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一) 【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教学过程】
一、简介《声律启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2页 六、拓展活动:第2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二)
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4页 六、拓展活动:第4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声律启蒙》(三)
一、教学内容: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6页 六、拓展活动:第6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三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第二单元 诗词诵读(一) 第5课 登金陵凤凰台
一、教学内容: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第11页 六、拓展活动:第11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第6课、《古诗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两首》,《汴河怀古》作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题乌江亭》作者是唐朝的杜牧。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14页 六、拓展活动:第15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第7课 诗词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和元朝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学习《西塞山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②、全班交流。 ③、教师小结。 3、学生练读
①、学生认真跟读。
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③、小组交流。
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三、知识链接:第17页
四、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②、全班交流。 ③、教师小结。 3、学生练读
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③、小组交流。
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19页 六、拓展活动:第19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第8课 诗词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8课《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章碣写的《焚书坑》,和宋朝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学习《焚书坑》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②、全班交流。 ③、教师小结。 3、学生练读
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
一句。
③、小组交流。
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三、知识链接:第21页
四、学习《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②、全班交流。 ③、教师小结。 3、学生练读
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③、小组交流。
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23页
六、拓展活动:第24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第三单元 魅力汉语 第9课 对联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对联吗?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二、学生自学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对联是怎么来的? 2.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
1、指生说说对联的来历。 2、指生说说对联的特点。 五、拓展活动 1、填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 )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湖 三代夏( )周,四诗风雅颂 四、课后拓展: 收集对联。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2、课外搜集对联,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0课 谜语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什么是谜语吗?谜语是暗示文字、事物,让人猜测后知道答案的隐语。
二、学生读课文第2、3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1.谜语由哪几部分组成? 2.古人是怎么制谜的?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三、教师介绍祝枝山和唐伯虎制谜的故事。 四、学生读四、五自然段,思考: 文义谜和事物谜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五、拓展活动 猜谜语:
依山傍水(打一字)
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打一动物)
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打一植物)
千里相逢(打一字) 七、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谜语,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1课 谚语与歇后语 一、导入新课 出示歇后语:
脚正不怕鞋斜,心正不怕雷打 岸上不刮风,合力不起浪 半斤对八两,拳头对巴掌 不是孙猴子,不上花果山
师:知道以上句子是有什么句子吗?(谚语)指生读以上谚语。二.学习谚语
1.学生自读29页内容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 ①什么是谚语?
②中国民间谚语有哪些内容? ③谚语的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歇后语 1.学生自读30页内容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 歇后语有什么特点? 三、拓展活动 30页
四、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谚语和歇后语,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四单元 古代都城
第12课 北京
一、导入新课
出示首都北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城市。 板书课题。
让学生说说对北京的了解。 二.了解北京的历史 1.学生自读31、32页内容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
④古代有哪些朝代在北京建都? ⑤古代各朝代是怎么建设北京的? ⑥北京名称的来历?
二、了解北京的建筑美和人们对北京的印象 1.学生自读33页内容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 ①北京的建筑美。 ②人们对北京的印象。 三、拓展活动 33页
第15课南京
教学目标:
1、把文章读通顺。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南京这座城市,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吗南京吗?你对南京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看看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板书:南京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历史上,古人对南京都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这么称呼它? 三、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三国时的南京,为什么南京被称为十朝都会?明代的南京是什么样的? 2.拓展活动
有关南京的诗词很多,毛主席也曾写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词句,找找这首词朗诵一下,体会词中表现了怎样的气概。
活动广角:南京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南京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南京有哪些了解?
3、有机会亲自去南京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第16课洛阳和开封
教学目标:
1、把文章读通顺。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古都洛阳和开封这两座城市,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吗洛阳和开封吗?你对洛阳和开封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洛阳和开封,看看洛阳和开封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板书:洛阳和开封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历史上,古人对洛阳和开封都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这么称呼它?
三、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洛阳为什么被称为“九朝古都”?开封为什么被称为“七朝古都”? 2.拓展活动 读古诗: 洛阳开花 宋 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活动广角:洛阳和开封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洛阳和开封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洛阳和开封有哪些了解?
3、有机会亲自去洛阳和开封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第17课 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茶和中国的茶文化。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喝过茶吗?你知道中国的茶文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饮茶的起源和中国的茶文化。
板书:
17茶
二、指导学生自学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⑴.饮茶的起源
⑵.中国的茶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2.拓展活动
⑴读唐 元稹写的词《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⑵做课后连线题
第18课 酒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酒和中国的酒文化。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喝过酒吗?你知道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吗?了解中国的酒文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酒和中国的酒文化。
板书: 18酒
二、指导学生自学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⑴.酒是怎样酿造出来的? ⑵.李白和酒的不解之缘? ⑶酒令是怎么回事? 2.拓展活动
古诗中有很多的内容与酒有关,你还能找到哪些与酒有关的诗呢?古代酒令也很有意思,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古人行酒令的故事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