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建设小学
学生性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 学校成立性侵害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 员:各办公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事件的对策和措施;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各类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承担善后处理等职责;负责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教育局请示报告。
二、预防校园性侵害的措施
1、加强校园的普法力度、增强法律对学校的约束
为预防校园性侵害的发生,法律对学校及教师的约束力是必不可少的,受伤的是天真无邪的学生。学生受到侵害,个别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是罪魁祸首,但是什么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虽然已有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规范教育活动。因此目前需要出台一部微观的法律——《校园管理条例》,将学校管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全部纳入其中,切实保障学生在
1
学校学习生活的各项权益。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考察,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如果出现教师对学生实施性侵害,学校及学校领导也应附连带的法律责任或行政责任。
2、如何加强社会各有关部门对学校的监督管理
社会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学校的主管部门不仅要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更要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及学生的性教育进行关注,要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下属学校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辖区内学校的教师成为德材兼备,身心健康的优秀园丁。
3、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注重师德师风教育
当今学校管理中的几个误区:(1)重智育,轻全面发展;(2)重结果,轻过程;(3)重经济手段,轻思想政治工作;(4)重行政方法,轻依法治校;(5)重规模效益,轻内质提升;(6)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开发。总之是只注重表象的、外在的东西,不注重实质的和内存的东西。
师德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思现行的师德教育,要提高其实效性,必须把目光投向教师丰富的生活现实和精神世界。师德教育应对教师的生活进行规范指导,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4、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的辅导
要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思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教师必备的修养和精神,是二十一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实实在在的从教素质的通行证。一个教师只有
2
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有研究表明,猥亵儿童行为的实施者往往是心理病态的人,所以要控制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性侵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对有问题的教师进行重点的心理健康辅导,防止学生受到侵害特别是性侵害。
5、家庭、学校、社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越来越多的有关专家呼吁:“性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据有关介绍,性教育最佳时间是3岁到5岁,给娃娃讲性生理知识比给初中生讲要轻松得多。日本的性教育是从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的,幼儿园的课程里就有性启蒙教育。英国政府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教育。让孩子们知道男女性器官的区别,从而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性器官。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只会更加有利。所以家长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要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比如利用开设生理卫生课、宣传片、讲座,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增开普法课程,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性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就社会而言,保护儿童免受猥亵,性侵害特别是校园性侵害,存在很多漏洞有待填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比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比如搞好区域防范,加强小区安全;比如切断淫秽音像制品和色情书刊的传播途径,净化社会环境等等。但只有大家都意识到猥亵儿童犯罪和性侵害儿童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且都清楚自己该做哪些事情后,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位,我们才可能给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天空,让他们快乐地长大。
6、针对受害人及家庭的援助
3
如何给遭受创伤的孩子心灵抚慰?如何帮助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儿童性侵害问题”研究者尤迪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表明,这类儿童的心理康复水平取决于他们此后经历了什么,取决于家庭、社会、特别是父母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帮助这些孩子不能只依靠某些部门、某项专业,而是需要跨部门合作,针对整个家庭进行帮助。通过研究,从受害人及其家庭的角度,深入真实地了解孩子遭受性侵害被发现后,整个家庭的现实生活处境,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伤痛,也了解他们面对创伤的勇气、智慧、力量和希望。以期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遭受性侵害的孩子及家长提供服务,并能影响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综上所述,我们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多方位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法律、道德规范、社会意识,传统习惯等角度来深刻认识及分析此类事件。以期能彻底地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并将对青少年的影响限制到最小限度。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