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3-02-22 来源:年旅网
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袁小梅

【摘 要】At present, academic and media pay great attention to \"left-behind children\behind\" attributed sight, to research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village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tudy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reduce problem\" perspective,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目前,学界和媒体对“留守儿童”十分关注,但普遍停留在留守儿童“问题化”和“留守”属性化的视域,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本文试图从“去问题化”的视角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研究发展的趋势。

【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2)006 【总页数】4页(P10-13)

【关键词】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作 者】袁小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长寿4012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91

1.1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1)对“留守儿童”概念的提出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初是针对在出国潮中被留在国内由祖父母抚养的儿童被学界提出。[1]1995年,“留守儿童”第一次指向因父母外出务工被留守在农村的孩子,随后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简称。[2]在一些研究中,“留守儿童”也被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孩、留守少年、留守子女、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 (2)关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的认定

大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照顾的儿童[3]。有少数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儿童。[4]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逐渐增大,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集中对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留守”即是指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导致的\"亲子分离\"的完全留守。 (3)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

周汉平(2011年)认为,留守儿童是16周岁以下的儿童。张洪洪(2011年)认为,留守儿童是年龄在6-16周岁的儿童。刘志军(2008年)提出,留守儿童是特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5]有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是指l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6]也有人认为留守儿童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

目前,研究者们对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刘琴在研究中发现:主要是以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界定,但较少对父母外出时间或与子女分离时间做明确界定,调查的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多为中小学生,其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10-16岁。[7] (4)对父母外出时间的确认

有的研究将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间确定为三个月或者四个月以上,也有的研究将父母外出时间确定为半年、一年或二年,但多数研究定义为半年。目前学界基本认同

留守儿童是父母外出时间超过半年的儿童。[8]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目的、任务不同,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内涵的界定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延伸的留守儿童范围就不一致。 1.2 留守儿童产生的缘由

(1)农村就业的背景下,农民为寻求生存的需要

社会学已有的研究认为,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是农民外出务工进行个人决策的根本原因。黄平认为,农民外出是为了寻求生存甚至维持糊口,而不是在市场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9]文军认为,在农民外出就业的初期,更多表现的是生存理性选择,但随着外出寻求就业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拉长,社会理性选择和经济理性选择将表现得越来越突出。[10]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的生活和工作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因此,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原籍地由他人照看和抚养。 (2)农村家庭正处于急速的变迁之中

在今天,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与感情维系越来越变得重要。在农村家庭中,由传统的男性外出务工,逐渐演变为夫妇相伴外出务工。[11]与此同时,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也经历了从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转变。家族对子女的教育和照顾不再是一种道义上的行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再是一种服从和责任,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亲情上的相互依赖。[12]于是,农村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照看情况下,显示了在核心家庭中亲情缺少的留守现象。 (3)封闭的城乡户籍制度及入学制度

在90年代初期的民工潮中,农民工子女主要是随父母流动,出现了流动子女的一系列问题。在遭遇高额的异地入学费、高额的城市住房,以及中考高考回原籍考试的规制后,曾经随父母求学的孩子,就演变为流出地的留守儿童,并逐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

基于上述原因,研究者们认为,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呈现出一个缺少父母关爱

和保护的群体特征。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庞大,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社会对其群体的全面关注。 1.3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问题儿童和留守问题。 (1)问题儿童的表现及成因

留守儿童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其中,学习问题表现为学习方法差、学习成绩差、厌学现象严重等;品行问题表现为道德情感淡漠、行为习惯差、有攻击性倾向等;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胆小且孤僻、人际交往的情感冷漠、对生活缺乏自信心。有研究者甚至还认为,留守儿童有早恋问题。归纳问题儿童的成因,主要有:亲子沟通缺乏、监护人素质低、学校管理不到位、社会关注少等方面。

(2)留守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留守给儿童成长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形成留守问题。已有对留守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教育问题和安全问题的研究。其中,教育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缺乏;安全问题主要是反映儿童缺少家庭保护。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缺乏,致使留守儿童在成为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如犯罪问题、儿童社会化问题等等。 (2)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无论是针对问题儿童或是留守问题,研究者们一致的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当采取以下这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消除农民外出务工现象;政府要提供专门的经费为留守儿童改善生存条件;提高代理监护人素质,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

3.1 对留守儿童“污名化”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研究,将留守儿童群体中的“问题儿童”泛化为群体特征。在媒体的渲染下,“问题化”的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认识的“基调”,并最终形成了“留守儿童”在事实上的被“污名化”,[13]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污名化”导致研究者陷入对留守儿童先验性的偏差认识,从而也使学界陷入对留守儿童问题恶性炒作的误区。 3.2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方法不科学

在“污名化”的先验假设的影响下,相关研究大多是简单的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并呈现出不科学的分析过程。主要表现在:调查对象的抽样范围小;分析数据时没有科学的参照常模。很多研究仅仅是对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描述或数据的相互借用,极少有规范扎实的调查和数据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以个案代替对群体的特征描述。

3.3 对问题儿童的归因缺乏理论依据

儿童成长受多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区文化氛围、同伴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等等。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并不影响父母使用朝夕相处之外的其他方式与儿童进行亲情沟通和实施关心照顾。另一方面,有许多问题在非留守儿童身上也明显的存在。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生存环境某种条件的缺失,而是条件缺失情况下个体的行为选择缺乏正确的引导。但大量的研究认为,问题儿童在学业、身心、习惯品质等方面的问题根源于父母外出务工,缺少亲情照顾。这是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归因,偏重外部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归因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导致对留守儿童认识上的偏差,由此形成的研究结论就不具有实际意义。

3.4 对异质群体进行“留守”属性描述

在留守儿童概念分歧中,目前的研究都停留在“留守”层面的属性描述,认为“亲

子分离”是留守儿童群体的本质和核心特征,并在这一层面上提出让学校、家庭、政府,以及社会群团参与的培养照顾策略。

由于18周岁以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留守儿童生存环境多种因素各有偏重的差异性,因此,留守儿童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内部差异很大的异质性群体。“留守”只是儿童阶段性的生存状态而不是群体内部稳定的基本属性,不能作为一种身份或标签。与此同时,农民工在外务工并非是稳定而长久的职业。在“半年”之后,当他们回到孩子身边,其子女的这种“留守”状态就随之结束。 3.5 研究的视野缺少历史背景

大量的研究都认为,留守儿童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照顾。有的研究甚至提出,“民工潮”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性原因。二元经济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中国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并不是社会的畸形发展途径。把留守儿童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这实际上是否认农民工外出的历史必然,回避留守儿童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性存在。

4.1 “去问题化”研究

在问题儿童和留守问题的背后,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艰苦的条件下,在远离父母温室陪护的环境里,没有父母“成龙”“成凤”的学习压力下,表现出比非留守儿童更加勇敢、豁达、自立自强、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等品性,过着快乐童年。因此,在最近几年,有研究者开始对留守儿童进行“去问题化”研究,去除成人先验的问题化假设,从儿童内心去感受留守儿童群体特征,从农村教育体制去反思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中央教科所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和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14] 4.2 属性研究

“亲子分离”,也有研究者称为“亲子疏离”造成亲子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是留

守儿童十分重要的属性。而实际上,亲子分离包含了亲子分离的形式、时间、空间、亲子联系、父母回家频率和分离时机等诸多层面的概念。[15]在现代社会,信息媒体多样化,亲子之间空间的分离,并不能表示情感的分离。亲子之间通过电话、视频、快捷的交通等方式仍然保持隐形交往。

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农民工家庭”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属性,而“亲子分离”则为所有类属留守儿童同时具备。[16]如前所述,在留守儿童概念产生的早期,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双出国而留在国内的由其祖辈照顾的儿童。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属性的研究有必要对亲子分离及其对留守儿童的具体影响做出更细致的分析,以进一步考察亲子分离的不同模式与留守儿童问题的内部差异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4.3 对群体细分的研究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多样化的异质性。不同儿童之间在亲子分离模式、年龄阶段特点、代理监护人素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对此,必须对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进行更具体的属性划分。

关于留守时间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郝振、崔丽娟认为,在农村留守3个月的儿童仅仅只在自尊和情绪控制维度上与普通儿童有显著性差异,而留守半年的儿童则在诸多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留守时间的增加,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17]

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作为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两个群体,无论“流动”还是“留守”,都只是一种“状态”,而不能作为一种身份或标签。[18] 注释:

[1]一张.“留守儿童”[J].瞭望.1994(45):37.

[2]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J].神州学人,1994,(6).

[3]孙顺其.“留守儿童”实堪忧[J].教师博览,1995,(2).

[4]刘昌华.“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5).

[5]彭金兰.对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透视[J].农村.农业.农民, 2005,(2). [6]刘志军.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

[7]贾霄锋,尧玲.归因错误与留守儿童厌学的个案研究[J].三峡论坛.2011,(5). [8]刘琴,孙敏红,赵勇等.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

[9]郭津.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0.5

[10]黄平.寻求生存一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78.

[11]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

[12]张国刚.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4. [13]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一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4.

[14]邓纯考.论广义与狭义的留守儿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15]课题组(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16]唐有财,符平.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1,(5). [17]邓纯考.论广义与狭义的留守儿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18]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19]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