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在某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应用实录
2024-04-28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叠叠 2OO7每 嚣1 j冀j叠一ii:。|0■■誓: : :j—j 暑 井点降水在某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应用实录 张祖军 (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介绍某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的设计与施工,为人工挖孔桩创造施工条件。 关键词:井点降水;设计与施工;人工挖孔桩 1工程概况 甘肃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蔬菜市场恒温库工程位于临洮县城北约 17Km、国道212线东侧,东距洮河约1Km,主体建筑为单层,总高5.9m,建 筑平面为25.( ̄x98.0rn,总建筑面积约2450mz,基础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 总高105根,桩长14 15.0rn,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地属洮河右岸Ⅱ级阶地,其东部与黄土丘陵(洮河IⅡ级阶地) 接壤,地势东高西低,最大高差约2.1 ̄n。场地上部土层为素填土、黄土状粉 土,下部土层为卵石层和砂质泥岩,其中素填土厚度约05 ̄12m,黄土状粉 土厚度较大,为115~14.3m,卵石层埋深约129-153m,厚度1.8-5.2m,下部 砂质泥岩厚度大于5.1 ̄n。 该工程场地东侧的黄土丘陵即洮河IⅡ级阶地,其基岩面高出本场地东 侧自然地面约3.1 ̄n,其上叠置的卵石层厚度约2.1 ̄n,卵石层上部是厚约 20--31 ̄n的黄土层,Ⅲ级阶地黄土层和卵石层中的地下水在砂质泥岩表面 转化为多组呈线状分布的泉水,几乎常年流动不息。通过东侧Ⅲ级阶地泉 水、场地周围农田灌溉水、大气降水以及场区Ⅱ级阶地含水层内部渗流的 补给,致使本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主要赋存于下部黄土层和卵石层中,属孔 隙性潜水,稳定水位为1 1.5-12.2m。 3桩孔开挖施工情况 该工程于2006年8月18日进行桩基开挖施工,105根桩同时进行开 挖,当开挖深度达到10m左右时,因黄土含水量很高,出现软塑流塑状,井 底有渗水现象,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施工单位随即购置了大量混凝土井圈,井圈直径751 ̄nm,略小于井桩 外径800mm,井圈高度约200mm,壁厚15mm,但在下井圈时,因井壁松软, 无法按预设方案平稳安放,最终导致井桩开挖施工仍难以进行。 4降水方案的选择 经过对本工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由于井桩深度10m以 下距地下水水位仅1.0--2.[ ̄n,受黄土层内毛细水的吸附作用,导致10m以 下黄土层含水量很高。本场地中黄土层的渗透性较差,卵石层则透水性较 好,下部的砂质泥岩则为相对隔水层,根据该工程勘察资料及邻近场地施 工的具体情况,对黄土的渗透系数取1_Sm/d,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取50 m/d, 决定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法进行降水。 5降水井设计与施工 5.1降水井设计 5・1・1基坑涌水量 Q =I 366×(2日一 — 二二— ) s. …基坑涌水量(m3… ——/d)、 lg(R+to)一lgro I}——含水层厚度(m),本场地} 5.5m 渗透系数(m/d),本场地黄土层K=lSm/d,卵石层K--50m/d,计 算时取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加权平均值,K: : : ±! : =31/md S_—_平均水位降深㈤,取S=3.1 ̄n l ’ R——引用影响半径 R_2 、/KH---83.8m 基坑半径,ro=4F/3.14=O.564x498×25=28.0m 由此计算基坑涌水量Q=2117.3 m3/d 5.1.2单井出水量计算 q =ldx24/ ̄"单井出水量Or l一过滤器浸没长度(m),取2.0m d——过滤器外径(mm),取381 ̄nm a一经验系数,查表取52 由上式计算单井出水量q =350.7 m3/d 5.1.3降水井数量 n=l、lxQ/q =l_lx21 17.3/350.7=6.64,取n=7口 5.14井深确定。考虑到施工地面及相对隔水层(即砂质泥岩)有较大的 起伏,在实际操作时终孔深度一般进入砂质泥岩内2.5m即可,实际井深约 17.8 ̄21.4m。最终在整个场地布设降水井7口,沿场地中部由东向西呈线状 均匀分布,井距约14.0m,降水井与最近基桩距离不宜小于2.0m。 5_2降水井施工。降水井成孔采用‘p550mm冲击钻机,泥浆护壁,从地 面开始钻进,进入基岩(砂质泥岩)25m后终孔。 采用外径‘P380mm的高强度水泥预制管作为井管、过滤管和沉淀管, 井孔达到预定深度后,按顺序吊人沉淀管、过滤管、井管等,各管节接头处 应焊接牢固,在井管与井壁间填充10--21 ̄nm厚的纯净砾石作为滤水层,并 利用压缩空气对其反复冲洗,直至井管内水由浑变清为止,每口井配备两 台Qw3o.--25型潜水电泵,其中一台下入井内过滤管底部,另一台备用,各 井点的水抽出后,通过排水管道直接排至场地北侧的农田灌溉水渠。 井点施工工艺流程为:井点测量定位一挖井口一安装护筒一钻机就 位一钻孔一吊设井管一回填滤料一井内清洗—井管内下设潜水泵一安装 抽水管线及控制电路一排水一降水完毕—封井。 6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61井点使用时,应在每口井成井后立即抽水,不必等所有井全部成井 后再抽水。 6.2抽水作业过程中应派专人对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观测,如发 现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出现裂缝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抽水。 63设专人经常观测井内的水位变化,当井内潜水泵损坏或井内水位 降低太快以至于使潜水泵悬空等现象时应及时更换潜水泵,当井内抽水量 变小或出水口水量忽大忽小时,应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出现折叠、破损或漏 气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6A过滤器的安放在沉淀管上部,其位置应位于主要含水层(卵石层) 的中下部,潜水泵则放置在过滤器底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降水功能。 7降水过程 该工程从2006年8月18日开始水井施工,除中途因停电等因素外, 基本上每天(24d)成井一口,至2006年8月28日全部施工完毕,所有7口 降水井全面抽水,因上部黄土层渗透系数小,渗透速度慢,在连续抽水15~ 20d后,水位降深基本达到预定要求,具体施工中发现东侧卵石层厚度1.8~ 3.5m,中部卵石层厚度4每5.1m,西部卵石层厚度达55-6.0m,导致场地东侧 降水效果不如西侧,又由于含水层内部的地下水径流方向是由东南至西 北,致使场地北侧的降水效果也不如南侧理想,所以在井桩开挖的顺序上 根据实际降水效果做了调整,即先开挖西侧、南侧井桩,后挖东侧、北侧井 桩,在井桩开挖过程中降水井的抽排水工作不能停顿,按此方案至9月15 13所有井桩顺利成孔并浇注。 8结论与建议 该工程采用井点降水法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从而保证了现场处于 雨季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这种做 法在相同地段的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中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 8.1采用了场地内部而非传统的建筑物四周边线布置降水井的做法, 既少占用有限的施工场地,又减少了降水井的个数,体现了既经济又有效 的工程降水理念。 8.2外围桩特别是场地东侧和北侧降水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该区含 水层变化较大,尤其是渗透条件较好的卵石层较薄,而渗透条件较差的黄 土层则相对较厚,加之地下水来水方向为东南方,故布置降水井孔时应适 当向场地南侧偏移,在东、北应根据降水效果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降水井, 这样有可能整体缩短降水时间,降水效果应更好些。 8.3根据现场降水效果的不均匀性,为降低井桩开挖难度,应先开挖降 水效果较好的地段,在井桩开挖期间,所有降水井均应不间断抽水,直至所 有井桩浇注完毕。 8A井管与井壁间滤水层厚度应均匀,且应 ̄80mm,并且选用1O~ 20Ⅱ一的干净砾石进行填充。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l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1温特科恩,方晓阳.基础工程手册[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祖军,男(1970--),1992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水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