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舍作品看北京传统文化元素
作者:程丽丽
来源:《语文建设·下旬》2018年第01期
中小学语文教材及课外阅读资源以广义上的“中外名著”为主,近代白话文学作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鲁巴茅郭老曹”为代表的近代白话作家,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创新,为我国文学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架起了一座桥梁。其作品往往兼具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开明自由的时代特征。老舍的作品是现代京味文学的典型代表,多反映民国及建国初期北京平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选入教材的主要有《骆驼祥子》以及若干散文、短篇小说,课外阅读作品以其小说作品为主。本文选择老舍的《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离婚》《微神》《茶馆》等代表作品,运用文本调查的研究方法,挖掘其中的北京传统文化,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作品文化外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一、通过手工业面貌展现时代风貌 1.丰富的店铺和多样的商品
老舍作品中提及的手工技藝店铺或商品主要有铜铁铺、车铺、冥衣铺、茶叶铺、布店、油酒店、首饰店、金店、吴彩霞南绣店,卖纸扇的、卖夜壶的,还有当时很有名气、现在成为老字号的瑞蚨祥、鸿记绸缎庄等。由老舍作品可见,民国成立到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地区,手工业覆盖面广,相对发达。
清末,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地方集市发展蓬勃,集市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这在老舍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与瓜市、果市、菜市等相比,庙会是另一种形式的集市,定期在寺庙开办。它既是集市贸易的萌芽,也是集市的一种补充形式。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儿市是当时京城五大庙会,在售卖商品上各有特色,如花儿市庙会因在火神庙售卖绢花、纸花、绒花等假花而闻名。 2.集市商品中西交融
老舍作品中的西单既有中国的传统,也夹杂着西方的开放,热闹浪漫中调和出舒服与平凡。这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农贸集市与商业市场的交合。此外,《骆驼祥子》里的车厂、银行、邮局、电影院,《离婚》里的中原公司、丹桂商场、西单商场,《茶馆》里秦四爷开办的工厂,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传人的产物。老舍笔下旧时的北京是一个消费城市,日用消费品富足、生活的生产资料极为丰富,是区域性消费型商业城市的典型代表。
老舍小说中生动鲜活的器物描述,其实都是文化意象。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体会作者的情感,其实相当于文学解读中的“缘物逆志”。文化从属于具体的时代,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前进。通过文学作品管窥一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学生对文化及历史产生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感性的认识。由小说中的叙事、描摹上升到一种感性认知,通过字面意象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阅读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走近和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扩散到对古代文学意象的解读与阐发,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二、通过具体的饮食体现北京人抽象的“生活观” 1.以小吃勾勒出北京市民日常饮食生活
老舍作品中对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皆有描写和表达。饮食主要展现当时北京老百姓的日常“吃食”。早餐,有老程款待祥子的“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也有老李的“热豆浆,杏仁茶,枣儿切糕,面茶,大麦粥,都冒着热气,都有股特别的味道。切糕上的豆儿,切开后,像一排鱼眼睛,看着人们来吃”。还有馄饨、老豆腐、豆汁儿、炸蛋角、扒糕、凉粉、芝麻酱烧饼,也许丰盛不足,却极为丰富。
老北京人爱吃面条的饮食习惯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老舍作品中提到以下几种面条:热汤儿面、炸酱面、打卤面、芝麻酱拌面。此外,还提到酱肘子、羊头肉、干炸丸子、熏鱼儿等熟食。夏天为祛暑,有卖酸梅汤的、卖酪的、卖冰儿的。冬日晚上为消磨时间,有卖糖炒栗子和落花生的;腊月二十三有祭祀灶王爷的糖瓜。 2.饮食体现老北京人超越阶层的平等生活观念
中产和富裕人下饭馆,老舍作品中提到的“同和居”是旧京著名的“八大居”饭馆之首。“华泰大茶馆”这样的大茶馆在当时也很多,不仅可以喝茶,也可以饮酒吃饭。人们喜吃羊肉火锅,调料要用卤虾油才地道,还爱吃便宜坊的烤鸭。饭后到茶馆喝茶,空时去咖啡馆喝咖啡:可以是纯粹中国传统的做派,也享受得了西式的洋味道。
底层的穷苦人吃不上火锅涮羊肉,但也有适合自己饱腹解馋的食物:“来到这里做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拉车的车夫即便穷,也去茶馆喝茶休息,也有喝茶的讲究:“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即便生活再苦,只要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再普通的食物也是对自己最好的犒赏:“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
富裕人吃炸酱面,穷苦人吃烂肉面。富人去茶馆喝茶,穷人也去茶馆喝茶。日常饮食因阶层、职业等社会因素而存在食材、口味、排场、场所、讲究的不同,但饮食类型一样,都有讲究。贫苦人将因为难得和辛劳而产生的珍贵感移情到饮食上,为本粗糙的饮食增添最好的生活调料,吃起来尤其香甜味美。饮食表面上不平等,但老北京人吃出了生活的平等味道。在世态炎凉和艰辛的生活磨炼中,老北京人超越了物质,超越了阶级和阶层的束缚,活出生活的优雅,品出生活之外的禅味。这是老北京人弥足珍贵的生活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而现在,老舍作品中提及的老北京小吃中有一些随着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比如烂肉面、甜浆粥。更多的是饮食的“讲究”不在了,“讲究”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吃食的口感和展示身份阶层和气派,但背后体现的老北京人细致、优雅、有情调的生活精神是超越物质和阶层本身的。在语文教学中,由器物、现象上升到文化、思想的高度,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对作品文化特色,尤其是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学生开拓自己的精神视野、找到文化归属感有重要意义。 三、四合院与大杂院交杂
北京城作为金、元、明、清四朝古都,城门、街道、民居和建筑尤显皇家特色。从老舍作品中可以窥见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结构布局。 1.四合院与大杂院
大杂院是京城底层穷苦人混居的。里面住着七八户,多数人家只有一间房,一间房里住着老少七八人。四合院则是高级知识分子和京城官员的宅门,即便是一进院落的小四合院,也有多间,如:“院中一共才有六间房,夏先生住三间,厨房占一间,其余的两间作为下房。”三合房是介于大杂院和四合院之间的一种房屋结构,《离婚》里科员“老李”租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
民国北京民居多为“口”字形四合院落,居住多样化:四合院中夹杂有三合房和大杂院。标准的四合院,住户多为有身份地位的人,大杂院里住的则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穷苦人,如车夫、巡警、仆人。生活介于二者之间的人,会有自己的三合房。 2.纵横交错的交通脉络
北京城城门具有皇家气派,“内九外七皇城四”。老舍作品提到的皇城门有天安门、西安门。内城提到八个:正阳门(前门)、德胜门、宣武门(顺治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齐化门、平则门,唯独没有提崇文门。笔者延展查询《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也没有崇文门。外城城门只提及永定门。老舍作品城门称谓存在古今混用现象,可以看到时代变迁文化交叉在百姓生活中留下的痕迹。
胡同是北京城最大的特色。老舍作品中提及的胡同有:罗圈胡同、砖塔胡同、丰盛胡同、大院胡同、堂子胡同、兵马司胡同。这些胡同因为明清时期设有官署或为历史名人故居而闻名,至今依然保存良好。
老舍作品中也提到了新街口、北长街、南长街、东交民巷、宝禅寺街、太仆寺街、西四牌楼、西单牌楼、单牌樓、长安街、西长安街、天桥、大栅栏、黄化门等街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历史建筑构成的名胜景点是街道、胡同和城门之外北京城交通脉络的一个补充。现在的北京名胜景点,如清华、西山、玉泉山、颐和园、护国寺、天坛、八大处、鼓楼、景山、故宫、三海(中海、南海、北海)、白塔、中山公园、香山、天坛等均有提及。
历史建筑是北京城最为辉煌和具有标志性的交通点,每一条胡同、每一个街道是交通图中最为明晰的交通线,东西南北纵横连贯内外皇城。外城城门是北京城最外层的交通棋盘,内城和皇城城门自成棋盘;棋盘间嵌套式布局,从小到大,又由大及小,民国北京在老舍的笔下就此清晰完整。
老舍作品的经典性在于其在语言、内容、思想等各个层面体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一个地域、数个时代、多个阶级的面貌作了见微知著的生动描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本的教学价值,首先是其在表达、结构等方面的文学价值,其次才是内中蕴含的思想品质、文化意义。但老舍作品的文化性极其鲜明,这令教学中文学与文化价值的比重往往发生变化,也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因素、向着传承文化的方向拓展语文内涵创造了空间。 将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首先是对语文教学的丰富和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思想,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精神素养;其次可以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为个人的精神成长奠定基础;再次可以让语文课堂的外延更加广阔,与历史、社会等其他学科产生“隐性联动”,提升课堂教育功能,为教学发展、教育创新提供便利;最后,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所助益,让新一代学生更早、更深入地接触传统文化,初步形成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心,对我国社会文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