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语文教学的探究学习

2020-03-24 来源:年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语文教学的探究学习

作者:董柏树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年第03期

摘要:探究学习是当前语文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提倡探究学习是未来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课程知识性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需要。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与老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良好学习氛围密不可分。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学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7-0054-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学习日益受到关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将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以提倡。在“教学建议”部分规定,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思想可谓由来已久。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我国,可追溯到孔子在教学上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20世纪以来,美国哲学家杜威,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为探究学习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美国教育家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有许多相近之处,两者几乎同时产生。而晚近倡导的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主旋律的教育主题,也将探究学习置于突出地位。本文就探究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提倡、怎么培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一、探究学习的含义

要认知探究学习,首先应把握“探究”的含义。对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或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辞海》(1989年版)将探究解释为“深入探讨,反复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牛津英语词典》认为“探究(inquiry)是指求索知识、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探究的英文词汇inquiry源自拉丁词in或者inward以及quirer叫uestion的动词形式。由此探究不仅仅是提出问题,并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索。探究有着探索事物内部本质的特征,探索得越深入,就越能发现原先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探究学习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学习中主动探求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所谓语文探究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语文课文或探究各种语文现象,应用有关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培养能力的活动。 二、为何要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目前世界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倾听时代的呼唤,肩负时代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探究学习,是基于当今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课程知识性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需要。

1.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当今社会风云变幻,日新月异,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使得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在认知方面,要善于捕捉、组织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要有善于认识自我的能力、反思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在精神方面,要有自信,要有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目标。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深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论的影响,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知识点为主要方式,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形成了“注重双基落实,强化程式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当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弊端也不可忽视。它忽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和探索;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以“素质教育”、“学会学习”的改革呼声不断高涨。语文教学也急需引进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学习以其自身的优势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2.语文课程知识性的需要。提倡探究学习,并不是在语文教学中撇开对知识的传递。杜威在批评“传统教育”时说过:传统教育“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在讨论语文教学的“少、慢、差”时,应该首先从既有的语文知识观上找些原因。新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并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缺乏认识主体的认识兴趣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相关的条件,就不会有任何认识活动。而探究学习则是新知识观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必然选择。首先,要获得具有文化性的知识,知识掌握的主体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实践。而探究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社会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必然富有文化性。其次,知识的建构性也需要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探究,探究学习就是这么一种充满探究意味的学习方式。

3.语文课程实践性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众多属性(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基础性等)之一。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而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一方面在内容上,不断开发、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现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践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而探究学习则正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很好的实践形式之一。 三、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措施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探究学习正是这一经典的体现。它使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了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刚开始进行独立探究时,由于经验和专业知识缺乏,会遇到诸多问题,可能会觉得无从着手,缺乏思路和方法。因此,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有力的指导。首先,方法上指导。不仅要给予探究方法的指导,而且还包括思维方法的指导。在探究方法上,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且要对学生对资料的加工进行指导。在思维方法上,应重视转变学生固有的惯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知识上指导。包括专业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学科知识的渗透,也包括科研基础知识的指导。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最后,心理上指导。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他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关系。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也需要给学生心理上以指导。包括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学生的主动参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都是学习的主角,必须能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学生要具有怀疑精神、勤于思考、敢于挑战,要善于发现问题,审视和验证问题。不迷信传统、权威,敢于向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挑战。带着批判的精神,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思考,在自己的探究中分辨真伪。勤于思考是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学习的前提,“为学之道,必本于思”、“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敢于挑战是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动力,有助于增强信心。学生自身应该识到,任何学者、权威、老师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3.良好的学习氛围。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的典故充分说明我国古人对学习环境的重视。而学生的学习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应包括三个方面:

(1)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师生之间没有尊卑之分,让学生在关爱中领悟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期待,从而受到精神鼓舞,以获得创新的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交流型的生生关系。同学之间应平等交流、互相启迪,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相激励、共同促进。

(3)宽松、民主的氛围。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生生关系,都应发扬民主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树立起平等意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允许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批判的态度。同学之间,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我,合作探究,在交流对话中碰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的方向。

总之,语文探究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符合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日就可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瞿保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布鲁纳.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M].宋文理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