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第一需要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这,已经成为国人高度的共识。正因为创新素质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把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到了十分突出的高度。值得欣慰的是,在提升了它的高度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紧迫感。我们听到的最响亮的呼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唤醒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的,似乎很难想像,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可是,有着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的教育,是要针对教育的现状确定教育的着力点的。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并不是“精神”和“能力”的问题,而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1 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
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他们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了使教师工作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智力水平。但是,智力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它不再起显著作用,而其他认知因素或人格特征就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见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那么,起显著作用的是什么人格特征呢?这部《学与教的心理学》援引了中外学者所作的关于“有效与无效教师的特征”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教师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更大的决定作用”的主要的人格特征是“尊重学生”。其实,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就有这样的共识:决定教师教学效果的,教师的学识和能力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这些调查只不过以科研的手段证明了大家的认识。这个调查虽然不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作的,但是,它同样能够说明:取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具备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起着“决定作
用”中的主要作用。
我们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和“相信效应”。毫无疑问,“期望”和“相信”的前提是对被期望、被相信者的尊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当然不仅是为了防止埋没人才才发出这样的告诫,他显然是在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摒弃“冷眼”和“讥笑”;要尊重人的发展,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应有期望。
英国《教育》周刊2003年1月发表了题为《中国正以创新名义审视教育,但教育改革会引发歧义吗?》的文章。文章说:“促使中国进行教育改革的是一种迟来的认识,即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有培养出足够具有创新思想的人……通过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并视老师为平等的人,中国的师生之间可能出现一种新型关系。”
文章所说的“新型关系”,即“平等”的关系,不用说是以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必然是以教师尊重学生为前提的。外国人看我们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教师的创新精神,这不也说明,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吗?
2 培养创新精神,必须突破“尊重个性”这一难点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有学者认为,创造力亦即个性品质。这是不无道理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人的个性就谈不上教育。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断言:不尊重人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
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固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素质教育之所以把“让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要义之一,就是要消除“划一”教育、“共性”教育的弊端,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有效挖掘,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问题是,对学生的个性由严重忽视到重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施素质教育阻力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对学生的个性难以宽容。上面提到的英国《教育》周刊的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问题是要使这种平等关系生效。政府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无法保证中国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能改变伴随其一生的教学习惯。”这个判断不无道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的确有相当多的教师,由于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长期实施注入式的教育行为,已经习惯于共性教育和听话教育,不能容忍个性存在,已经成为他们教育性格的构成因素。他们否定个性,拒绝个性的种种表现,几乎可以说,很多是出自这种性格使然的“本能”。一位教师在一次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之后就曾感慨地说:“道理我都明白,可就是一遇到事就不行了!”正因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正因为尊重个性是培养者的难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首先抓住这个关键,突破这个难点。
3 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创造民主、和谐的自由环境
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自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自由环境如何,对于能否培养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一节九年级数学课——“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让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给圆和圆的
位置关系分类的。一个学生提问说,除了书上的方法,他还可以按照别的方法分类。教师未置可否,让这个学生坐下了。教师本应该给这个学生一点时间,让他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可是这位教师轻易地把不同的意见给冷落了。
一节七年级语文课,分析何其芳的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师讲得津津有味,一个学生提出:“教师,我觉得这首诗写得不好。”教师一愣,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坐下吧!”就这样,把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求异思维”给压下去了。
这两位教师的做法还是“轻”的,有的做法则近乎恶劣了。一位教师上课给学生对练习答案。教师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有一个答案跟教师的不一样,又不明白为什么错,就向教师提出疑问。这位教师态度生硬地说:“我不是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了吗?”有位教师给学生分析一个句子,解释作者用某词而不用另外一个词的妙处。一个学生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偷偷查了字典,发现两个词的解释意思一样。这个学生很困惑,举手提出疑问。这位教师挖苦说:“我是按照专家的意见讲的,你比专家还能耐吗?”于是引起哄然大笑。还有一位教师讲古代诗歌。有一句诗是“天机织罢月梭闲”,注解:“闲”是“停止”的意思。一个学生问教师,为什么诗人不用“停”而用“闲呢?教师嘲笑说:“用‘闲’诗才是作者写的,用‘停’不就是你写的了吗?”这样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尊重学生正当的要求和权利,禁锢学生的思想,压抑学生的灵性,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必然搞一言堂,课堂气氛必定紧张而压抑,学生毫无心理自由可言;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成教鞭下的奴隶,这样的“主阵地”不要说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本能的创新精神也会被压抑甚至扼杀!
我们也有不少教师,他们的课堂充满了由于相互尊重而形成的民主、和谐的氛围。这
样的课堂,师生之间构成一个融洽、和谐、宽松、健康、充满欢乐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思维活跃,热情洋溢,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有效的培植。
深受大家关注的新课改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国家实验区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有专家在指导实验和总结经验时强调:尝试着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协商、探讨,是新课程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这里的“蹲下身子”和“平等对话”,就是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自由环境的具体行为。
总之,不论是主阵地还是其他阵地,只要能给学生们心灵的自由,他们就一定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如果我们亲临这样的情境,我们也一定会生出这样的感受:尊重学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第一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