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老师《生命与水》课堂教学
“教”“学”和谐统一,促进课堂生长
教与学从来不矛盾,教指向学,学源于教,两者和谐统一。且看付老师指导下的《生命与水》课堂教学,如通过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来关注学生的课堂生长。
一、 关注内容,关注表达,立足文本教语文。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首先要用好这个例子,这就是立足文本教语文。
第一,教材是学习文章内容重要例子。《生命与水》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李老师通过前置学习的信息提取和课堂对提纲的分享交流,梳理清楚了本文的“人体与水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弄清了如何科学饮水。对这一文章内容的梳理,同时也是对通过课堂关注核心素养——基础知识的关注,从而关注学生的成长。
第二,教材是学生学习文章表达的重要依据。
本文是一篇非常复杂的说明文,之所以安排了复杂提纲的学习,这绝非可有可无,这应该是本文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通过学习文章内容时的概括与提取信息,再到分享交流这个复杂提纲,理清文章结构从人体与水的密切关系到养成喝水的习惯并科学饮水,这一复杂结构的梳理指向的是表达;对文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学习,这指向的是表达;对“至少”“差不多”“大约”“左右”“以上”等词语的理解指向的是文章的表达。
第三,教材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作为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师,我曾经认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特别是一到考试,学生阅读题要么无从下笔,要么答非所问,要么错误连篇。怎么办?答案就在这儿“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每一篇文章,每一次阅读教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选取一个训练点:或提取信息,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纠错。本课教学中,李洋老师立足课文第二段,紧扣“逻辑顺序”,紧扣“说明方法”,紧扣“用词准确”进行教学,并且当堂训练,当堂反馈。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生长”了。
二、自主学习,同伴分享,立足活动学语文
一堂课,如果只关注教师的教,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教材解读得再透彻,环节设计得再精当,教学手段准备得再精妙,学生也很难从这堂课上得到多大收获。
我校的自主课堂主张通过“学生活动”把教师的“教”转化学生的“学”,通过自主学习,同伴分享两大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通过“用嘴说”“用手做”把知识、能力的习得“呈现”出来,通过课堂练习与反馈让学生的成长看得到。
本课中,李老师通过前置学习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同桌互助以及小组合作实现“同伴分享”,通过“血液”小短文的练习,实现了学生当堂过手。这一切均指向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来达成。
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三大支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学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而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课堂。付老师指导下的《生命与水》的课堂教学,很好地诠释了“教与学和谐统一,促进课堂生长”这一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