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
在本单元中,本节内容安排在“认识圆,圆的周长”之后,这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在学习圆周长时的经验来研究圆的面积;有利于让学生感悟学习平面图形的规律和方法。
学习本节内容后,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以及圆柱、圆锥打下基础;同时,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的特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探究学习并不陌生,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盲目探究,因此,组织学习素材,让学生形成合理猜想,进行有方向的探究也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考,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认识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让学生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圆与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性质有很大不同,对“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和极限思想的感受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课堂生成:
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猜猜看:
1、李老师的年龄?
2、明天会下雨吗?
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球,5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猜想不是凭空想像,而是靠直觉、经验、推理来进行的。科学家牛顿,因为猜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正是他的发现,才有我们“神七”升天。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新源于“问题”,而猜想是验证的前提。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激发学生的猜想欲望,拉开学习的序幕。】
二、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去过公园吗?见过这样的喷灌装置吗?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 ———— 喷灌旋转一周洒水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揭示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一内容来自生活情景,既让学生认识圆面积的含义,又激发学生探究圆面积的兴趣。】
三、合理想象,初步探索
1、猜一猜
拿出手中的圆,哪是圆的面积?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说说这样猜想的依据?
学生:—————— 圆面积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设计意图:借助图形的直观进行合理猜想,为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了方向,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估一估
圆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1)借助方格纸,估r=1cm的圆的面积。
(2)借助正方形与内切圆,圆与内接正方形,估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
从而发现:圆的面积大于2r2,而小于4r2.
3、二次猜想
圆的面积可能是: S=3r2
【设计意图:通过逐步抽象概括,从而估出圆面积的大致范围,形成一个大胆而又合理的猜想,同时也孕育着验证的必要性】
四、验证猜想,深入探索
1、回顾旧知
以前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的是什么方法?请举例说明。
小结:都是将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能否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说明:以旧引新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排除新知中的思维障碍,将学生带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2、动手实践
同桌为一组,先讨论一下怎么做?再动手试一试。
【说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由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转化”的方法是学习中的难点,因此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是一个8等份和一个16等份的圆, A4的纸一张。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组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交流和点拔,发现学生中有创意的做法,与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3、汇报交流
可能情况:
1把等份好的圆拼成近似长方形
2把等份的圆拼成近似三角形
3把等份的圆拼成近似梯形
4把圆对折成–圆近似三角形
5两个圆拼在一起
重点交流:方案一:(把等份好的圆如何拼成近似长方形)
围绕: 如何拼?像什么?为什么说像长方形而不说是长方形?怎样做会更像长方形?把圆等分128份再拼一拼,可以吗?想象一下是什么形状?进行交流
【说明:对活动的过程进行思考,感受到在实践中,当份数越多时,它的不可操作性,这时就很有必要借助电脑的优势,弥补操作和想象的不足,在剪、拼的对比和想象中,学生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感受着极限的思想】
4、课件演示
想象如果接着分下去,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再次感受极限思想。
5、公式推导
1观察: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圆,你发现了什么?
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关系?
3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r×r
=∏r2
6 其他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操作、交流、想象、推理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求喷灌旋转一周洒水面积
2、已知周长求面积
【设计意图:既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想形成,又关注学生的思考;既引导学生运用探索活动的结果来解决问题,又引导学生关注探索活动的过程。】
六、回顾总结
共同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讲讲自己有什么收获?以及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方法?
【设计意图:重视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从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上出发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七、兴趣作业
做绣球
【设计意图:绣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制作,是精典的方与圆的有机结合。这一实践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观整节课,学生一直置身于主动探索之中。从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到主动探究、推导结论,在“圆的面积与半径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主线的引领下,前后融为一体,又互为验证。整个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