,便逐渐修正了他有关东方社会的看法,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3)“假设论”
20世纪30年代,苏联学者哥德斯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只是马克思在谈到摩尔根《古代社会》之前的一个“假设”。后来,马克思觉得自己原来的假设与实际不符,也就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
(4)“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亚洲落后论”和“欧洲中心论”
9
由于受当时欧洲资产阶级亚细亚观的影响,由于研究材料的缺乏及这些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偏见,马克思对亚洲社会的了解受到很大的局限,不能全面地把握亚洲的历史和现状,再加上其研究角度这一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带有明显的亚洲社会长期停滞论和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服务的色彩,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沾染上了欧洲中心论。况且这一概念对亚洲来说是一种偏见和侮辱。一些西方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与讨论,并非出于善意地了解亚洲或研究马克思主义,而自有其政治动机。
(5)推崇“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受教条主义束缚的表现 (6)研究态度与方法上存在着两大误区
首先,一些人僵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迷信马克思的每一字句,不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考察这一问题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而是以其绝对正确为前提,埋头于考据解释,结果不仅越讨论越糊涂,而且还钻进了以亚洲社会长期停滞为前提的欧洲中心论的套子。
其次,一些人不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演变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是用孤立与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一味地用后来已经发展与完善了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的某一模式去生搬硬套,视其为一种特殊形态。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否符合东方国家的历史实际?(插曲 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这也是一个问题)中国传统史学对历史的阶段性划分主要是以王朝的兴替更迭、时代的先后顺序为依据,较为模糊,但其中包含有对历史发展进程作规律性探讨的一些认识。如《礼记?礼运》中,孔子就曾对历史发展概括出“大同”和“小康”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汉代经学家由此阐发了“三统”说的理论,清末康有为等人又据此演绎出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历史发展说教。)
1.符合东方国家历史实际的观点:
(1)中国殷周社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有学者概括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四个特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全部土地的所有者是君主。君主凌驾于所有共同体之上。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统治阶级的主要剥削形式是贡赋、徭役。既有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又有直接的统治和服从关系,即专制制度和奴隶制度。“亚细亚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根据这四点,中国殷周社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
(2)“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社会结构的基础。“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东方社会“土地国有、农村公社和专制国家三位一体”的特征,构成东方社会结构的基础。也就是说,东方独特的社会结构正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
(3)基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精神是东方文化统一性的文化心理基础。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对东西方社会历史现实进行广泛的考察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特点在于:以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农村公社自然经济;以自然为基础的宗法血缘关系;与这种经
10
济基础相适应的东方古代社会的专制政治。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东方文化带有明显的与之相符的特征: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维方式的内倾化和直觉化,人际关系的伦理化、等级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克俭无争。而所谓的东方精神,就是东方古代社会基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文化一致性,也就是东方文化统一性的文化心理基础。
(4)“亚细亚生产方式”导致了亚洲各国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这种超稳定性的特点在于:封闭性、平衡性、中央集权性以及单一的国有化,“而且这种超稳定性必须要以频繁的或大或小的社会振荡为代价(与工业社会的矛盾)
(5)东方国家历史上存在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些特征。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说,无疑主要揭示了古代东方文明中不同于古代西方文明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或社会形态.
2.不符合东方国家的历史实际的观点
(1)不能把东方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混为一谈。
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专制主义、水利灌溉、租赋合一等特点不应列入“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含义是指原始公有制或原始公社。东方社会的本质特征应是:以宗法性的农业与手工业牢固结合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东方式的专制主义为其上层建筑的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特殊的,它不同于西方,并且在结构上是停滞的。 (2)东方和西方的划分是不科学的。
(3)“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东方国家的历史实际。研究东方国家的历史不能用“亚细亚生产方式”去生搬硬套,而要从实际出发。(印度不符合,日本符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观点》 ,季正矩)
2.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关系:
学者观点: “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生产过程”的物质性取代“思维过程”的主体性,才能颠倒和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只有在深入和揭示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作用和发展的规律之后,才能颠倒和超越黑格尔的辩证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看似自然和简单,实际上是两千多年西方哲学根本立场和存在论原则的转变,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的物质生产过程成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活动。”
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释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三卷P42~43)
“所以,只有在揭示物质生产过程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之后,才有思想过程的必然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唯物史观
11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理,内在地超越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其在思辨的形式中获得的丰富的范畴概括有了现实性的、物质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孙利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总93期)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主要类别:
A辩证决定论方法(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以及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选择性和受制约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历史的唯物论方法(强调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出发来促进历史的发展。)
C历史主义方法(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历史性和历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推移而变化。) D阶级分析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联系一定的生产力,依据生产关系作为根本性的标准。)
E社会本位评价方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社会为本位,又以每一个体的自由发展为最终归宿。) F人本主义法(以人为本)(《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建构与重构》麋海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
第五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取得的卓越成果 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
马克思和思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最初是通过相互阅读对方所写的文章相识的。马克思最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思格斯写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同时发表在马克思主办的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双刊号上。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的唯物主义观点使两位革命导师在思想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马克思对恩格斯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全集第一版1卷P596-625,1956年人民出版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大纲》P596第二段第一句话写道:“这种从商人的彼此妒嫉和贪婪中产生的政治经济学活发财致富的科学,额角上就打着最丑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恩格斯奠定了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从而奠定了从无产阶级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这篇著作给马克思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于促进马克思下决心研究政治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 2、共同的研究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对哲学、法律、国家等的研究,总结德法两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经验,得出了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体现者这个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结论。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全集第二版2卷P269-587,1956年人民出版社)中,则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总结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文章中写道:“穷人是没有人关心的,他一旦被投入这个陷入的旋涡,就只好尽自己的能力往外挣扎。如果他侥幸找到工作,就是说,如果资产阶级发了慈悲,愿意利用他来发财,那么等待他的是勉强能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工资;如果他找不到工作,那么他只有去做贼,或者饿死,而警察所关心的只是他悄悄地死去,不要打扰了资产阶级。”其中恩格斯用了大量“乱七八糟的”、“肮脏的”、“垃圾”、“坑
12
坑洼洼的”、“狭窄的”、“死水沟”这样的词语来描绘贫民窟的生活。最后他也得出同马克思相同的科学结论。这个共同的科学结论,不仅为新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两位革命导师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合作,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从此两个人密切合作,并肩作战,在1846年写成了两卷集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集第二版3卷P11-640)。首次提出了用唯物主义理解历史的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思格斯在1847午12月-1848年1月,为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既是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制定的伟大的斗争纲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即对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作了完整而系统的阐述。《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和思格斯在40 年代的最高的研究成果。 2、
批判蒲鲁东
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结识蒲鲁东的时候,发现这个于1840年写过《什么是财产》一书的农民儿子、自学者赋有智慧和文学才能。但蒲鲁东对革命改革社会的思想,对共产主义抱否定态度,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蒲鲁东先生彻头彻尾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为了批判他所自称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庸俗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于1847年7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全集第二版4卷P71-198)一书,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方面,对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矛盾和空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他在政治经济学中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观点给予了彻底的批判。
《雇佣劳动》即《雇佣劳动与资本》(全集第二版1卷P340-380),是由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给德国工人所作的演讲汇集而成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哲学的贫困》的继续和补充。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紧紧抓住资本与雇佣劳动这一资本主义的根本关系,从分析工资入手,揭露了资本榨取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不是货币、生产资料,而是被这些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同时闻述了资本积累及其给工人阶级带来贫困化后果的基本思想。 3、
二月革命
如本教材附录所说,二月革命是指1848年2月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比利时政府慑于共和运动,开始镇压民主主义者,而首当其冲的是外国人,于是马克思被迫离开。
马恩通过信件交换意见,得出了相同看法。后来1844年,二人在巴黎共写了一部反对黑格尔左派及整个黑格尔唯心哲学的论战性著作《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1845,恩格斯和马克思住在一个地方,他们决定共同钻研与他们的见解相对立的德国哲学思想体系,合作写了另一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巨著中,他们批判了黑格尔以后的唯心主义,和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它的哲学基
13
础——费尔巴哈体系。
1847年6月,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或立。根据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马克思和思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浦鲁东的唯心主义哲学和他的小资产阶级的经济观点的同时,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重要问额。 第6段
1、马在写《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进行了15年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文献,才制定了自己的经济学原理。
2、1848年6月1号,《新莱茵报》出版,马任总编辑; 1849年5月,马被普鲁士反动政府驱逐出境;
1850年,马到达英国,重新开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3、几个解释
A“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英国在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国,他考掠夺印度、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以在英国更有利于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B“谋生的需要”:马当时生活非常贫困,这对他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研究经常中断。马利用这个发行很广的美国报纸,用具体材料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总总弊病,批判资产阶级所谓的“民主”。
1848-1849的欧洲革命以及随后一些事变,使马克思暂时中断了经济学的研究,到1850年他在伦敦才又重新进行这一工作。伦敦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而且这里的英国博物馆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的确“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然而,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马克思在这里讲到了两个方面的因难。一方面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似乎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他竟然再从头开始。另一方而,沉重的生活负担,给马克思造成极大压力。为了维持生活,马克思只得经常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这占去了很多时间,不仅使马克思无法集中精力做经济研究工作,而且由于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长期过度劳累,大大地损害了马克思的身体健康。
第三部分---------(7段)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诚实态度( 诚实探讨,不畏艰险,攀登科学高峰) 1, 2,
这一书的产生是马克思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 不怕困难险阻,勇登科学高峰
14
以但丁《神曲》的几句诗作为结束,是马克思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从一滴水里看到大海的光芒,从一篇文章里体现了这样一个马克思,立场坚定,态度严肃,精神坚韧。马克思无愧于伟大的革命导师这一荣誉。
文章内容解读的结语:
《序言》对马克思发现、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了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论述和经典性的表达,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完成。
(三)与三个“现实”的联系
这里有点政治教育的以为,我们可以自己再加把握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与“个人实现”(包括人的全面发展) 1------ A.“以人为本”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C.“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以人为本”就是要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2-------唯物史观对人的理解,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人不是单向度的抽象存在,而是多项度的具体存在,是有着多重内在规定的复合体。人是类的人,又是在社会生活中从事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同时还是具有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具有独特人格和个性、具有自己尊严和权利的个体的人。尽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P56)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马克思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P514) 还有“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还有“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其深层来看,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物质表现形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部分人与代表落后生产力的部分人之间的矛盾。唯物史观还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同样历史是人的历史,社会是人的社会。马克思说了:“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
15
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二卷P118)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唯物史观把人指称为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主体。 诚然,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客观规律总要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来自《论以人为本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发展》蒋正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第1期)
3-------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P67)
第一,人是前提,个人拥有肉身和精神,两者统一; 第二,是个人的存在不是指群体的存在。
因此,从历史看,应是个人的发展为先,即使是未来也必须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是一种“物”的力量,但更是一种人的能力,是人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潜在的和现实的能力的总和。作为人的能力,它与个人的发展状况当然是直接相关的,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在这里可以大书特抒自己的感情或者观点,更注重实际)
最后我们也可以同样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 在唯物史观中,个人发展问题是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建筑关系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等更为根本的问题;
二.马克思的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应当被看做是一个整体,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整个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自《个人发展问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贾孟喜《岭南学刊》2005第六期)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和谐社会”;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自然灾难”
在这里我们小组要简单提一下什么是突发事件,什么是和谐社会,突发事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突发事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和谐社会与突发事件的关系……
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具有如下特征: 1.发生突然性不可预料性
2.后果严重性 3.应对艰难性 4.一定范围的社会性
可细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16
4,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每年造成惊人的损失。大量突发的事件会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产生不安全感,进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影响国家在世界的形象。
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公平失衡,民主法制欠缺,道德伦理重构,社会分层加快,社会问题逐渐加重。
近30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有如下特征: 1.经济危害性越来越大; 2.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3.涉及边疆稳定、部分地区名族宗教问题的事件从公开数字上看明显上升(具体数字可列出来的,特别是3·14事件) 对和谐社会的危害:
1, 损害政治资源,会造成社会政治动荡; 2, 3,
各种各样的社会危机,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的压力,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在这种状况下,一个社会如何继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将这一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形式颁布,这为我们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提供了途径。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取决于它与时代的关系,即它能否满足时代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表述,无疑指的就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新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或对抗状态,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A社会的事件性
B社会的系统性 C社会的主体性 D社会的规律性
17
对生产力的破坏大;
公众心理脆弱、变态,对自身命运的时刻危机感加深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的实践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的内在需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社会观的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人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和谐是实践的一个内在规定,实践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也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和谐是实践的一个内在规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必须适合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实践活动的进行是主体和客体以及中介手段的协调统一,实践活动的结果应该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由生产关系为核心和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为一个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的系统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生活的系统性本性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各种动力因素协调作用的社会。人类社会的三大结构、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安定有序、全面进步。这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较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必须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由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关系所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构成了一个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的多种因素协调作用的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动的有机整体,也是各种动力因素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两种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不合适、不和谐的环节和因素,并且大量地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社会改革的方式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社会内部的各领域和各要素之中都渗透着人的影响和作用。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的规律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相互适应的,摆脱了根本对抗的性质,但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也是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根源,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可以解决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来解决,从而使得人类社会真正实现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摆脱社会危机束缚的主要途径,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发展创新,任何时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不会失效,反而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四) 我有话要说
我们一直以来奉马克思主义为神圣,而我们政府也是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但政府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是只取所需,为什么就不能放松限制,让我们的学者大胆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呢,这样对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有很大的帮助吗?我认为如果政府能放松限制,让学者们能自由地研究马克思主义,那么不仅在学术上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就是对现实的建设也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有趣的现象:书中写到“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是在斗争中发展起的。现在,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越来越来地为世界革命人民所认识、掌握和运用,并且已经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动摇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英明预见的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实际就现在情况看来,不仅遥遥无期,甚至存在的可能性都遭到质疑。
(五)我的工作内容:(略,后补)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