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2023-12-15 来源:年旅网
2019年11月 第37卷第6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Nov. 2019 V〇1.37 No. 6

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孙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隐喻决非不朽诗人的独创和专利,而是人类思维的共享特征,普遍涤荡于全世界各种语言

之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装饰品,还是可用于人类认知世界的强大武器。本文在扼要介绍当代隐喻学 萌芽起步阶段的“概念隐喻学说”及其升级、优化的概念整合理论新进路的基础上,简明勾勒出体验哲学 和文化意蕴的跨语言考究两翼维度,进而搭建起当代隐喻学的学科框架。当代隐喻学的跃世而生标志着 曾作为一种貌不惊人的辞格之隐喻已彻底摆脱了传统修辞学的窠臼,在真正意义上从屈居于附属地位的 辞格跨越式地升格为独立的认知科学门类。国内学者应试图找出专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独特的当代隐喻 学视角和见解,中西合璧,将西方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加大汉外对比的力度,在理论建构和实 践验证两方面留下国人深深的足迹。

[关键词]当代隐喻学;理论架构;汉外对比;共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1710(2019)06 - 0126 - 09

一、引言

隐喻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和普遍性,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蓄意或无意识地运用着隐喻。因其普遍性, 一切文学作品、政治、科技、宗教等等话语中都始终伴随着隐喻的身影。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概念方式和 认知工具,隐喻是观察世界的新途径,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是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从而结识、了悟未知的桥 梁和媒介。

“隐喻”的英文语汇“ metaphor ”,其词源母语是希腊语“ metaphora ”。该词由两个义素构成,首义素 “meta”意为“across”,尾义素是“ pherein”,意为“carry”,因此“ metaphor” 本质上即是“carrying across”,含 “由此及彼”之意。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脱胎于古典修辞学的母体。学界公认的,对隐喻进行比较系统深 人考量的开山鼻祖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 和《修辞学》中,亚氏多次提及隐喻的工作定义、构成方式和修辞功用,为其后两千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该语 言现象的阐释奠定了总体基调。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修饰手段, 两者隶属一种比照关系,因此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未知的东西转换成人们的已知知识来表达与传播,间 接地通过一事项来理解或把握另一事项。

对隐喻的研讨并非西方学者的专属领地。隐喻研究的历史在我国同样源远流长,隐喻(亦称暗喻)一 直是汉语应用范围最广的辞格之一;但令人扼腕的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无法找到像古先哲亚氏那样精 确的隐喻定义。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还先入为主地认为隐喻是比喻(或譬喻)的一个辖项,亦 即一个没有比喻标记语的明喻,很少把隐喻专门辟出讨论,都是置于“比喻”这个总纲下与明喻等予以平 行关照。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界对于认知隐喻理论进行了大规模引进和介绍,并朝着现代科学的

[收稿日期]2019-08 -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YY001)[作者简介]孙毅(1978 -),男,江苏南京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

文化学院教授,云山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当代隐喻学与翻译学研究。

126

孙毅: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方向快速蜕变和大踏步发展,最终迈人了当代隐喻学的崭新时代。这些文献介绍了西方主流的隐喻理论 及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引领人们了解西方隐喻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最新动向,为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隐喻 研究的进一步本地化发展奠定了初步但坚实的理论基石。讨论范围之广、之深以至于使其彻底颠覆了人 们将隐喻仅视为一种辞格的传统旧观,人们逐步将其与思维方式、认知活动等联系起来。

我们预期在深入探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当代隐喻学的学科框架,指出方兴未艾的当代 隐喻学是横跨语言学、认知科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兴“显学”,在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方面成效显著。当代隐喻学一大突出的学术贡献即在于通过汉英对比,进行横亘东西方语言的隐喻对比 研究,以确凿地印证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或修辞手段,它对于人类的认知更具有须臾难离、难舍 难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跨语言隐喻机制的同与异可借助体验哲学和文化意蕴的双维度予以较为 完整而全面的诠释。

二、当代隐喻学的理论基础

自当代隐喻学的奠基人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 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隐喻旋风”。有关隐喻学,尤其是当代隐喻学方面 的文章和论著炙手可热、汗牛充栋。但是在承认国内当代隐喻学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 地认识到,我国学者的创新思维仍然相对滞后,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仍然不多,也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 的普遍认可,更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隐喻学理论。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基础理论知识 不够扎实,地基没有打牢,这样的摩天大楼必然有随时倾覆的可能。迄今为止,中国学人自己提出的语言 学理论还未形成气候,发展缓慢并存在陷人停滞的危险,并未占据国际影响力高地,遑论中国学派、中国 气派。为何陷入如此的尴尬境地?其原因何在?潘文国坦言,几十年来,我国语言学理论独创性不足,始 终在洋框框里亦步亦趋、自娱自乐,好不容易摆脱了一个理论,又不由自主地滑进了另一个框架,归根结 底,无非就是缺乏具有自己学术品牌的语言理论®。没有牢固树立自己的本体语言观意识,研究的注意力 放在对国外理论的本土化以及对汉语语言研究的适用性上,缺乏一个具有标签性意义的理论内核与基 石,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无法抵制外来理论的吸引和诱惑,更别提批判和创新了。“洋为中用” “西学东渐” 的目标很难落到实处,最终只是广泛地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西方语言学理论。潘文国还坦言,全世界都 对作为语言研究最高级阶段的语言哲学趋之若鹫,唯独中国学者对语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置之不 理,忽视了其重要而普遍的存在和价值,着实令人扼腕叹息®。不难想见,由此学术做派而生的或是低水 平的重复性劳动,或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泛泛空谈。在引介和规整已有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创构新学 迫在眉睫。

(一)概念隐喻学说

莱考夫(George Lakoff)与约翰逊(Mark Johnson)于1980年首次联袂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concep­

tual metaphor theory , CMT) 框架 ,引发了全世界范围 内学界争先恐后对隐喻认知 机制的 大讨论 ,进而催生

了大量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该理论认为隐喻超越语言的表层结构,筑构着语言的深层逻辑内核,反映 了人类的思维与心智,其本质是以一熟悉事物认知另一陌生事物。隐喻不仅是表达语言的渠道,更是一 种认知样态

、一

种思维范式,在这一过程中

,一

种事物借助其他事物得到了表述。两位学者提出:“隐喻之

于人类日常生活具有普遍性。人类的认知、思维乃至行动归根结底与隐喻难舍难分。”®CMT这一与传统 观点针锋相对、完全相悖的崭新理论一经问世,便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发了学术界的“山崩海啸”,引 发了一轮又一轮的隐喻狂潮(metaphormania)。概念隐喻理论者将人类的认知活动作为拓展起点和探究 焦距,正式宣告隐喻研究已从传统狭窄的辞格范畴大幅度跨入、跃升到了一个与先前截然不同的认知领

①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 -22页。

② 潘文国:《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转向》,《外语学刊》2008年第2期,第21页。③ 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 3.

127

2019 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域,大大加速了人们全面了解语言、思维与现实世界相互关系的进程。

概念隐喻被界定为人类核心认知机制,其内部结构包括源域(source domain)、钯域(target domain)及 两者间的映射(mapping)、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源域指 隐喻表达起始、发端的概念域,耙域指隐喻表达式应用的目的、终点概念域。经过从源域到靶域的系统映 射,原本隶属于起始端的概念、特点、知识结构被映射至目的端,使后者与前者建立起相似关系,从而创造 出一种全新概念,即隐喻意义。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甚熟悉、较难理解的靶 域之系统映射,在源域和粑域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correspondences)或“映射(map­

pings)”。 “对应”和“映射”两个术语可以辅助锁定源域与靶域在概念层次上的各个方面、特征或角色并

在两者间搭建起桥梁。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使人信服,在解析、挖掘隐喻意义和规约(en­

trenched) 概念方面具有高效性和简洁性的优势和特点。

然而,CMT大多假设来自源域的特征和关系会自动得到映射,而没有尝试预测得以投射的究竟为何。 唯一提及的限制性条件便是所谓的“恒定原则\"(the invariance principle),认为在意象图式得以投射时,对 应关系不得遭到违反®。这样一来,隐喻映射就无法完全等同于,也不能充分描述为一系列特征对应,而 被理解为在最大兼容性可能的允许范围之下的语域抽象架构问题。这就使得该理论宣称的隐喻无所不 在、无所不能的假设大打折扣。

(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 丨 ending Theory, CBT)

承上,CMT旨在破解“隐喻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这一根本性命题,是人类认知视阈的一次历 史性飞跃。自创立伊始,CMT就在认知科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哲学、音乐甚至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 而深人的应用,影响力日趋深远和广大。CMT中将隐喻界定为认知现象的主要理论术语如“源域”“靶 域”“恒定原则”“映射”等已成为认知科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理论等学科必用语。但与此同时,CMT认 为源域与靶域之间存在特定的相似性,暗含某种相对稳固的映射关系,隐喻意义的发生具有由源域到粑 域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见图1 ),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域,因此CMT在阐释新显意义时也不可避 免地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的掣肘:理论阐释力不足、程序任意性大、缺乏实证语料数据。

CBT在取得CMT理论精华的同时,弥补了这一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修补、完善了其缺陷,能更好

地解释隐喻在线加工的心理空间机制,试图向人们解释隐喻精细、确切的加工全过程,包括如何通过一个 复杂、动态的模型所做出的衍推。概念整合网络的构建中必须不断细化其运作程序,大致的运作路径为 先构建心理空间,完成跨空间匹配,随后向整合空间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映射,归纳出一个由心理空间 所有的共享结构,并通过投射对于原始心理空间产生反作用力,回溯源头,从而将原始概念重组整合而构 建起新显意义。

图1概念隐喻理论中的隐喻映射过程

CBT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标志着基于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逐渐发展起来的当代

隐喻学理论进人新阶段,其开创者和引领者是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Fauconnier于1997年在 其著作《思维和语言的映射》中首创概念整合理论;其后与Turner合作的《概念整合的原则》一书将该理 论进一步提升和深化。两位学者还指出,概念整合是人类的根本认知方式,是人类的生存之道,自获得概

① LakofT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pp. 202 -251.

128

孙毅: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念整合能力之后人类便脱离了原始进化,人类心智得到了极大解放®。

概念整合的构建离不开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概念整合构建的基 础是心理空间及连接心理空间的连续性网络,基本包括两个输人空间、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 及一个整合空间(Blend)(见图2)。心理空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出于局部理解和行为的目的、随着我们思 考和谈论而构建的小型概念包®。这些概念包互相连接并随着思维和话语的进行而展开。心理空间总体 上可以对思维和语言中的动态性映射予以模型化®。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串联杂糅,网罗织 就了一张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CBT主张概念整合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 动的根本心理认知机制。Fauconnier和Turner认为,人类通过概念整合来认知外部世界,除此之外,别无 他法®。CBT能解释我们为何进化出心智和语言,我们为何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解释想象力为何出现。 其运作法则包括:认知主体选择性地提取两个输入空间中的部分概念或者结构,进行跨空间映射,类属空 间包括两个输人空间的共同结构或图式,整合空间包括一个层创结构,提取的概念或结构在整合空间发 生“化学反应”,从而创造出未有的新概念或事物,整个过程是动态杂糅过程。从认知角度来讲,概念整合 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一系列认知活动重组、架构起来,匹配两个输入空间的映射部分,并将它们的部 分要素投射到最终的整合空间,最终生成新的、非两个输人空间简单叠加、贴合的概念范畴。换言之,杂 揉的整合空间之所以能够最终塑成,要归功于源自输入空间的选择性投射过程对相互之间相同的认可与 不同的兼容。

Generic Space

图2 CBT中四个空间的映射模型⑤

概念整合的阐释优势在于四个空间的模型操作令我们能够轻松、自然地将两个心理空间契合,合情 合理地创生、缔造出第三个空间,即层创结构。这一空间与前两个空间联系貌似松散、无关,但具有自身 特色,相比CMT, CBT对种种人类认知现象都具有极强的说服力。CBT聚焦于新鲜的概念化过程,观测并 读解非规约性跨语域关系的层创性新鲜个案。在整个心理空间网络之中,输人空间彼此发生部分映射, 组合与搭配的可能性和概率呈几何数字型倍增。输入空间共同的部分和跨域映射的核心要素由类属空 间决定,经由一系列的手段如排列、配置、拓展等获得输入空间的部分内容,进而衍生出另一个结构——

层创结构。层创结构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在认知主体不断丰富百科知识、改变既有规约认知以及在认 知主体特有的文化维度下,层创结构形成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整合事物。层创结构中新生出原本输入 空间并不具备的概念或关系,发挥动态认知效果,且独立自主地参与运演。

简言之,CMT框架的静态分析模式在阐释人类动态的语言使用中显得力不从心。而CBT的核心在于 概念整合是一种“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变化,整个运作机制是动态的、交互的。CBT能更加合理地解释新 生意义的产生过程,弥补了 CMT的理论缺陷,充分解释语言中的新异表达形式,完成以已有概念结构动态

①②③④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pp.

389 -3%.

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p. 102.Fauconnier G, Turner M,MThe Way We Think :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p. 40.Fauconnier G,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p. 390.Fauconnier G,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Cognitive Science,No. 2,1998,p. 143.

129

2019 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地创生出新的隐喻意义,为分析复杂而新鲜的新异隐喻表达开辟了一条更加深刻隽永、踏实可行、切实可 信的道路。

三、当代隐喻学跨语言求索的双象限支撑

隐喻不是语言学界的专属领域,哲学界对隐喻的关注有过之而无不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转 向(Lmguistic Turn )使西方哲学实现了从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转变,哲学在脱离濒危生存边缘的同时,其 研究对象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语言自身逐渐步人了哲学研究舞台的中央。与此同时,语言哲学所产出的 成果直接为语言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西方语言哲学成为语言研究的营养钵®。从英美分析哲学到日 常语言学派,从维特根斯坦再到欧洲大陆派哲学,隐喻都是哲学家们绝不肯放过的热门话题。塞尔、戴维 森等提出的隐喻观,其地位与分量不可低估。在大量吸收了语言哲学营养之后,语言学研究也出现了明 显的哲学转向倾向,语言学与哲学的密切关联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谈哲学的语言学和不谈语 言的哲学都是无法理解,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哲学维度必然成为当代隐喻学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成 为支撑这门学科的一个象限。

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许多隐喻现象进行了考察,尤其是近年来运用概念方法对隐喻现象进行研究 的活动蔚然成风,但围绕当代隐喻学进行的汉英对比研究仍比较松散零碎,深人系统的研究凤毛麟角。 英语世界的隐喻研究业已积累起雄厚的基础,既扎实又透彻。莱考夫及其学术团队已就英语隐喻的诸多 范式及其具体表征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剖析,具有深刻而有益的参考价值。理应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 系统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以求证抽象思维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都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

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关系和状态,对异同的辨别构成了人类认知范畴化的基础。 厘清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人们认识事物、把握真理的前提。许余龙说:“比较是世界人类研究并进 而认识事物最基本,也是最可靠、最切实的探索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系统与不同,趋近与差异,优劣与 高下,语言学研究同样如此。”②由此可见,汉外比较法是研究语言的不二法门。知己知彼才能为我所用, 对比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对汉语建立起深刻认识,因为“语言研究的坎坷历程反复告诫学界,跨语言对比是 推动和促进本族语研究自身向前不断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理论来源”®。与人类认识万事万物的所有其他 规律相似,跨语言隐喻比较所彰显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皆是合理、科学和可信的。共性揭示了事物 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集,而个性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集中反映。世间万物都是这两个矛盾对立面既分又 合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一)体验哲学象限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1999 年再度发力出版的 P/^cwop/iy /n 77ie 7b

(《体验哲学——

Mind Ami /is C/iaZ-

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体验哲

学”的理念框架,即非客观主义,亦称“新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该理论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的 经验论或唯理论针锋相对,抛弃了客观主义中的错误认识,强调人的身体经验和主观能动性,倡导主客体 间的互动④。

经验主义诞生自古希腊,属于一种认识论,其根本思想是: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源自外部的、感官的印 象及大脑对这些印象所展开的抽象和概括,亦即人类知识发端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悟为前提。经验主 义和理性主义认识论均认为,人类可经由或直接的经验性感官或间接的推理来获取关于世界的绝对的、 无条件的真理。我们的经验总是由构成“肉体间”(interporporeal)共同经验的大量复现性的互动范式所构 架起来的。这种肉体范式是我们顺应进化发展状态在共有世界中的身体基础。我们身体的特征、我们的

②③④

钱冠连:《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体》,《外语学刊》2009年第4期,第8页。 许余龙:《对比语S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Lakoff G,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130

孙毅: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神经组成以及周边环境,不仅开创了我们思维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如何思考提供了路径®。体验 哲学作为一股全新的非客观主义哲学思潮,对客观主义的基本观点,如概念的符号性和语4的精确性,以 及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作了毫不留情的严厉批判。该观点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球学术界 的轰动和热烈反响,特別是对哲学界的影响尤为显著。以此为契机,人们开始深刻反思“人类心智与须臾 难离的身体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一亘古不变的哲学经典课题。

不同于客观主义哲学思潮,体验哲学认为人类知识源自体验,强调身体经验和主客互动对认知加工 和语言表达的基础性价值,人类的范畴化、概念化、推理能力和心智发展均以身体经验为物质基础,其雏 形主要仰仗于人类自身对身体部位的感知。约翰逊在提出体验哲学的“涉身性假设\"(embodiment hypoth­

esis) 时指出 :“人类涉身性的核心价值直接影响事物对于我们表义的方面和方式 ,制约这些意义如何发展

和发出,掌控我们如何能够连接和推理经验并采取行动。”®当代隐喻学旗帜鲜明地凸显身体在心智、思 想、意义和推理中的重要地位。“涉身性”究其实质便是基于我们共有的身体的事实之上。莱考夫将“概

念涉身性”(conceptual embodiment)界定为:“该特定范畴属性是人类生物能力及其在物理和社会环境中

功能性经验的结果。” ®瓦瑞拉、汤普森和罗斯科提出,涉身性就是佛教当中的“身心合一”,该概念将身体 和心智联合起来®。莱考夫和约翰逊说:“心智不仅是涉身的,其涉身性还表现在我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 程度上利用我们身体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之间的相同之处。其结果就是人类个体的概念系统具有跨语 言和跨文化的统一性或普遍性。”@提伦指出:“人类心智与人类身体深沉而至关重要地联系在一起。人类 的知觉、学习、思维和情感都是由我们与基于肉体与周围世界交互所提供结构和信息的。从这一角度,认 知取决于身体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感知经验和运动能力,而这些经验和能力构成了记忆、情绪、语言等生命 各种形式的综合体。”®布鲁纳则认为:“对于心理学者而言很难接受文化中存在着什么。我们宁愿相信人 类现实存在于人类皮肤有限疆域之内!”®体验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长期居于学界主导、控制传统心 智哲学并深刻影响第一代经典认知科学的笛卡尔“身心二分”的判断。

第二代认知科学有其自身的度量工具,即操控心智发展的身体基础和身体在社会认知中的主要功 能。这表明人类触及、参与、认识世界并最终对世界产生反作用的零界点是人类身体,它是心智成熟的起 点。学界逐渐发现,把人类的认知行为简单地视为反思意识符号的思维是不全面的,人的认知活动起始 于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和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体验。第二代认知科学以改变二元论的身体观念为基础,旨在 钻研人类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知觉、感觉、记忆、学习等是如何从身体出发又回归到身体的。人类的范畴、 概念、推断以及语言的源头是人们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这是体验哲学的内核。它们 具有切实的体验性。莱考夫和约翰逊多次强调:“本质上来说,人类的心智、思维及其所用语言的意义都 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这三者实质上都是归属认知范畴,因而产生了认知以具身经验为基石的结论。换 言之认知具有体验性”。包含概念体系在内的人的认知将身体作为前提和基础。基于此论断,两位学 者进一步推出抽象原理也以身体为基础:神经模式可能制约着身体活动的概念及其推衍体系。

理性具有体验性,与以往的怯身性相对,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范畴,在人类大脑、身体和亲身经验之上。 人类需借助身体推理,其体验的细微之处决定了理性的结构。人类的神经认知机制把控着人类的感知和 活动,也推动着其概念体系和理性模式的形成,因而理解自身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上升为理性的基础。总 之,理性是由人类身体特征、复杂的大脑神经组织和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积聚而成的,它绝不可

②Johnson M,“ Embodied Mind,Meaning and Reason: How Our Bodies Give Rise to Understandin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③④⑤2017,pp.99 - 100.

⑥⑦⑧

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 xiv. I^koff G,** Women,Fire,and Dangemus Things:^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 12. Varela F,Thompson E,Rosch E,u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t,,Cambridge:The MIT Press, 1991 ,p. 27. LakofT G,Johnson M,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Basic Books, 1999,p.6. Thelen E,*4 Grounded in the world :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the embodied mindM , Infancy, No. 1 ,2000,p. 4.

Bruner J,“ An overview”,J Bmner’R 01ver,P Greenfield eds. /‘Studies in Cognitive Growth”,New York: Wiley ,1966,p. 321.Lakoff G, Johnson M,4*W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quires embodied realism\" ,Cognitive Linguistics, No. 3 ,2002 ,p. 245 ,p. 249.

131

2019 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6期

能脱离于宇宙和人类体验®。

认知科学30年来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体验哲学的产生,其发展的历史进路反过来又受到体验哲学的 制约。体验哲学在一些领域如人工智能、神经心理中的普及促使其摆脱了符号表征认知观的外壳,并重 新审视神经物质基础之下的心智过程和生物进化过程,使其跻身认知科学范式。科技的进步使得心智在 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更上了一层楼,实现了由原来的假设、推理到直接借助科学仪器观测大脑的内部 活动的真实状态来求证,这使得认知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变得确凿可信。诚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 言:“当且仅当概念是从人类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凝练而成时,才能为人所用。因为概念来源于体 验,尤其是人类感知和肌肉运动体验。” ®海恩(Heine)也说:“运用人类身体作为结构性平台来理解和描述 其他物体的能力可以被假设成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预期这会反映在所有语言之中。”®人同此心,心同 此理,人的体验认知不但古今相仿,更是中外相通。中西方民族均拥有相同的感知器官,对事物有着相同 或相似的体验。这种人类体验上的共通性不仅奠定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基础,也同样树立了我们理解 不同语言中隐喻的一块标志性界碑。隐喻以身体经验为基础,而包括生理机能、感知器官且生活在同一 宇宙中的人体则为隐喻认知的普遍性提供了基础。基于此,便可推出人类创造的隐喻必然有很多是相似 的,在同一物质世界中会概括出类似的概念结构,进而隐喻具有显著的跨语言共性。

(二)当代隐喻学的文化意蕴象限

科沃斯克指出,文化涉身性(cultural embodiment)的重要性在于,社会构式被赋予身体基础,而身体理 据又被添加了社会一文化物质®。文化涉身性并不把我们与环境条件的身体性交互一股脑地降解为生理 性®。在该涉身性当中,作为生理和文化维度的身体相互作用,甚至融为一体。阿伦提出,尽管我们共同 享有的身体感觉是我们体验社会的起点和大本营,但我们对世界的真实感知却会因个体文化的差异而千 差万别、千姿百态®。文化的产生、消亡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蕴含着深深的文化特征。隐喻既是语言和 思维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传承者。隐喻是在语言社会团体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淀的,是文化在语言中 的集中表达。隐喻是民族文化大家庭的一份子,体现着文化的百态。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与文化密 不可分。鉴于疆域分野与生活环境、历史沿革与习俗传统、宗教神话与故事传说等方面千差万别的文化 蕴含的趋异性,作为文化符号化身的隐喻自创世伊始便存在和显露出许多不同和分歧之处®。其与生俱 来便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镶嵌着强烈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是文化变迁最敏锐 的因素。隐喻是对某一独特文化的沉积,其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反映着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文化背景。所 有社会团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隐喻认知结构。绝大多数文化以隐喻的形式长期存在于人类的大 脑中。隐喻又影响着生活在某一特定文化领域中的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方汉文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 一种纷杂的体系,其为人类所独有,分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精神意识形态三个方面®。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是人类行为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文化是包含多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由人类历史文 化遗产、不断演变的文化体系等多个层次构成。文化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团体集体智慧和经 验的结晶,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隐喻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浓郁的文化色彩和深刻 的文化观念,因而,不能独立于文化而存在。隐喻的使用时刻深受文化背景的制约,说本族语言的人通过 长期的语言文化熏陶习得本族文化的精髓。隐喻以普遍语言现象的身份映射着说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 隐喻的使用者和接收者共处于同一语言团体和文化背景之中,因而能够理解彼此的话语含义。特定文化

②③④⑤⑥⑦⑧

Lakoff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p. 4.LakofT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p.497.Heine B,“ Cognitive Sources,Forces,and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 143.Kovecses Z,The scope of metaphor, A. Barcelona ed.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M , Berlin : Mouton de Gruyter,2000,p. 14.Fesmire S,MAerating the mind:The metaphor of mental functioning as bodily functioningM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No. 1 ,1994,p. 32. Allan K/*The anthropocentricity of the English word(s) backM ,Cognitive Linguistics,No. 6,1995 ,p. 13.孙毅,李玲:《中英婚姻隐喻对比坐标中的同异嬗替缕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丨8年第6期,第159页。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丨0页。

132

孙毅: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中的隐喻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地继承发展,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原始隐喻的分支。每个隐 喻有其独到的内在含义,不同隐喻共存于同一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化借助隐喻载体 而薪火相传、世世延续,随时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幻。与此同时,隐喻在特定的文化范畴中 落地生根,文化的继承发展对隐喻的生产有直接影响。总之,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手段和方 式,是人类体验现实世界的结果,俯拾皆是地存在于语言中。隐喻与文化密不可分,隐喻之于文化犹如空 气之于人,水之于鱼。隐喻因文化而生动,文化又因隐喻而丰富。

任何语言使用者都是该语言所存世、立世的社会团体之一员,每个语言社团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和表达特色。这些文化模型又体现在其共有的语言社团中①。肖尔指出,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s)具有作为社会性产品和认知性表征两种不同的生命®。例如机制性模型(instituted models)总会拥

有作为外部社会之部分和意图性行为产品的双重生命。帕尔默开创性地提出,文化语言学同时吸引由

Boas开创的人类学、人类语义学和言语民族志的目光,其采取的视角基本上是认知的®。语言意义藏身于

世界观之中。语言意义的百科性在于其涉及认知模型的组织链与级阶的概念网络的扩散激活。文化通 过语言传承,语言反映文化概念。而隐喻则是语言和文化之间联系最紧密的部分®。Wu以为:“文化是构 成语言社团历史的隐喻脉络,文化本来就是一则隐喻,隐喻藏匿于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观念中,其是化解 ‘文化冲突’、使世界各族人们携手向前的唯一方式。”⑤隐喻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着文化的内 容、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其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现象大多以隐喻的形式呈现于世。撇开隐 喻空谈文化,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莱考夫认为:“隐喻因文化的不同在普遍性的投射上有差异;有普 遍存在的,也有为特定文化所独有的。” ©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地理疆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俗心理、审美情趣和历史沿革等方面均相去 甚远,分别反映各自本土的文化现实及状态,也因此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惯性及语言表达方 式。每个民族将自己对文化现实的认识和理解投射到语言上,使隐喻系统彰显出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的 民族特点和趋向,这就促生出隐喻的个性。

在详尽回顾概念隐喻观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内涵、介绍跨语言隐喻研究的体验——

文化两个基本

象限的基础上(见图3 ),笔者将“当代隐喻学”权宜性地界定为:一门以蓬勃兴起的体验哲学为哲学依据、 充分考虑诸多民族文化意蕴因素、主要以概念隐喻观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工具、试图为我们赖以生存 的各个隐喻范畴制定统一而具有强大阐释力和说服力方案的新兴语言认知科学。

图3当代隐喻学理论样式构架

四、结语

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和80年代末“隐喻革命”的风起云涌,学界不断

①②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页。③④Shore B,14 Culture in Mind : Cognition,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Mean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p. 51.⑤⑥

Palmer G,\"Towards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M ,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p. 36.王骞:《概念隐喻视角下的&律英语翻译教学》,《上海翻译》2018 $第6期,第60页。Wu Kuang-Ming, **0n Metaphoring:A Cultural HermeneuticM ,Leider/Boston/koln: Brill,2001 ,p. 2.LakofT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Ortony ed. ,44 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 )M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203.

133

2019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6期

从真正意义上去“解释”语言,寻觅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之间的确凿联系。与传统的语言观相左,当代隐 喻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认知能力以外的形式系统,而是脱胎于人类的认知活动与客观世界的相 互作用中。诚然,方兴未艾的当代隐喻学探讨只是人们有意识地探索规约思维与行动的隐喻机制之“万 里长征的第一步”。本研究在有机契合概念隐喻观和概念整合理论、体验哲学和文化诸元素的基础上,权 宜性地界定了当代隐喻学,尝试性地厘清了学科疆域。这只是初步的学界划分,当代隐喻学与认知语言 学、认知心理学、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等边缘认知科学的边界远非泾渭分明、一清二楚,混淆揉杂之处在 所难免。当代隐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认知科学尚不具备固定稳健的理论框架,尚未被广大学界同仁所认 同,前途漫漫。相关科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必将有益于当代隐喻学的健康快速成长,促发其成为一门 更加为学人广泛认可的认知“显学”。

学界尚未就当代隐喻学所涵盖的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深人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也未分门别类地剖解各 个隐喻项目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人类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和相似的涉身经验,因此人类在构建隐喻时会 根据认知模式里存在的对应性激活近似的联想,从而不谋而合地产生相仿甚至完全一致的隐喻表征。同 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不同语言社团的隐喻从根本上便基因各异、千差万别。由于文 化背景差异性的烙印,不同民族的人在建立心理连结时,势必会派生出部分相异甚至截然相反的隐喻貌像。

[责任编辑:严孟春]

Constructing Theoretical Paradigms of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SUN Yi

(Center for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 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 : Metaphor is by no means the exclusive creation or patent of immortal poets, but the commonplace fea­ture of all human thinking, perpetuating in all languages across the world. It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for figuration, but an overwhelming weapon for humans to cognize the universe.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s the germination stage and its updated and optimized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establishes embodied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entailments as its two supportive paradigms in cross-language studies,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is scaffol­ded.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 s abrupt appearance symbolizes that the previously unattractive metaphor to­tally abandons the skeleton frame of traditional rhetoric, in genuine sense ameliorating to b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of cognitive science from a subordinate figure of speech. It is suggested that domestic scholars locate the unique Chinese perspective and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integrating advanced Western theories and Chinese practices, enhancing the intensity of Chinese-foreign comparison, and leaving in-depth footprints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metaphorology; theoretical architecture; Chinese-foreign comparison; commonalities; discrepancies

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