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
颜鑫范
此篇写于一九二六年九月,是作者描写自己童年生活 的散文。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生活中的乐园。他在点出百草园 “是我的乐园”之后很自然地写出了它之所以是乐园的情 景。在这里,他用两个“不必说”起头,略写百草园的自 然风光;再用一个“单是”转折,详写了百草园“周围的 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无限乐趣”。无论是略写还是详写, 都是非常生动的,令人身临其境,觉得着百草园确实是一 个乐园。写乐园的自然景物,不但写出了颜色和形状,而 且还写出了声音和感情,既有对多
种小动物各种不同形状 和声音所作的拟人化的描写,更有小主人公“我”的多种 多样的心绪。写景的散文,能把景物的形状和声音乃至感 情写得如此惟妙惟肖,而且把它们和小主人公“我”的心 绪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真可谓达到了文情并茂的极致。
然而,这百草园也有极为神秘的一面。这既是因为它 里面还生长着一些长长的草,小主人公“我”未曾涉足其 间;更是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赤练蛇 在老和尚嘴里变成了吃人肉的“美女蛇”。由愚昧而至于 迷信,岂不神秘乎!?幼年鲁迅和他周围的人们一样,对 于百草园也是有这种神秘感的。他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这 种思想感情,令人觉得可亲可爱。“直到现在\",也就是相 隔了四十余年之后,鲁迅在写道这种由愚昧而产生的神秘 感和迷信心理的时候,也没有简单化地用无神论的立场和 观点加以斥责,而是用自己\"总还没有得到……叫我名字 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样的语 言来表述,这就不但和童年时“也常常这样想”的思路一 脉相承,而且增加了文章的亲切感。
光靠自然景物构成的乐园,其可乐的程度是不能不由 季节来决定的。百草园也不例外。可是,在下雪的时候, 这里却别
有一番乐趣。作者详细地写了捕鸟的条件和做 法,可说是具体而微的;也写了闰土父亲的善捕和作者的 不善捕,把两个人物形象 ------------------------- 个沉着冷静且不善言辞和 一个心急情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在百草园,可以尽情地玩耍;到三味书屋,则不但要 受管束,而且要读那些连先生也未必懂得的功课,这本身 就够烦人了,何况,这“三味书屋” “还是全城中称为最 严厉的书塾”!所以,作者在写道自己当时的心情时,特地 连用了德语的“再见” 一词,以寄托自己对百草园依依惜 别的无可奈何之情,在此之前,连用三个“也许”的排比 句式,以猜测自己之所以要被从百草园送到三味书屋去的 原因,把不解和烦恼的心绪抒写得淋漓尽致。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进入“三味书屋”之后,需要 注意的,不是作者对于这里的自然景物和屋内布局的描写, 而应当是书塾的气氛和塾师的形象,特别是少年鲁迅在百 草园时期所表现的“天性”在“三味书屋”得到了合理的 发展。书塾这种教育方式是落后的,不适于少年儿童的健 康成长。塾师的做法是八股式的,根本不考虑被教育者的 年龄特点和个性,但他的为人还是好的,它对学生的管束 虽严,但并没有蛮横无理的表现。
书塾这样一种教育方式, 其实也束缚了这位塾师本人,这正是守旧的悲哀。
对于童年生活中的乐趣,鲁迅是非常怀恋的。这是人 之常情。因此,对于童年生活中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失落, 总难免有些怅然惘然。本文末了处提到《荡寇志》和《西 游记》绣像的失落,字里行间便充满了这种怅然和惘然, 是需要认真体谅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