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读书观
读书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阅读书籍,二是专指上学读书,或是系统学习。古往今来,中国作为诗书礼乐之邦,既有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科学家等著书立说,以“立言”而不朽,还有不少激励读书的格言警句、成语俗话等广为流传。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不仅具有追求真理、热爱读书的文化传统,而且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读书观念。所谓读书观念,就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关于读书的认知和看法,包括何谓书、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如何用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中国人读书观念及其演变的探讨,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一、何谓书
何谓书?许慎《说文》:“著于竹帛谓之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简而言之,书就是文字的载体。从考古资料来看,充当文字载体的物质材料很多,包括树叶、石片、龟甲、兽骨、兽皮、布帛、竹简、木板、陶器、青铜器和纸张等。由于载体不同,书的称谓也不同,包括缯书、帛书、竹简、木牍、抄本、刻本和拓本,以及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电子书。为了进行图书管理,西汉刘向、刘歆将其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大类,即“六略”。随后,曹魏郑默、西晋荀勖和东晋李充等将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从而形成了古代最完整的图书分类体系。
从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再到书籍的出现,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标志。《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足见文字与其载体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于是久而久之,古人便形成了“开卷有益”和“敬惜字纸”的传统,读书时往往要“澄神端虑,净几焚香”,以示庄重与虔诚。同时,还从“万
1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物有灵论”出发,把书奉为神灵来顶礼膜拜。明人《致虚阁杂俎》记载:“司书鬼曰长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啮,蠹虫不生。”在其他书中,亦记录有曹文姬、朱履方、颜如玉等书仙、书神的故事。鲁迅曾以戛剑生为笔名写下《祭书神文》,抒发对书神的尊崇态度和求知情怀。
现代人通常将书视为信息的载体与学习的工具,或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思想的宝库与智慧的结晶,但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书的“本体要义”就是“代圣贤立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刘向指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明代郑瑄认为:“读书医俗。”古人将读书与治病相提并论,比喻非常贴切。宋人尤袤指出:“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于谦《观书》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他们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书的本质特征,表现出对读书的热爱之情。虽然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焚书”、“禁书”事件,但“雪夜闭门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和“赌书消得泼茶香”等,依然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赏心乐事。
二、为何读
关于读书的目的,历来见仁见智。例如,读书只为做官,读书志在圣贤,读书为学知识、明道义,读书为改变命运,读书只是一种爱好。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人是为了修养而学,今人则是为夸耀和取悦于人,可见古今读书目的是有区别的。概而言之,中国人的读书目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其一,功名利禄。以读书作为追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的敲门砖,这是古人勤学苦读的根本动力和出发点。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也。”他的“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几乎被所有读书人都奉为圭臬。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2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都是鼓吹读书做官的经典名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其二,安邦济世。儒家经典《大学》倡导“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强调读书是安邦济世、建功立业的基础。陆游《读书》诗云:“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顾炎武认为:“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即是说明读书目的在于安邦济世,为国为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顾宪成题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对联,强调“读书不忘救国”,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三,修身养性。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就是说,读书是做人的根本。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陶冶情操,使人明理睿智,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朱柏庐亦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是将读书与修身联系起来,强调读书的非功利性。苏轼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强调读书可以“变其气质”,都是这个道理。
其四,休闲娱乐。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诗文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正宗,戏曲、小说等则被视为闲书。然而,这些所谓闲书却有广阔的市场,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明弘治刊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底页印有广告文曰:“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这段话通过说明读书的娱乐功效来刺激读者的购书欲,堪称古代书业广告的典范。
三、读什么
通常而言,读什么书主要与专业目标、教学要求和兴趣爱好有关,是个人依据特定目
3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标、社会环境乃至心境所作的选择。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终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供学生学习之用。他教导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強调通过“诗教”来加强个人修养,提升文化素质。
自隋唐创立科举以来,尽管各朝代的考试科目与形式不尽相同,但考试内容基本源自“四书五经”。这就像当今的高考指挥棒一样,对广大考生与民众的阅读选择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南宋时期,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号称“四书”。他主张在学完“四书”后再学“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元、明、清三朝,均以《四书集注》作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于是“四书五经”便成了科举考生与社会公众的必读书。若要参加武举,则需要学习《孙子》、《吴子》、《六韬》等“武经七书”。
4 / 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