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每个不同的场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的角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戏”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在家里,我们为人子女,就应该孝敬父母;在公司里,我们是员工,就应该努力工作;在社会中,我们是公民,就应该遵纪守法;等等。身处在不同的组织中,我们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也就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凭着感觉在做事情,我们说不出自己为什么会那样做,更不知道我们在做事情时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干扰。其实我们的所有行为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符合某一社会自然规律,而不是像我们自己所认为的那样随心所欲。接下来我想就个人因素、群体(团队)因素、领导过程因素和组织因素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在大一这一年的行为表现。
个体因素分析:成长的蜕变
没有上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优秀的。因为从进入小学到高中毕业,身边的所有人对我的评价都是: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又漂亮大方。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开始上学起,我的学习成绩就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加之我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因此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加倍喜爱。也许是听惯了别人的夸奖吧,自然而然地,我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真的很优秀。
可是来到大学以后,我才开始真正地认识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
城市,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我才明白,原来我开朗的性格,热情大方的为人只是对我熟悉的人而言,对于这陌生的一切,我从心底里开始害怕,人也变得胆怯羞涩,没有了主见。如此看来,我的EQ似乎一点儿也不高。看着大家急切的想要加入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我也就跟着去参加了。由于我的紧张和生涩,最终都在面试的时候败下阵来,失望而归。身边的同学因为加入某个学生会组织而兴奋的欢呼,我沉默了。我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我的先天条件不如别人。我的家乡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纵横的地铁,所以和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我就是个土包子,不懂时尚,又不善交际。这样比较着,我就越发的自卑了。我开始觉得,其实我一直都很差劲,只是自己封闭在那个小城市里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罢了。 都说“人比人,比死人”,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费斯延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这称之为社会过程比较。我想,当时我的状况其实就是在对自己进行社会过程比较吧。我比较着我和其他的同学在成长环境、穿着打扮、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区别,对比的结果就是发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没有灯红酒绿的家乡,没有大城市人的大方开朗,没有南方人的聪明机灵……就这样,我将自己全盘否定了。我把自己所有的不顺心都归结于我本来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失败是注定的,也就不再想着如何去努力了。从此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的安静。之后,身边的新同学对我的评价都是:一个很文静,很腼腆的女生。于是我就真的成了一
个很文静的女孩。
有一个“他人反应”的概念,指人们总是从他人那里得到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也就是说,自我概念就是对他人判断的反应。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表现其实都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就像我的这种状况,以前,别人说我性格开朗热情,我就会表现的越来越热情,现在,别人说我文静羞涩,我就真的表现的越来越安静;以前,当我表现出色的时候,会得到很多人的表扬和赞赏,我就会觉得自己是真的很优秀,然后有信心能够做的更好;现在,我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常常遭遇困难而失败,被别人批评,说出自己的缺点,这样长期下来,也就失去了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了。这样的情况往往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后果。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使是真的无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自己,那么在听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正确的理解他人的评价,而不是一味的依照别人眼中的自己去努力表现成别人认为的那样,那样最后只会是丧失了自己的本真,丢失了最美好,最有价值的自我。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很久以后才悟出的道理。
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即使在初到大学时就遭遇了各种困难,可是我并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一个人有了缺点与错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么他就无法进步了。和其他同学相比,虽然我
的前期条件不如他们,可这并不是我此刻不优秀的理由,也不应该是我为自己今后的失败所找的借口。那么,既然大家现在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别人能适应新生活,我就也可以适应,而且我还要努力比别人做的更好。
我是一个很要强,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在遭遇失败时才会感到羞耻和不安。由于大学开学之初经历的种种失败,我消沉了一段时间,在那段别人眼里我很安静的日子里,其实我的内心很不安,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我,也不是我想要的自己。所以在之后的半年里,我试着开始找回自己丢失的信心,找回那个最真实的自我。我尝试在课堂上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论对错,因为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逐渐地,我发现原来我可以这么大胆地站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有时候是几十个人的小课堂,有时候是几百个人的大课堂,只要我觉得我有想法,我就会勇敢的站起来说出来。慢慢地,我发现我不再胆怯,不再羞涩,表现出的落落大方让我自己都吃了一惊。后来,身边的同学,不止一个的告诉我,说我的想法很特别,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特别是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话的气场让人很震撼,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我找回了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慢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不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轻易否定自己。以后,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我想,我都会坚持做我自己,不因他人的评价而轻易看轻自己,我会认清自己,然后努力拼搏。
群体(团队)因素分析: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
我们都听过“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视它为一句俗语,是前人留下的经验,虽然它毫无科学性可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却有着一定的道理。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群体,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但是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呢?原因并不是唯一的。加入群体能够降低个人独处时的不安全感,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加入一个被大家认为十分重要的群体,能够使人获得该群体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满足人们的地位需要;加入群体能够使人感受到自我价值,满足人们的自尊需要;加入群体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让人有归属感;在群体中,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人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力,从而满足人们的权力需要;很多时候某个具体的目标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汇集众人的知识和力量,最终达成目标,这满足了人们的目标实现需要。正是因为加入群体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所以人们才会在各种场合或者各种情况下组成群体,来完成某个活动。 在大学里,这些群体就更多了。在新生开学的时候,学校的各种组织都会开展招新活动,吸引新成员。而所有的新生都趋之若鹜的想要加入这些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就是因为这些群体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我在开学的时候也加了几个社团,很盲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是的,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我很不适应,陌生的一切让我很恐惧,而加入社团可以让我找到一种归属感,至少在这个学校里,我不是一个闲人,仅此而已。但是之后,我发现,在不知不觉
中,这些群体还带给我了其他的很多东西。当部长交给我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如果任务完成的出色会得到部长的表扬,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信,这满足了我的自尊需要;社团里会有很多成员,接触的多了,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朋友,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饭,他们让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不再感到孤独,这满足了我的社交需要。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加入群体是适应新环境的一种途径,它可以帮助我更好的融入到新环境中去,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虽然人们可以从群体里获得多种需要,但这并不代表群体的决策就一定优于个体的决策。就好比两个人的智慧不一定总胜过一个人一样,事实上,研究证据总体上证实,个体是胜过利用头脑风暴的群体的。群体中最优秀的个体的决策要优于整体意义上的群体决策,不过,群体决策确实要优于普通群体成员的决策。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一个群体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时,并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决策,而有时候最终的决策却是因为某个成员的灵光一现。所以我们需要辩证来看待群体决策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在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中选择可以达到最优效果的那个方法来进行活动。
在我的认知里,群体和团队是一回事,学完这门课以后才知道,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工作群体中的成员不一定完成的是需要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他们也不一定有机会这样做。因此,工作群体中的绩效水平主要是每个群体成员的个人
贡献之和。在工作群体中,不存在一种积极的协同作用,从而使群体的总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而工作团队则不同,它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导致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我在这学期五月份的时候和同学组队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课题申报项目。我们团队的五位成员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专业,在组队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的这样去做,我们寻求团队成员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因为由相互差异很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更可能拥有多中能力和信息,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毫不避讳的交流各自的看法;当队友出错时我们能够相互谅解;我们试着了解彼此的偏好,以便合作愉快;我们根据每个成员不同的优势分配其完成最适合他的工作,以使得团队的绩效达到最大。最终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我想,并不是每个人天生下来就是一个合适的团队成员,很多时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塑造。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所有在不同的团队里,我们要在不失自己本真的前提下,努力适应自己所在的团队,协助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目标。 组织因素分析:小班级中的大组织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娱乐等几乎都是在组织中进行的。组织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它们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构成了整个社会。组织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织是通过确定组织要素的相互关系,从而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它
是动态的组织活动和静态的社会实体的统一。所以,“组织”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使无形的;既可以使动态的,也可以使静态的。 作为学生,我们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班集体这个组织。相比企业来说,一个几十人的班级的确较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班级里,该有的组织要素一样也不少。从有形的组织要素来看,我们45个同学共同构成人员要素;作为一个班级,我们也有着自己的班委,每个班委分工明确,但有互相协作,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条件,使得我们的活动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从无形的组织要素来看,首先,我们有着共同的组织目标,那就是把这个班级建设的更好,更有爱;其次,因为我们是一个班级的,所以对于班级我们有着同样的荣辱观,我们会因为班级形象受损而感到羞耻,会因为班级获得好评而感到兴奋,因此我们有协作意愿,努力将这个班级建设的更加美好;最后,因为我们的目标相同,而且在相处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自然每个人都愿意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与大家共享,从而在全班形成有效的信息流通。具备了以上这些要素,我们的班级就可以称之为一个真正的组织了。
在班级里,我们还会有明确的班级制度,每位同学都必须要遵守,例如:收缴的文件错过期限后果自负;重要的例会要提前五分钟到场;不许迟到旷课……每个制度还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就可以确保大家都能够认真的遵守班级制度了。
在组织中会有一个正式的群体,还会有很多个非正式的群体,很多时候,非正式的群体的信息沟通比正式的群体沟通还要重要。
在班级里,有时候开班会,班长会将经过班委讨论的方案告诉大家,征求大家的意见,其实大多数时候,这都只是在走形式,即便有人不同意,也不会影响方案的实施,因为班会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这件事情,而不是和大家商量,所以,这个时候的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就显得很无力了。但是,如果大家对某件事情有看法,就会再私下里,和自己所属的小的非正式群体进行讨论,更多的是吐槽,发泄不满。非正式群体主要是以宿舍为单位,或是个别要好的朋友组成的。这种情况在,非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就显得尤为强大了。
一个好的组织会有属于它自己的组织文化,优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无形资产。组织文化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管理模式,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追求的是员工的自律,更容易让员工接受。 组织文化对组织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它具有导向作用,它可以潜移默化的使公司的员工接受共同的价值观,把思想、行为引导到实现企业目标上来;它具有凝聚作用,有助于培养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员工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也具有激励作用,组织文化始终贯彻着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是良好的激励标尺;它还具有约束作用,公司的文化氛围能够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方式,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它还具有美化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美化工作场所,还美化了工作本身,可以使员工的求知、求美、求乐、求新的愿望得到满足;最后,它还具有协调作用,协调内部员工、部门之间的关系,完成工作目标,协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双赢”。
作为一个班集体,我们班级也在很多方面做出着积极的努力,争取在班内营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班级文化。我们有自己班级的班训、班服等,同时还开展了很多班级活动,例如:寝室文化节、女生节、男生节等,在活动中,我们更是各尽所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属于我们班级的独特风格。我们立志要将人力班营造成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成员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关心与爱护。这就是我们的班级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我们自觉的关爱身边的同学,互相帮助,有好的相处。
我们每个人身处在不同的组织中时所承担的角色会有所不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个组织中都尽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物,同时与组织的其他成员相互合作,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领导过程分析:小小芝麻官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扮演者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因身份和环境的不同,所担任的“官职”也就不同。如果你仅是个一家之主,那么你下属就是你的家人,他们都会听你的指挥,服从你的领导;如果你仅是个班长,那么班里的所有同学都是你的下属,他们会听从你的指令,服从你的安排;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总,那么整个企业的员工都是你的下属,他们会按照你的意愿做事,一切都听从你的命令……或大或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担任着某个领域的领导者,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那你也算是个领导。
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社团组织的“模拟市长”大赛,好胜心极强的我想要自己组建一支队伍参赛,而且我想做队长,带着
队员们好好干。虽然是个女生,可是我从来不相信男生就注定什么都比女生强这种谬论,而且我的性格开朗,属于外倾性的,善于沟通交际,做事坚决果断,最主要的是我的想法有时候很大胆,不受约束,所以我觉得我可以领导好这个队伍。于是,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三个队员,就这样我们四个人组成一支参赛队伍。
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开会讨论,确定研究方向。每次开会之前我都会告诉队员们,我们这次开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大概要开多长时间。把这些问题都事先说清楚,是为了提高开会的效率,也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浪费时间。我们每次开会都是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因为讨论的问题我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开会之前的一天,我会通过飞信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必要的话,我会让他们把查到的有用的资料事先整理出来发给我,第二天我会打印好带过去发给大家。也许是我做的这些事情真的有些作用吧,总之我们开的几次会都很成功,从来不拖泥带水,效率相当的高。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来不及去做调研,所以,确定好主题以后我们就开始了论文的撰写。我给大家做了明确的分工,便开始写了。过了几天,队员把东西写好发给我,我看完以后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写论文之前我没有给他们交代清楚写论文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逻辑和格式,最后的结果就是收到的论文都不符合要求,于是我联系上他们,要求他们重新写。
从这件事情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
自己知道要怎么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还要向下属们表达清楚你的意思,让他们也明白你的意图,从而将任务做成你预期的那样。 团队成员之间不仅仅是工具关系,我们之间更多的应该是情感关系。这样看来,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沟通有四种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在我们的团队中,用到的更多的是激励和信息。我会在沟通的过程中告诉他们我们应该干什么,如何做,没有达到标准是应该如何改进,通过这些途径来激励他们,促使他们与我一起努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我表现的并不像是一个领导者,因为我们都是相同的年龄,大家一起做事情,更多的是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很多时候当我们有冲突的时候,我会试着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彻底解决。有时候,当大家一起熬夜时,我会适时的给他们发短信鼓励大家坚持,完成任务以后我会发短信感谢他们对我的配合和支持。我想要在我和他们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关怀,我想这应该是每个领导者都要做的事情。对于大的企业,老板虽然不能够如此细微的关心员工,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员工的辛勤劳动,并及时的表达你对于他们努力付出的感谢。我们的团队只是一个短期的形成,在短期内大家在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我的关心和信任换来的是队员对我的积极配合,最终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最后结果不是很理想,我给队员们发短信表示歉意,其实我自己心里也很难过,但我还是及时的发短信鼓励他们不要气馁,我们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最后我的队员们都给我回了短信,他们知
道我心里的期望最大,所以失望也就最大,所以要他们安慰我不要难过,以后有机会他们还愿意做我的左膀右臂,和我合作。那一刻,我真的是很欣慰。我觉得,如果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营造的非常好的话,那就是一种成功。
从这次的亲身经历中,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也许我还是有很多的欠缺,但是在亲身实践中,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古就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说,我知道,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员工,。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完全的利益导向,如果你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员工的信任,那么你的收获会比你的付出多很多,甚至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学完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虽然掌握的不是很深刻,但是它让我开始学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不一样的人会采用不一样的方法来完成?哪个方法更好?亦或是多种方法是否可以结合使用,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呢?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只是一时兴起,而不顾后果。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也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所以,我想,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省,要随时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同时,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使团队绩效最大化,并知道如何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高效的合作完成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