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对远程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展示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教研交流,根据我校本期教学活动计划,我校拟于2010年11月11日至11月29日举办第六届教学活动周。
一、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二、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机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领导机构 组 长:孟全贵 执行责任人:刘文宽
副组长:毛方熔、靳发吉、顶素生、张阳生、张继勇 成 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 四、评委:
1、课堂教学初评责任人:
语文组——张阳生 顶素生 数学组——刘文宽 陈芝建 理化生——靳发吉 唐勇 政史地——孟全贵 彭方翠 英语组——毛方熔 刘文聪 艺体组——黄光元 张继勇 A、初评责任人督促教研组长完成本组初评工作(45岁以下教师参加)。
B、每组的积分为前两名的教师参加评奖(艺体组1名),积分第一名的教师进入决赛。 C、评委由初评责任人、教研组长和本组成员组成。
D、论文、教案、课件评比由以上负责人组成,具体由教导处负责。 2、主题班会初评负责人: 靳发吉、张继勇和各年级组长
- 1 -
主题班会初赛评委:
一年级组:刘文宽、张阳生、甯杨 二年级组:毛方熔、顶素生、冉从秀 三年级组:靳发吉、孟全贵、张继勇 3、决赛负责人:
文科组(3名):毛方熔、张阳生 理科组(3名):孟全贵、刘文宽 主题班会(3名):靳发吉、张继勇 五、活动项目 1、课件制作 2、教案评比 3、论文评比 4、课堂教学展示 5、主题班会 六、教学周活动原则
1、人人参与;2、激励、导向;3、重实效,从实际出发。 七、时间安排
时间 课堂教学展示 11月11日—11月22日 主题班会初赛 11月22日 下午15:00__16:00 11月22日 下午15:00—16:00 11月22日 下午15:00—16:00 课件制作 教案评比 论文评比 政教处 教导处 教导处 教导处 靳发吉 毛方熔 项 目 负责人 初评责任人 11月28日 下午14:20—16:20 主题班会决赛 11月29日 上午8:30—11:15 11月29日 上午8:30—11:15 文科组决赛 理科组决定 刘文宽 交流活动 (资源的使用,信息收集、整下午13:30—14:30 11月29日 教导处 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 2 -
八、激励方法:
1、每位教师的赛课,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模和职称评聘。 2、主题班会,纳入班主任年度考核。 3、课堂教学评比,分文理科进行设奖: 一等奖1名,奖金1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80元 三等奖3名,发纪念品
4、论文、课件、教案评比,分文理科进行设奖: 一等奖1名,奖金60元 二等奖2名,奖金50元 三等奖3名,发纪念品 5、主题班会评比设奖: 一等奖1名,奖金1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80元 三等奖3名,发纪念品
6、设优秀教研组1名,奖金200元 九、评定方法
1、课堂教学比赛以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依据。 2、论文评比以《论文参赛要求》为依据。 3、主题班会以《主题班会评价表》为依据。
4、课堂教学中媒体使用以《媒体使用评价表》为依据。 十、操作程序
1、教学初赛,由教研组长安排好,初评责任人督促教研组长完成本组初评工作,相应教师要参加。每次竞赛活动完成后,由负责人统计得分,交由教导处做好登记工作,并填入评比栏中。
2、赛课程序:教案设计→说课→上课→课堂教学评价→课件与论文评比。 3、每次主题班会比赛完成后,由政教处做好统计,并填入评比栏中。 4、新课程教案,必须按所上汇报课、示范课的课题标准来设计。
5、论文的选题与内容要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要求是所教学科的经验文章或教育教学管理文章(非网上下载)。
- 3 -
6、优秀教研组的评定,根据本组在教学周活动中的组织情况,本组教师的参与和准备情况,加上本组教师赛课得分(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1分)分值最高的评为优秀。(评比栏由顶素生老师负责)
- 4 -
教学周活动统计表
组别 教师姓名 合 计 合 计 英 语 组 项 目 得 分 汇 报 课 论 文 教案 课件 - 5 -
语 文 组 数 学 组 决 赛 名 次
理 化 生 组 政 史 地 组 艺 体 组
合 计 合 计 合 计 合 计 - 6 -
2、主题班会评比情况登记:
项目得分 班 级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第一年级三班 一一年级四班 组 一年级五班 一年级六班 二年级一班 第二二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主题班会题目 初 赛 决 赛 名 次 组 二年级四班 二年级五班 三年级一班 第三三年级二班 三年级三班 组 三年级四班 三年级五班
- 7 -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