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卷 含答案

2020-02-14 来源:年旅网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试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 B.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

2、(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发展 D、文化发展

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第 1 页 共 13 页

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4、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卢姆 D.施太伦

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消退法 D.系统脱敏法

7、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第 2 页 共 13 页

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9、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第 3 页 共 13 页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13、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4、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15、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桑戴克 D.班杜拉

16、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

A、教育制度 B、教育规模 C、教育方法 D、学校课程内容

1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第 4 页 共 13 页

。 )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9、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21、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柏拉图的《理想国》 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 5 页 共 13 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3、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4、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 6 页 共 13 页

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3、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第 7 页 共 13 页

1、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2、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

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燥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适方法。

第 8 页 共 13 页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D相对性 2、答案:C 3、A

4、答案: :C 5、A 6、B 7、答案:D 8、A 9、C 10、C 11、D 12、D 13、B 14、D 15、B 16、答案:D 17、答案:A 18、B 19、答案:A 20、【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21、答案:C

第 10 页 共 13 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参考答案】×。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3、此说法是错误的。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4、【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焦虑是指通常是一种紧张状态。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会激发一定的学习动机;同样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也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焦虑水平。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会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动机水平,都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适当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益的,如果学习过程没有紧张感,或者过于焦虑,会对学习有不利的影响。所以,焦虑对学习即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2、【参考答案】(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3、(1)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

第 11 页 共 13 页

强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

第 12 页 共 13 页

不能松弛下来。材料中女同学整天忧心忡忡,心跳加速,思维不受控制,上课害怕老师提问,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的表现。 产生的原因:

(1)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 (2)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3)个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称做焦虑品质。 调适的方法: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