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复习专题---论述类文章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老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你到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块试金石。
英国都市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立法,从而逐渐承认工会的权利,保证工人阶级的基本福利,把劳工阶层接纳为城市共同体面的一分子。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战后日本给农民的福利非常丰厚,农村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东京的一个大公司跑到一个村子,一下子把村子里一年毕业的学生全雇下来。这样,村子里一代人集体进城,到了一个公司,有了终身的工作和优厚的福利。他们自然以公司为家,在大都市还和在村子里一样,维持着对小共同体的忠诚。
从世界工业化的大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准入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从长期看,可能会把治安搞得更坏。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传统的共同体和面对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并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的交易。上述各国国情虽然不同,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本文取材于薛涌《不要把穷人拒于城市之外》)
14.下列对“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人们进行交易时,喜欢与那些不断重复的交易伙伴们合作或游戏。 B.在个人利益交往中,人们愿意与那些彼此熟悉的少数人打交道,以维持不断重复的交易活动。 C.说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世界里,不仅与周围的人知根知底,而且要和这些人重复地打交道。 D.说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世界里,与周围极少数的几个知根知底的人,要经常地打交道。 15.根据文意填空。(3分) 现代城市实现长治久安的三个因素是 ① ② ③ 16.文章为什么说“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4
分) 答: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3分)C 15.(3分)
①国家应具有维持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 ②最大限度地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③立法接纳入城者为城市共同体中体面的一分子 16.(4分)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旧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交易;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接纳他们,使他们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原因:3分,解决问题: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12.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
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
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
子牛”。
F.“低头做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
13.根据文意,下列选项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是(4分)( )( ) A.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 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D.俯首甘为孺子牛
14.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 “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
三、12 DE。【解析】D项中的“低头做事”并非“独善其身”的心态;E项中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并非本文所表达的意思。
13. CD。【解析】A项反映的是个人生活小圈子中的“低头做事”,并非本文作者所赞同的做法;B项是大自然中的现象,并非做法。
14. 答:“知”是指知道“低头做事”的重要性。“行”是指躬身实践“低头做事”的原则。(2分) 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2分)
15. 答:本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2分)开篇总说“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中间分说低头做事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低调做事”“专心做事”;结尾引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紧扣中心,深化主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流行歌曲的遗憾
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往往有着太多的遗憾。 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弯月,小桥,小船,阿娇,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时,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妁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前面调动起来的那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这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 再比如《涛声依旧》,歌词里用了不少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还用了一些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句像匆匆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下来,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句像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好像江郎才尽。
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16.下列对文中“遗憾”的理解,全面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指流行歌曲的情感不能一以贯之,中间存在着脱节和跳跃的毛病。 B.指歌词本身笨拙做作,故弄玄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创作倾向。 C.指歌曲文字玩花拳绣腿,缺少风骨,往往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晰。 D.指流行歌曲本身的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遗憾”这一论题,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分析《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指出其主旨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处境尴尬。 C.《涛声依旧》讲求艺术技巧,特别是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让歌词显得典雅而意蕴丰富,但仍有笨拙做作的瑕疵。 D.“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作者用比喻的说法表明了产生“遗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字功夫不到家。歌词本身往往是病句。
18.文章认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两句写得确实不错,请结合文意,
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6分) 19.如何避免流行歌曲的“遗憾”,作者的具体看法是什么?(6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16.(3分)D(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说,D项符合要求,其它三项都不全面) 17.(3分)c(A项,“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错;B项,“主旨是多元的”错;D项,“遗憾”的根本原因分析不正确) 18.(6分)①借用“旧船票„‘客船”的名词意象,使歌词有了_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一直珍藏的那份感情仿佛一张旧船票,拿出这张旧船票却一直犹豫徘徊,不知是否能越过这时间的间隔重温往日的情怀。(3分,意象2分,分析1分’)②借助动词“重复”将“过去的故事”的含义拓展,既是对往日爱情的追忆,也是种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的流露。(3分,动词2分,分析1分。如分析“登上”合理亦可)。(从动词、意象两个角度切入,分析符合文意即可)。
19.(6分)要避免流行歌曲的“遗憾”,必须练好内功,不耍花拳绣腿:(1)情感连贯流畅、丰富多样,适应心灵世界的需求。(2)歌词含蓄自然,不做歌曲的附庸。(只答“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技艺”给1分,只答“练好内功”给2分,只答(1)(2)两点可以给满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女子小人疑议探析
卞 权 读书贵质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云:‚疑者,觉悟之机也。‛若有疑不质,就成了书本奴隶,一旦留下误解与妄解,难免产生一谬留千载的憾事。拜读白子超先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文后(原文载《新民晚报》),拟对该文所引的六种解译作一补充,权作第七种解译,能否判为正解,不才未敢遑论,谨移樽就教于子超先生。
历来,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三句语录的译解,诚如白文所引的译证,不但把‚唯女子……‛中的‚女子‛(古文合成词组)译为‚女人‛(现代单纯词),而且几乎一律将‚女子‛译同于‚小人‛。当代儒学大家南怀瑾先生也说:‚有一次一个妇女团体要我去讲中国文化,就有一位提出《论语〃阳货》中这两句话来问我,我说我不敢说,我说了你们要上来打我的。她们说不打。我说你们不打,我就赞成孔子的话,这是没有办法来替妇女们辩护的。‛(语出南怀瑾《论语别裁》)犹见‚只有女子与小人一样难以教养‛的译解,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定译‛。我查阅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和其他多种名家译本,基本上大同小异,‚唯女子‛两千多年来竟牢牢地与‚小人‛绑在一起。唯因持此‚定译‛的多为名家学者,令人持疑而难质……然而,学古不泥古,疑义相与析,又不甘存疑善罢,乃因从古文今译的‚信‛、‚达‛、‚雅‛三个互相依存的标准来衡量这一‚定译‛,总是感到疑云难消。倡行‚克己复礼‛的孔子,自然心怀敬母爱妻的仁德,岂能违背伦理道德,一杆子将慈母与淑妻也打入‚小人‛的泥淖里呢?况且一部《论语》的主要教育对象是莘莘学子,并非是当时的闺中女子。从来论文强调‚文品‛与‚人品‛的融通辨析,倘若孤立地就文译文,断章释义,乃至望文生义,表面上看也似忠于原文,如顾及全文整段,就会发现牵强附会,使人难以信服。
存疑数十年,终于在去年春天从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论语新解》中寻到了解疑答案,我欣喜不已。原来,疑问的症结出在用后代通用的单纯词‚女子‛(名词+词缀),去套用孔子(春秋时代)文言实词的合成词组‚女子‛(代词+名词)。《论语》中所涉的‚女‛字,在词义和语法功能上有多种分工,其中有18个‚女‛的音义训诂无一例外都同于‚汝‛(rǔ),都是人称代词,译为‚你‛或‚你们‛;而‚子‛是古文名词,译为‚学生或弟子‛。系因《阳货》篇中的‚女子‛并非现代文中的单纯词,而是由两个单音实词构成的词组。
辨别了古今词语在虚、实、音、义,以及语法功能等方面演变的误差,《论语〃阳货》篇载的原文即可作如下解译: ‚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难以教养的,教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而自满),教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因不懂而怨天尤人)。‛
上文新译并非主观猜测,系按古文今译的规范诠释的。古文中‚女‛作‚汝‛通用已屡见不鲜,‚子‛作学子、弟子解译,诚为正解。语言文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拿现代文中的‘女子’,套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文言文中的‘女子’,失之偏颇‛(金池:《论语新译》)。‚有时真理只要跨进一小步,就会成为荒谬‛。循此,倘若这一最新解译能予认同的话,传统翻译无疑是让孔老夫子蒙冤受屈了两千多年,怎不令人浩叹千古!
译文之道千变万化,唯此,朱自清先生对古文翻译曾有提示:‚任何词句和语汇都是可以分析的。‛文场学林多诤谏,毕竟随人说短长者多,深思独疑者少,稍有疏忽很容易闹出‚以今淆古‛的笑话,甚至滑入谬误,尤在古文翻译与古文教学中,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
(选自2008年1月2日《中华读书报》) 12.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A.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都将《论语·阳货》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翻译成“女人”。
B.作者认为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翻译成“女人”不符合孔子克己复礼的道德行为规范。 C.将“女子”翻译成“女人”,符合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古文翻译“任何词句和语汇都是可以分析的”的观点。 D.用后代通用的单纯词“女子”,去套用孔子时代文言实词的合成词组“女子”,就是所谓的“以今淆古”。 E.语言文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因此文言翻译要注意古今的差异。
F.其他著作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翻译成“女人”,并不一定是错误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论语新解》的解释也只是一家之言。
13.不属于作者对《论语·阳货》中“女子”的翻译存疑数十年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翻译有断章释义、望文生义之嫌。 B.传统翻译没有注意到《论语》的教育对象。 C.传统翻译割裂了“文品”与“人品”的关系。 D.传统翻译用后代的单纯词套用古代的合成词。
14.将“女子”翻译成“女人”,本来只是一个词语的翻译问题,为什么作者却说这“让孔老夫子蒙冤受屈了两千多年”?请用原文回答。(4分)
答:
15.人们习惯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女子”翻译为“女人”,本文认为形成这种思维定势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
12. C、F。C不符合朱自清的观点,正好与朱自清的观点相反。F 本身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但是并不是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 13.D。这是作者释疑的依据。
14.(1)倡行“克己复礼”的孔子,自然心怀敬母爱妻的仁德,岂能违背伦理道德,一杆子将慈母与淑妻也打入“小人”的泥淖里呢?(2分)(2)从来“文品”与“人品”通融,此译法影响了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人品”。(2分)
15.缺少独立思考,迷信学术权威。(2分)深层原因:是歧视女子、男权思想导致的。或者:男尊女卑的思想导致的。(3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化主权与文化自信(有删改)
祝 勇
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认为,‚西化‛主张者的误区,在于以时间关系取代了空间关系。他们一厢情愿地在东方与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划等号,认为凡是东方的必是传统的,凡是西方的必是现代的。其实,西方社会并未完全丢失他们的历史人文资源,东方文化也能完成现代化转型。林先生提出文化主权的概念:‚谈主权就是强调主体的神圣性‛,‚当然,在这里,指的是文化诠释权。‛ ‚文化主权‛,或曰‚文化诠释权‛的概念,显然凸显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并在‚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世界里,为他们提供了立足的依据。
文化有着与科学不同的发展脉络——科学具有‚普世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文化能够充分地证明它的‚普世性‛。文化的‚有限性‛决定了文化在空间的有序分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一种文化都适应着它特殊的历史、地理等环境,‚文化疆界‛也就成了客观存在。
对于东方来说,所谓的‚全球化‛进程,无疑是一场‚难以避免的瘟疫‛。表面上,它表现为一个增加的过程——在东方文化传统之上增加了西方文化的因素,但本质上却是一个衰减的过程——将多元的文化符号衰减为一元。英语再次被网络隆重推出,方言、戏剧、手工艺品等显然不是好莱坞、麦当劳的对手„„。当西化论学者理直气壮地向‚保守主义者‛质问,愿意享受现代化的冲水马桶,还是愿意在历史悠久但条件落后的老房子生活时,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记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与身份(空间关系)的不可更改性和重要性。林先生的回答是,我宁可在东方传统的青山绿水间去来,也不愿在一个丧失了时间坐标的现代化精神病院里享受五星级的抽水马桶。
对一种文化的诠释权力,应该掌握在该种文化的主体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特定空间,呼应着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因而,产生一种文化的主体人群,是这种文化的首要消费者和解释者,只有他们才能深切体会文化语言中的乡语和隐语。所谓‚民族尊严‛的具体依托,那就是民族文化。
是否真的有一个在所有人那里等值的‚全球化‛,是颇令人怀疑的,尤其当‚全球化‛在西方霸权话语的掩护下悄悄渗透进东方村庄的时候。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化”主张者以时间关系取代空间关系,即用现代化取代传统的东西。 B.在“西化”主张者眼中,“时间关系”指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在“西化”主张者眼中,“空间关系”指的是东方与西方的关系。 D.即使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也保留着历史人文资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学具有“普世性”,是因为科学与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
B.文化的“有限性”, 是指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它特殊的历史、地理等环境相适应。 C.文化在空间的有序分布,是文化的“有限性”的决定性因素。 D.“文化疆界”的客观存在,凸显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 18.说说“文化主权”(或曰“文化诠释权”)的含义和价值(6分) ▲ 19.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即“西化”的主张,错在哪里?(6分)
▲
16.A (“用现代化取代传统的东西”只讲到“时间关系”,还有“用西方取代东方”的“空间关系”) 17.B (A. 强加因果 C.颠倒因果 D. 张冠李戴)
18.“文化主权”是指对一种文化的诠释权力,应该掌握在该种文化的主体手中。(3分)“文化主权”论凸显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并在“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世界里,为他们提供了立足的依据。(3分)
19.一是观念上错,认为凡是东方的必是传统的,凡是西方的必是现代的;(或:一厢情愿地在东方与传统、西方与现代之间划等号)二是本质上错,将世界上各民族多元的文化符号,衰减为西方的一元文化;三实际上是在西方霸权话语的掩护下对东方进行“文化渗透(侵略)”。(6分,每答对一点2分,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7.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8.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9.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7.D(从第4段‚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感‚俗词‛的。) 8.D(文章并末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9.B(文章并末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共10分。 宋代文人的拐杖
中国古代文人经常写到自己用的拐杖,宋人尤喜如此。在他们的笔下,拐杖寓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
人们早就使杖这个原本简单的生活用品人格化了。人们从它身上引申出了品德等喻义,从它身上获得启示;这些品德之类的喻义,正是中国古人爱杖以及“杖文学”众多的基本原因之一。
汉代文人言杖,常把杖比作君子、圣贤,杖被附加上了戒慎、克制、节欲以及认真助人、忘我助人的德行,以此强调其扶持、辅佐的作用,提示人们应当从用杖中体会到任用贤人之重要。魏晋唐人除了继续将杖与扶持、辅佐之类相联系外,又将劲直、高节、逍遥和杖联系了起来。
到宋代,有的人继续申说杖的扶持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在魏晋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含义。张九成、黄庭坚强调了忠信笃恭、内圣、廉、直、节。最能典型地体现宋人观念的,则是蔡戡的《邛竹杖歌》,其后半首曰:“孤根端有岁寒操,劲节肯染京城红。飘然飞去不可执,西山南浦聊从容。放行天地无障碍,倚观宇宙皆虚空。横挑斜倚任所适,去来无定如飞鸿。”赋杖以节操、脱俗、闲适、飘逸的个性,正是宋人写杖的最大特色。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观念整合、沉淀、定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普遍的内敛倾向使各种纷扰的观念、骚动的心理被普遍的宁静之美、逍遥之求所代替。程颢的诗《秋日偶成》最具典型:“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种有别于唐人专重功名富贵的“男儿观”,代表了宋代文人人生态度的新内容。
宋人这种人生态度,也体现在对杖的品德等喻义的解说上。在宋人笔下,杖的戒慎启示、扶持、辅佐功能、贤人之喻明显淡出,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宋代文人的入世意识、政治主人翁意识的淡化。宋人的杖主要是用来显示一种脱俗、逍遥、闲适的情怀。
与这种人生态度和情怀相应的,是他们的审美情趣。宋代文人喜爱之杖,在材质上都偏爱来自山野自然的植物。他们还非常喜欢给杖加上枯、曲、瘦、短、轻等形容词。可见,宋人爱写杖,正是其人生态度、审美心理的外化表现,他们使杖有了丰富的文化附着。
所以,宋人常可通过杖来获得一些人生感悟,或借助它去表达人生感悟。如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竹杖芒鞋与马的比较中,作者体会到不受宦事羁绊的轻松自由。
由此可见,宋人对杖及写杖的偏爱是在中国文化富有连贯性的演化中,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随着文人心态、旨趣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
(取材于《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有删改) 5.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古人之所以爱“杖”,是因为从“杖”身上引申出来的喻义给人以启示。 B.宋代文人对“杖”的含义的创新是在对前人否定的基础上完成的。
C.宋代文人喜爱选择山野自然植物做“杖”的材质是源于他们的审美情趣。 D.苏轼借笔下的“竹杖”“芒鞋”表达了自己不受宦事束缚后轻松、潇洒的心境。 6.下面各句诗词中最能反映文中所说的宋代文人的情怀的一项是( ) (3分)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7.结合文本,分析说明宋代文人喜爱写杖的原因。(4分)
二、 5 B(原文“到宋代,有的人继续申说杖的扶持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在魏晋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含义”,所以“创新是在对前人否定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成立)
6. B(A、C、D二句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
7.因为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由积极入世转向一种脱俗、逍遥、闲适的情怀,而这种情怀与宋人赋予杖的寓意是吻合的(2分);杖的取材和外形特点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1分);宋人常可通过杖来获得一些人生感悟,或借助它去表达人生感悟(1分)。(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重在引领 贵在自觉 仲呈祥
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惟其如此,重视对一部文艺作品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正确引领,极为重要。
譬如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如何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中获取精神营养?这里面有个“引领”课题。我孤陋寡闻,也至少耳闻目睹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在一家省级卫视面向全国观众的谈话专栏节目中,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在场的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诸位女嘉宾,你愿意嫁给许三多吗?”全场哗然,然后无人应答。稍顷,一位勇敢的时髦女性站起来应对:“我愿意!”主持人追问其由。再答:“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挣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答毕,一片笑声,并无辩难。此可谓一种“引领”。另一种,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莘莘学子与编剧、导演、制片人对话,探讨“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其性格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自强不息”的因子,又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且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它在一定程度土反映出时代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此可谓又一种引领。
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应当说,盛世文化,乃包容多样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典型艺术形象,引发各种社会舆论,不足为怪。但各种舆论与见解的高下是非,确须引领分辨。上面某电视台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形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好呢,还是与人为善、外柔内刚地引领在场有高见的观众入情入理地加以辩难好呢?我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台,还是理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永远不忘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能否在一切文艺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深刻总结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认为可以归结为“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并明言这便是他“要过的最后一重山”,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阐释何为“文化自觉”。这确为至理名言。惟其有了美自己民族文化之美、借鉴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之美,并善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将这两种美交融、整合、创新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以达到天下大同,即社会和谐。
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须铭记在怀的—条要诀。
(节选自200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6.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亿观众对“许三多艺术形象”的议论,引发了一种蔚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 B.《士兵突击》之所以火爆荧屏,是因为它是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三无”电视剧。 C.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这里面有个如何正确“引领”的课题。
D.正确引领的标准是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17.下列对“文化自觉”表述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觉”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 B.“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归结出来的大题目。
C.“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阐释。 D.“文化自觉”是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18.从文中可以看出“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有哪些?(分条回答)(6分)
19.文中说“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到底谁“高”谁“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16,C(A项,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的;B项, “不趋时、不媚俗、„三无‟是电视剧的特点,与火爆荧屏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D项,胡锦涛同志阐明的是先进文化的方向。)(3分)
17、D(“文化自觉”不是方针和政策。)(3分)
18.①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 “自强不息”的因子。(2分) 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2分)
③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2分)(共6分) 19.一家省级卫视的谈话专栏节目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现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在一片笑声中主持人并无加以引导和辩难,实在是不可取的。(3分)
在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对“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探讨中,“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和辩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3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选自《新华文摘》2001年12期,有删节)
16.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选出表述最准确的一项(3分)
A.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B.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使之灌输到人的主观世界中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的教育。 C.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真善美的品性,使之能意识到‚我是人‛的教育。 D.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使人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 17.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文教育应该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人文精神,唤醒人性良知,而不是仅仅灌输人文学科知识。 B.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的人文教育也应该向西方学习,进入西方的模式,与世界接轨。 C.为了走出我国当前人文教育的困境,必须继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D.人文精神是通过人文教育唤醒人们本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18.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6分) 19.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6分)
甲、论述类阅读 16.A 17.B
18.①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②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③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19.压抑、扭曲、扼杀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 吃出来的血缘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鄉”,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共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作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16.下列对文中“共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共食是世界不少民族共同的习俗,因为吃同一种食物而具有了血缘关系。 B.共食是与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西方分餐制相对的中国人特有的进餐方式。 C.共食是主人酒菜之外的一种感情投资,是客人接受情谊的一种认同表态。 D.共食是为了肯定和确认现存的血缘关系,预约与重申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人之所以喜欢请客吃饭,无非是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成为血缘关系。 B.卫生而节约的分餐制在中国实在难以推广,因为中国人只讲义气而不注重科学。 C.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一起共餐,在中国常常可以用来判别亲与疏、区分敌和友。 D.作者以吃年夜饭为例,进一步证明:即使真正的兄弟,长期不共食则情谊不存。 18.“吃出来的血缘”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19.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五、现代文阅读必做:文学类文本甲、论述类文本 16.C(A项错在“具有了”,原文为“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B项错在“中国人特有的”,原文无据;D项错在把“年夜饭”的目的误认为“共食”的目的)
17.C(据原文,“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成为血缘关系”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非请客吃饭的目的,故A项错;中国人并非不懂科学卫生,故B项错;“即使真正的兄弟,长期不共食则情谊不存”,非作者原意,故D项错) 18.儿子吃母亲的奶水长大,兄弟姐妹吃同一奶水长大,乡亲、战友、同事同吃一锅饭而产生兄弟般的感情。(每点2分) 19.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然吃了别人的饭,理应对他以死报效,更何况一起共食只不过有可能传染上别人的病而已。(本题6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萃智理论助力创新教育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都承担着为本国培养未来人才的历史使命。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就是要根据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
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这种潜在的创新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训被 激发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通过培训激发 创新能力的途径让受教育者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提高创新的成 功率和水平。
统计表明现有数百种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技法,常用的传统创新技法约50种,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和田十二法等一它们曾帮助人们产生过无数的发明和创新。但以上绝大多数创新的技法是抽象的、随机的、方向不明确的。这些技法一般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是难以控制的、个人的思维活动;因此难以用这些技法去量化地、可重复地去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划时代的萃智(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学,揭开了人类发明创新的新篇章。
萃智是以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为首的一批学者从1946年开始,历经数十年,对世界上250多万件专利文献加以研究、整理、归纳以后,提炼出来的一整套体系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体系。它基于技术系统演变的内在客观规律,来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方案综合。它可以定向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创新,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包括解决技术矛盾的40个原理和矛盾矩阵,解决物理矛盾的4个分离原理,76个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和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消除心理惯性的工具和资源——时间——成本算子等,使人们可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去操作和执行,因此发明就可被量化进行,也可被控制,而不是仅凭灵感和悟性来发明。
在学校开展基于萃智理论的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学习如何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意识,正确地分析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萃智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而使问题得到创新性的解决。
萃智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利用萃智获得 了发明创新,实现了重大技术改进。这些事实都证明了萃智在广泛的学科领域和问题解决中 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证明了在学校开设萃智创新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开展创新教育,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帮助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帮助企业迎接市场挑战,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6.下列对“萃智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萃智理论是以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为首的一批学者从1 946年开始、历经数十年提炼出的一种全新理论体系。 B.萃智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学,为人类发明创新揭开了新篇章。
C.萃智理论基予技术系统演变的内在客观规律,来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方案综合,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技法盲目、随意的不足。
D.利用萃智理论提供的一系列T具,人们可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去操作和执行。
7.下面不属于萃智理论的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是 ( )
A.与绝大多数的传统创新技法的抽象、随机、方向不明确性不同,萃智理论可以定向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创新。 B.与某些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的传统创新技法不同,萃智理论使发明不再难以控制。 C.萃智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和利用它来量化地、重复地去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D.萃智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利用萃智获得了发明创新,实现了重大技术改进。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绝大多数创新技法一般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是难以控制的、个人的思维活动,因此根本无法去量化地、可重复地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B.在学校开展基于萃智理论的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而使问题得到创新性的解决。
C.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事实证明了萃智在广泛的学科领域和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性、实用性,同时也证明了在学校开设
萃智创新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D.当今世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开展创新教育,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6.C(滥加因果关系)
7.D(D项是介绍萃智理论的实际应用)
8.D(A 不是“根本无法”而是“难以用这些技法”;B 能够有效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的是翠智理论本身而不是创新教育;C “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而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事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年第11期)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 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同步上升。 B. 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家都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 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的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我们“濒死的教养” D. 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 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日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F. 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13.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教养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种族文明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B. 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 受。 C. 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D.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能直达人的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14.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2分)
15.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2.(5分)BC 13.(3分)C 14.(2分)“整容”是打比方,形象地强调了“中国人的教养”形象需要改观:“自我整容”则是告诉人们:挽救“中国人的礼貌”必须自己动手进行,别人无法代替(2分) 15.(6分)“教养”是“昂贵”体现的三个方面。①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个体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2分)。②教养与独立、自由、民主、主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是国民核心价值的体现(2分)。③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教养指数”的提高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修外炼(2分)
李自成归宿之谜
遍览明清两朝官方历史文献以及诸多私家著述,太都对李自成的人生结局作过这样的记载:兵败九宫山,最终被当地乡勇围困,死干乱军之中。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有关李自成的下落,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宗历史悬案,‚李自成归宿‛成为学界热门话题。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启动了一个课题组,攻克李自成归宿问题。可由于参与者观点不一,时至今日,仍在争论。 1981年元月,湖南省石门县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夹山寺大路西陂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但是挖开之后,墓葬的形制却让他们感到迷惑不解:这种葬俗很少发现,与本地葬俗迥然不同,而极似陕北民俗。此后,出土的碑刻再一次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这是一块名为《中兴夹山祖庭私律奉天玉大和尚塔铭》的石碑,通过碑文,他们第一次获知了墓主人的身份:第一,这个和尚是顺治九年来到夹山的;第二,他的弟子门徒有数千之众,他不是一般的和尚。 1992年9月.在重修夹山寺大悲殿的时候,维修工人在大殿中部地基里突然又发现了一个刻着‚敕印‛二字的石龟。‚敕‛是皇帝专用的一个名司。那么这个敕印应该是皇帝专用的。根据鉴定,这个石龟也是明末清初的东西,查阅夹山寺历史的记载,当时唯有奉天玉大和尚德高望重,门下有弟子门徒教千之众。看来,这个石龟只有奉天玉大和尚才能领受。 1994年2月,石门附近的一个农民在挖菜窖时偶然挖到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奉天玉诏‛四个字,经过鉴定,这块铜牌同样是明末清初的,而它显然应该是奉天玉大和尚使用的物品。如此浓重的皇权色彩竟然集中在奉天玉这样一个和尚身上,不禁令人疑窦丛生。 种种迹象表明,奉天玉大和尚极有可能就是闯王李自成。也许李自成并没有死在九宫山,而是出家为僧了。 那么,李自成为何禅隐夹山?面对无法抗衡的满清八旗兵,早在大顺军从北京撤退之时,李自成就有了希望能与南明联合抗清的想法。但由于自已是朱明王朝的死敌,南明朝廷以‚报君父仇‛、‚联清讨贼‛为举国大纲,所以李自成的想法一直无法实现。当他遭遇了武昌战役的失败、面对大顺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何决断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学者刘重日推测:可能有些谋士给他出主意,让他退隐,并且让部下去联络南明。跟南明谈判、合作。只有这两股势力结合,才可能在当时有力量跟清朝敌对。
也许李自成的确采纳了谋士的意见,选择退隐。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怎样才是一个最为稳妥的退身之策呢?李自成选择了出家,这在当时也许确实是一种明智之举,而另一个原因似乎和李自成幼年的经历也有一定的关系。李自成小时候,从6岁到l0岁,出家4年当和尚,被命名为黄来僧。有一些佛学研究者认为这也是还原,还他的本来面貌。 就在这一切看似水到渠成的推论背后,却又有着诸多无法解释的疑点,首先就是关于奉天玉太和尚从何处抵达夹山以及抵达的时间。一种说法是奉天玉大和尚是顺治九年到的夹山,可是在顺治二年的五月,历史上就没有李自成的记载了,没有他的踪影了,那么二年到九年之间他到哪里去了?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他与当地官员的交往极为密切,而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李自成果真退隐出家暗中指挥大顺军余部继续作战的话,必然是调度有方,行动统一,事实却并非如此。从他的余部来看,很混乱:有降清的,有降明的,有降明后又降清的,降清后又降明的。从这种混乱的局面来看,大顺军正是‚树倒猢狲散‛,李自成要在的话绝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那么,奉天玉大和尚究竟是否就是隐遁出家的李自成?史学界最终没有定论,所有的研究推理终究只是一种猜测。如果当年的李自成没有身死九宫山,也没有选择出家为僧,那么关于他最终的命运结局,又有谁能真正知晓呢?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董风秋、于敏) 6.下列说法不属于“奉天玉大和尚极有可能就是闯王李自成”迹象的一项是 ... A.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曾经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与太和尚奉天法号相合。 B.从《中兴夹山祖庭私律奉天玉大和尚塔铭》碑文可知墓主人即奉天玉太和尚。 C.奉天玉墓葬违背僧规却以陕北民俗埋葬,而李自成的家乡就在陕北米脂县。 D.与奉天玉大和尚关联的敕印、“奉天玉诏”铜牌,暗含李自成大顺皇帝身份。 7.下列表述,属于“李自成归宿之谜”难解谜团的一项是( )
A.石门夹山古墓墓葬的形制特别,且浓重的皇权色彩集中在这样一个和尚身上。 B.李自成“消失”与奉天玉大和尚到达夹山留有时间空白,六七年的时间不短。 C.奉天玉大和尚与当地官员的交往极为密切,而这显然与李自成身份有些不符。 D.李自成消失后大顺军余部形同“树倒猢狲散”,不像暗中有强有力的调度指挥。 8.依据原文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李自成与南明联合抗清的想法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南明朝廷不愿与大顺军合作。 B.如果李自成禅隐夹山说成立,那么其采纳谋士意见选择出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C.李自成小时候曾出家4年,这段经历或许也是李自成选择禅隐夹山的另一个原因。
D.李自成在遭遇武昌战役的失败后,如何正确决断已经不只是个人生死存亡的事了。 9.依据原文信息,在奉天玉大和尚可能就是李自成的前提条件下,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自成有可能特意安排了—个和自己极像的亲随在九宫山被杀,让他的消失变得更加合理。 B.李自成夹山禅隐后,存在与大顺军余部保持经常联系,并继续在幕后调度指挥部下的可能。 C.李自成出家的地点选在湖南夹山寺,是他在时局背景下既基于安全考虑也基于战略考虑的。 D.李自成禅隐夹山,当有一批所带随从宫女,石门人现在发音卷舌音很多当是受这些人影响。
6.答案:B/“墓主人即奉天玉大和尚”与奉天玉大和尚是否李自成无干。
7.答案:B/A,可作李自成禅隐夹山的依据,非“谜”;B.虽可为李自成禅隐夹山的否定依据,但李自成这段时间身在何处?仍属“李自成归宿之
谜”;CD两项都是李自成禅隐夹山的否定依据,非“谜”。 8.答案:B/原文中“采纳谋士意见”只是可能性推测,并非事实。
9.答案:D/A,对众多历史文献“兵败九宫山,最终被当地乡勇围困,死于乱军之中”的或然性推断;B,“奉天玉诏”铜牌可为直接证据;C,安
全考虑,夹山是当时处于清朝、南明王朝、湘西土家放大三不管的地段;战略考虑,夹山地段当时为南北东西要冲,有既可往沿庭平原江汉平原叉进又可向湘西北退的战略地位;原文有李自成希望卷土重来的信息。D,原文无此信息,也根据不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刘梦溪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与经济与政治与文化的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那么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选自2003年11月2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认为,虽然现在中国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了,但是文本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
B.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对于今天这个充满浮躁气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C.作者认为我们读书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也应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甚至还可涉猎外国文本经典。 *D.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是一种时尚。
*E.读书的过程就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F.倡导阅读本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经典,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首要任务。 【D原文是说“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并非实然判断。E“读书”应为“阅读经典文本”】 13.根据文意,联系现实,对文中加点的有关“文化”的名词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垃圾”主要是指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
B.“读图时代”指的是大量精美图片加文字的文本时代,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等特点,带来了阅读的简便和快捷,同时又加剧了阅读的表层化,培养了一批表层化的读者,使快餐文化走向泛滥和无度。 C.“文化经典”指的是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和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 *D.“异质文化”指的是在形式上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文化。 【从“质”来看主要是内容,而非形式】
1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认为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4分)
【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它是转移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的需要,(1分)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1分)改变个人气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1分)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1分)(4分,每点1分)】 15.文中“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态度,“文化主体”“文化精神”指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经典?就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体会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文化主体指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文化精神指的是民族文化传统。(1分)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经典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如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应传承和发扬孙悟空不畏强权、不怕苦难、勇于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1分)而应摒弃小说中的封建迷信等糟粕思想。(1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特别提醒:选做论述类题的考生将16、17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6、17题号处)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反复研究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异同,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认为,似乎有一点人们都有所忽略,即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而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在古希腊,有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国家不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奴隶主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他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的,同时还是‚自己‛的,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这就使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谈话。孟子对梁惠王也有批评,但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批评,这种批评没有平等对抗的性质,而是劝谕性的:国家是你的,我劝你这样治理,因为这样治理才能治理好,对你是有好处的。你要实在不听,我也没有法子,但那对你是不利的。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是自行其是,在法庭上还侃侃而谈,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因为他并不觉得除了真理之外还应该屈从于谁的意志。在这种根本的文化精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苏格拉底的继承者。即使那些悲剧家和喜剧家,也不像中国知识分子那么谦虚,他们不是载他人之道,而是载自己之道,直接揭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让人类能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局限性。到了中世纪,教皇和牧师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政教是分离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只服从上帝,而不服从国王和官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智慧、‚人‛的幸福,但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而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是包括贵族,并且当时是以贵族为主体的。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讲故事、发议论的是一些贵族青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讲的多是贵族的故事,大概只有福斯塔夫这个人物,才是真正的平民典型。但他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只是一个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直到19世纪,像福楼拜、乔治〃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或自恋,他们对贵族阶级的批判不是报复或泄愤。前者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义开始,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在这时,西方社会也民主化了。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但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他们关心着自己,同时也是关心着人类。自然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身的贵族,出身平民,但不能没有贵族的精神。
16.下列关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的精神。
17.“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含义的理解与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18、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6分)答:
19.文章说“中国文化就其根柢就是平民文化”,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答: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6.(3分)C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是贵族文化.不是因为西方知识分子的性格.而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17.(3分)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包括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 18.(6分)西方文化就其根柢而言是贵族文化,进入现代主义以后,自然就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平民知识分子占了绝对的优势,但西方的平民知识分子思想里依然有着贵族的精神,他们担心这种贵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平民化而消失。 19.(6分) ①中国知识分子在本能中没有为国家负责的意识。②中国知识分子是载他人之道,而不是载自己之道。③中 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权抱有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全文用了对比的手法。可从“西方文化就其根柢则为贵族文化”进行概括,然后从反面得出结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而具有了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任何一个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化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的方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善的结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化哲学。庄子与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6.对文章某些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哲诗”是指作品富于哲理的诗人,“诗哲”则是指著作充满诗意的哲学家。 B.作者认为战国时代出现了文史哲的“互涵互动”,“互涵”指彼此促进,“互动”指彼此渗透。 C.“史著文学化”指的是不拘泥于历史的真实,用文学的手法撰述历史;“哲学诗意化”,指的是借鉴诗歌创作手法来表达哲学思想。
D.“诗意的沉思”指庄子的文章漾溢着诗情;“沉思的诗意”指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哲理。 7.不属于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屈原是“诗人,而兼哲人”原因的一项是
A.庄子和屈原的作品都富于哲理。 B.庄子和屈原的作品都充满诗意。
C.庄子和屈原都有哲学著作和诗歌作品传世。 D.庄子和屈原的作品有整个文化精神的意义。 8.关于战国时期文史哲之间互涵互动关系的表现,下列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文学呈现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 B.文学自身含有史哲因素,产生了《老子》。 C.史著文学化,出现了“史传文学”。 D.哲学诗意化导致了“诗化哲学”的出现。
9.对这段文字论述的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屈原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B.战国时期文史之间呈现出互涵互动的关系。 C.庄子和屈原出现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D.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产生了“庄骚辉映”这一种文化奇观。
6.D (A将两概念的内涵弄反了。B将“互涵”与“互动”的内涵弄反了。C“用文学的手法撰述历史”“借诗歌创作手法来表达哲学思想”均不符合文意)
7.C(只能说庄子的哲学著作有诗意,屈原的诗歌作品有哲理) 8.B(《老子》一书不是文学著作)
9.D(ABC三项都有不妥之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①‚四杰‛之后,唐代现实生活五彩缤纷,盛唐之音如‚鲜花怒放‛。陈子昂首先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尽管是一腔愤慨,但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尽管□□□□,但所展现的,却是一幅□□□□的春晨图画,它愉快活泼而并不□□□□。这就是盛唐之音。
②‚葡萄美酒夜光怀,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
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戌,也爽朗明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个人、民族、阶级、国家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和方面,它在中国诗史上确乎是前无古人的。
③江山如此多娇!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宁静的一面则由田园诗派写出。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忠实、客观、简洁,如此天衣无缝而又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如果拿晚唐杜牧的名句来比,例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也极其空灵美丽,非常接近盛唐,然而毕竟更柔婉清秀,没有那种阔大气质了。
④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深刻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拘束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强音。痛快淋离,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 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这里有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拟的节奏音调……。尽管时代的原因使李白缺乏庄周的思辨力量和屈原的深沉感情,但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在李白的天才作品中确乎合而为一,奏出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交响诗的最强音。
⑥然而,这个极峰与文艺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音。
(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唐代诗歌大致分为两个派别: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维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B.《将进酒》因为不受约束,不循规范,冲口而出,所以成为盛唐的“最强音”。 C.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虽然有浪漫与现实之别,但两者均属于典型的“盛唐之音”。 D.“盛唐之音”虽然风格多姿多彩,但是它们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并无本质的不同。 15.在第一段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词语。(3分) 16.“盛唐之音”的特点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4分)
14.D(3分)
15.惜花伤春(1分);清新美丽(1分);低沉哀痛(1分。(意思对即可) 16.①风格豪迈壮丽、优美明朗健康、瑰丽飘逸(或气质阔大);
②反映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向上、乐观自由的精神追求(或折射出欣欣向荣、开拓进取的时代特点); ③表现形式富有创造性。(4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得满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
吃出来的血缘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鄉‛,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共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作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16.下列对文中“共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共食是世界不少民族共同的习俗,因为吃同一种食物而具有了血缘关系。 B.共食是与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西方分餐制相对的中国人特有的进餐方式。 C.共食是主人酒菜之外的一种感情投资,是客人接受情谊的一种认同表态。 D.共食是为了肯定和确认现存的血缘关系,预约与重申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人之所以喜欢请客吃饭,无非是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成为血缘关系。 B.卫生而节约的分餐制在中国实在难以推广,因为中国人只讲义气而不注重科学。 C.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一起共餐,在中国常常可以用来判别亲与疏、区分敌和友。 D.作者以吃年夜饭为例,进一步证明:即使真正的兄弟,长期不共食则情谊不存。 18.“吃出来的血缘”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19.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16.C(A项错在“具有了”,原文为“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B项错在“中国人特有的”,原文无据;
D项错在把“年夜饭”的目的误认为“共食”的目的) 17.C(据原文,“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成为血缘关系”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非请客吃饭的目的,故A项错;
中国人并非不懂科学卫生,故B项错;“即使真正的兄弟,长期不共食则情谊不存”,非作者原意,故D项错) 18.儿子吃母亲的奶水长大,兄弟姐妹吃同一奶水长大,乡亲、战友、同事同吃一锅饭而产生兄弟般的感情。(每点2分) 19.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然吃了别人的饭,理应对他以死报效,更何况一起共食只不过有可能传染上别人的病而已。(本题6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园日涉以成趣
陈从周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臶。
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造园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
中国园林有以山为主体的,有以水为主体的,也有以山为主水为辅,或以水为主山为辅的,而水亦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冈峻岭之别。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在观赏时,又有动观与静观之趣。因此,评价某一园林艺术时,要看它是否发挥了这一园景的特色,不落常套。
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臵园中,确是妙法。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臵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游园的时候,对于这些小境界,宜静观盘桓。它与廊引人随的动观看景,适成相反。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颐和园的仿西湖便是一例,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亦有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在中国园林中,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等等。而一园的主要景物又由若干次要的景物衬托而出,使宾主分明,像北京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颐和园的佛香阁便是。
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就是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好花须映好楼台‛,到过北海团城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臵得妥帖宜人。这是什么道理?其实是松柏的姿态与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称,又利用了‚树池‛将它参差散植,加以适当的组合,使疏密有致,掩映成趣。苍翠虬枝与红墙碧瓦构成一幅极好的画面。这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呢?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同样与四周的廊屋形成了玲珑绚烂的构图,这些都是绿化中的佳作。江南的园林利用白墙作背景,配以华滋的花木、清拔的竹石,明洁悦目,又别具一格。园林中的花木,大都是经过长期的修整,使姿态曲尽画意。
若干园林亭阁,不但有很好的命名,有时还加上很好的对联,读过刘鹗的《老残游记》,总还记得老残在济南游大明湖,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后,暗暗称道:‚真个不错。‛可见文学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北宋名山水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说过:‚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扬州的个园便是用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假山。在色泽上,春山用略带青绿的石笋,夏山用灰色的湖石,秋山用褐色的黄石,冬山用白色的雪石。黄石山奇峭凌云,俾便秋日登高。雪石罗堆厅前,冬日可作居观,便是体现这个道理。
晓色春开,春随人意,游园当及时。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天然的地形和园内的山水,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B.观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有静观和动观之分。北海的静心斋,西湖的三潭映月,都是园中的精华,适宜静观。 C.中国园林中的长廊云墙、曲桥漏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在园林空间构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D.中国园林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团城承光殿就是最好的例子。 E.园林命名别出心裁,园中对联耐人寻味等等,说明文学在园林中也有重要作用,如《老残游记》就为济南大明湖增色不少。
13.下列有关颐和园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颐和园外面建有墙垣,里面规模宏大,建造者为了给人更加开阔的感觉,还巧妙地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 B.谐趣园是颐和园的精华之一,这类园中之园在中国园林中很常见,小园林使大园林有了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 C.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要景点,是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从地位上说,它相当于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 D.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其色彩、形态和周围的建筑形成极美的构图,体现了中国园林善于利用花草树木的特点。 1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力地证明了本段首句“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分)
15.请根据文意,说说中国园林在哪些方面参照了“画理”,使之充满“画意”。(4分)
12.D E(承光殿的松柏疏密有致,与附近的建筑高低相称,但“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文中没有依据。引用《老残游记》是为了说明对联在园林中的作用。)(5分,对一项不给分。)
13.A(没有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只是把它们作为颐和园的背景。)(3分)
14.不对。理由:①划线句具体介绍扬州个园春夏秋冬四种不同的假山,它们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②划线句紧承上文,用来说明“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③“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并非全段的中心句,只是为了引出郭熙关于画山的见解,所以它和划线句不是观点和论据的关系。(以上三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若答“对”,不给分。)
15.①参照绘画工笔细描的特点,在园林中的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方面精雕细刻,注重细节的完善。②参照山水画的画稿,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③参照中国画长卷的构图艺术,把园中的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游园观景时,景物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④参照绘画的构图艺术,使用对比、衬托等手法,使园林中的各种景物有宾有主,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相得益彰。⑤参照绘画的设色艺术,注重山石花木和建筑物的色彩相映相衬,以及景物本身色彩的调配,令人赏心悦目。(以上5点,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机械地照抄原句,答案与题目的角度不一致,即使四点全部覆盖到,只给2分。答案第1点依据第6段的一个相关句,第2点依据第7段的一个相关句,第3点依据第8段的一个相关句,第4点依据第7、8、9段的若干相关句,第5点依据第9段和第11段的若干相关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鸟巢与中国文化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强调,这座建筑应该是一座和北京的景观相协调的建筑,不是一座可以放在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体育馆,那么这个建筑方案是怎样体现它和中国文化的关联的呢?
②面对这个建筑,立刻让我们想起那些中国古代有着单一造型的文物特征,中国造型美术有两类,一是平面的书画,二是有着空间造型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刻、木雕、建筑以及种类繁多的手工艺品。然而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统一在单一的造型中,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最大的特征。所谓单一造型,即实体的造型决定了这一物体的美学价值。我们在众多的中国文物上可以找到许多无与伦比的典型。
③虽然是单一造型,但是在单一中有着生动的运动,这些运动都围绕着一种单一且基本的运动线,即由两种相反方向的运动构成一条曲线,那就是阴阳太极图中的中线。无论是古代青铜器和陶瓷外造型,还是民间的剪纸和刺绣,我们都会在上面发现这条曲线,这条曲线已经贯穿中国艺术至少五千年的历史。
④此外,这个巨大的容器在‚混沌‛与‚秩序‛这种矛盾统一体上,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在严谨的秩序中存在着无限丰富且复杂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存中,无论是造型、美学,还是技术,都通过视觉形象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升华,那么那些网格、镂空,以及单一器物形态的完美性,正是在单纯和丰富之间获得最高状态的协调。
⑤我们在这座巨大的‚鸟巢‛体育建筑上,可以找到那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远古商代彩陶文化中的‚网形彩纹陶钵‛,几乎就是一个微缩体育馆,彩陶外观上那些纹样应该说是古人纹身习俗的转移,因此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鸟
巢‛建筑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造型观念,而表层处理意识也来自人类潜意识的深层。在距今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彩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跳舞纹样,用于间隔和表现河水的水纹,都有加强向心运动的韵律。在甘肃和青海一带出土过许多彩陶,在彩陶上绘制几何纹样有着精确的定位,那些纯粹几何纹样的彩陶已经有着数学的萌芽,那些单一造型的彩陶,从纹样的绘制和器型都让人感觉是一个小容器和小社会。那件‚网形彩纹陶钵‛多么像赫尔佐格和德穆隆设计的‚鸟巢‛建筑原型。而那镂空通透的外壁又像江南园林中的‚冰裂纹花窗‛,还有将偶然性出现的冰裂纹固定为新美学的‚冰裂纹哥窑鼎‛,以及民间缠线之美,手艺人手下的杰作篓筐,有着吉祥寓意的十二生肖,和让全世界容易辨认的中国红等等,都成为这座巨大建筑中的中国文化遗传基因。
⑥中国文物单一的形态,以及和周围空间构成的纯粹关系,成为这座巨大体育馆建筑设计的最初的出发点。那些赤裸让我们感到粗犷的原始空间,是一种深刻的暗示,诱惑我们向原始的‚零‛空间回归。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设计已经证明,那种最为混沌、最单纯原始的造型,有着最大的包容量和丰富性,这种造型所带来的震撼力,已经超越我们现代的建筑传统。 1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形彩纹陶钵”多么像赫尔佐格和德穆隆设计的“鸟巢”建筑原型,这种陶钵镂空通透的外壁又像江南园林中的“冰裂纹
花窗”。
B.在古代青铜器和陶瓷外造型,民间的剪纸和刺绣上,我们都会发现阴阳太极图中的中线这条曲线,这条曲线刚好贯穿中国艺术五千年的历史。
C.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无论是平面书画,还是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刻、木雕、建筑等,它们最大的特征是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统一在单一的造型中。
D.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鸟巢”建筑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造型观念,是因为他们呈现的表层处理意识来自于人类潜意识的深层,从根本上说,他们的设计理念也是原始的。
16、下列对“鸟巢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让我们想起那些中国古代有着单一造型的文物特征。
B.“鸟巢”在“混沌”与“秩序”这种矛盾统一体上,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在严谨的秩序中存在着无限丰富且复杂的变化。
C.我们在这座巨大的“鸟巢”体育建筑上,可以找到那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彩陶文化、江南园林文化、中国红等。
D.“鸟巢”的设计说明,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贯穿到设计中去,才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建筑。
17、文章采用什么结构方式?第五段与第二、三、四段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五段与第二、三、四段的关系。(6分)
答: 18、从文中看,“鸟巢”的设计思想对建筑艺术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内容?(6分) 答:
15、C(A像“冰裂纹花窗”的镂空通透外壁应该是“鸟巢”,注意文中“„„都成为这座巨大建筑中的中国文化遗传基因”的
表述。)B偷换时间概念,应是“已经贯穿中国艺术至少五千年的历史”;D强加因果,其原因应该是“建筑呈现传统文化,取自的纹样是古人文身习俗的转移”,且推断不出“他们的理念也是原始的”。
16、D(无中生有,文中只说明这种造型能带来震撼,超越现代建筑传统,但并未说明“只有”这样做,“才能设计出独具特色
的建筑”。)
17、是“总——分——总“的结构。(2分)
第五段和第二、三、四段之间是并列关系(2分):第二、三、四段主要是从理论上分别阐述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第五段则列举大量事例来验证上面三段所说的内容。(2分)
18、①建筑设计应该和城市的景观相协调,而且应该具有独特性。
②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关联。
③最为浑纯,最单纯原始的造型,有着最大的包容量和丰富性,这种造型能带来极大的震撼力。(答对一点得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开关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人文杂志》2007、3) 16、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西方英雄的理念首先都是创立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树立永远的丰碑。B、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
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C、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D、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D、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18、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 答:
19、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6分)
答:
理清文章思路:①节引出文章论点:英雄主义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形象。以下各节分别论述这一论点。②节从“天意”这个角度来论证中西方英雄文化观的不同: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中国英雄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③节论述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但又有不同。④节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东方英雄不能容忍自私行为。⑤对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英雄文化也有不同。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16、解析:A项把原文中的“一个历史时期”换成“永远”,以偏概全;C项“都是”属于无中生有;D“都有”“女性价值得到肯定”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3分)B(A项“永恒的丰碑”错,依据:“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C项“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错,依据:“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D项“东西方都有„„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错,依据:“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 17、解析:B曲解原文 答案:(3分)B(“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错,依据:“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再说夸父逐日,也是挑战天意的)
18、解析:文章虽然主要在强调中西方英雄文化的不同,但是文章也多次提到中西方英雄文化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而且从⑤节最后可以看出文化的交流可以是这种文化逐步接近。 答案:(6分)东西方英雄文化本来就有诸多共同点;东西方英雄文化在不断交流,在交流和进步中逐渐改变,缩小差异,向对方趋近。(共两点,每点3分,照抄原文相关信息每点只得1分)
19、解析:只要把全文中有关中国英雄的特点找出来,然后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6分)守卫国土,维护当时的政权,值得人们崇拜和追随;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敌我分明,嫉恶如仇;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模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易善锋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关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的黄河(兰州)达1 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 (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业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 „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集作“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
16.本文不取“黄河远土:”而用“黄沙直上”,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王之涣的《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C.《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D.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 1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卜”,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C.持“黄河远上”观的人没有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也不能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D.人们对《凉州词》诗中第—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已,主要是评赏的角度不同。
18.在第3节中,作者是怎样论述“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一观点的?(6分)
19.本文第4节和第5节都谈到了与“黄沙直上”有关的地理天象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6分)
三、(18分)
16.(3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的解题区间分别在第3、5、6和第7节,B句的用意在于通过比较,揭示出《凉州词》的艺术手法,进而引出本词的内容特征,它属于“引例句”,而非“依据”(论据)句。
17.(3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在文本中找准与选项相对应的具体语句,然后排除选项的干扰信息,选出正确选项。B项的对应语句在第2节,本项的错误在于“„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是沈祖棻的结论,而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结果则是作者的猜测。
18.(6分) [答案]本节围绕这一观点,以事实为据,从作品的内容特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两个层面加以论述。(2分)①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而较富于美感的意境与当时有劝人思归悲凉之意的《凉州词》的演唱氛围不协调。(2分)②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
的著名诗人王之涣,完全能写出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的“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诗句。(2分)
[解析]本题从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的角度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是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解答时应在整体把握全文的论证脉络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这一重要句子的含义,然后对本节的主要内容进行筛选并加以概括。
19.(6分) [答案]不重复。第4节是援引史书记载的天气现象的史实,由此推论出“黄沙直上”说的可能性。(3分)第5节则是引用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名言”论断,由此证实了“黄沙直上”说的合理性。两节虽都谈到当地地理天象问题,只是论证角度不同,各有侧重。(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从论证角度的层面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进而帮助准确理解全文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油电涨价对中国长远有利
中国政府19日宣布大幅度调高油电价格的消息受到了外国媒体的普遍关注。德国《商报》20日表示,这是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朝着国际市场标准迈出的积极一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保证全球能源供应的安全。
《纽约时报》6月21日报道,自从中国政府19日宣布允许柴油价格上涨18%、汽油价格上涨16.7%后,中石化在上海的股票第二天就上涨了2.1%,而中石油更是上涨了4.6%。这是对各方要求中国改变石油价格呼声的回应。
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报道说,石油价格上涨刺激了中国股市,上证综指第二天就上涨了3%。但分析家却担心,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今年4月,中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了22%。
美国彭博新闻社20日分析说,油价上涨会让中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再增1%,但这个代价中国政府愿意承担,因为通胀压力已有所放松。今年2月,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12年来的最高。由于蔬菜和肉类价格的增长速度放慢,5月份的通胀率只有7.7%。经济学家预测下半年的通胀率还会降低,所以中国政府现在可以提高能源价格。
路透社20日报道称,中国油电价格上调预示着因价格机制不合理导致今年以来中国紧绷的油电短缺状况下半年会有所改善,而理顺的价格关系无论从长期或全局看均有利于中国经济。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油电价上调虽然短期会增加CPI的压力,但从长期看会有减少需求和增加供给的双重功效,因为炼化企业不亏损就会增加产能,而价格上升会抑制市场需求。
路透社20日援引雷曼兄弟首席能源分析师莫斯的话称,中国蓬勃发展的工业或许会因能源成本上涨而放缓。水泥、铝和钢铁等能源密集型出口行业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可能已受影响。莫斯说:“能源密集型行业对石油的需求在中国整体石油需求增幅中占据了60%。”路透社称,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首席经济师哈继铭表示,从投入产出表分析,成品油提价使得成本上升最大的行业依次是:海运、航空、公路货运业、航空客运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玻璃及玻璃制品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仓储业。汽车行业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美国《华盛顿邮报》20日报道,中国油价上升对国际市场的油价立即产生了影响,那就是价格下降。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每桶下降了4.75美元,达到131.93美元。美国穆迪投资的首席经济师约翰·朗斯基说:“这好比是中国在给能源消费加税,会起到减少石油产品消费的作用,最终会阻止原油价格的进一步增长。”
法新社22日消息,中国提高油价会抑制对石油的需求,分析师彼得·比特尔说:“油价上涨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将开始感受到更大的痛苦,这在美国很明显。油价上涨了,中国消费者就不会再进行无意义的使用了。”
美联社21日分析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普通的中国人纷纷购买汽车,许多人表示对这样的价格仍能负担得起。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仍然低得多。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1日认为“提价可能刺激消费”。国际惯用的通过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原则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的能源价格和国际市场差别太大,这并不能抑制中国压抑已久的能源需求。
《印度时报》21日报道说,美国能源信息提供商普氏公司亚洲部主任大卫·厄恩斯柏格表示,中国油价上涨的长远影响目前还不明朗,需要等到9月或者10月才能下结论。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薛力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来看,国际能源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中国的价格还要继续上调。上调本身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反过来又会导致能源价格下降,这就形成了市场的联动机制。中国现在是向这个方向迈出了合适的一步。
(摘自《环球时报》2008年6月23日,有删改)
5、中国政府大幅调高油电价格,对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油电涨价刺激了中国股市,但从长期看,不会增加CPI的压力。
B、有助于改善今年以来中国紧绷的油电短缺状况,有减少需求和增加供给的双重功效。 C、中国的能源价格和国际市场差别太大,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要比西方国家低得多。 D、可以有效地抑制中国压抑已久的能源需求,反过来导致能源价格下降,形成市场联动机制。
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刺激了中国股市的调整,这是对各方要求中国改变石油价格呼声的回应。
B、油电价格上调,一方面会使炼化企业不亏损从而增加产能,另一方面会抑制市场需求,所以从长期看会有双重功效。 C、能源价格上涨对高能耗行业影响很大,中国蓬勃发展的工业或许会因此而放缓。
D、油价上涨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将开始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因为他们越来越难以承担日益上涨的能源价格。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提高能源价格既有利于中国经济,也有利于保证全球能源供应的安全。
B、中国政府通过油电价格上调来有效地抑制市场需求,但国际惯用的通过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 C、油价上涨可能一时会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但由于蔬菜和肉类价格的增长速度放慢,5月份以来的通胀率呈降低趋势,所以中国政府愿意承担这个代价。
D、中国油价的上升对国际市场的油价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国际油价的降低最终会阻止原油价格的进一步增长。这是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朝着国际市场标准迈出的积极一步。
5、C(该项不是“中国政府大幅调高油电价格”的原因。调高油电价格是因为它能抑制能源需求。A项的信息出现在2、3和5段;B项的信息出现在5段;D项的信息出现在最后一段)
6、D(“中国消费者将开始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原因是他们不会再无意义地使用油电了。实际上,中国消费者是能够承担上调的油电价格的。A项的信息出现在2和3段;B项的信息出现在5段;C项的信息出现在6段)
7、B(倒数第3段说“不一定适用于中国”。A项的信息出现在1和5段;C项的信息出现在4段;D项的信息出现在7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也谈“乐活”
徐俊明
一不留神,‚乐活‛成了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乐活族‛们以此为主张,大打自然健康牌,用行动提醒我们,‚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7月1日,《新民晚报》一篇晚报说,浙江奉化96岁的双胞胎兄弟邢如家、邢杏家收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寄来的‚中国最长寿双胞胎‛证书。老哥俩虽然已96岁,但身子骨很结实,如此高龄还能挑100多斤的担子上下山。
人们为这老哥俩的健康长寿祝福的同时,总是想对他们长寿秘诀也略知一二,谁知道当大伙儿探问及此秘诀时,两位老人开心地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寥寥数语,既精辟,又灵动,概括了他们快乐、健康、长寿一生的哲理,让人佩服,令人惊叹。于是,人们给他们这对健康高寿孪生兄弟总结了四个字曰‚乐活长寿‛!
俗话说:人生苦短,尽管不少的谦谦君子深谙其理,可是又有多少人误读了生活,耽误了生命长河的汩汩流倘。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拘泥在‚苦叹生命之短暂,一生之匆匆‛,我们就不必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把原本可以乐陶陶的生活搞得那样凝重而‚苦涩‛,让快乐在自我生命中尽被烦恼与忧愁之‚苦‛消耗殆尽,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 ...............两位老人‚活‛出了真谛:尽心尽力地快乐些,开开心心地过着,就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如此‚乐活‛着,您看看有多好啊!
开心与健康,快乐与长寿,事实上它们就是上苍派遣‚下凡‛的快活孪生兄弟,它们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与它们和好相处,才能够把握您那真正的‚生命真谛‛。‚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要‚乐活‛,不要‚苦‛活。首先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因为,带着‚苦‛干‚活‛,既累身,又劳‚心‛,还伤‚神‛,失‚元气‛。
原始劳动创造人类,现代劳动开拓幸福,快乐劳动延年益寿!把劳动看做是高兴的事,持之以恒地让快乐陪伴着您劳动中每时每刻的心境。世界上恐怕再没有快乐地劳动着,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舒筋活血,让人享受快活的了!
佛教徒们常常双手合十,虔诚念叨着一句口头禅:‚善哉,善哉,行善积德者,多多益善!‛然而,生活在‚凡尘‛之中的我们天生就有‚善‛、‚恶‛两面。虽然,当我们呱呱坠地时‚人之初,性本善‛,但在后来的生活里,尽管‚性相近‛,却‚习相远‛。为善、从善的表现与结果由此便各具千秋。但是,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
‚乐活‛何以能够‚长寿‛?有此96岁的双胞胎兄弟的‚乐活‛健康长寿,就用不着再引经据典宣扬快乐劳动,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的好处多多,他们就是一对健康、美丽、幸福、长寿的生动注脚:“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选自《人民政协报》
16.下列对文中“乐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B.多干活,胃口就好。多帮人,活得开心。 C.让快乐陪伴劳动,靠为善幸福长寿。
D.“乐活长寿”,贵在持之以恒,助人为乐而利己。
17.阅读第四段后,请用自己的话概述有些人“把一生演绎成一场“苦涩之旅”的原因。 (6分)
答: ▲ 18.请概括作者的“乐活长寿“观。 (6分)
答: ▲ 六、选做题:甲、论述类文本(15分)
16.C(是作者文中表达的主旨。A没有揭示“乐活”的内涵;B是两位老人长寿的原因;D说的是怎样“乐活”) 17.(1)误读了生活;(2)为人生短长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3)把生活搞得凝重而“苦涩”(或让快乐被烦恼与忧愁之“苦”消耗殆尽)(每点2分)
18.(1)要持之以恒;(2)要少干不干盛满“苦”的活;(3)要行善积德,慈善纳福,从善快乐。(6分,每点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八卦研究”别亵渎了学术
原以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会是个特例,却没想到远非如此:“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南京明城墙外廓是朱元璋的脸”“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 如此等等。去年以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看来,很有必要对如此“学术” 来一声棒喝。
人们常把追逐明星隐私、名人琐事的报道者称为“狗仔队”,称呼中充满了不屑。而研究历史人物不去关心人家的成就、思想、贡献和那些尚待研究和厘清的重大问题,却对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兴味盎然,这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放弃学术品格、同样让人不屑的行为。学术研究只关心“八卦”“花边”,折射的是学者学术品位的下滑、学术趣味的低级。对于把“八卦”当学术来“钻研”的学者,人们不禁要奉劝一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适逢社会转轨之际。需要也值得学者们去研究并解决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多如牛毛,研究点什么不比研究这些好?
也许人各有志,也许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一一接纳学者去追逐古人的“边角八卦”,不强求所有学者都去研究重大问题。即便如此,既然冠名“学术”,就该拿出个学术的样子,遵循学术的准则。仅凭李白好酒、好斗、好武,就断言李白是“大唐第
一古惑仔”,这种结论下得是否也太过武断?纵观“八卦学术”,“也许”“可能”“大概”充斥其中,“戏说”“大话”“恶搞”极尽其能,又哪有学术研究科学、严肃、严谨的影子?如果这类“八卦学术”也能位列学术.岂不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
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学者的思想、操守和道德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当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学者的呐喊和力挽狂澜是社会走出泥淖的希望。遗憾的是,一些学者非但没有树立标杆,反而一味媚俗,迎合大众对八卦隐私的“低 级趣味”。为了追逐名利,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八卦研究”透出了浮躁、铜臭、名利熏心。这种学者越多,人们对学者的印象就越打折扣,这种“学术”影响越大,对学术的清誉破坏就越重。对于这种学者,应该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学术的尊严,才能保护学者的形象,还学者和学术一个本来的面貌。
(选自2008年4月15日《新华日报》,有删节)
16.下列对“八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八卦研究”兴趣盎然地关注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等。 B. “八卦研究”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和品格,让人不屑的行为。 C. “八卦研究”中充斥着“也许”“可能”“大概”这样的词,这不是学术研究应有的态度。
D. “八卦研究”为了迎合大众,哗众取宠,使社会误人低俗浮躁的歧途。 1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这样的研究只是个特例,那么对如此“学术”就 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B。如果将只关心古人的“八卦”“花边”的研究位列学术,就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 有损学术的清誉。 C,这些“八卦研究”虽然冠名学术,但毫无意义,且会导致政治、经济、文化这些重大 问题无人问津。
D.去除功利思想,维护学术尊严,保护学者形象,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之道。 18。根据文意,概括有必要对“八卦研究”进行棒喝的原因。(6分)
19.作者认为学者和学术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怎样的?(6分)
甲、论述类文本
16.D(“使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错) 17.C(“无人问津”绝对化)
18.①“八卦研究”学术品位低下,学术趣味低级;②不遵循学术的准则,缺乏科学、严肃、严谨的研究态度;⑧浮躁媚俗,哗众取宠,不择手段,追逐名利,失去了学术的尊严。(每点2分)
19.①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术研究应遵循科学、严肃、严谨的准则;②学者应该有高洁的操守、高尚的学术品格以及高级的学术趣味:⑧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点2分,若只答“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只得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动漫也需“中国特色”
苗苗
在《国际漫画杂志》主编约翰·兰特看来,上世纪中期拍摄的《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等动画片,至今仍然能让人们看到中国动漫惊人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中国元素”依然是中国动漫发展的法宝。
当然,“中国元素”不应简单等同于固守传统,“中国元素”并不意味着一味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寻找创作题材。约翰·兰特认为,“生活本身永远是创作的沃土。中国的社会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图景的展现,让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发展中的中国,展现平常人的生活,这应该是中国元素极为重要的一种表达内容。”
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影响中国动漫发展的重要原因。“漫画―动画―衍生产品―消费者”是现在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产业链层次分明且关联性强。但在国内,漫画通过“漫画―读者”盈利,动画片通过“动画―企业投资”生存,衍生产品制造商通过“厂商―购买少数动漫形象―消费者”赚钱。动漫产业被分成若干块,企业各行其是,谁也做不大,谁也做不好。
专家认为,要打造动漫产业链,首先要实现“从重成品到重创意”的转变。对于动漫这样的“内容产业”,创意永远是第一
位的。国家动漫产业部际专家联席会议成员傅铁铮介绍说,在国外,常常是先出漫画书看市场反应,市场反应好的再拍动画片,有些厂商甚至只是简单地买创意。而“中国动漫现在还是被当作产品,而非商品在生产。‘以产定销’的模式使得很多动画片缺乏市场,影响了动漫企业的收益和进一步发展。”
打造产业链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打通和开拓上下游产业,形成“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行为。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军介绍说,在《淘气鬼马小跳》的制作和发行中,就有意识地进行了开拓上下游产业的尝试。首先,在动画片投拍前,中影动画在儿童刊物上连载《马小跳》多格漫画。这一方面是为动画片造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应,对动漫形象进行改造,以保证最后设计出来的形象是接受度最高的。在影片制作的同时,文具、玩具等各种衍生品也在同步设计、制作、出售。“我们有信心,要让马小跳存在于中国的大街小巷,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和动画产品。”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有删节)
11.下列对制约中国动漫发展的瓶颈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作品元素来看,还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B.从产业链条来看,各自为阵的企业行为破坏了产业的完整性。 C.从经营理念来看,动漫现在还被当作产品,而非商品在生产。 D.从运作方式来看,以产定销的模式使得很多动画片缺乏市场。 12.下列不属于中外专家为中国动漫提出的出路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动漫应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B.中国动漫产业应该将发展的重心定位在创意上。 C.中国动漫应打破产业壁垒,形成通畅的产业链。 D.中国动漫在投拍前应先在儿童刊物上连载漫画。
13.在约翰·兰特看来,中国动漫要准确把握“中国元素”这一发展法宝的重要内涵必须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 14.动画片《淘气鬼马小跳》在制作和发行上的成功经验是什么?请分条说明。(6分) 答:
三、11.A(原文说“‘中国元素’并不意味着一味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寻找创作题材”,它的意思是不能把取材范围仅仅局限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但它并不排斥“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
12.D(以偏概全,这只是动画片《淘气鬼马小跳》所采取的举措,而非整个中国动漫都要采取的举措) 13.创作原则上要立足生活,创作内容上要展现中国现代社会图景,创作重点上要关注平常人的生活。(6分)
14.成功经验是开拓上下游产业:⑴在上游——投拍前,通过出版物连载漫画,为动画片造势,并根据读者反应,改造形象,提升形象的接受度。⑵在下游——同步设计、制作、出售文具、玩具等各种衍生品。(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地震时人为什么会头晕
晃动时,人的前庭器官会受到刺激,控制躯干,维持平衡。刺激强度太大,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会导致中枢神经异常,使人产生眩晕感。
头晕主要是“晃”出来的。人的平衡感主要由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负责,当地震引起地面、建筑物晃动时,人的前庭器官会受到刺激,并通过前庭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出信号。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反应,使人感知到身体的位置变化,同时控制躯干、四肢做出调整性动作,以维持平衡。
当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人不会有不良反应,而一旦超出这个限度,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结果就会使人产生眩晕感,并伴随以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症状。
这个限度被称为致晕阈值,致晕阈值的个体差异很大,受遗传因素制约。
致晕阈值同时还受到视觉空间、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温度、通风状况、噪声、空气异味)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致晕阈值是不同的。
由地面、建筑物的晃动“晃”出来的头晕与晕车、晕船、晕飞机是同一个晕法,原因相同。
除了晃动,次声波也会导致头晕,那就是地震产生的。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范围大致为10至20赫兹。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地震中的次声波应该是来自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所发生的震动。
由于频率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此它可以传播很远。比如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所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同时次声波的穿透性很强,能很容易穿透建筑物、船只等障碍物。
同样由于频率低,次声波很容易引起人体内脏器发生共振。这是因为人体的内脏器官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这种频率也小于20赫兹,其中头部为8—12赫兹,腹部内脏为4—6赫兹,当次声波的频率与某种内脏器官的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就会引发该内脏器官的共振,而这样的共振会导致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的出现。
于是头晕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这样:在这次地震发生时,除了地震波外,还产生了强功率的次声波,其以与声波相同的
速度四散传播,很快到达千里之外的地区,并穿透各种建筑物,接着穿透在里面的人,在穿透人体时,引发了体内脏器的共振,人们因此产生了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反应。
不过这种不适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次声波和晃动过去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心理上所受的影响,身体虚弱或心理抗逆力较差者可能会由于心理因素而有长期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心态,舒缓情绪,必要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心理辅导、治疗机构已经开始组织、参与前线的抢险救助工作。他们和赶赴当地的救援人员、医疗、防疫人员一起,为那些被地震灾害伤害的人们提供帮助。
韩彦文(上海科普作家) 6.对文中“致晕阈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兴奋的前庭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使人产生眩晕感,并伴随以恶心、呕吐、冷汗等不良反应的刺激的强度和
时间范围。
B.致晕阈值受遗传因素制约,不同人的致晕阈值是不一样的。
C.在不同的视觉空间、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条件下,人的致晕阈值会发生变化。 D.正常的致晕阈值范围内,人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致晕阈值是不同的。
6.答案:A(A项理解反了,原文说“当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人不会有不良反应,这个限度被称为致晕阈值”,而且A项与D项意思相反)
7.下列各项,对次声波的危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由于频率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此它可以传播很远,危害范围大。 B.次声波的穿透性很强,能很容易穿透建筑物、船只等障碍物,危害强度大。
C.由于频率低,次声波很容易引起人体内脏器发生共振,导致人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的出现。
D.次声波造成的不适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次声波和晃动过去后,症状会自然消失,但是人会由于心理因素而有长期的不良反应。
7.答案:D(最后一节,应是“身体虚弱或心理抗逆力较差者可能会由于心理因素而有长期的不良反应”)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致人头晕的次声波都来自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所发生的震动。
B.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可以使人产生头晕的感觉。 C.如果次声波的频率为4—6赫兹,就会导致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的出现。 D.地震造成的头晕与晕车、晕船、晕飞机是同一个晕法,原因相同。
8.答案B(A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C头部为8—12赫兹,只有当次声波的频率与内脏器官的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才会引发该内脏器官的共振。D由地面、建筑物的晃动“晃”出来的头晕与晕车、晕船、晕飞机是同一个晕法,原因相同,而地震造成头晕的原因还有次声波)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欢快踏青。唐诗中即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
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732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巳;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6.C(发生天春秋后期的是墓祭,而不是在宗庙祭礼祖先。) 7.B(描写的是上巳节游春) 8.C(A“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不能说明清明代替了寒食,清明代替寒食是宋元时期。B原文中没有孔子“郊游宴饮”的表述。D诞生顺序是:上巳、寒食、清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重在引领 贵在自觉
仲呈祥
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惟其如此,重视对一部文艺作品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正确引领,极为重要。
譬如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如何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中获取精神营养?这里面有个“引领”课题。我孤陋寡闻,也至少耳闻目睹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在一家省级卫视面向全国观众的谈话专栏节目中,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在场的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诸位女嘉宾,你愿意嫁给许三多吗?”全场哗然,然后无人应答。稍顷,一位勇敢的时髦女性站起来应对:“我愿意!”主持人追问其由。再答:“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挣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答毕,一片笑声,并无辩难。此可谓一种“引领”。另一种,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莘莘学子与编剧、导演、制片人对话,探讨“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其性格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自强不息”的因子,又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且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它在一定程度土反映出时代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此可谓又一种引领。
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应当说,盛世文化,乃包容多样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典型艺术形象,引发各种社会舆论,
不足为怪。但各种舆论与见解的高下是非,确须引领分辨。上面某电视台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形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好呢,还是与人为善、外柔内刚地引领在场有高见的观众入情入理地加以辩难好呢?我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台,还是理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永远不忘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能否在一切文艺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深刻总结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认为可以归结为“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并明言这便是他“要过的最后一重山”,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阐释何为“文化自觉”。这确为至理名言。惟其有了美自己民族文化之美、借鉴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之美,并善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将这两种美交融、整合、创新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以达到天下大同,即社会和谐。
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须铭记在怀的—条要诀。
(节选自200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6.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亿观众对“许三多艺术形象”的议论,引发了一种蔚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
B.《士兵突击》之所以火爆荧屏,是因为它是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三无”电视剧。
C.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这里面有个如何正确“引领”的课题。
D.正确引领的标准是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17.下列对“文化自觉”表述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觉”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 B.“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归结出来的大题目。 C.“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阐释。 D.“文化自觉”是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18.从文中可以看出“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有哪些?(分条回答)(6分)
19.文中说“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到底谁“高”谁“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16,C(A项,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的;B项, “不趋时、不媚俗、‘三无’是电视剧的特点,与火爆荧屏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D项,胡锦涛同志阐明的是先进文化的方向。)(3分)
17、D(“文化自觉”不是方针和政策。)(3分)
18.①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 “自强不息”的因子。(2分)
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2分)
③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2分)(共6分)
19.一家省级卫视的谈话专栏节目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现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在一片笑声中主持人并无加以引导和辩难,实在是不可取的。(3分)
在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对“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探讨中,“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和辩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3分)(共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