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方言去哪儿了

2023-02-06 来源:年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言去哪儿了

作者:陈劼媛

来源:《中学生百科·学习》2015年第01期

“历史”这个话题放在十几岁的少年面前,确实过于厚重。脑海中那些钻研经典史籍的那些人,一个个早已是岁月风雨一肩挑了,他们中间又哪里见得着几个稚嫩的肩膀。所以,我们还是实事求是地转化一下,毕竟“历史”是个大名词,而同学们更熟悉的是当下。那么,在过往的年月里,在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有没有一种具有历史感的载体,是他们所关心的?有没有在今昔的比照之中,对过去的某种物件或者情境是有所怀念的?有没有因着这种怀念,而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有所观照?

这让我不禁想起2014年走红的一个句式:“……去哪儿了”。它之所以走红一时,就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吩。

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记得幼时,外公坐在桌前,用桐城古韵念《大招》,而我却不喜欢,因为我不是桐城人,对桐城古韵没有什么亲近之感。

我喜欢外公用他那醴陵方言很重的话语吟咏《南风歌》,那是我熟悉的声音,那是温软的,轻柔的醴陵方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每次听到外公念这几句时,我都会为诗里描绘的场景动容,飘零异乡,却忽然在停泊的码头听到熟悉的话,那是家乡的方言,那是年幼的母亲叮咛自己的语调,是最勾人乡愁的腔韵。

方言亦是身上的志标,标志着你归属哪片土地,暗示着你的血脉中流淌着哪里的风土人情。黄土高原之上的人们,用窑砖石块当枕头,捧着碗蹲在炕上吃饭,赶着羊群尘土飞扬地走过,唱着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哥哥你啥时子同哟……”尖锐的陕西方言回荡在八百里秦川,形成了陕西最鲜明的标志。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登山活动。夜里我们在山顶搭起帐篷,领队说,既然大家来自全国各地,不如用家乡的方言在山顶喊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我坐着听,听到了苏州上海一带的方言,广东潮汕一带的方言,也听到了爸爸说的新疆方言,妹妹说的陕西方言。轮到我时,我用醴陵方言念出了那首外公最喜欢的诗“君家何处住……”

而剩下的人,竞支吾着说自己不会讲家乡方言。因为普通话的推广,他们从幼儿园开始讲普通话,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方言混杂了孩子的普通话,在家中也不和孩子讲方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言去哪儿了?试想一下,将来如果中国只有普通话,难道要陕西人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唱信天游吗?难道要长沙人讲着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念“月亮粑粑”吗?如果方言没有了,很多传承几千年的故事、地名将失去生机,很多诗词吟咏起来将不再押韵。

我想起了塔吉克人,他们的语言已经消失殆尽了,这些离太阳最近的人,以鹰为图腾的民族,讲着没有学好的汉话和差不多忘光的塔吉克语,随着最后一位会讲塔吉克语的老人辞世,那些草原上,丝绸之路上流传千百年的神州歌谣也随着销匿。

方言去哪儿了?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以山川河流为界,孕育了一方又一方不同的土地,土地上的人们讲着不同的方言,有着鲜明的个性。将来的孩子们会不会只知道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方言为示范”的普通话呢?

我更想在江南水乡看到桃红柳绿听到吴侬软语,在塞北看到大漠斜阳听到悠远牧歌。 点评

方言是一个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它是附着在一个地区的人们身上的印记.是同乡人之间进行身份识别的一个语音密码。它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冲突与演变,同时也伴随着种群迁徙的历史。有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地域上完全不搭界甚至相隔遥远的人们,说的方言却极其相似。所以方言也是追根溯源,认识自身血脉渊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城市化的进程,确实让方言的传承空间日益逼仄,大家说着一样的话语,甚至有人还操着洋腔洋调,刻意消磨掉自己的地方口音。这中间当然有苦有无奈,却也无形中隔阂了与土地的联系,与祖先血脉的联系。能在夜晚的山顶上,用方言念出那一首“君家何处住”,真是让人无比动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