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童语言获得研究综述_张国艳

2023-05-02 来源:年旅网
2009年 第5期 总第188期

兰 州 学 刊LanzhouxuekanNo.5 2009Genera.lNo.188

儿童语言获得研究综述

张国艳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语言是儿童生长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不同研究学派对儿童如何获得语言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文章从生物学、学习理论、语言学、认知主义、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五个侧面阐述与分析了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观点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 语言获得;关键期;学习理论;语言学;认知主义;社会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3.2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5-3492(2009)05-0150-04 [收稿日期] 2008-12-17

[作者简介]张国艳,女,甘肃兰州人,教育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教育。 语言是儿童生长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发展几乎影响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多年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对儿童语言获得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由于研究出发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迥异,各派对儿童语言获得的解释各有其合理性,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质疑或批评。正是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与争论中,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轮廓开始逐渐清晰。本文拟就对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五种理论进行梳理与评价。

一、大脑功能定位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生物学观点人类大脑左右半球有特定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单侧化0。通常认为语言是由大脑左半球控制的,这一点适用于95%的右利手成人和70%的左利手成人。由此引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语言获得的重要进展在多大程度上是受控于大脑结构的生理成熟性?

(一)大脑与语言

研究者对由于中风、外创伤和疾病而大脑受到损伤的个体进行研究发现:在语言使用能力方面,大脑左半球两个特别区域有重要作用。一个是位于运动皮质附近左前方的布洛卡区(Broca.sarea),又称运动性言语中枢。这一区域受伤的病人患有/表达性失语症0,尽管他们的理解能力保持完整,但无法流畅地讲话。另一个区域是位于左半球颞叶后下部的韦尼克区(Wernick.sarea),又称听觉性言语中枢。其损伤会导致感觉性失语,从表面看患者说话是流利的,但是表达中会出现无意义或别人无法理解的词,患者理解别人表达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左半球受伤后,儿童比成人更可能恢复语言功能,他们的大脑被认为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1]

脑参与语言活动的信息。脑电波活动的记录显示:小孩子开始说话前,当他们听到能理解的字和词时,脑电波活动会扩散到大脑的其他许多区域。一旦他们开始说话,脑电波开始逐渐集中于大脑左半球。神经心理学的这些研究暗示部分语言处理(可能不是全部)集中于左半球,并且这种集中化在儿童出生第一年后开始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其他特征也表明语言的获得与儿童生物性的紧密联系。正如运动神经发展经历的重要阶段一样,如果不考虑儿童成长的环境(除了个别儿童环境极度受到剥夺的例子以外),儿童语言发展重要阶段出现的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另外,所有的语言都有以下特征:有语音、语义和句法。勒纳伯格(Lenneberg)和其他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来源于人类生物学决定的能力。的确,即使儿童缺少语言刺激,他们也似乎是被推动着去学习语言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先天性耳聋的学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学习手语会妨碍儿童学习口语交流,并没有给他们教过手语,这些儿童中也没有一个学会说话。即使是这样,这些儿童也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手势交流系统,这与正常儿童交流使用的语言顺序相同,即首先是单符号阶段,然后是双符号阶段等等。对这些儿童来说,语言简直是从指间流淌出来的。

(二)关键期和语言学习

勒纳伯格(Lenneberg,1967)指出,当儿童的大脑出现生理变化,语言学习就会更加困难。这时如果儿童想要很自然地交流和理解别人的语言,他们必须从成人那里学习语言所有的基础。他认为从儿童出生到青春期之间,语言最容易获得,进而提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0(Criticalperiod)。为了直接验证关键期假设,需要确定青春期前从未学习过任何语言的人在青春期后是否可能获得语言。在一些很罕见的例子

近年来记录大脑脑电活动的技术进一步提供了有关大

中,对那些长期与社会隔离儿童的研究支持了他的见解。一个叫珍尼的女孩由于父母的强迫隔离,从20个月大到13岁期间与人的接触非常少,直到她被发现时,一点儿也不会说话。在接受了广泛的治疗后,她在学习单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仍没有学会自如地说话,在掌握语法规则方面则显得极为困难。另外对在一生中不同时间学习美式手语的耳聋人的研究也提供了类似支持性的事例,研究发现12岁以后开始学习美式手语的人在语法使用上一致出错,然而出生后开始学习这种手语的人语言发展则是正常的。

勒纳伯格假设的另一个暗示是儿童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或以后学习第二语言会很困难。研究人员以在不同年龄段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和韩国人为被试,测试他们掌握英语语法的情况。其中一些参与者早在3岁就开始学习英语,其他的则在17岁或年龄更大才开始学习。结果发现,学习英语前的年龄越大,在语法考试中得分就越低。其他诸如学习英语时间的长度、接受正式英语教育的数量、或者对美国文化的认同这些因素都不能解释这个结论。与成人相比,儿童显示出学习语言的独特优势。

对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多项研究得到的结果虽然不完全一致,但表明第二语言的语音,还有句法(或者句法的某些类型)可能存在关键期。而且第二语言的不同方面对获得年龄的敏感性不同。但这些研究也发现第二语言的同一系统的关键期的终点不一致。因此,以后的研究还有待使用多种方法对第二语言的各子系统进行更全面的探查,以进一步澄清这一问题。

[2]

总之,大量令人信服的事例支持语言发展的生物学解释。然而,单纯生物学基础上的解释还不足以说明语言发展的所有方面。因为语言表达关系和概念的方式变化非常大。例如,如何表达特殊性与普通性,在英语中,我们用/Iwantthecar0(我要这辆车)和/Iwantacar0(我要一辆车)来分别表示。然而在一些非洲语言中,不同的音调就能表示出区别。很显然,仅仅用生物学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或者为什么儿童会根据他们的文化选择一种语言这一事实。

二、强化与模仿的机制)))学习理论观点

在上个世纪前半期,学习理论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优势,学习理论家最早尝试解释语言的获得。斯金纳(1957)和其他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学习的基本规则能解释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强化(奖励)和模仿是儿童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和实用规则的主要机制。

学习理论家认为通过有选择性地强化儿童最早出现的发音,儿童会形成最初的语言。一开始,即便幼童的发音与其母语有一点相似,照料者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微笑、抱一抱或表示出很惊讶。同时,对于孩子其他随意的发音则不予理睬。逐渐地,父母和其他抚养人期望孩子的语言能更符合母语的音韵和造句结构,他们才会给予奖励。稍后在幼儿期,如果儿童想要他的瓶子,/baba0这样的发音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受到强化,只有更清晰的发音才可能受到成人的奖励。

根据学习理论家的观点,模仿也有重要的作用。当父母准确地告诉儿童物体的名称时,他们就为年轻的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成熟语言使用的榜样。毕竟,儿童是从所处的文化中学习语音、造句和交流规则的,他们肯定会受到环境中语言榜样的影响。美国儿童说英语,中国儿童说汉语,都是通过听别人说话来搜集有关本族语言的信息。

然而,有时候父母会对儿童的正确表达给以间接反馈。以英语为例:一位母亲经常重复孩子语法不正确的句子,并增加一些新的说明。当孩子说:/ballfall0,母亲可能回答说:/yes,theballfall0。这给孩子提供了线索,知道语言表达需要提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如何提高的榜样,以便儿童模仿。另一方面,父母经常在儿童表达正确后,扩展语言交流的话题范围。这种扩展暗示儿童:别人能够理解他的意图,并且他的表达是正确的。因而,尽管父母不经常直接强化儿童说话的语法是否正确,有时候对于儿童运用造句规则方面,他们的确提供了很巧妙的反馈。

虽然学习理论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获得的一些方面,但仍有一些重要的局限之处:一是它不能解释/过度规则化0(overregularizations)的出现。例如,当一个学前儿童使用如/goed0或/runned0的字时,它们在成人的语言中不会出

综合关于第二语言获得的行为实验证据和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更成熟的学习者一般在获得第二语言的词汇和形态句法方面的开始阶段进步更快。(2)开始获得第二语言的年龄的增加与最后达到的语音和句法水平的下降相关。对于第二语言是否存在关键期,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但是一部分行为证据和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发现第二语言获得可能存在多个关键期,语音、句法等的关键期终点和勒纳伯格(Leuneberg)提出的青春期也不完全一致。这一观点还有待更多的实验来证实。

[3]

针对支持关键期假设的研究,批评者指出,在解释研究的部分结论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珍尼一例中,由于长期与人类隔绝,她可能有严重的认知、心理、情感的缺陷和不足,这种不足就能很好地解释她为什么缺少成熟的语言。另外,较晚学习美式手语的耳聋人也能学会有关语法系统的知识,并且也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一些在成年时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同样能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事实上,在语言获得的早期,成人比儿童能更快地学习第二语言。然而,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比成年人可能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童年早期成为学习第二语言的理想时间。

151现,所以儿童并不是模仿习得的。当然父母也不可能鼓励幼儿产生这样的错误结构。这种现象可以用/过度规则化0来解释:儿童能从周围听到的语言中积极抽取普遍规则,形成时态、复数和其他语法形式,并且过度使用这些规则。儿童最初使用的很多词汇都是独特的创造性结合。二是从学习来看,儿童创造出两个或三个字的表达,这些是其他人从来没有对他们讲过的。换言之,这种现象不是儿童从环境中学习获得的。学习理论的观点无法解释这一问题。事实上,语言获得的很多部分是/儿童驱动的0这一事实说明语言发展期待其他理论的出现,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合理解释。

三、普遍语法的先验性)))语言学观点

乔姆斯基和其他语言学家强调所有语言共有的结构,强调年轻的语言学习者在日常的语言接触过程中能很快辨别语法规则。例如儿童学习英语时能注意到表示行为者的名词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动作对象的名词在动词后面。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儿童拥有语言学习的内部系统,称之为/普遍语法0(universalgrammar),它使儿童能够注意到任何语言的普遍语言特性。当儿童接触一门特殊语言时,一种称之为/路径设置0的过程出现,即区别英语与日文或区别阿拉伯文与法文的语法规则的转换设置,抽取出语言的普遍规则后,儿童应用形成自己新奇的和创造性的表达。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学习。儿童倾向于学什么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语言学习由不同的原则所支配,这与支配认知和其他领域的原则是不同的。并且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

对于儿童如何获得语言,有研究支持语言学家的许多见解。儿童在出生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能学会语法规则,很快掌握如何形成复数、过去时态和其他语法形式,对于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单词,他们甚至能应用规则。在一项研究中通过给儿童呈现几个无意义单词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些词,仍能准确地指出其复数形式。与学习理论相比,语言学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过度规则化的出现,这些可以被看作是即使在例外的情况下,一个语言学习者很好地应用规则的结果。

语言获得中的普遍语法的先验性一直是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在2005年9月召开的第3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就这个经典问题从儿童的词汇获得、句法知识获得及音系知识获得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经验性证据,丰富了/子集合获得理论0和/语言输入匮乏0等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科学假设。

[4]

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做了许多尝试去训练猩猩使用语言,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很多早期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在一项控制得很好的研究中,一个从婴儿期就由人类开始抚养的猩猩的语言发展与一个小女孩的语言很相似。在猩猩八岁、小女孩两岁时,研究人员测试了他们理解各种新句子的能力,如/把马铃薯拿到门外0等。对于大部分句子,猩猩和儿童的表现一样好。因而,在那些比人类出现早的生物种类身上,语言可能有进化的传统。不管语言学方法有什么缺点,它已经帮助我们掌握了一些被其他理论忽视的语言发展复杂性的部分。

[5]

四、认知为语言的基础)))认知主义观点

从认知角度来看,儿童思维过程取得的进步为语言设计了路径。然而,对于认知和语言联系的精确方式,理论家们有很大的分歧。在皮亚杰理论中,儿童能掌握物体、事物、人物的名称之前,他们必须有一定相关概念的知识。尤其是幼儿必须已经充分掌握了/客体永存性0的概念,即物体不在视线之内也是存在的。另外,他认为两岁以内的儿童还不会使用象征图式,因此这时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很有限的。然而,一旦象征物体的认知能力出现(或以符号表示物体的能力出现),语言产生就变得可能。皮亚杰的思想)))基本的认知结构变化发生在儿童产生语言之前,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儿童最早出现的词总是给物体命名(说出物体的名称),而不是其他语义方面的,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在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词汇量迅速增长。

其他理论家认为儿童的语言表现反映了他们形成的不同认知技能。例如,儿童最早学会的词倾向于说/狗0这样的名词,而不是/动物0或/牧羊犬0,这一现象可能并不是偶然的。成人可以在不同水平上给物体命名,如一只有斑点的狗、一只狗、一个哺乳动物。对于小孩子来说,在这个中间水平上学习组织物体似乎比运用/动物0(更概括的水平)或/牧羊犬0(更具体的水平)要容易一些。

认知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吗?或者如语言学家所坚持的,语言发展走另一条独特的道路?目前这一点还不清楚。如果两者有什么关系的话,可能是两个领域独立、和谐地发展,然后在发展的某一点上,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出现交叉和重叠。

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认知研究新进展指出:当儿童开始学习特定语言的时候,他们首先依靠的是他们已经能够分辨的范畴概念,尤其是他们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建立的关于客体、关系和事件的概念性表征,这些表征为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认知基础,由此他们能够建立以自身为导向的语言词汇。而且这种语言词汇反过来又可以影响他们对特定范畴及其特性的定向,还使其把注意转向未被表征的语法之间的差异上去。另外,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必须最终对其语

然而,批评者指出语言学的方法可能更紧密地反映了成人理论者的偏好,他们试图描绘语言发展的逻辑可能性,并没有反映儿童使用语言的真实进程。另外,许多语言学家声称的仅仅人类有语言能力这一点目前还不能肯定。在过去

152言中的所有差异有所了解。这包括从不同角度看待相同客体和事件的能力。但是由于语言表征只表示了认知表征的某些方面,因此两类表征都是很重要的,不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如此,在其他情况下,如当儿童和成人需要利用非语言和语言范畴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6]

而是利用物体让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因此,与孩子交谈时,母亲们可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她们说话的风格可以很巧妙地塑造儿童的语言。

在新几内亚社会中可以找到/妈妈语0使用多样性的另一个例子。在这种文化中,与他人交流是具有很高价值的一项社会技能。孩子出生后,成人与孩子的交流很少,直到孩子一岁以后,成人才给孩子说点什么。母亲开始与幼儿说话时,话语中包含很少的/妈妈语0成分,也看不到母亲和孩子交替说话、母亲重复和描述的现象。然而,在发展常模范围内,新几内亚儿童仍然能熟练掌握他们的本族语言。因而照料者和儿童之间语言的相互作用可能并不是儿童产生语言的必要条件。

与父亲、兄弟姐妹、同伴和其他人的语言交流也可能会独特地影响儿童语言技能的最终水平。例如,与母亲的交谈相比,15个月的婴儿在与父亲/交谈0时,会更多地出现交流中断的情况,当父亲不明白孩子的意思时经常要求幼儿说清楚、或经常变换主题。因而,在与父亲交流时,儿童会受到更多挑战,要不断调整以维持与父亲的这种交流。另外,儿童通过无意中听到母亲和其他人的交谈也可以学习语言。从不同的交流伙伴那里,儿童自然地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刺激。许多理论家相信,这能保证儿童将学习语言结构的详细部分,而在与单个的交流伙伴,如与母亲的交谈中,语言结构不可能出现。

对于儿童语言获得的解释,以上五种观点都各有其合理性,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分析和解释了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目前,生物、认知和社会经验等因素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不同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对于儿童语言是如何获得的这一问题还有很多理论上的困惑亟待解决。

五、社会交流的重要)))社会相互作用观点

近年来,语言发展的新理论已经产生,他们强调内部爱好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了由斯金纳和乔姆斯基的争论而产生的划分。很多儿童语言研究者坚信: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在渴望与他人交流中产生,并且在社会相互作用的背景中逐渐发展。尽管这些研究人员承认年轻的人类有机体学习语言有生物的和天生的偏向性,但是强调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与语言熟练的人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像学习理论家一样,他们主张儿童最初尝试与人交流时需要支持和反馈。然而,研究人员主张榜样的语言不应超过儿童理解的能力,这才是儿童需要的。父母对儿童说话的很多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从中学习的框架或结构,这非常适合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

首先父母有独特的方法与孩子交谈。大多数父母与幼儿交流时,语言有清晰的停顿、语调夸张、音调很高,即/妈妈语0。母亲重复幼儿说的话并扩展其陈述,这种方式是妈妈语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妈妈对幼儿说话时趋向于更大声地说物体的名字,经常把代表物体的词放在句子的末尾,如/你看到这个兔子了吗?0、/你看见这个玩具了吗?0另外妈妈在说一些新词时也趋向于提高声音以示强调。在儿童语言能力日渐增长过程中,/妈妈语0有助于儿童掌握和理解词的含义。

研究者观察发现,母亲与孩子交谈的越多,孩子掌握的词汇就越多。然而,不仅仅母亲与儿童交谈的多少会造成这种不同,他们如何交谈这一点也很重要。当妈妈用很多指令控制孩子的语言并且经常打断孩子时,其语言发展速度会缓慢下来。当妈妈通过提问和轮流发言的方式,或者成人作出反应,接着孩子的话说下去,那么儿童语言发展进步会更快。通过这种交谈,母亲提高了儿童对语言特征的注意,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有关这些特征的丰富信息。

虽然/妈妈语0看起来很重要,然而,它并不是普遍现象。不同文化中母亲与幼儿交流的风格明显不同。观察研究发现:在亲子交流时,美国母亲倾向于说出物体的名称,并且交谈集中在信息的交流上,然而日本母亲很少说物体的名字,

[7]

参考文献

[1][5]DanutaBukatko、MarvinW.Daehler.ChildDevelopment.NewYork:HoughtonMifflinCompany,1998:235-245.

[2][3]龚少英,彭聃龄.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4,27(3):711-714.

[4]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形式语言学研究与语言获得理论中的理论问题[J].国际学术动态,2006(4):8-9.

[6]王沛,蔡李平.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6,29(5):1250-1253.

[7]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05.

1责任编辑:郭洪2

TheTheoreticalExplainonLanguageAcquisitionofChildren

ZhangGuoyan

Abstract:Languageisthemostcomplicatedsignsystemintheprogressofchiliren.development.Differentresearchschoolshavedonelonganddeepresearchestoexplainthemechanismoflanguageacquisitionofchildreninvariesangles.Thepaperelaboratesonthebasicpointsandnewprogressoflan-guageacquisitionofchildreninthefiveaspectsincludingbiology、learningtheory、Linguistics、knowledge-ismandsocialinteractivetheory.

Keywords:languageacquisition;Criticalperiod;learningtheory;Linguistics;cognitivism;socialinteractivetheory

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