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设计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王海丽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经历,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鉴赏作品的主旨和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清情与景的关系,深刻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
3.认识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幸,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与难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诵读、讨论、探究、点拨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杜甫的人生经历及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律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我们就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蜀相》。
1 / 5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教学设计
三、参照资料,了解诗人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句式“一个( )的杜甫,因为( )”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短语?为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参考:一个壮志难酬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华横溢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
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
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四、初读感知,觅得诗心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韵味。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2.觅得诗心:如果要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发言
明确: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五、涵咏字句,悟出诗旨
2 / 5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教学设计
1.品析形象
(1)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中说:“子美(杜甫字)流落剑南,拳拳于武侯不忘。”诗人想到诸葛亮,用哪几句诗来具体描述诸葛亮?诗人想起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诸葛亮?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2、品悟情感一
①作者说,“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些英雄为诸葛亮而痛哭? 明确: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②那些泪满襟的英雄之中是否应该包括作者本人?杜甫为何为诸葛亮而泪满衣襟?
明确:怀古伤己,以古自况。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诵读指导:“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要读得稍快;长使英雄泪满襟”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
3、赏析景物
(1)在丞相的祠堂到底寻到了什么?
3 / 5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教学设计
(2)如果有人对原诗做一些改动,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改为“树”)森森。 ②映阶碧草自(改为“尽”)春色,隔叶黄鹂空(改为“皆”)好音。
预设一:柏森森”改为“树森森”好不好?
明确:不好。“柏”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高大挺拔,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亦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而“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预设二:“自”改为“尽”,“空”改为“皆”好不好? 明确: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那么原文“自”“空”两个字,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补充材料:①清人仇兆鳌说:“本诗写祠庙荒凉。”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写哀情,反衬了寂寞、凄凉之情。
补充材料②:金圣叹《杜诗解》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为什么“空”?杜甫言“空”,是因为丞相祠堂无人来拜,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黄鹂啼声虽美,却无人来听,此联写丞相庙宇幽静、寂寞,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者少,他也是寂寞的呀。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啊
4 / 5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教学设计
4、品悟情感二
杜甫在《诸葛庙》一诗中这样说: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很显然“丞相祠堂”这一地方是不用再反复寻找的,那么作者“屡入”武侯祠到底是要寻找什么?
明确:怀古往往是为了伤今,诗人杜甫亦如此。当时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祖国北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匡扶社稷,扭转乾坤,重振国威,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救民于水火之中。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蜀相”诸葛亮的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五、课堂小结:
1.诵读明旨:今天我们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自主欣赏了杜甫的《蜀相》,相信大家对杜甫其人,对这首诗会有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不仅要音读,意读,更要情读,用声音来表达美。
2.结语:诗人杜甫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流落长安之时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晚年更是极不如意,“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但诗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就在于他的心系百姓的广博胸怀。这就是我们称他的诗为史诗,称其为诗圣的深刻原因。
闻一多《杜甫》说“”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让我们永远记住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
六:布置作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赏析《临安春雨初霁》的内容和主旨,并比较《临》和《书》在表达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见课后“巩固练习”。)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