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裁模的加工特点:
落料件的尺寸由凹模的刃口尺寸决定的 ; 冲孔件的尺寸由凸模决定的 在冲裁过程中凸模越磨越小,凹模越磨越大
2 落料时 首先确定凹模刃口公称尺寸可取其接近零件的最小极限公称尺寸 然后减小凸模的公称尺寸以保持合理的间隙
3 冲孔时 首先保证凸模的公称尺寸可取其接近零件的最大极限公称尺寸 然后增大凹模的公称尺寸 以保持合理的间隙 4 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凸凹模分别加工 在图纸上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和公差 然后分别加工 这样的模具具有互换性
落料件 基准为凹模 间隙取在凸模上 工件尺寸为 D
0
Dd(Dx)Dp(Dd2C凹模制造公差
d0
0minp)d磨损系数。
p凸模制造公差
x
• x·――磨损量,磨损系数x是为了使零件的实际尺寸接近零件公差带的中间
尺寸,可查表(表2-17)亦可按如下方法选取:
– 零件精度在IT10以上,取x=1 – 零件精度在IT11~IT13,取x=0.75 – 零件精度在IT14以下,取x=0.5
模具制造公差的确定一般有四种方式
• 模具制造精度要比零件精度高2~3级;
若冲裁件没有标注公差,对于非圆形件按国家标准“非配合尺寸的公差数值”IT14精度处理,冲模则按IT11精度制造。
• 凸、凹模制造公差(mm)分别按IT6、IT7制造; • 按经验表格直接取,表2.14和2.15;
1也可取 d411(~)p45
• 为了保证合理间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δp|+ |δd|≤Zmax-Zmin
• 如果出现|δp|+ |δd|>Zmax-Zmin的情况,则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按下
式选取:
δp=0.4(Zmax-Zmin) δd=0.6(Zmax-Zmin)
• 如果出现|δp|+ |δd| >> Zmax-Zmin的情况,则应采用凸、凹模配作法。
冲孔件
基准件为凸模 间隙取在凹模上 工件尺寸为
d0
dp(dx)0p
d d(dp2C)d min 0
• 凸凹模配合加工,就是先加工作为基准件的凸模或凹模,然后配做凹模或凸模,
保证它们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值。
• 对凸凹模配合加工,只需计算和标注基准件的尺寸及公差,并注明相应的凹模
或凸模按基准件配制,以及所须保证的间隙值。
• 模具磨损后(虚线位置),其刃口尺寸分三类: • 落料件(基准件为凹模,间隙取在凸模上):
• 凹模磨损后尺寸增加
A0
a Ad(Ax)0– 凹模磨损后尺寸减小
0Bd(Bx)b B0–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
CdC8C2
冲孔件(基准件为凸模,间隙取在凹模上) 凸模磨损后尺寸减小
A
0 Ap(Ax)0p
– 凸模磨损后尺寸增加
B0
bBp(Bx)0
– 凸模磨损后尺寸不变
C2CpC8
• 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 分别加工法及配合加工法的特点 • 两种加工法的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冲制图示零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0.5mm。计算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
差。
解:由图可知,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 外形
3600.62mm由落料获得,
260.120mm和18±0.09由冲孔同时获得。
查表2.12得,
Zmin0.04mm,Zmax0.06mmZmaxZmin(0.060.04)mm0.02mm由公差表查得
260.120mm为IT12级,取x = 0.75
3600.62mm 为IT14级,取x = 0.5
设凸、凹模分别按IT6和IT7级加工制造,则
冲孔
dpdminxdddTZ0p(60.750.12)0.012000.0086.0900.008dmin0(6.090.04)mm6.130.0120mm校核
0.008 + 0.012 ≤ 0.06 - 0.04 0.02 = 0.02(满足间隙公差条件) 孔距尺寸:
pd≤
ZmaxZmin
Ld
落料
=L±=18±0.125×2×0.09 = (18±0.023)mm
DdDmaxxd00(360.50.62)0.0250mm35.690.0250mm
0DpDpZminp(35.690.04)0mm35.650.0160.016mm
校核:0.016 + 0.025 = 0.04 > 0.02(不能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因此,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
≤ 0.02=0.008mm
p0.4ZmaxZmin=0.4×
≤
0.02=0.012mm
d0.6ZmaxZmin
=0.6×
0.012Dd35.690mmDp35.6500.008mm如图所示的落料件,其中
板料厚度t=1mm,材料为10号钢。试计算冲裁件的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制
造公差。
解:该冲裁件属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 由表2.3.3查得
Zmin0.10mm,Zmax0.14mm由公差表查得:
尺寸80mm,选x = 0.5;尺寸15 mm,选x = 1;其余尺寸均选x = 0.75。 落料凹模的基本尺寸计算如下: 第一类尺寸:磨损后增大的尺寸
a凹(800.50.42)10.424010.34400.105mm79.790mm0.085mm39.750mm
b凹(400.750.34)
c凹(350.750.34)第二类尺寸:磨损后减小的尺寸
10.34400.085mm34.750mm0d凹( 220.140.750.28)0mm22.070.070mm10.28 4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
1e凹(150.50.12)0.12mm14.940.015mm 8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79.79mm,39.75mm,34.75mm,22.07mm,14.94mm,不必标注公差,但要在技术条件中注明:凸模实际刃口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查表2.12得
Zmin0.10mm
2.5 如图2.84所示零件,材料为08钢,板厚为2 mm。按分别加工的方法,试确定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并计算冲裁力.
冲裁力=Pmax 它是选择压机的吨位及模具设计的依据。∴必须确定。
可按下式计算: Pmax=Sτ 其中:S——冲裁断面截面积 τ——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
实际由于冲裁时并非纯剪切,根据经验往往取τ=0.8бb 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阶梯凸模冲裁 斜刃模具冲裁 加热冲裁
2-6压力中心的计算(p15) (p220)
• 压力中心: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 • 计算根据:力矩原理
各分力对某坐标的力矩之和等于其合力对该坐标的力矩 1)按比例绘出冲裁轮廓线。
2)任意选定坐标轴X-Y,坐标轴的选定应使计算简便。
3)把图形轮廓分成几个部分,计算各部分的长度 、 … ,并求各部分重心位置的坐标值 、 … 。 4)计算中心坐标值。
• L中心坐标值: X1X1L2X2LnXn0L1L2LYL1Y1LN 2Y2LnY0nL1L2LN3)圆弧的重心
• 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圆弧的重心可按下式求出:
Ysin
rRY/180r圆弧重心与中心的距离。
冲模的结构主要包括如下的零部件
一、某冲裁制件的要求如下图所示,(材料为Q235,板厚t=2mm,生产批量为大量生产):
(1)确定该制件的刃口尺寸(模具公差取工件公差的1/4,X=0.75)(10分) (2)确定该制件的压力中心(10分)
一、 弯曲件的裂纹
产生裂纹的原因:
• 材料:板料塑性差;
• 折弯方向:弯曲线与板料轧纹方向不符合要求。 • 相对弯曲半径:过小。
• 毛坯断面质量:不好或有毛刺的一面在弯曲件的外侧。
• 间隙:弯曲间隙太小。润滑:润滑不良等
• 防止裂纹的措施用剪切面和表面质量都比较好的毛坯。
• 采用合理模具间隙,改善润滑条件。
• 制件尽量采用大弯曲半径,否则实行多次弯曲。 • 塑性差或加工硬化严重的毛坯应先退火。 • 脆材或厚板可用加热弯曲。
• 毛坯有毛刺的一面应置于变形区的内侧 弯曲件的滑移
• 由于毛坯与模具之间磨擦的存在,当磨擦力不平衡时造成毛坯的移位,称作滑移
滑移原因: 制件结构不对称、两边弯曲角不同;凹模两边半径不等、间隙不同、润滑情况不同 克服滑移的措施(1)
• 采用对称工件、凹模结构,保证间隙均匀 • 采用有弹顶装置的弯曲模
采用挡料销
(P96)弯曲毛坯尺寸可以根据应变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的特点确定。
•
弯曲时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
算出
–
大圆角半径弯曲:根据弯曲前后体积不变的特点,可计
• §3-4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
rt5rt2小圆角半径弯曲:变形中应变中性层内移,根据经验公式有
– K1查表3-2
rt5rK1t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
• 圆角弯曲
• 尖角弯曲
n1LL1Ln1180(rKt)Kt)(r11nn180r0.3t
X’=0.4-0.6
LL1L20.785tLL1L2xt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 根据面积相等的原则,筒形拉深件的毛坯尺寸为:
F1d(HR)F241F3(d2R)24D04Fi[2R(d2R)8R2]
2、极限拉深系数
• 凸模直径d固定后能拉出的最大坯料外径
D0max 的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圆角部分不破裂,周边变形区坯料不失稳起皱
mcdD0max
4、拉深次数
• 一种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极限拉深系数,当拉深件的拉深系数小
于其极限拉深系数时,零件就很难由平板毛坯一次拉深成形,必须采用多次拉深,逐步成形。我们把材料逐步拉深的次数称为拉深次数。
拉深次数(1)
• 第一次
• 第二次 第n次 m1d1D0
m2d2d1mndndn1
• 拉深次数(2)总拉深系数为
即多次拉深的总拉深系数能小于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
m
dnD0mm1m2mnmmc(极限拉深系数)• 每次所取 m1,m2..........mn应符合以下原则:
m1,m2..........mn应大于各次的极限拉深系数。 1、
m 2、1m2......mn这是因为每次拉深后的材料,硬化不断有所增加,无中间退火时更
为严重。
(表4-7、8、9)(表2-1) 无凸缘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 1、 拉深次数的确定
1)求出工件的拉深系数:mz=d/D
2)如果mz > m1,则可一次拉深成形;如mz< m1,则需多次拉深(两次或两次以上) 3)求m 1, m 2, m 3……m n直到其乘积小于m z为止,n即是拉深的次数。(表4.8) 4)另一种方法是由工件的相对高度H/d和相对厚度t/D确定。(表4.10) 5)多次拉深的目的是防止拉裂。 2、工艺计算程序
1)确定切边余量δ。 (表4.3) 2)计算毛坯的直径D。 (表4.2) 3)确定是否用压边圈。 4)确定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 5)确定各次拉深的直径。
6)确定各次拉深的凸凹模圆角半径:
• 凹模圆角:太小,毛坯拉入凹模的阻力增大,拉深件易产生裂纹和划痕;太大,
会使毛坯过早脱离压边圈,产生起皱。
一般情况首次拉深
rd0.8(Dd)t
d200时
以后各次拉伸
rd0.039d2rdn(0.6~0.8)rd(n1)
凸模圆角:一般凸模圆角比凹模圆角要小 rp(0.7~1.0)rd2Dr1)确定各次拉深半成品的高度:h170.25(d1)0.43 (d10.32r1)d1d1
D2r2h20.25(d2)0.43(d20.32r2) d2d2rnD2hn0.25(dn)0.43(dn0.32rn) dndn 、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计算举例
例 求图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 材料为10钢,板料厚度t=2mm,r=4mm。
解:因t>1mm,故按板厚中径尺寸计算。
(1)计算坯料直径
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
H761752.7d30228查表4.3(P121)得切边量
h6mm
坯料直径为
Dd24d(Hh)1.72dr0.56r2代已知条件入上式得D=98.2mm (2)确定拉深次数 坯料相对厚度为
按表4.7(P127)可不用压料圈,但为了保险,首次拉深仍采用压料圈。 m=d/D=28/98.2=0.285
根据t/D=2.03%,查表4.7得各次极限拉深系数m1=0.50,m2=0.75,m3=0.78,m4=0.80,…。
故 d1=m1D=0.50×98.2mm=49.2mm d2=m2d1=0.75×49.2mm=36.9mm d3=m3d2=0.78×36.9mm=28.8mm d4=m4d3=0.8×28.8mm=23mm
此时d4=23mm<28mm,所以应该用4次拉深成形 3)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经调整后的各次拉深系数为: m1=0.52,m2=0.78,m3=0.83, m4=0.846 各次工序件直径为 ……
t2100%2.03%2%D98.2各次工序件底部圆角半径取以下数值: r1=8mm,r2=5mm,r3=4mm 各次工序件高度为 …… 拉深模与冲裁模的不同
1. 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 2. 凸模上有排气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