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杜甫学案

2020-09-08 来源:年旅网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阅读时需提醒同学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历史时间的讨论上,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 ”。杜甫忧国忧民,人称为“ ”。有《 》传世;作品有“三吏”和“三别”。“三吏”为《 》《 》和《 》,“三别”为《 》《 》和《 》。 学过《 》、《 》、《 》、《 》、《 》、《 》、《 》等。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 。杜诗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杜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自主学习

1、采撷( )狷介( )园畦( )剖析( )歔欷( )氤氲( )回纥( )饿殍( )鞭挞( )疟疾( ) 炙手可热: 信手拈来: 穷兵黩武: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府邸(dǐ) 整饬(shāng) 放诞(dàn) 沉溺(nì) B.剥削(xuē) 支绌(chù) 纨绔(kù) 吐蕃(bō) C.诙谐(xié) 对峙(zhì) 媲美(pì) 伶俜(pìn) D. 作祟(suì) 要塞(sài) 单薄(bó) 堆砌(qi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A.沟壑 麻痹 矫奢 谄媚 B.推崇 氤氲 庸懦 凋蔽 C. 猖獗 诵扬 参谒 步履 D.哀婉 疏浚 喧噪 斑斓 三、合作·交流 阅读文本 1、学习指导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2、快速浏览全篇,重点阅读第一部分“长安十年”内容,填写下表1: 表1:长安十年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这时的政治初到长安时,漫游时正显露出日代的豪放情绪还没趋腐化的征有消逝。但随着与现象。长安被阴实的接触渐多,豪放谋和恐怖的的情绪逐渐收敛,随空气笼罩着,之产生一种矛盾心746—755 几年前饮中理:一方面羡慕自由 八仙的那种的“江海人士”;一方浪漫的气氛面 又想在长安谋几乎扫荡无个官职。 余了。 总结 治经济发生的一个月了剧烈变化:离开了长政治上,丧失安。 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已变成一个 的诗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 的诗歌风格。 3、如何理解“杜甫在长安的官吏生活事实上是一天一天地变得窄了”? 第二课时 一、 合作·交流 填写表格2,分析课文 表2:流亡生活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安史之乱开杜甫在长755—757 始,唐代的政安沦陷前1、解读《北征》(选段): (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本诗于平实的叙述中反映重大的生活感受,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2、杜甫在流亡中所作的诗歌与他在长安十年困守时所作的诗歌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人格追求二、填写表格3,分析课文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表3: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唐军收复长杜甫和家属安,肃宗也回再次回到长 757—759 到长安。 安。 总结 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人格追求 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 治风痹,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树立鸡栅……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 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叉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开始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域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估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 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他写《壮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传。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作《八哀诗》,但它们只有历史的价值,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三、合作·探究 1、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2、“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 ,说说冯至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写作要求的? 第三课时 随堂巩固练习 杜甫在夔州

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叉在《解闷十二首》里说“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这好像又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但杜甫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这些诗里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不足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可是这些宝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位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分歧。与此相反,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地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

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他在这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内容和思想上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三峡里山城的雄壮险恶,这说明诗人十分注重以恰当的文字形式表现作品内容。

B.《负薪行》和《最能行》等诗歌反映了峡中人民穷苦可怜的生活状况,是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篇。

C.“晚节渐于诗律细”、“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说明杜甫晚年作诗时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工夫。

D.杜甫的一些注重音节与词藻的诗使读者迷惑与陶醉,以致于翻来覆去地诵读也难以知道诗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E.“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在老病时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责任,质朴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品格。

2.从传记中看,杜甫在夔州时的诗歌创作题材上具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最后说“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依据所选的这部分文字,你认为影响作者创作的背景因素有哪些?(6)

4.第四段说杜甫“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你认为“变”在何处?这一改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依据文本加以阐述。(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