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梧桐意象之“愁”
摘 要:梧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梧桐意象往往和高洁品格、知音、忠贞爱情等密切联系,但更多的时候梧桐及其意象组合和愁苦相关,有爱情之“愁”,离别、思乡怀人之“愁”,孤独之“愁”,闺怨、宫怨之“愁”及悲秋之“愁”等,本文就对和梧桐有关的这些愁苦做一下梳理。 关键词:古典文学 梧桐 意象 愁苦
梧桐,又名青桐,或简称梧、桐,是中国古老的树种。梧桐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植物意象,由它派生出了孤桐、半死桐、焦桐、井桐、疏桐、双桐等意象,另外又衍生出桐花、桐阴、桐叶秋声、梧桐夜雨、桐叶题诗等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梧桐意象丛,在中国历代文学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自梧桐箝入诗词,从自然物象到象征意蕴,经过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文人对梧桐寄予了诸般情感。梧桐意象是古典文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植物意象,这足见古人对梧桐的重视。人们对于梧桐意象的研究,虽不如杨柳、菊花、桃花等普遍,但也不少,比如梧桐与君子,梧桐与爱情,梧桐与焦琴,梧桐与雨等。本文旨在把梧桐意象中表达的“愁”的内容做一下梳理。
一、梧桐意象与爱情之“愁”
梧桐作为一种植物,根深蒂固、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在诗人笔下,它本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代表爱情的希望与火热,遗憾的是梧
桐却常暗示着爱情的失落,如“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吴文英《解连环》)就预示着主人公飘零摇落的命运、中道分离的悲剧是必然的。在古人的笔下,与梧桐有关的爱情大多是凄美、忧伤的,普普通通的梧桐意象里饱含了爱情的“愁苦”。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梧桐的枝叶覆盖、浓密无间来象征兰芝和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无法撕裂,此情容不得任何外物的掺杂。但毕竟诗歌的结尾是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来表现焦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事实上其中仍体现着无能为力的爱情愁苦和悲剧。“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郊《琴曲歌辞·烈女操》)这里虽是歌颂妇女的守节不嫁,但烈女的爱情注定是令人痛惜、悲伤的。贺铸的《鹧鸪天》也用“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痛悼爱妻的逝去。白居易的《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则点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发生的凄清氛围,故而后人多沿用“秋雨梧桐”来形容二人的爱情悲剧。如高明《咏别》中的“准备着夜雨梧桐,和泪点常飘洒”。冯延巳《虞美人》:“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张先的《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元代白朴干脆以《梧桐雨》(全称叫做《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名剧,梧桐雨的凄美意境在玄宗的泣诉中勾勒而出,是以梧桐雨写爱情的极致。
清洪升的《长生殿》之《雨梦》一幕,仍然沿袭了“梧桐雨”的意境来写李、杨的爱情悲剧。《长生殿》中,作为帝王的唐明皇身边多的是嫔妃,可他仍觉得寂寞凄凉,那是因为他对杨贵妃的感情超出了帝王对妃子的宠爱之情,已上升为精神之爱了,真正是“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常用梧桐,以及与梧桐有关的意象来表达爱情,当然这种爱情更多的时候是忧伤的、凄苦的、令人心碎的。
二、梧桐意象与离别、思乡怀人之“愁”
古代交通很不方便,很多人由于谋生、仕途等原因经常出门,有时一别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古人的诗词文章中“离别”、“思乡怀人”的愁苦占了很大的比重,古人也经常用梧桐及有关意象来表达这一情感。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此词写了闺中少妇秋夜不能入睡的离情,炉烟袅袅,蜡烛滴着红泪,照着秋意满堂,本来就难成眠的人儿,被这明暗不定的烛光搅得更加愁肠百结。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同样的还有周紫芝的《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寒气森森,孤灯将尽,雨打桐叶一声声。不必吟雅诗,不必听清歌,泣诉别离的歌诗已在笔者的心间满满充盈,早已化为潸然的泪水如这惨淡的秋雨声声,早已化为凄楚的愁绪如这凛冽的秋风阵阵。类似的还有
唐代孟浩然的《断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宋代欧阳修的《芳草渡》:“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何应龙的《客怀》:“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柳永的《倾杯》:“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而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写绝了秋雨梧桐的悲情愁苦,写出了饱经忧患和离难生活的哀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则形象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深院里的落魄相,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到的无可解脱的愁苦——去国之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雨打梧桐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愁思和缕缕愁绪。孟郊《送从舅端适楚地》:“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薛涛《别李郎中》:“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李攀龙的《长相思》:“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羁旅之思,处处愁肠! 三、梧桐意象与孤独之“愁”
瑟瑟冷风,沥沥寒雨的夜晚,独自一人,想着心事,烦恼一件件涌上心头,又无处诉说的时候,听着外面雨打树叶的声音,何处不
是愁情啊!这种环境下,孤独也在所难免了,所以古代文人就常把梧桐与孤独联系起来。
唐代尚颜的《秋夜吟》有“梧桐雨畔夜愁吟”,作者用秋天的梧桐,雨打落叶为景,抒发内心凄苦,却甘愿享受这种孤寂的心情。“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独坐东南见晓星,向云微透汰寥清。磷磷瓮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薛能《秋题》)孤独之情溢于字词间。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夜深人静,一钩弯月挂在那棵梧桐稀疏的树枝上,月色婆娑,让人备感寂寞孤独。晏殊的《采桑子》:“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在心绪凌乱交织之中,突然传来一声高亢的哀鸣,在把人的思绪拉得很远,让人的心沉得很深的同时,又在人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塞满了孤独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周邦彦的《咏秋夜》:“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淡月疏星”伴着井桐叶的索索响声,这样的孤独愁苦之情,更不消与人说。同样还有辛弃疾的《绿头鸭·七夕》:“敬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躺在床上,听着雨打梧桐的声音,直到天明,孤独的力量之大、之深可见一斑。
四、梧桐意象与闺怨、宫怨之“愁”
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具体来说就是丈夫常年出征在外,留守在家中的妻子的那种寂寞难耐的思念之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
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而宫怨诗主要写处于深宫之中,又得不到帝王宠幸的那些宫女的哀伤与愁苦,这些诗作也常常与梧桐意象相联系。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薛奇童《相和歌辞·怨诗二首》)日落西山,微寒入侵,月已高悬,霜露已降,这凄冷的夜晚本是家人团圆、情人相聚的良辰,可女主人独居深宫苦苦等待,为什么等待呢?也许是因为自己失宠,等待有一天自己重新得到宠幸吧!陆龟蒙的《井上桐》,诗云:“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写一闺怨女在碧绿的梧桐树下的水井边汲水,靠在井栏上若有所思,可见思念之深,否则打水时怎么会有这样的愁思。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这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诗,作者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滴漏声声,夜漫长;滴漏声声,愁断肠。“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张籍《楚妃怨》)本诗没有一个愁字,但金井梧桐的意象却暗示了楚妃的凄惨,再加上后面的天色等的描绘,一个宫中失宠妃子的凄苦状态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梧桐意象与悲秋之“愁”
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这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悲秋的传统。宋玉描写萧瑟的秋景即云:“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梧桐叶落成为秋至的象征性景物,是悲秋主题的重要意象。古人有“一叶落知天下秋”之说,而梧桐树叶就是感秋而陨的“一叶”。司马光的《梧桐》诗曰:“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陈淏子的《花镜》云:“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是何时,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唐张耒有诗:“西风是处皆摇落,可是梧桐独报秋。”(《七月六日成二绝句》)对于心情悲苦的人来说,肃杀的秋天,真是触目成愁。于是,“秋”、“梧桐”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张抡的《醉落魄·咏秋十首》:“火云方见奇峰簇。飒飒西风,惊堕井梧绿。”李清照的《忆秦娥》:“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朱淑真《菩萨蛮·秋》:“秋声乍起梧叶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柳永《玉蝴蝶》:“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谴情伤。”赵长卿《卜算子·秋深》:“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孟郊《秋怀》:“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欧阳修《芳草渡》:“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这些都通过“秋风”、“梧桐”等复合意象表达了悲秋的主题。
意象是诗歌的构成要素,是重要的审美范畴。梧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具有区别于其他树木的品格。梧桐意象往往和高洁品格、知音、忠贞爱情等密切联系,但更多的时候梧桐及其意象组合是和愁苦相关的,稍加梳理可知这些愁苦类型又不尽相同,有爱情之“愁”,离别、思乡怀人之“愁”,孤独“愁”,闺怨、宫怨之“愁”及悲秋之“愁”等,当然这些也不是绝然分开、独立存在的,有些愁绪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有了这些梳理更有助于我们以后准确地理解与梧桐有关的意象,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宋玉.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唐圭璋.全金元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孙克诚.梧桐的象征意蕴考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9]俞香顺.中国文学中的梧桐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
(徐福义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4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