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据报道,里约奥运会游泳池因误多加H2O2 导致水体变绿,发生反应H2O2+Cl2=2H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Cl2发生还原反应 C. H2O2 是氧化剂 D. 生成1molO2转移电子2mol
参考答案:
C
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正确;B、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H2O2中O元素从-1价升高为0价,作还原剂,故C不正确;D、反应中O元素从-1价升高为0价,生成1molO2需要转移2mol电子,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可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滴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参考答案: B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由公式c=可以看出,若溶质量偏大,将导致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偏大;若溶剂质量偏小也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针对每项操作分析,将导致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如何改变,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说明本溶液中的溶剂是体积偏小,则所配置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说明该溶液的溶质NaOH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溶液配制为载体,考查了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错误操作导致的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3. 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 SO2在反应中被氧化 C. H2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
参考答案:
B 【分析】
反应中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被还原,NaClO3为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SO2为还原剂,结合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
【详解】A.反应中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被还原,Na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故A错误; B.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SO2为还原剂,故B正确;
C.H2SO4在反应中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仅起到酸性的作用,故C错误;
D.反应中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被还原,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4.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粉改成铝片
B.铁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 D.钠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参考答案:
C 略
5. 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②2FeCl2 + Cl2 = 2FeCl3 ; ③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
、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使Fe2+
和Cl-
的量减少,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参考答案: B 略
7. 向含有0.6molFeCl2的溶液中加入含0.1mol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2+恰好全部被氧化为Fe3+,并使还原为Xn+,则n值为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0.6molFe2+失去
0.6mol电子生成
Fe3+,则
0.1mol得到0.6mol电子,则Cr元素化合价从+6价变成+3价,故B正确。答案选B。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时,测得c(A)为0.5 mol·L-1;在温度
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3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了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参考答案:
AC
9.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 1mol/L 的是( ) A. 将 160g CuSO4 溶解在 1L 水中 B. 将 22.4L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 C. 从 1L2mol/L 的硫酸溶液中取出 0.5L
D. 将 10g NaOH 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
参考答案:
D 【分析】
A、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溶剂的体积代替; B、HCl所处的状态不确定,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C、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无关;
D、根据n=m/M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
【详解】A项、160g Cu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如果溶解在1L水中得不到1L溶液,故A错误;
B项、HCl所处的状态不确定,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不一定是1mol/L,故B错误;
C项、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无关,从1L 2mol/L的硫酸溶液中取出0.5L溶液的浓度仍然为2mol/L,故C
错误;
D项、10g NaOH的物质的量为10g/40g/mol=0.25mol,溶液体积为250mL,故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5mol/0.25L=1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物质的量浓度,涉及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的理解是解答关键,注意B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第二周期VIA族 B. 第二周期VA族 C. 第三周期VIA族 D. 第三周期VA族
参考答案:
A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故A正确; 故选A。
11. 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若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C
解: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某金属氧化物,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令NO2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8mol、1mol,氮原子得到的电子物质的量为8mol×(5﹣4)=8mol,氧原子失去的电子为1mol×2×[0﹣(﹣2)]=4mol.二者氮原子得到的电子大于氧原子失去的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金属原子应提供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化合价升高. 故选:C.
12.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b-a)/V mol·L-1 B、(2b-a)/V mol·L-1 C、2(b-a)/V mol·L-1 D、2(2b-a)/V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13.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已知这些物质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283.0 kJ?mol?1、1 366.8 kJ?mol?1、890.3 kJ?mol?1) A. H2(g) B. CO(g) C. C2H5OH(l) D. CH4(g)
参考答案:
B 【分析】
由燃烧热可知1mol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计算1mol物质的质量,进而计算1g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据此判断。
【详解】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283.0 kJ?mol?1、1366.8 kJ?mol?1、890.3 kJ?mol?1,则1g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1g/2g=142.9kJ;1g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83kJ×1g/28g=10.1kJ;1g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366.8kJ×1g/46g=29.7 kJ;1g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3kJ×1g/16g=55.6kJ;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CO。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对燃烧热的理解与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理解燃烧热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4.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 A.HCl
B.Na2O2
C.H2O2
D.H2
参考答案:
C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以非极性键相结合,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以极性键相结合,据此解答. 【解答】解:A、HCl中只含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H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15.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乙醇 B.乙酸 C.碳酸钠 D.碳酸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学完元素周期律之后,某同学欲探究硫、碳、硅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设计如下实验:
(1)填写所示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填 “能”或“否”),试管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①Cu+2H2SO4===CuSO4+SO2↑+2H2O 吸收SO2气体,防止对F中实验产生干扰 ②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 否 SO2+2HCO3-===SO32-+2CO2+H2O (或SO2+HCO3-===CO2+HSO3-)
解析:(1)根据装置图中的仪器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反应生成气体,在加入药品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①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多余的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防止干扰后面的试
验,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除去SO2气体;
②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所以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即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故答案为: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依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试管D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SO2+2HCO3-=SO32-+H2O+2CO2,故答案为:否;SO2+2HCO3-=SO32-+H2O+2CO2↑。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3分)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Al3+、Cu2+ 阴离子 OH-、HCO---3、NO3、SO24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为黄色;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⑴ 写出B、C的化学式:B ; C 。
⑵写出过量E滴人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
式 。
⑶ 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⑷ 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⑸ 上述五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是: (请结合方程式及必
要的文字进行叙述)。
参考答案:
⑴ KNO3 (1分) ; KAl(SO4)2(带结晶水也同样给分)(2分) ⑵Al3++4OH-=AlO-2+2H2O(2分)
⑶Na2CO3 (2分) ⑷ HCO-3+Ca2++OH-=CaCO3↓+H2O(或2HCO-2+3+Ca+2OH-
=CaCO3↓+CO2-3+2H2O)(2分)
⑸ Al3++3H+ 2O=Al(OH)3(胶体)+3H(2分) 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 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2分)
18. (5分)如何判别干电池的正、负极? 参考答案:
从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作正极。
从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
19. (8分)A、B、C、D、F是常见的化合物,其中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为强酸,请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均为含硫元素的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且A的摩尔质量为120
。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若A、B、C、D均为含氮元素的化合物,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则: ①A分子式为__________;
②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Cu和Cu2O的混合物样品12.0g,加入到足量的D的稀溶液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则样品中Cu2O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2)
①NH3 ;(2分) ②③
。(2分,4.3
也得分)
;(2分)
;(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