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校园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学校师生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才有可能踏踏实实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认认真真的学习科学知识。在师生的安全需求中,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都包括在内。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师生的安全需求,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加以满足,才能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校园安全问题进入多发、易发阶段,校园火灾、校舍倒塌、学生集体中毒、雷电袭击等致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校园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伤亡、学生因心理因素跳楼自杀、在游戏或活动中受伤害等事件;学生之间械斗、凶杀、纵火、投毒等校园暴力事件;外来暴力侵害校园,犯罪分子向弱势群体施暴,校外人员参与斗殴、打击报复;校门口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校园形象,而且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因此各级教育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努力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科学指导和培训,加强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发挥校园安全组织领导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学校安全管理是指主体在教育工作中
为防止和控制其各种危险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损失而采取的决策、组织、协调、整治和防范、救助等活动。侠义的学校安全管理是指主体在学校管理中为防止和控制其危险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损失而采取的决策、组织、协调、整治和防范的活动。学校安全管理的中心是着眼于预防或控制各种危险的出现或者把各种危险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就不发生任何危险或者事故,实现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管理目标。
第二,保证校园安全管理资金投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硬件要求;安全资金投入要重点解决危房改造、校园安全设施等问题。各学校研究制订安全经费的投入标准,确保安全经费在学校经费中的合理比例;要按照保安全、保运行、保发展的经费使用原则,增加安全工作经费投入。努力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协调发展,提高安全工作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求各学校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把手要对安全工作负总责。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对由于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时,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校园安全机制有效运行。专门成立学校综合治理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综合治理由办公室总协调,安全工作由总务处总协调,各处室及组员配合开展相应工作,对工作表现给予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完善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完善集体活动安全制度,学校举行大型校内外活动,要有安全措施;班级举行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校长审批同意;开展大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举行远距离或重大师生活动,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完善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实行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
第四,改进学校安全教育,实现知识技能心智一体的安全教育。全面实现师生的安全意识,编制科学的安全教育教材,加强安全防范技能教育,建立学生心理突发事件预防,、干预机制,实现知识技能心智一体的安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都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安全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将学生安全教育上升到国家课程层面,在学校开展专门的学科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课时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有目标、有系统、有方法、有内容、有评价、有考核,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形式上都把安全教育当成一门课程来展开。从小学开始,初高中继续展开,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作,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安定稳定的校园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